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科研团队立德树人育人机制与举措探究

2023-03-10田程程周彦波曹礼梅丁思佳

教育教学论坛 2023年3期
关键词:负责人立德受访者

曹 娜,田程程,周彦波,曹礼梅,丁思佳

(华东理工大学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上海 200237)

一、研究背景

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要把立德树人内化到大学建设和管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做到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1]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论述,抓住了教育本质,明确了教育使命,为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

科研团队是高校育人资源最集中、育人优势最明显的阵地,更是高校育人的标杆性平台。科研工作是高校立德树人工作的重要载体之一,是落实“三全育人”工作的重要方面,对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逐步完善并探索科研团队考核新举措、评价新机制至关重要[2]。但值得关注的是,一些科研团队片面地将“育人”和“科研”工作相割裂,存在“两张皮”现象,主要表现在:科研团队对育人的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不够;科研育人的资源和潜力尚未充分挖掘;针对科研团队育人功能的培育机制和评价体系缺失。如何将立德树人工作渗透到科研团队工作中值得认真思考和实践。

二、研究方法与设计

本次调研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核心要义,主要采用问卷调研和重点团队访谈等形式,以本校为重点,将调研范围辐射到同城其他高校,特别是“双一流”高校;同时,为保证调研数据的科学性和代表性,对外省市高水平大学和重点科研团队进行了抽样。调研问卷主要围绕科研团队对立德树人工作的意识,以及实践、机制、团队氛围、总体评价、重点和难点问题、意见和建议等方面进行设计,并通过SPSS19.0软件对回收的问卷进行分析。

本次调研基本概况如下:共有22个高校和科研院所的127位教师参与调研,收回有效问卷127份。在高校层次方面,其中“双一流”高校和“双一流”建设高校15个。在地域分布方面,上海高校和科研院所占比较多,共6所,包括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共收到有效问卷94份,占74.02%。此外,还有来自全国中西部地区的重点高校和科研院所抽样,如北京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天津大学、南开大学、中北大学、江苏大学、中科院系统研究所等。

在年龄方面,受访对象主要为45岁以下的青年学者,占受访者的85.83%,其中35~45岁学者人数最多,占49.61%。在职称方面,正高级职称40人,占31.50%;副高级职称39人,占30.71%;中级职称41人,占32.28%;初级职称7人,占5.51%。在学历方面,博士118人,占92.91%。在教龄方面,11年以上教龄的占37.8%,1~3年教龄的占34.64%,4~10年教龄的占27.56%。在政治面貌方面,64.57%的受访者为中共党员,群众、无党派人士和民主党派也都有一定的占比。在团队身份方面,在科研团队中担任负责人的有40人,占31.50%;属于团队成员的有87人,占68.50%。

三、现状分析与讨论

(一)育人意识方面

在对立德树人相关要求的认知程度和认同感方面,94.49%的受访者表示了解关于立德树人相关文件精神,其中,非常了解的占29.92%;受访者对立德树人纳入科研考核体系的态度,持正向肯定态度的达97.64%;在立德树人贯穿科研过程中,对实现科研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理念方面非常认同的占74.02%、较为认同的占18.11%。可见受访者对立德树人工作的认知程度和认同感较高。

对数据交叉分析后发现,在科研团队中团队负责人对立德树人相关文件精神了解程度普遍比普通团队成员更高,前者非常了解和了解的占87.5%;后者比例为74.71%。

在对科研团队立德树人工作“德”的认识方面,87.4%的受访者认为当代高校大学生立德树人工作中的“德”主要包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中的道德规范、感恩、宽容、意志、勇敢、诚信等道德品质及道德行为。92.13%的调查对象认为科研团队贯彻落实立德树人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养成良好的道德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等都有重大意义。

在对科研团队立德树人工作的价值认知方面,47%的受访者认为对自己教学科研工作的作用很大,45%认为作用较大,仅有8%认为作用一般或没有作用。超70%的受访者认为立德树人的价值主要体现在解决教育发展中的全局性问题、在参与科研育人的过程中提高自己,以及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等方面。

在对科研团队立德树人工作的重视程度上,有53%的受访者认为所在科研团队负责人对立德树人工作非常重视,31%认为比较重视,12%认为一般重视,仅有4%认为不太重视或完全不重视。

以上调查结果反映,大部分科研团队对立德树人的理念认知度较高、认同感较强,且团队负责人的认同程度高于团队成员。但仍存在整体认知高度、重视程度还需提升的问题,需继续发挥团队负责人“领头雁”作用,将全面落实高校科研团队立德树人任务真正上升为根本任务的高度,让该理念在团队成员中更加深入人心,从而激发价值认同和行动自觉。

(二)育人实践方面

在科研团队开展立德树人工作实践的具体内容方面,受访者认为科研团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应包括“提升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精神与能力、增强学生生态文明素养、提高学生文化修养、强化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综合国防素质、塑造学生强健体魄”等方面,其中排在第一位的是“提升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占91.34%。

同时,受访者普遍对学术道德行为规范教育和引导较为重视,83.46%的受访者反映会经常对学生进行学术道德行为规范教育引导,16.54%反映偶尔会引导,没有人选择不引导。此外,从该数据的交叉分析来看,在团队身份方面,在科研团队中担任负责人的教师选择“经常教育和引导”的占92.5%;比担任团队成员的教师选择该选项的比例高13.2%;在职称方面,选择“经常教育和引导”的比例正高>副高>中级>初级职称。

在党组织作用发挥方面,95.28%的受访者认为所在的科研团队党组织发挥了育人育才的主体作用,其中认为完全发挥作用的占47.24%,认为较好发挥作用的占31.5%,认为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作用的占16.54%。说明绝大多数科研团队所属的党组织在立德树人过程中发挥了正推动作用。

在将思政元素融入教学,主动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方面,88.19%的调查对象会充分挖掘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融入教学之中,实现知识传授、价值引领和能力培养的有机统一,但仍有11.81%的调查对象表示不会。此外,在科研团队组织开展与学生德育相关的活动方面,有78.74%的科研团队会在科研工作之余开展活动,仍有21.26%的受访者反映团队不会组织与学生德育相关的活动。

以上调查结果反映,大多数科研团队成员能意识到育德的重要性,但在日常教学、科研指导、团队建设中开展立德树人工作实践尚有欠缺,特别是在当前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要求下,现实状况与工作要求还有较大提升空间,在大思政格局下,在发挥党团组织作用,以及开展学生创新创业指导、学术道德规范、文明素养提升、文化修养锤炼等方面还有很多路要走。综上所述,如何将立德树人工作渗透到科研团队工作的全过程,引导全员、全方位参与值得认真思考和实践。

(三)育人机制方面

在被问及“所在的科研团队是否制定了立德树人工作的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定期检查和评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情况和实际效果”方面,回答“是的”仅占47.24%。在把立德树人的具体任务明确写入岗位职责方面,仅有55.12%的受访者表示已经明确。

在被问及“您所在的科研团队在哪些工作中把立德树人业绩作为考核评价指标(可多选)”方面,选项由高到低依次为:评奖评优、岗位聘任、职称评审和绩效考核。有超过60%的受访者反映所在团队在评奖评优、岗位聘任、职称评审中把立德树人业绩作为考核评价指标;54.33%的受访者反映,团队在绩效考核中会将立德树人业绩列为评价指标。

在团队负责人在确定团队研究目标方面,有48.82%的调查对象表示,其所在的科研团队在进行科学研究时,团队负责人会一直将学科背景、文化内涵与研究目的相融合确定团队研究目标;仅有32.28%表示其所在的科研团队负责人经常这么做;有16.54%表示其所在的科研团队负责人偶尔这么做。

在所在的科研团队对教师在教学、科研的考核评价是否均衡方面,有63.78%的调查对象反映所在的科研团队会坚持“教学与科研并重”,33.07%反映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现象,3.15%反映存在“重教学、轻科研”现象。

以上调查结果反映,大多数科研团队在立德树人的工作机制、评价指标、考核体系方面并不明确,在评估落实效果上有明显欠缺,所以,完善、探究并制定科研团队考核新举措、评价新机制举足轻重、大有可为。

(四)育人氛围方面

在团队育人氛围方面,有46.46%的调查对象认为其所在科研团队在进行科学研究时,团队负责人频繁地与其交流研究体会,并注重培养科学素养与国家情怀;有32.28%的调查对象表示其团队负责人经常这么做;有20.47%的调查对象表示其团队负责人偶尔这么做。

在团队建设方面,当科学研究遇到瓶颈时,有74.81%的调查对象表示在其科研团队中,负责人和团队成员之间会频繁或经常进行思想交流,解压并及时解决问题;有23.62%的调查对象表示偶尔这么做。95.28%的受访者科研团队中有“以老带新”或其他文化传承,团队成员之间会相互帮助,共同进步。

以上调查结果显示,受访者均对良好的育人氛围有较强期待,团队中的负责人和成员也有较强的意识,做了一些实践,无论是对教育者自身育人能力的提升,还是对团队中学生的育人实效提升,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从现实状况看,实效性依然是需要常抓不懈的问题,因此,需要不断营造更加有利于立德树人工作的良好氛围。

(五)成效评价方面

关于所在科研团队科研和育人工作权重方面,48.85%的受访者认为其所在的科研团队存在“重科研、轻育人”现象,5.51%认为该现象比较突出,反映出科研团队在“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成效方面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在对所在单位关于德育工作成效的认可方面,55.91%的人表示其所在学校关于德育研究的实效性较强;有40.16%的人表示实效性一般;3.93%的人认为实效性较差或没有实效性。

由上可见,无论是从科研团队小环境,还是从高校育人大环境看,育人成效与期待成效尚有较大期待,立德树人工作任重而道远。

(六)影响因素方面

调研发现,影响科研团队立德树人成效的主要原因有很多,按占比从高到低,排序前五位的分别是:育人的途径和方法、负责人的重视程度、团队成员的思想认识、体制机制的完善、保障制度的健全。

在关于制约参与德育相关活动的积极性因素方面,54%的人认为是个人承担的教学科研任务较重,没时间;28%的人认为是科研团队缺少有效的组织机制;11%的人认为缺少有效的奖评机制;5%的人认为科研团队负责人不重视;2%的人认为对自身发展帮助不大。

对强化立德树人作用的有效途径的调查中,认为最有效强化立德树人作用的途径是言传身教;有21.26%的人认为可以通过参加体验活动,积极引导强化立德树人的作用;有17.32%的人认为可以通过组会上组织专题进行强化;有9.45%的人认为应该通过平时进行专题教育。

而针对提升立德树人工作成效的方法或途径(多选)调查中,最有效的方法是产教研一体化协同育人机制(65.35%),其次是发挥“党建+”模式、促进党组织引领作用(55.12%)和交叉融合科研创新培育机制(55.12%),最后是纳入科研团队工作考核和评价体系(44.88%)和本研贯通育人体系(46.46%)。

四、结果分析与总结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科研团队在实施立德树人过程中,有较强的育德意识和认同度,但在践行路径、工作机制方面存在明显短板,尚未形成浓厚的团队育人氛围,总体评价尚有待提高。究其原因,最大的问题或者困难在于团队育人模式构建、考核评价机制有待完善;难点在于如何将立德树人融入教学科研、社会实践及日常行为中[3]。

鉴于此,经过初步分析,本文对科研团队在立德树人工作中效能的提高途径,提出以下四个方面改进措施:一是理念提升,科研团队负责人应加强对立德树人理念的有效宣传和政策引导,提高团队成员对立德树人理念的认知和理解;二是共情引导,科研团队负责人要充分发挥在团队引领中的主力作用,结合实际情况对团队成员进行思想交流和实践指导,做好团队之间的共情引导工作;三是有效标准厘定,搭建以树立育人为本的教学观念为基础的评价标准平台,以平台为依托,推进科研工作与立德树人的深度融合;四是落实长效机制保障,根据团队整体表现进行跟踪和评估,形成日益完善的评价机制[4],构建民主反馈途径,对机制的不合理性进行不断修正。同时,要更加关注育人的使命与职责,不断推进人才多元评价体系的构建与践行。

猜你喜欢

负责人立德受访者
国家会计学院负责人名录
中国自行车协会 第九届理事会负责人
华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远
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 探索法硕人才培养路径
“严以修身”先立德
金属加工~(热加工)原名《机械工人》读者服务卡
导师负责人制的建立及作用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