APP下载

长株潭城市群田园综合体建设发展研究
——以浔龙河小镇为例

2023-03-11倪莹莹

经济师 2023年1期
关键词:龙河综合体田园

●倪莹莹 侯 杰

一、田园综合体研究意义

田园综合体的概念就是我国农业转型的产物,是建设美丽乡村的新路径,是在农业现代化、新城城镇化,以及农业增收、农民增收、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背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创新模式。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第一次提出了“田园综合体”的概念,并在18个省份中开展试点工作;从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到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以及2022年发布的《中国农村发展报告(2022)》等文件,一直把解决好“三农”问题放在核心位置,全力支持美丽乡村建设,推动农村三产深度融合,立足各地乡村优势资源和优势产业,打造各具特色的农村全产业链,助力乡村振兴。

长株潭城市群是长江中游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2021年,长株潭城市群总人口为1667.68万人,占25.10%,其中农业人口405万人,城市化率为73%,农业的发展也依旧将对该区域经济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城市群的发展保驾护航。随着长株潭城市群发展进程日益加快,该区域农业发展将面临更多新的挑战和机遇,田园综合体的建设和发展也将为长株潭城市群绿心地区的开发注入新内涵和新路径。

湖南省是全国田园综合体建设18个试点省份之一,在韶山市、天元区、浏阳市、南岳区都开展了国家级建设试点,其中长株潭区域就占了三个。随后又陆续通过了浔龙河小镇田园综合体、跳马生态田园综合体、开慧镇田园综合体等市级项目建设。

二、田园综合体国内外研究模式分析

田园综合体以为当地居民建设宜居宜业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为目标,其核心是“为农”,特色是“田园”,关键在“综合”。长株潭城市群田园综合体的可持续发展是参与主体(即地方政府、企业、村集体和其他参与人)、城市群发展、三产融合、空间规划、生态文明、共建共享综合发力,共同作用的结果。目前,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关于“田园综合体”建设的国内外经验借鉴。美国的田园综合体模式主要采用“综合服务镇+农业特色镇+主题游”的立体结构来进行规划和建设,法国的田园综合体模式是将发展休闲农业作为农场经营的核心,主打“农业旅游”的发展模式(王国灿,2017)。日本Mokumoku农场是一个典型的现代田园综合体,核心将农业与第二、三产业进行产业深度融合,通过延伸农业产业链,提升农业价值链,形成一个循环的生态商业模式(刘建芳,王伟新,肖建中,窦铂雯,2018);美国、日本等国家在发展乡村旅游进程中,坚持生态发展的环保理念(苏飞,王中华,2020)。

关于“田园综合体”发展模式和实现路径研究。全国各地探索建设了一大批具有田园综合体基础和雏形的试点和亮点,发展模式主要有: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园区模式、文化创意带动三产融合发展模式、都市近郊型现代农业观光园模式、农业创意和农事体验型模式(卢贵敏,2017);乡村发展最重要的是三产间的联动,无锡阳山田园综合体引进养生度假等第三产业,为农民带来产品的附加值,为游客提供高品质度假环境(杨柳,2017)。提出可以从“农业+产业园”区、“农业+生态观光”和“休闲体验与农业+文化创意”这三个模式来推动田园综合体的建设(梁晓涵,操小晋,2018);从生态要素协同、功能业态协同、文化协同、建设协同和治理协同五个方面系统解析了霭里田园综合体的规划实践过程(张翔,张川,2020)。

关于“长株潭城市群”的田园综合体发展规划研究。长株潭生态绿心是三市城际生态公共绿地,通过乡村旅游与生态绿心结合,加强保护与更新,实现绿心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胡燕,2019);也有很多学者以长株潭区域现有建成的或正在建的田园综合体项目为实践案例,从三产融合、生态绿心建设、致富发展路径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和研究,比如以湘潭市华银生态园为例对该田园综合体的三产融合方式进行了范式研究(赵熇,丁梦,陈一,陈光明,2022);从乡村振兴角度对株洲市田园综合体建设路径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周敏,2022)。

三、长株潭城市群田园综合体发展研究案例

本文以长株潭城市群区域内的浔龙河小镇田园综合体为样本,探索长株潭城市群区域内田园综合体项目的可持续发展路径,同时为田园综合体在湖南及其他地区推广提出有益借鉴。

(一)基本概况

浔龙河小镇,位于长沙县“一心三片”中经济核心区东北部的长沙县果园镇双河村,处于长株潭城市群绿心的核心位置,区位优势明显。现有土地总面积11584亩,户籍人口1562人,整体呈“山多、水多、田少、人少”的“两多两少”特点;浔龙河小镇是典型的江南丘陵地形地貌,自然资源丰富,水系发达,有浔龙河、金井河、麻林河三条河流环绕左右;同时浔龙河小镇历史文化资源丰富,保留了当地民间传说和古迹,如关帝庙、拖刀石、义云亭、华佗庙等。

(二)总体规划

2009年浔龙河小镇总项目启动以来,经过多年探索和发展,不断吸取其他地区田园综合体发展经验和失败教训,并结合长株潭地区特色,形成了“生态产业+文化产业+教育产业+旅游产业+康养产业”五大特色产业有机结合、相容并生的产业布局。通过对乡村自然环境、乡村历史文化等乡村核心元素予以保留,集合产业优势,大力发展农村综合产业,形成“教育产业为核心、生态产业为基础、文旅产业为灵魂、康养产业为配套、宜居产业为抓手”的产业格局,打造“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诗意栖居,实现全民安居、乐业、乐享生活。

(三)发展模式概况

1.组织模式创新。“模式创新”是浔龙河的核心价值。通过组织模式创新,即多方参与、多元投资、多方共赢的新模式,积极探讨浔龙河小镇田园综合体可持续发展路径。多方参与是指通过“企业+政府+基层组织”相融合的多方参与模式,提高田园综合体建设的总体参与度;多元投资是指通过“村民(村集体)+企业+政府”的多元投资模式,提升田园综合体建设的资金来源途径;多方共赢是指通过多方参与和多元投资,实现“村民(村集体)+企业+政府”的多方共赢模式,从而促进田园综合体各参与主体整体获益。

2.规划创新。“规划创新”是浔龙河实现“两型”标准的重要途径。通过田园综合体规划创新,创新“多规合一”模式,浔龙河小镇田园综合体项目是建设以民生规划为核心,加强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供电、污水处理、垃圾处理、乡村公共服务等核心民生问题;以产业规划为引领,立足小镇区位优势、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特色产业,围绕田园综合体核心发展要点,做大做强地区优势产业,强化品牌管理,激活乡村资源价值,推动农村电商、物流、交通等商贸流通服务业的发展,同时也带动了大量本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和吸纳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以建设规划为推手,牢固长株潭城市绿心地位,优化田园景观资源配置,加强农业环境综合整治,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以社会发展规划为长远目标,妥善处理好政府、企业和农民三者关系,确定可持续发展的田园综合体运营管理模式;以土地利用规划为保障,兼顾社会、经济、生态效益和农民的核心利益,合理规划和利用农村土地,重点保障农业生产、农民生活的建设用地。

3.产业创新。浔龙河小镇通过“企业+政府+基层组织的多方参与模式”建设浔龙河生态艺术小镇项目,引进了棕榈股份、湖南浔龙河投资控股等大中型企业参与田园综合体的规划、建设与运营,结合区位优势、自然资源、和产业特色,大力发展浔龙河小镇农村优势产业,使乡村资源实现了资产化和资本化,让“绿水青山”真正变成了“金山银山”。坚持创新平台思维,打造互为依托、相互促进的五大产业体系,通过引入品牌教育集团、建设现代农业花木基地、参与影视文化节目录制、打造康养生态园、打造完整研学游生态圈,形成了以“教育产业为核心、生态产业为基础、文化产业为灵魂、康养产业为配套、旅游产业为抓手”的综合产业体系。

通过一系列复杂、细致的工作和创新,浔龙河小镇田园综合体已逐步形成了由企业为主投资建设、政府主导推动、基层组织参与决策、农民意愿充分表达的“四轮驱动”模式。

四、田园综合体可持续发展存在问题

(一)同质化严重

近年来,长株潭城市群田园综合体建设和发展速度较快,但总的来说,存在一定程度的同质化现象,大部分田园综合体基本都是“农业+生态观光+休闲旅游+文化创意”的发展模式框架,但是在具体建设过程中,部分田园综合体缺乏对乡村资源本真性、文化性、生态性和差异性的深度挖掘,缺乏个性化打造和设计,建设规划内容容易出现雷同,同时与消费者需求不匹配,吸引力不够强,这些问题都会导致田园综合体将缺乏强劲的竞争力。

(二)丢失农业田园的本质

田园综合体的发展是基于农村田园生活和农业形态,但是部分田园综合体项目在开发过程中,盲目跟风和追逐市场短期发展热点,忽视地方特色,主推“主题公园”或者“休闲旅游”发展模式,丢失了农业田园的本质,可持续发展和市场竞争力较弱。田园综合体的建设本质是帮助城市居民回归田园生活,追求田园慢生活,在建设过程中应充分发掘地方农村文化和特色,同时借助新媒体和新运营平台带动农村产业发展,增强田园综合体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长株潭城市群田园综合体项目大部分位于城市绿心,建设覆盖大量土地或耕地,虽然城市绿心功能定位不变,但是必然丢失部分空间农业功能,同时所在地农民土地流转后拿钱离开涉农行业不可避免,导致人口逐渐丢失农业功能,加之相当比重田园综合体在规划建设中直奔热门“主题公园”和“休闲旅游”模式而去,农业功能丢失比例更大,因此田园综合体在规划建设中应思考如何保留农业田园本质,如何通过加大三产融合化解此类相关问题。

(三)高素质涉农人才不够

人才是实现长株潭城市群田园综合体发展的关键。目前,长株潭地区高校众多,全省大学本科及以上教育的高学历人口的50%左右集中在长株潭地区,但是高校人才培养存在与企业实际需求不匹配问题,同时大学生返乡就业意愿比例不高,导致长株潭地区培养的涉农大学生和掌握新时期新数字技能的大学生已不能满足和适应新乡村建设的需求,加上对地方发展情况不熟悉,高素质复合技能型人才短板依旧比较突出,致使长株潭城市群田园综合体建设与发展面临着后劲不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现代化专业技能型人才缺乏,比如主打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园区模式和都市近郊型现代农业观光园模式的跳马小镇田园综合体,在苗木栽培、有机种植、畜禽养殖等方面涉农人才还是欠缺的;还比如主打“休闲+养老”的长株潭城市群田园综合体发展相对较慢,主要原因是缺乏提供专业的医护人员配套,致使该模式很难推进和发展。二是满足新时代数字化发展的经营性人才缺口大。2022年,关于“农副产品直播带货”的内容首次写入中央一号文件,“直播带货”“电商助农”在田园综合体的宣传推广中起到重要作用。长株潭城市群田园综合体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懂现代化的商贸流通知识和新媒体运营知识的高素质复合型技能人才,但是一些田园综合体的负责人部分是乡镇、村干部担任,或者退休干部兼任,由于缺乏新媒体时代和数字时代相关新技术技能的知识积累,对直播电商、新媒体运营方式不熟悉,思维相对固化,缺乏适应性和灵活性,影响了田园综合体发展的可持续发展和转型升级。

五、结论

长株潭城市群田园综合体的建设发展研究还有着很大的提升空间。结合浔龙河小镇田园综合体的发展模式可知,在未来的长株潭城市群田园综合体建设发展中,需要更加深入分析长株潭城市群田园综合体的协同主体(即地方政府、企业、村集体和其他参与者)在田园综合体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运作模式”“实现路径”“永续发展”等具体问题,并从运作模式、瓶颈因素、经验借鉴、实现路径、综合评价等方面出发,探讨促进长株潭城市群田园综合体可持续发展路径规划的可行举措,也将为湖南其他地区的田园综合体建设提供经验借鉴和参照。

猜你喜欢

龙河综合体田园
绘画龙河晨曲
Bořislavka社区综合体
浔龙河好事多
西班牙AIGÜES DE VILAJUÏGA建筑综合体
Megapark商业综合体
为“田园CEO”成长添把火
B CAMPUS教育综合体
景观生态设计在河道治理中的应用——以龙河治理为例
田园乐趣多
田园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