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学报可持续发展路径探析

2023-03-10姚佳良

教育教学论坛 2023年3期
关键词:冠名专业性学术论文

姚佳良

(山东理工大学 学术期刊编辑部,山东 淄博 255049)

高校学报是指以高校名称冠名的一类综合性期刊,作为国内学术期刊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学报现状及其发展策略一直是学术期刊界的热点研究问题[1-5]。目前,针对高校学报如何办刊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如何将高校学报办成高水平学术期刊[6-7];二是如何实现高校学报的办刊宗旨,更好地服务高校和地方[8]。在现有的学术期刊评价体系下,想要将高校学报办成高水平学术期刊,就必须刊发高水平学术论文,无论其来自校内还是校外。假定某高校学报成了高水平学术期刊,以一所高校与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研究院所数量相比,其结果必然是校外稿件占大多数;但高校学报的办刊宗旨又决定了其是以“反映本校科研与教学成果”为主的刊物[9]。因此,将高校学报办成现有学术期刊评价体系下的高水平学术期刊与教育部规定的高校学报的办刊宗旨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那么高校学报能否在现有的学术期刊评价体系下办成传统意义上的高水平学术期刊,高校学报的办刊宗旨能否实现,二者之间的矛盾性该如何解决,高校学报如何才能更好地服务高校和地方,高校学报的存在价值又该如何体现,是本文重点研究的问题。

一、高水平学术期刊之路能否走通

在目前学科分类众多、专业繁杂、信息海量的情况下,学术期刊专业化发展趋势明晰;而国内高校学报大多为综合性期刊,其引用率和影响力很难与专业性期刊相抗衡。部分研究认为可以将高校学报专业化,走专业化特色化之路,利用本校优势学科将高校学报办成高水平学术期刊。例如,将高校学报分为不同学科版本、设置特色学科栏目等[10-12]。但高校学报必须冠以学校名称的规定使其天然具有本校性和综合性,即便充分利用了校内优势学科,偏重接收某方面的校内外优秀稿件;或者学报名称中专业性本来即较强,如“某林业大学学报”“某矿业大学学报”“某农业大学学报”等,也只能是在学科大类上有所偏重,无法做到真正的专业化和特色化。虽然目前的大型数据库收录方式使得单篇阅读成为主流,高校学报进入网上知名数据库之后,影响力有所增强;但从投稿角度来说,作者依然会倾向于将最好的学术论文发表于自己研究领域内有影响力的专业性期刊上(国际顶级综合性学术期刊除外),以学校名称冠名的高校学报在接收校外高水平学术论文方面具有天然的劣势。如果高校学报在内容和名称方面不能同时做到真正的专业化,就很难收到特定领域的优秀稿源,无法成为真正的高水平学术期刊。

在这里,我们要注意高校学报和高校主办出版的期刊之间的区别。如果想要充分发挥资源平台优势,高校完全可以依托优势学科创办专业性期刊。高校学报专业化,不如改为高校兴办专业性期刊[13],以高校优势学科为依托创办的专业性学术期刊能够实现真正的专业化,会比专业化的高校学报发展得更好。

目前,部分校名中具有学科背景的一流大学高校学报在国内优秀期刊中仍能占据一席之地。例如,在2020年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的《第5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目录》300种以中文出版的中国精品科技期刊中[14],以高校名称冠名的高校学报类期刊为19种。在《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引证年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2020版)遴选出的175种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中[15],以高校名称冠名的高校学报类期刊有6种;但175种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中,并无以高校名称冠名的高校学报类期刊。学报的综合性特点和冠名带来的本校性劣势使其很难发展成国际性的高水平学术期刊,普通大学的高校学报更是无法跟上国内专业性期刊的发展步伐。在稿源数量和质量不断下滑的趋势下,普通大学高校学报的高水平学术期刊之路不仅无法走通,未来生存反而会愈发艰难。所以,不宜将办成目前学术评价体系下的高水平学术期刊作为高校学报自身发展的唯一目标。

二、教育部规定的办刊宗旨能否实现

教育部发布的《高等学校学报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学报是高校主办的、以反映本校科研与教学成果为主的学术理论刊物,是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的重要园地。”[9]从教育部规定中可以看出,高校学报是以反映本校科研与教学成果为主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其基本功能是为学校的事业和发展服务。过去国内专业性期刊缺乏、部分作者英文水平不高,高校学报因此能够得到校内外的优秀稿源,成为学术论文刊发的主要场所。高校学报实际上代行了当时所缺乏的专业性期刊的功能,使学术论文有了发表交流的途径,起到了促进科技进步的重要作用。在这个过程中,高校学报较好地实现了教育部规定的办刊宗旨。

目前,随着中国科研水平的显著提高,专业性期刊的迅猛发展,科研人员对稿件在高水平学术期刊上发表的追求,高校中真正代表本校科研水平的优秀论文大都发表到了专业性权威期刊上,高校学报代行专业性期刊功能的时代已经过去。无论高校学报是否接收校外稿件,期刊引用排名高或是低,其稿件都不再代表本校的学术水平。但由于长久的惯性思维,高校学报依然被纳入专业化的学术期刊评价体系。在这种评价体系下,高校学报不得不大量吸收校外优秀稿件,其办刊好坏多依靠期刊引用排名来确定,极不利于高校学报实现教育部规定的办刊宗旨。

在这种状况下,为了体现高校学报的存在价值,不少研究开始集中于如何为学校和地方服务,如服务人才培养工作、推动学校“双一流”建设、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等[16-17]。但绝大多数高校学报的工作思想仍然与专业性期刊没有太大区别,思维依然局限于现有的学术期刊评价体系中,即便打造了特色栏目和专题出版,也依然固化在刊发学术论文这一种形式之上。实际上,高校发展对学术信息的传播有着极大的需求,其传播价值及重要性决定了只依托学术论文这一种内容形式是远远不够的。所以,高校学报如果局限在现有的学术期刊评价体系下,很难完全实现教育部规定的高校学报办刊宗旨。

三、高校学报的存在价值应如何体现

一本期刊想要长期可持续发展,必须走出自己的特色化之路,即努力挖掘出与其他期刊所不同的特殊属性和功能;而高校学报区别于一般性期刊的最大特色就在于学校名称冠名之后所带来的本校性和综合性。高校学报的办刊宗旨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高校学报的这种冠名特色。即便放弃了教育部规定的办刊宗旨,也会因为学校名称冠名的缘故,高校学报依然无法彻底摆脱本校性,无法办成在现有的学术期刊评价体系中的高水平学术期刊,反而使高校学报失去了它的最大特色。因此,高校学报要体现其存在价值,必须回归本质,坚持其办刊宗旨。

高校学报想要实现其办刊宗旨,不宜把办成高水平学术期刊作为高校学报发展的唯一目标。现有的学术期刊评价体系是用来评价纯粹的学术性期刊的,而纯粹的学术性期刊要求读者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不易实现科技信息在普通大众之间的交流和传播。纯粹的学术性期刊大多重创新而轻实践,更加弱化了新闻报道、科技普及、教育引导之类的功能,而这些却正是高校学报在服务本校时所应该起到的作用。另外,在内容形式上,纯粹的学术性期刊一般只刊登高水平的原创性学术论文;而高校学报想要更好地为学校科研和教学服务,仅靠学术论文这一种形式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只有不以办成高水平学术期刊作为自己的唯一目标,高校学报才可以不再唯学术论文是从,才可以灵活地选择合适的内容及刊载形式,真正做到为学校的发展服务。

高校学报想要体现其存在价值,还需要将办刊思路与学校的发展目标调整为一致。首先,在刊物内容上,高校学报必须把握学校亟须发展但尚未得到满足的科技信息传播需求。例如:跟踪、总结校内重大科研进展和教育改革状况,为校领导和各级部门决策提供信息支持;定期介绍各课题组研究成果、仪器资源,弥补校内科研信息横向流动缺失问题,为校内不同课题组、研究机构之间的科研合作提供信息服务;设立学术讲座、优秀成果推介、写作指导等不同栏目,深度报道校内科研活动,培养学生科研兴趣,承担科技宣传及教育职能等。其次,在办刊模式上,高校学报必须实现几个转变:第一,主要服务对象由校内外学术群体转变为校内外大众群体;第二,内容形式由学术论文这种单一形式转变为新闻报道、深度解读、成果推介、科技创新、学术讲座等多种形式共存;第三,稿件主要来源由校内外科研工作者转变为校内科研、教育、管理工作者。如果高校学报能够了解学校需求,刊载所需信息,实现学术信息的传播功能,那么就能发挥本校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变包袱为优势,助力学校发展,体现自己的存在价值。

结语

高校校报的办刊模式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反映本校科研和教学成果、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的方法也不应只有学术论文这一种内容形式。在将学报的受众群体从学术群体扩展为高校和社会中的普通大众后,可以充分发挥高校的传媒技术优势,最大限度地提升学报的影响力。国家应支持部分高校开展特色化试点建设工作,逐步推进新型办刊模式,同时后期还需在媒体传播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适用于高校学报的新型期刊质量评价体系,这样才能真正实现高校学报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冠名专业性学术论文
学术论文征集启事
学术论文征集启事
学术论文征集启示
气象宣传新闻性和专业性融合的实践与思考
学术论文征集启事
声博雅徐兆宪 音响零售,品牌+专业性不可或缺
中调协下发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专职人民调解员登记通知
中宇银太陨石鉴定有限责任公司:专业性陨石鉴定机构
第一次煮面
云南盐业再度独家冠名2018上合昆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