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实践活动中红色文化教育的探究

2023-03-10吴立萍

课堂内外·初中教研 2023年12期
关键词:红色基因项目化学习综合实践活动

吴立萍

摘  要: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在长时期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的革命和建设中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红色文化和红色精神的总称,包含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保家卫国的英雄气概、坚贞不屈的大无畏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曾说:“革命传统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既注重知识灌输,又加强情感培育,使红色基因渗进血液、浸入心扉,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师要培养学生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基于此,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渗透红色文化教育,是探寻红色基因融入学生内心的具有优势的渠道。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红色基因;项目化学习

一、红色文化融入综合实践活动的组织逻辑程序

综合实践活动通常以主题(课题)为载体,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主动实践中加深对积极意义的价值体验。红色基因教育在与其融合中,也要遵循该课程的设计和组织程序,以学生生活为对象,不筑空中楼阁,在学习生活中引导学生主动投入,发现并解决问题。

(一)遵从组织程序,触发真实情境

情境教学是近几年教育领域的关注重点。情境认知理论其中一个观点认为:“所有的思维、学习和认知都是处在特定的情境脉络中的,不存在非情境化的学习。”真实情境存在于材料背景描述出来的叙述性情形,综合实践活动的情境创设则要求“动手做、探寻、设计、创作”,供于“反思”,充分发挥它的启发性、过程性、体验性。如针对2021年9月第八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事件,教师启发学生怀着崇敬的态度,再现“抗美援朝”事件背后烈士的英勇事迹,创作拍摄了心理舞台剧《勋章》。在排演中,学生亲身体会战争的艰辛和抗战胜利决心,为襁褓中的新中国赢得了快速发展的时机,迸发出激荡于心的民族自豪感。

(二)注重问题解决,体现学以致用

让学生在探寻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经过对问题的思考过程及解决过程,获得能力提升,对学生而言至关重要。在生活学习中,关注问题的生成,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才能促成學生生成基于红色文化的主题探索,带着疑问主动践行,寻觅问题的方法,启发他们运用多种学科知识,触摸问题的真相,这也是知识再建构的过程。学生从侧面更能看清问题事件的本质。例如,2022年8月2日美国国会众议长佩洛西窜访中国台湾地区,引发国人关注和探讨,“美国议员窜台是否预示中美两国关系的转折?”“在俄乌战争持续进行时,此时窜台与美国亚太地区战略部署有何影响?”“如何捍卫国家主权,是武力抗衡还是外交之对策?”“科技强兵武装人民军队,教育兴国引领世纪变革。”通过对事件的分析,运用多种学科素养与现代信息技术探寻问题本源。学生建构知识体系,明白科教兴国、自强不息的意义,只有不断强大繁荣昌盛的祖国,才有向世界说“不”的勇气与力量。

(三)引导行为规范,驱动价值内化

要让红色文化在现实中展现活力,就要开发出更多与红色文化相联系、相承接的内容,使红色基因恢复生活质感,不因历史久远而褪色,在中国革命和建设时期凝结的长征精神、雷锋精神、抗洪精神是否远离当代青少年的生活环境?站在历史的角度回望,红色文化要突破单一方向的延伸,注重未来取向,引导学生行为,保有不断丰富时代内涵的前瞻性,才能从历史对话的陈述转为文化人格的引导,驱动价值内化。

比如“太行精神”其内涵为不怕牺牲、不畏艰难,百折不挠、艰苦奋斗,万众一心、敢于胜利,英勇奋斗、无私奉献。2022年8月,在扑救“重庆山火”事件中,一群摩托青年不怕艰难,迎战高温,不间断地用摩托车运送救援物质,用行动刷新了人们对摩托车车友形象的新认知。据此引导学生从摩友的支持性行为,升华为一种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立己达人、兼善天下的精神。是以“太行精神”得以谱写新的续篇,价值内化过程在了解、调查、访谈中逐渐完成。

二、红色文化融入综合实践活动的项目实施方式

在学习传承红色文化的过程中,项目化学习是拉近学生与红色基因距离的一条探索路径,通过设计挑战性问题,尝试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形成相关成果,完成知识技能的迁移。

(一)合理甄选现实资源,做好主题规划

现阶段各学科都强调在学科中融合红色精髓,在活动中落实实践与创新。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综合素质评价的研究性学习方式,现将红色文化提炼分化为三个课题:

1. 航天精神的探究

航天精神是新的历史时期红色基因的延续和发展,对于其探究学习,能培养学生崇尚科学、探索未知的勇气,敢于创新的热情。它是伴随时代发展而不断丰富的动态精神谱系,包含有“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探月精神”“新时代北斗精神”。

在实践中可以按照“电子文献查阅、影视作品观赏、体验VR航空技术、参观飞行员训练、制作航天模型飞行器”等活动,让学生参与航天精神的学习。还可以阅读新中国航天人的功勋事迹,学习他们的品质。观赏专题片《大国飞天》,影视剧《流浪地球》《独行月球》,直播《天宫课堂》,利用高科技VR技术还原航天器发射情境,以及模拟太空飞行,以强烈的视觉效果让学生感受到航天科技的魅力,特别是利用连云港白塔埠的军(民)用机场作为实践基地,参观飞行员训练演习,体验航天精神的榜样力量。在课外延伸学科知识,结合物理学原理制作航天飞行器,参与航空模型比赛,真正与航天精神建立链接。

2. 抗美援朝—抗洪—抗疫精神的传承

2019年末,新冠肺炎疫情出现,随着时间的推移,国人已经发生了心态上的变化,由刚开始的惊慌失措到有条不紊、统一抗疫。中国人民秉持着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抗疫精神战胜疫情。这正是对抗美援朝和抗洪精神的发扬光大,更是红色基因赋予的新的意义。

结合学生的生活经历,在特殊的时期,学生身边涌现出来许多感人至深的抗疫英雄故事。通过发现“身边最美的大白”摄影展、弘扬“抗疫精神”手抄报、制作抗击疫情宣传片等一系列的主题活动,使学生从人文、经济、生物科学到信息科技,多角度关注新冠肺炎疫情给国家及个人生活带来的深远影响,从而树立个人的生涯规划要和时代发展相融合的职业信念。

同时,对于抗美援朝精神、抗洪精神再度进行资源提升,组织观赏《金刚川》《长津湖》《长律湖之水门桥》《中国医生》等爱国主义电影,通过新生军训、参观连岛邓小平纪念馆、排演舞台剧《邓小平在法兰西》等活动,从中踏寻伟人足迹,学习革命精神,以生动灵活的方式浸润学生,使这种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3. 雷锋精神的体验

雷锋精神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但在注重精神文明的社会里,近些年却出现了“唐山烧烤店打人”“碰瓷”“扶不扶”的冷漠、欺凌情况,给青少年的人生观带来了负面影响,不利于精神文明的建设。

为促进学生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革命信念,就要从本源上辩证看待一些不良现象,引导学生了解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宏伟乐章中,总有几声不和谐的声音出现,不能因为几只苍蝇的嗡嗡声,就让乐章走调,要永葆乐章基调——雷锋精神永不过时。

为了让学生更多了解雷锋精神,可以通过观赏《雷锋》《和雷锋在一起的日子》来体察雷锋精神的内涵,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利用每年的学习雷锋活动日,走出校园参加社区街道组织的活动,走进敬老院帮助孤寡老人,帮助身边有需要的同学,每日行一善,将互帮互助践行在日常行动中。

这种“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的奉献精神,不断强化助人为乐的举动,让学生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秉持着“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精神,让社会充满温情,让校园生活远离暴力欺凌。

(二)以课程目标为抓手,做好项目设计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包含价值体认、责任担当、问题解决、创意物化四个方面。教师指导,学生体验,多主体反馈等是活动课程的“导向标”,同时也是课程设计的理念。

现以航天精神传承课题为例,将相关目标体现为项目设计:

1. 价值体认:逐渐了解航天精神,从远古神话传说,航天科技竞赛,载人航天、探月计划中增进认知,初步建立价值认同。

2. 责任担当:主动探究新中国建國初期的科技力量崛起,关注思考当下航天竞争机制,载人航天技术的发展,养成关注国家主权、引领太空探索的责任意识。

3. 问题解决:以调查、VR观察、走访的方式进行探访与信息搜集,尝试基于信息分析问题,辩证思考我国航天精神的发展继承问题。

4. 创意物化:创造性进行航天海报设计,通过App平台交流展示物理实验设计,“地面课堂”PK“天宫课堂”知识竞赛。

(三)紧扣课题情境,推动项目建构

红色基因文化只有在学生高度体验时才有感受,而不仅仅是墙上的标语,要让它在学生心间生根发芽,就要让学生在高度真实的情境中沉浸。在实践中要依托课题情境、实践项目与研究课题来推进项目建构。

1. 基于项目实践的红色基因文化社会服务建构

“项目”是指学生围绕主题进行的一系列调查、观察、研究、表达新学知识、展示分享学习成果等学习活动。如在基于情境的项目建构中,将“雷锋精神”和“银色文化经济”做一个链接建构,关爱敬老院独居老人,服务银发人群。学生要经历“调查—分析—服务—记录—反馈”的项目实践活动。

(1)调查:更好地了解老人的需求,为经济供养、家人陪伴、医疗服务等方面,这需要和老人建立良好的沟通情境才能真实反映老人的需要。

(2)分析:通过整理老人的意愿,结合老龄化社会服务体制,认为可以从卫生保健、老年娱乐、积极陪伴、分享美食、准备礼物等方面精心准备。

(3)服务:精心制作美食、小礼物,分享老人的人生经历,准备娱乐活动,共同饲养花鸟等动植物。

(4)反馈:活动真实反映老人晚年生活情境,体验到家人陪伴是老人最期望的礼物。从关心老人到社会人口老龄化的问题思索,学生体验到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对于社会主人翁的意识更加明确。“老吾老及人之老”用行动诠释了为人民服务的优良传统。

2. 基于课题研究的红色基因文化的探究

探究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确定课题以考察、社会调查、研学旅行等方式,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进行问题解决和意义获取的学习活动。

基于课题的红色基因考察活动流程包含课题确立、研究总结、展示三个步骤。以“抗日、抗洪、抗疫精神”传承为例。由于抗日和抗洪精神离学生生活年代较远,所以在引导时,可以通过情境化的方式为学生提供不同的体验,使得这两种精神能在学生内心深引发共鸣,并借助于抗疫精神。

在课题确立环节,结合现实情境深挖社会热点问题,以及社会层面团结一致抗击疫情现实状况。在课题研究阶段,通过搜寻查阅材料、分析设计问题,开展主题讨论。成果总结展示阶段,开展“cosplay汉服秀”和舞台剧《“大白”的一天》,以及红色研学活动——参观抗日山和邓小平雕塑纪念馆,通过课题全方位的参与,将这种团结一致抵抗外敌的精神发扬光大。

三、结语

总之,红色基因文化是民族的独特标识和宝贵的精神财富,它不只是博物馆的馆藏文物,历史的印记,印刻在一代伟人的语录中,而且植根于中国人的内心中,时至今日仍然润物细无声般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和思想。综合实践活动应该发挥课程的优势,以行促知,达到知行合一的目标,将红色文化的火种播种于学生的内心,这才是红色基因文化的根基之道。

参考文献:

[1]闾小荣,何亚涛. 文道统一:红色题材课文教学的理想追求[J]. 生活教育,2022(07):124-128.

[2]杨弘然. 红色基因融入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策略研究[J]. 学周刊,2023(05):51-53.

[3]江教. 深化党史学习教育,赓续红色基因: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党史学习教育掠影[J]. 江苏教育,2022(59):81.

[4]刘瑞宏,冯义平. 利用地域红色资源,传承中华红色基因:普通高中红色文化课程化的思考与实践[J]. 江苏教育研究,2019(28):23-26.

(责任编辑:孙晓林)

猜你喜欢

红色基因项目化学习综合实践活动
以项目化学习为推力的初中思想品德实践教学策略研究
当项目化学习遇见STEAM课程
论思想政治教育在培育大学生成为红色基因传承者中的作用
红色基因融入精准扶贫工作的价值研究
初中数学教学中综合实践活动资源的挖掘探索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让数学学习呈现多元化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项目化学习·多元呈现”教学模式的探究
项目化学习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激活红色基因在意识形态安全建设中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