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高校会计基础工作探析

2023-03-11胡曦丹

经济师 2023年1期
关键词:凭证内审法规

●胡 服 阮 萍 胡曦丹

一、会计基础不扎实的表现形式

一是报销附件不全。报销附件是证明经济业务真实发生的核心依据,是资金收付的关键的外在的书面证据。由于报销附件不充足导致难以清晰反映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如根据汇款通知办理了汇款,但事后忘了附上收款方开具的票据;有的报销凭证后面只有刷卡小票没有发票等,发票上无经办人、证明或验收人的签名、大额设备购买没有附政府采购审批表和合同等。

二是审批手续不齐。审批手续是内控的执行程序证据,有此凭证审批不全,原始单据无审核、审批人签字;部分凭证审批意见模糊,审批人签字潦草或审批人只签名不签署任何具体意见,甚至出现审批人和经办人同为一人的情况。有的还出现下级部门负责人签署了“拟同意,请XXX领导审批”字样,但却没有这个“XXX领导”审批签字的痕迹。

三是付款理由不足。付款理由是支付款项的重要内在依据,一般由其附件反映出来。但部分凭证存在付款理由不充足,甚至出现张冠李戴的情况。如有的凭证后仅凭一张发票遗失情况说明就报销了金额不大的费用,有的仅凭情况说明就发专家咨询费等。

四是档案归集不完整。原始凭证、记账凭证及会计账簿、报表是证明经济业务发生并予以报销后的最终实质纸质载体。需要经一系列复杂的程序才能最终形成会计档案。在档案装订归档时不认真、不仔细导致记账凭证与对应的报销凭证错位、缺失等。

二、会计基础不扎实的原因分析

(一)会计人员法规意识不强

学校资金的最后“出口关”掌握在会计人员的手中。会计人员只要守法执法意识不强,就象水库的闸门一样,存在跑冒滴漏甚至井喷现象,出现了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贪赃枉法的情况.如《云南省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办法》(云办发〔2019〕2号)“第九条 对无公函的公务活动和来访人员一律不予以接待。”“第十三条 同城考察调研一般不安排用餐。”等法规中有明确规定,但还会发生一些违纪违规事项。另外只要有校领导审批同意的报销,会计人员大多会给予报销。出现这些情况的主要原因还是会计人员法制思想松懈,盲目听命于领导,对法律法规理解不透,掌握不牢、执行不严。

(二)会计把关不严格

会计是学校资金管理的关键岗位,是把“金钥匙”,是“资金闸门”的守卫者,在资金支付要求最严、耗时最长、报审矛盾最突出的环节,也是人机入口的核心环节的“审核关、稽核关、出纳关”三关中把关不严就会导致学校资金象决堤的水一样喷涌而出,给学校带来极大损失。具体表现为:一是没有牢记熟记报销规定、要求、标准;二是没有从严从细抓牢抓实审核监督环节;三是没有做准账务处理。例如公务接待费中参与接待人数超标被接待人数的三分之一、同一批次接待次数两次;参加会议和培训的,报发了整个期间的伙食补助和市内交通费补助;乘坐交通工具明显超标等问题。

(三)内控存在不足

1.设计方面。学校当前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仅仅从面上、从大的框架结构上按《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的要求设计了学校层面和业务层面的内控,虽涵盖了学校所有的经济业务,但具体到每一类经济业务的整个办理及处理流程,则没有具体而明确的内控制度。如参加各种省级、国家级的比赛,学生能按差旅费管理办法报发补贴吗?学生获奖了能发奖金吗?课题给学生发劳务费的具体标准是什么?又如学科建设、课程建设、设备购置等基本没有具体的规定。

2.执行方面。由于法规制度错综复杂,内容繁多,报销标准和报销口径各不相同且时常变动,导致会计人员不易牢固掌握,很难理清内涵,再加上其本身的业务水平、法规意识、工作态度和综合技能等的影响,使得不同会计人员的尺度掌握与内涵理解出现了差异,最终容易导致不同会计人员报销审核的标准并不一致,报销结果有差异。如课题为大学生创新能力提升研究,而采购的图书是婴幼儿画报、儿童画报、儿童文学、小学生学习报等图书给予了报销。

3.评价方面。高校审计、纪检、监察部门是内控执行成效的评判者和监督者,也是内控评价的主体,但实际上它们并没有对内控监评给予重点关注,没有对内控进行持续的监评,同时由于审计、纪检、监察人员的专业局限、业务影响等原因难以系统发现内控设计、执行等方面的缺陷,无法提出科学、系统、有效的改进措施。

三、夯实会计基础的建议

会计工作是基础,财经法规是准绳,会计人员只有切实提高法规意识,牢固树立红线不可碰、底线必须守的思想,带头自觉遵纪守法执法,诚实守信,加强法规引导和教育,以案示警、以案明纪、以案释法、以案促改,警钟长鸣,防微杜渐,扎牢会计基础工作。

(一)健全内控体系,强化内控意识

1.全员重视,禁令如山。良好的内控环境是高校财务顺利开展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提升高校财务内控的关注度和重视度,必须要从每一个教职员工抓起,尤其是学校领导和中层干部,必须带领全校全体人员树立牢固的规矩意识,否则再好再完善的内部控制也只可能是一纸空文,起不到防微杜渐、防错揭弊纠误的作用。

2.紧扣实情,健全体系。面对错综复杂的经济环境,高校必须实时改进,创新手段,优化程序,从体制机制、制度办法、措施要求、报销标准、报销依据、审核流程等方面系统制订、修订切合本校的内控体系,细化规定,明确标准,优化程序,扎实会计基础工作。如报销差旅费时,如果没有住宿费发票能否报销、如何报销、按什么标准报销,如何审核等必须细化。

3.着力宣传,突出权威。内控的生命力在于被严格执行。严格执行最关键的是每个人都熟悉内控具体内容和要求、标准等,都有法规和内控意识。因此高校必须采用多种形式着力宣传培训内控政策和要求,纪检审计加大惩处力度,突出内控权威,树牢规矩意识,让内控法规深入人心。

(二)夯实会计基础,健全审核手续

会计基础牢不牢,关键在于会计审核好不好,而审核的成效直接体现在审批审核手续强不强。高校应始终坚持以凭证充足、事由充分为基点,以法规制度为准绳,以强化审核为核心,以激发创新为动力,增强底线思维,克服麻痹思想,对重点环节、重点凭证实行责任包干、区间包干,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从法规、制度、标准、技术、手段等方面夯实会计基础,确保措施到位、审核到位、稽核到位,入账充分,信息真实。

(三)提升财务技能,扎牢资金出口

抓住了高校财务,就抓住了高资金命脉;抓住了高校会计人员,就抓住了高校资金命脉的“入口”和“出口”,就能够把高校资金风险和违纪风险降到最低。会计人员的法规素质、业务技能、职业道德、工作作风等直接决定着会计基础工作,制约着违纪风险。因此高校必须加大会计人员的法规教育、技能培训、业务研究、岗位监督、业绩激励。

(四)加大内审力度,激发内审功能

审计的作用集中体现在制约和促进两个方面。审计严厉查处违法违纪行为既树立了“不能腐、不敢腐”的法律威严,也极大地起到了严厉警示,真正做到了“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同时通过对审计查处问题的整改更加有力地促进了会计基础的规范性。因此必须加大内审力度,拓展内审范围,细化内审流程,注重内审绩效,激发内审功能,充分发挥内审在高校会计基础工作及内部控制中的作用。

猜你喜欢

凭证内审法规
带您了解医保电子凭证
聚焦内审转型升级 提升增值服务水平
已完成汇交并出具汇交凭证的项目统计
新监管框架下银行的风控和内审体系
千奇百怪的法规
千奇百怪的法规
千奇百怪的法规
(2018年)《中国司法》
(2018年)《司法所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