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在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探索
2023-03-10刘楚钰
刘楚钰
摘 要:中学时期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黄金阶段。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保持健康的心理,对于学生的社会性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帮助中学生健康成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该以其心理需求为导向,结合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探究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联合家庭、社区等多方力量为学生提供心理支持和服务,促进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深入,帮助中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中学生面临升学考试的压力,加之受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容易产生心理健康问题。考虑到中学生的身心发展尚不健全、社会经验不足等,学校、教师和家长有义务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运用科学的方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认知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理念及应用
1. 小组合作学习的理念
合作学习以合作和互助的方式开展学习活动,注重创意性和实效性,是课程改革背景下需要大力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实施小组合作,即将班级内学生分组,让小组成员为达到整体的共同目标进行互助学习。在进行分工合作时,学生不仅要有足够的团体意识和责任感,还要明确自己的学习任务,重视合作后的结果,真正学有所得。教师在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促进学生学业发展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任务意识、合作意识、责任感和团结协作精神等。如果能在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应用小组合作学习,将是促进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效果深入化行之有效的重要途径。
2. 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
小组合作学习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可以以小组成员互助为支撑。在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上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活动时,学生作为个体在教师的带领下感悟、体验、反思,同时作为小组成员,其行为受到小组整体的影响,而个体的自我成长也会促进小组的完善与发展,有利于学生在课堂上从小组中感受来自不同层面的支持并获得帮助,培养团体意识,更容易在改变的过程中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优势
1. 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自主意识与合作能力
课程改革直击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痛点,倡导把课堂交给学生,给了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内容与讲授方式的机会。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下,学生从讲授者的角度思考问题,真正投入精力去搜寻课程相关的知识,以知识内化、展示自我为中心,将学习知识和发展自我相结合。小组合作学习符合中学生身心发展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并且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学生会根据自身对课程的理解与要求对所讲授的内容做出相应的调整与变化。此外,通过随机分配小组成员,能够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共同克服困难、建立友谊,帮助彼此改正自身缺点。在心理健康教育中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能够使学生逐渐意识到相互帮助、彼此合作的重要性,增强责任感。
2. 有利于强化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效果不理想,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教师讲课时将讲台变成教学技能展示的“舞台”,但学生并不能够切实体会到课程的内涵与作用。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能够让学生改变以往的态度去学习心理健康课程,给学生充分展示自我、实现人格全面发展的机会。
三、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实践
小组合作学习在目的上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以以心理活动为依托,最终促进学生的发展;在实施途径上,在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上应用小组合作学习,发挥其分小组、需行动、善反思的特征,有利于消除心理健康教育浮于表面的現状,实现教学效果的深化。因此,小组合作学习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教育实践存在开展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1. 走向以问题解决为中心的心理健康教育
问题导向是课堂教学发展的方向与趋势。现阶段的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更应该坚持问题为导向,以解决学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心理问题为中心。班主任发挥引领作用,联合心理健康任课教师共同把握课堂教学这一重要观察时间,明确学生表现出的发展趋势,预防可能出现的状况,尽早发现已经出现的问题。教师可以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引入以小组合作活动为基础的实践作业,用问题引出主题,让学生行动起来,在合作活动中暴露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将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发挥到实处。在基础教育阶段,开学第一周往往是对学生进行开学教育的关键时期,教师可以抓住这个时间节点,对学生进行开学教育与假期表彰。通过开学第一课的班会结合小组活动,针对学生迷茫、没有方向与目标这一普遍现象,设计以“新学期、新目标、新计划”为中心问题的系列活动,以“围绕一个中心问题,多角度、渐进式谈论”为手段,引导学生回顾过去,结合个人情况,自主探索,制订恰当的学期目标和学习计划。以此为基础,在日常心理健康教育开展过程中,教师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围绕主要问题进行回顾总结,对没有预料到的突发问题进行反思,坚持以问题解决为中心,促进学生理解与吸收心理健康知识。
2. 学生身份转换,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传播
在过去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学校教育方式虽然有一定创新,如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专题讲座、表演舞台剧等,但这些形式本质上依然是单向、小范围的知识传授。作为观众,大多数学生对于心理健康知识究竟理解了多少、吸收了多少并不能得到保障。因此,学校可以在已有基础上开展创新性与开放性兼备的活动。例如,在班级中以小组为单位,每组每人轮流做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的专题报告,其他小组评价,选出最受欢迎报告小组;学校以班级为单位,每月举办一场与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主题活动,形式不限,其他班级参观等。通过调换“讲授”与“接收”的位置,让学生以组织者和主讲者的身份,内化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促进相关知识的吸收与传播。
3. 联合家庭、社区,共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教师不仅应该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上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情况,还要善于发现日常校园生活中能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机会。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时间与家长合作,以年级为单位,定期举办家长讲座和家长沙龙,根据学生需求安排家长作为主讲人,分享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方法。教师还应当了解校园周边社区内硬件设施情况,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通过学校力量联合周边社区委员会,打破空间上的界限;引导学生生活的社区将现有资源或开发新资源向学生开放,抓住传统节日与重要时间节点,利用社区开展的活动与开放的场地,联合家长委员会为学生营造社会实践大环境,做到横向联合、纵向沟通,最大限度地实现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共驻、共建、共享。通过多种途径,力争把社区打造成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校。
在学校,教师可以以学生小组为主体,在心理健康节开展主题活动,以有心理方面知识基础的学生为定点,辐射带动其周围学生的学习心理健康知识,以点带面,调动主动性;疫情期间联合学校德育处,开展线上心理健康讲座与云端家长会,确保学生和家长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居家学习和生活;通过开通家长心理咨询热线、学校开放日,强化学校家庭教育工作指导,真正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效果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达到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促进学生自我发展的目的,让学生在良好的生活氛围中潜移默化地实现人格的发展与完善,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校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落实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学习效果,是适应新时代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要求,更是促进青少年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将小组合作学习融入当前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中,通过问题解决为中心、学生自主活动为主导的实施模式,联合学校、家庭和社区发挥三方合力,营造“心理健康知识处处有,心理健康教育时时在”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使中学生真正学有所得、学以致用,实现学生自我意识的健康成长与个人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晓莹. 小组工作模式在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中的应用和实践[J]. 社会工作(学术版),2011(5).
[2]殷余忠. 巧用社区丰富资源 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J]. 辅导员,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