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历观画图 入画的乾隆帝
2023-03-10田玉彬
现在我们看几幅轻松好玩的画。
请看右页,画中跷腿而坐的那位就是乾隆帝弘历。
画中的他正在看一幅画。
他所看的画是真实存在的,名叫《乾隆皇帝洗象图》。
这种画中有画的构图方式叫“画中画”,是不是感觉很神奇?
弘历观画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1799 年)是满人入关以后的第四位皇帝。乾隆是清高宗的年号。
乾隆帝在位期间,所谓的“康乾盛世”达到了最高峰。不过即使在“盛世”中,底层人民生活依然贫困,奢侈的不过是上层社会。
乾隆帝是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掌权时间最长的皇帝。此外,也许还可以说,他是一个写诗最多的皇帝和最喜欢给名家书画上盖印的皇帝。如果再加一个“最”的话,还可以说,他是一个最爱玩“画中画”的皇帝。
《弘历观画图》中,乾隆以一种舒服的姿势随意坐着,一幅画轴在他面前展开——那就是画中画《乾隆皇帝洗象图》。乾隆身旁手持如意的少年眼神空茫,神情漠然,嘴唇紧抿而略微下撇,似乎处于出神状态,样子比主角弘历还吸引人。
也許你注意到了人物衣纹的线条,这些线条抖动弯曲,动感很强。这是一种传统中国画的技法,叫作“战笔描”。战笔也叫“颤笔”,就是颤动着行笔,用于表现水纹或多褶的衣纹。但这幅画并非全由中国传统技法画成,人物肖像,特别是乾隆肖像可能是由擅长写实画的西洋画师郎世宁绘制的。也就是说,这是一幅中西画法的合璧之作。
郎世宁
别看“郎世宁”像中国名字,其实他是意大利人,早在乾隆的爷爷康熙皇帝在位时他就来到了中国。郎世宁本来是传教士,来中国后却做了很多年的清朝宫廷画师。
郎世宁来中国之前经过很好的西方绘画训练。他的画颜色鲜艳,非常写实,如果我们把他的画和中国古代画家的画比较,会发现他的画立体感要强许多。但是在当时,有些人排斥他的画,比如,为了表现立体感,需要用到阴影,但是那时中国人不喜欢脸上出现阴影。再比如,中国人画山水庭园,不是画固定在一个地方看到的景象,而是在各处观察过后,画出心中形成的印象,但是郎世宁所熟悉的西方画法,会认为按照中国的画法, 物象比例失调,不符合事实。
不过,当时也有一些中国画家喜欢或好奇郎世宁的画,向他学习。而他为了适应中国人的习惯,也做出了改变——你看,他画的人脸上没有明显的阴影,不过,还是能显出立体感。郎世宁采纳中国绘画技巧而又保持西方艺术的特点,把中国工笔绘法和西洋画三维要领融为一体,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为调和中西画法的不同,郎世宁与很多中国画师一起创作过“合笔画”。比如,像人物肖像这样需要写真的地方,就由他来绘制,背景、风光这样的部分再分给他的画友或弟子完成。
画中画
右图就是弘历看的那幅画中画的原作 《乾隆皇帝洗象图》。你能认出哪个是乾隆吗?大象右边座位上的那个人就是他。他的面部应该也是郎世宁画的,其余部分由宫廷画家丁观鹏主笔。
乾隆自诩是佛教中“文殊”“普贤”的化身,就像宋徽宗在《听琴图》中扮成了一位道士,他在《洗象图》中扮成了一位菩萨。
“菩萨”旁边站着由侍者装扮的玉女、金童以及护法。小河对岸,一个人正在接过红衣僧献上的经书。神兽神气活现,尾巴昂扬向上。石板桥处有一位癞头赤脚扫地僧。这些人物是陪“菩萨”玩的配角。
这时,大象已经就位,三个仆人在“菩萨”面前为它洗刷身体。大象的侧后方有一位僧人、一位文官,在监督、指导洗刷大象的工作。
这头大象本来应该是主角之一,但是画家让它笑眯眯地扭头望着旁边,似乎在说:“别看我,看他!”于是观众的视线更加聚焦在主角身上了。
这真像是一出乾隆帝导演的舞台剧。那么,他为什么要演洗象剧呢?实际上,“洗象”并不是他首创。1“洗象图”是中国人物画的传统题材,自宋末至元初,经元到明清,历代都有《洗象图》流传,构图都是众人持帚洗扫白象的情景。“象”和“相”谐音,“洗象”寓意洗去蒙蔽心灵的尘垢,让真相得以显现。
两个弘历
乾隆还玩过更有意思的创意。请看右图,这是郎世宁画的《平安春信图》。你或许能认出左边那个人就是弘历,可是右边那人是谁呢?右边也是弘历。
出人意料吧?既然都是弘历,为什么看起来不一样?因为左边的是青年弘历,右边的是少年弘历。
这样说有什么根据呢?
这是弘历自己说的。请看画作右上角的题诗,那是弘历亲自題写的。内容是:“写真世宁擅,缋(huì)我少年时。入室皤(pó)然者,不知此是谁?壬寅暮春御题。”
诗中“世宁”是指郎世宁。“缋”即“画”,“皤然”形容须发白。其大意是说:郎世宁擅长写真画,把我少年时的样子画出来了。如今我已是须发皆白的老人,模样变化很大,人们已经不知道画中少年是谁了。当然,也可以理解为:我这个白发老人早忘了自己以前的模样,今天看到郎世宁画的我少年时的样子,不敢相信那是我了。总之,意思是感慨时间流逝,自己无可奈何地变老了。
弘历为此画题字时是多大年纪呢?由“壬寅暮春御题”可知:“壬寅”是乾隆四十七年(1782 年),那年他72 岁了。
现在,请你展开想象,穿越到二百多年前:在农历三月暮春时节的一天,你进入皇宫的某个房间,见到白发弘历对着画轴沉吟。而画轴上的两个人物,你已经知道了是谁。于是,在你的面前,同时呈现了三个弘历:老年弘历看着青年弘历把一枝花交给少年弘历。在白发弘历题字的那一刻,三个时空交汇了,三种人生况味重叠在一起。多么奇妙的画面啊!
再看两个弘历正在交接的那枝花,不是一般的花,而是一枝梅花。而少年弘历的右手,正抚着身旁的竹子。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梅兰竹菊不是普通的植物,也是象征君子品格的文化符号。比如梅象征高洁,竹象征虚心等。如果某位古人说他喜欢梅花,可别以为他只是喜欢梅花而已,他很可能是在借所喜之物表达个人志趣。
回头看《弘历观画图》,是不是觉得乾隆帝挺会玩的?
田玉彬简介
田玉彬,作家,学者。
清明上河图研究会顾问。《青年文摘》《北京青年报》《现代青年》专栏作者。
主要著作有《中国画好好看》、《清明上河图:宋朝的一天》、《洛神赋图:曹植的爱情》、《给孩子的传统文化课》(4册)、《陪孩子看中国画》、《中华传统文化通识读本》(12册)等。著作曾获“影响教师的100本书”“2022年度桂冠童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