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字化融媒下的凤阳民歌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
2023-03-09曹万玲郭婧雯程慧萍
曹万玲,郭婧雯,程慧萍
(蚌埠学院 音乐舞蹈学院,安徽 蚌埠 233030)
随着数字融媒技术的发展,文化消费方式与文化传播方式发生巨变,带来了文化传播生态环境的重大变化,这为传统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新机遇与新挑战。本文在分析数字化融媒背景下凤阳民歌文化传播面临的机遇和困境的基础上,探究凤阳民歌文化传播策略。
1 凤阳民歌传播现状
凤阳民歌历史悠久、艺术价值独特,随着数字化融媒传播主体、传播客体以及传播环境的改变,凤阳民歌的传播面临很大困境。首先,年轻人对传统文化兴趣不高,凤阳民歌的传承面临断层危机。其次,凤阳民歌的传播渠道受限,传统的演出形式和场地受限,受体人数有限。再者,随着消费理念的娱乐化,数字传播已经成为文化传播的主体,传统的凤阳民歌艺术形式已经不能满足受众当下的文化消费需求。
1.1 数字化时代文化传播与传承问题的研究现状
对数字化文化传播与传承问题的思考,在近几年逐渐成为研究热点。从现有成果看,学界主要从5G网络时代的教育传播、5G网络时代科技与文化融合的重要性以及5G网络时代移动通信对人际关系的影响三方面进行研究,强调应从文化视野对5G的信息风险防控进行关注,利用5G网络环境优势进行论述,从行业发展与人际关系方面探讨5G环境给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以“民歌”和“数字传播”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检索,2016-2020年5年间仅有1篇文章。以“凤阳民歌”和“数字传播”“凤阳民歌”“新媒体”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检索,自2016年以来均未检索到文章,可见近年来关于凤阳民歌数字化传播研究缺乏,而这些年正是新媒体传播发展十分迅猛的时段,许多非遗文化都借此获得了新生。
1.2 凤阳民歌的传播特点
说到凤阳民歌,自然是耳熟能详的“凤阳歌”:“说凤阳,道凤阳,……”(打锣鼓)。由“凤阳歌”衍生出“凤阳花鼓” ,“二者交互传播,传播速度加速,同时丰富了彼此的文化内涵与艺术内涵,甚至可以彼此等同。”[1]因此生活中,“凤阳歌”简称凤阳“秧歌”,打着花鼓唱着“秧歌”调。凤阳民歌起源于凤阳燃灯乡,此处地处淮河与长江交汇区,文化的交融在习俗、语言等方面都有明显的过渡性特征,涉及、涵盖多种民间音乐体裁。伴随社会变革,人口自然迁徙、战争、饥荒等原因,历史上淮河流域居民大量外流,人口的流动也将凤阳民歌带到了全国各地,并与当地文化相互融合演变发展。如:吴越地区文化、燕赵地区文化、秦晋地区文化的融合尤为深入,形成南北兼容的音乐特点,呈现出凤阳民歌流经区域共有的三大传播特点。(1)情感色彩美:凤阳民歌的起源与发展历史,促成凤阳民歌融合多种民族民间文化,情感表达丰富。例如《凤阳花鼓》中的“左手鼓,右手锣,手拿着锣鼓来唱歌;别的歌儿我也不会唱,单会唱个凤阳歌,……打花鼓,打花鼓,打起花鼓好唱歌……”。表达了劳动人民的喜怒哀乐以及对生活的期望与感受,展示了劳动人民面对生活疾苦积极、乐观、奋进的精神风貌。(2)艺术形式美:特殊的传播经历,使得凤阳民歌因势利导、顺应时事,以多样化题材演绎出多种不同的演唱形式。例如:既有即兴演唱生产劳动场面,也有热爱生活、歌颂大自然的“秧歌”,还有歌颂生活与爱情的“小调”对唱形式,以及展现当代人民群众歌颂党的新政策,感激感恩幸福生活的“中国农民歌会”。(3)时事艺术美:凤阳民歌在漫长岁月的流变与创新中,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社会时代与不同民俗场景中的内容与表演技巧不同,展示了不同时期的社会现实,可以说是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对研究淮河流域社会历史乃至中国历史有着重大历史价值与政治价值[2]。
1.3 凤阳民歌媒体传播现状
早期凤阳民歌传播方式仅限于文本,传播范围仅限于安徽沿淮皖北地区。随着传播媒介的多样化发展,凤阳民歌开始运用报纸、图书、 电视、广播等媒介向外传播,凤阳民歌的影响力逐步扩大。以《王三姐赶集》为例,早期主要流传于安徽凤阳周边地区,以口头传唱为主。1954年底,安徽省文艺调演,滁县地区经过反复研讨创新《王三姐卖鞋》词曲,并更名《王三姐赶集》选送参演,挑选欧家林、刘明英、邓泽菊等八人参加演出,作品最终荣获优秀表演奖。1955年3月该作品被选送南海怀仁堂演出,毛主席、周总理、朱总司令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观看了演出,新闻媒体对演出盛况进行了报道,《人民日报》画报还刊登了《王三姐赶集》的剧照,“欧家林打花鼓”的倩影居于显著位置,风阳花鼓轰动京城,风靡全国,成就了《王三姐赶集》。政府文化部门、花鼓艺人、音乐专家其中也包括中央领导和新闻媒体促成了《王三姐赶集》的产生、成名与传播。1957年作为“汉族、安徽民歌”入选中央音乐学院《中国民歌选》,随后被收录由中国唱片编辑、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的《唱片歌曲选》。2008年“凤阳民歌”在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曲艺“凤阳花鼓”之后荣获国家非物质文化“歌舞”类遗产,2011年入选《经典中国民歌100首》,并被改编为二胡曲、合唱曲、独唱等艺术形式,成为中国经典民歌标志。2008-2016年的“中国农民歌会”中,《王三姐赶集》等“凤阳民歌”更是大放异彩,借助电视与网络广泛广播,让中国乃至世界人民感受凤阳民歌的文化魅力。但总体而言,这一时期凤阳民歌传播仍然呈现零星、无系统的特征,缺少实质性的双向互动与针对性推送。
2 凤阳民歌数字化融媒传播
新型主流媒体建设作为国家一项重大战略举措,早在 2013 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总书记就提出,“要适应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的新情况,加快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充分运用新技术新应用创新媒体传播方式,占领信息传播制高点。”[3]2014年8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上再次提出,“着力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建成几家拥有强大实力和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新型媒体集团,形成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现代传播体系。”[4]建立与新媒体融合的凤阳民歌文化生产流程,构建以微博、微信、抖音、VR、AR、AI、区块链元宇宙等多样化传播形态,建设面向受众的产品和入口,形成阵容强大的新媒体新科技方阵,是凤阳民歌文化传播生态的新机遇。
2.1 数字化传播新机遇
“在大数据背景下,认识到大数据时代给少数民族民间音乐传播带来的机遇,积极梳理少数民族民间音乐传播中存在的问题,找到有效传播策略势在必行。”[5]数字技术和互联网技术为基础的互联,加上视频、音频、图像、文字与虚拟空间实时互动、高效传播技术,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和途径,同时AR、VR、AI等数字化新鲜表达、乐趣玩法,是当下年轻人文化消费的主流。而传统的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多为传承人瞬时性现场口头演唱或是录制音频、视频进行传播。声情并茂的现场演唱,传播对象仅限于现场,无法保存,无法二次传播。大众化的音频、视频传播,时间、空间以及传播效率均有大幅度提高与突破,但无法交流互动。面对数字化经济、虚拟商品和虚拟广告等商业活动蓬勃发展的新机遇,把传统的凤阳民歌音乐数字化与融合互联化,吸引年轻人参与,才能取得更好的长久性发展。
2.2 媒体化传播效能
刘利敏、马云在论文《短视频平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影响》中谈到“当下,人人都是发生者,在发表自己观点的同时可在评论、点赞的过程中找到志同道合的人,获得满足与归属感”[6]。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及新媒体技术的盛行,改变了文化传播格局,以“传播者为核心”被打破,“用户中心化”观念确立。借助大数据获取受众文化消费倾向数据,依据受众文化消费喜好与审美需求,精准制作、推送经典内容,吸引受众关注,潜移默化影响受众的喜好,提升传播效能。凤阳民歌历时600多年,原生态演唱方式、演唱技巧、演唱内容、旋律流动、曲式曲调等,已不能完全满足当下的审美需求,受众越来越少,尤其年轻一代接受度很低,导致传承不畅,甚至传承困难。针对这一现状,借助AR、VR、AI、区块链元宇宙等数字媒体技术,将原生态传统民歌进行数字化创意包装,制作为符合网络传播要求的可视、可听、可交互共情的新媒体产品,以此赢得年轻受众关注与参与。另外,定期举办虚拟空间传承人音乐会,使用线上线下虚实融合互动表演与非遗“数字代言人”线上线下串场互动游戏等形式吸引受众,并给予受众自由表达空间,使受众在自觉与不自觉中参与到传播之列,从而拓宽受众范围,提升传播效能。
2.3 市场化传播
将凤阳民歌作为音乐文化品牌推向市场,让受众在收听收看凤阳民歌音视频过程中,获取凤阳民歌发生发展历史渊源、曲调曲式、旋律特征等方面信息,收获自我娱乐的需求和审美满足。可以线下线上并举,只是线下市场相对较小,影响力不够大,线上市场庞大,影响力较大,是一种蓬勃发展的流量经济市场。传承人一方面可以将自己演唱音频与表演视频上传平台,获得音频、视频播放流量收入;另一方面也可以在信誉度好、粉丝量大的短视频平台开展直播——在线演唱、在线收徒、在线直播带货等方式获得经济收益。政府主管部门可以与抖音、快手、小红书、微信等平台合作,打造凤阳民歌的IP产业链,利用数字技术推动虚实融合新业态、赋能实体经济创新发展,实现文化遗产、艺术、慈善、文旅等多个业务落地应用,做到经济收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实现市场化有效传播。
3 凤阳民歌传播的优化措施
提升凤阳民歌传播效能须抓住互联网数字化科技的大好机遇,采用线下和线上联合运作互为补充的方式、积极有效的策略和人人可为的方法,才能不断提升凤阳民歌的传播速度。
3.1 线下措施
凤阳民歌的起源与发展融合了多个区域民间文化、民族语言与生活习性,多元人文风情涵盖其中,仅安徽境内就有五个色彩区域。例如,“皖北”的粗犷、情感朴实、旋律色彩鲜明;“皖南”的情感细腻、旋律甜美、音乐形象淳朴;“大别山民歌”的小调婉转、曲调抒情;皖北山歌旋法宽广、音调洪亮、情绪激昂;巢湖地区的曲调豪爽又抒情,演唱者表演凤阳民歌时,手拿花鼓边唱边舞,个性鲜明突出[7]。不同色彩区域彼此共生共存交相辉映,相互转化,体裁与风格多变,人物形象丰富,角色随性互换等都是线下活动的好素材,适合线下各类活动表演。具体做法:
首先,强化传播基础。传承人与传承基地数量是凤阳民歌线下传播的基础,政府主管部门要重视传承人艺术水平和艺术能力培养,增加传承人数量,提升传承人级别,并统计传承人数字化、智能化使用能力数据,为后期网络传播奠定基础。调研当前凤阳民歌的传播形式及传播成效,问卷调查线下传播对象的人数、年龄、性别、职业、学历、接受度、接受方式、接受缘由、接受时间长度等,为今后数字化精准推送做好储备。另外,学习国内外此类非遗文化的传播经验,做到有针对性的设计投放。
其次,举办民歌艺术节活动,提升凤阳民歌的影响力与知名度,改善传播环境。2008年11月9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安徽省人民政府主办,安徽省文化厅、安徽省农业委员会、滁州市人民政府、安徽省文联承办,成功举办首届“中国农民歌会”,至2015年已成功举办五届①。作为凤阳民歌发祥地的凤阳县政府主管部门应以此为契机,继续举办全国民歌传承人大赛,遍邀全国各民族民歌传承人参赛,以赛促学,互学互鉴,共同提升,以此提高凤阳民歌的知名度与影响力。
再次,依托项目,引进专业传媒经营团队。凤阳民歌的数字化运营需要交给专业传媒团队运营,没有一支专业人才队伍作支撑,仅仅依靠政府主管部门操作是很难高质量推进的,历年来的实践结果也证实收效甚微。政府主管部门重点负责制定政策、筹措资金、发布项目、招标引进专业传媒运营团队等工作,专业传媒团队运营凤阳民歌的传播,项目完成后,对照合同验收,收获预期目标。
3.2 凤阳民歌数字化融媒传播
凤阳民歌新型主流媒体传播的机遇与挑战并存,需扬长避短探究具体策略,善用新型主流媒体传播优势,加强凤阳民歌文化与新媒体的技术融合,并注意迎合互联网数字时代受众积极正向的文化消费需求,探索凤阳民歌新型主流媒体的传播渠道。例如,借助现有政府官网、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号、区块链元宇宙等新型主流媒体平台传播凤阳民歌文化相关知识,开设相关凤阳民歌文化专门栏目、虚实融合活动、虚拟主题空间与虚拟主题公园等,实现不间断的内容更新传播。具体做法:
首先,创设数字化凤阳民歌主题空间。年轻人获取信息和文化消费主要依靠网络,习惯于互联网带来的便利、快捷、自由出入浏览,利用碎片化时间享用各种形式的短视频与游戏[8]。争取年轻人接受、关注是凤阳民歌永续传承的关键,因此,制作新颖多元化的凤阳民歌数字化产品,创设数字化凤阳民歌主题空间,势在必行。例如,将《小姐爱上了小货郎》故事情节、故事背景、人物角色、表演场景复原到虚拟空间,通过游戏任务、剧情线索探访等方式展示。玩家借助AR、VR、AI技术既能与线上“数字”虚拟传承人互动表演,又能与线下传承人同台演唱,在虚与实中穿越,在好玩有乐趣的气氛中体验多窗口凤阳民歌文化氛围,在嬉戏玩耍中感受凤阳民歌文化内涵,实现娱乐化传播。
其次,创建元宇宙凤阳民歌主题公园。明代初期的移民政策,战争、饥荒等因素造成凤阳地区人口大量外流,伴随人口外流定居当地,自然而然把凤阳民歌带到全国各地。在新的地区,凤阳民歌吸收新居住地风俗文化,主动与当地民俗文化交融,获得很大程度的发展。例如,与吴越地区文化融合,色彩上很好地融合了江南水乡温柔、细腻的风格。凤阳民歌到了江浙地区,曲调更加柔和含蓄,其中第二句的sol到do变换成re到sol的旋进,充分显现出区域变迁带来的风格变化,展现出超出地域界限的广泛融合性,并具备标定同宗民歌的基准作用。凤阳民歌生命力极强,自觉选择吸收所到地域的戏曲、器乐、歌舞等艺术形式精髓,体裁与风格上变化较大;音乐本体、艺术表现形式、艺术表现功能变化更大;伴奏形式、表演形态随之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起初的凤阳民歌没有伴奏,自此开始出现了伴奏且各地伴奏乐器也大不相同,差异较大。例如,在山东,扬琴成为伴奏的主角;秦晋地区,梆子、腰鼓等为伴奏主要乐器;伴奏中的前奏、间奏、尾奏等纯音乐部分,强化与渲染了凤阳民歌的整体情感,增加了再创作所需的艺术元素,改变了初期凤阳民歌传统表演形态。不仅如此,凤阳民歌还打破了传统戏曲角色扮演和演唱唱腔固定化以及年龄、性别、性格等限制。生、旦、丑、净、末人人均可扮演,还可因时因地互换角色,甚至一人承担几个角色,体现出质朴、随性、即兴、自娱自乐、民俗风情化的形式美学特征。所包含的历史文化与民间习俗文化存在地域性差异,体裁形式也多种多样,呈现出多样化主题[9]。山水歌、劳动歌、讽刺歌等均以号子、小调为主体。号子主要出现在劳动歌中,在车水、打场、打桩等场景下演唱;也有在劳动过程中随机创作的作品,以民谚、民谣为主要内容,结构短小精练, 曲调高昂、节奏快,上下句对仗押韵,常用虚词衬托唱词,表情达意,抒发情感,演唱多在山岭、田野劳动中进行,主要出现在皖东、皖南及大别山等区域。小调有人们耳熟能详的《敲起花鼓唱起歌》《打花鼓》《巧老婆》《鲜花调》等,以叙事为主,曲调平整、结构方正,包容性与可塑性都非常强。歌唱形式中,曲调相同的小调,可以填不同的歌词,展现出不一样的情感变化。多样化题材演绎出多种不同的演唱形式,表现了人民大众热爱劳动、热情善良、多才多艺、积极向上、努力奋斗的精神状态。综上所述,凤阳民歌的发展历史悠长、流经广泛、题材内容丰富多变、人物形象塑造个性鲜明、故事情节委婉有趣、音乐制体丰富多彩且文化内涵深邃,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与文化感染力,属于民族音乐文化的经典,应该善用数字媒体技术打造凤阳民歌音乐文化品牌,将其推向更广阔的时空。凤阳民歌的多样性表达形式、自娱自乐随性演绎以及绵长多变的发展脉络,都给数字化智能化创作带来极大的自由空间,人物形象装扮的自由随意、演绎形式的因时因地变化,给虚实空间互动带来大尺度操作便利。具体实施如下:在元宇宙公园中复原、标注凤阳民歌发源地、流经区域地标以及各区域流变过程、典型人物与经典作品,呈现各时期、各流经区域音乐形式流变场景,设置经典故事数字“剧本杀”等等。粉丝以数字身份进入公园,以“剧本杀”表演、游戏通关等方式探寻凤阳民歌发展演变史,感受劳动人民热情奔放积极乐观的生命状态。定期举办元宇宙凤阳民歌演唱会,邀请著名歌手助场,设置粉丝剧情角色装扮项目与线上互动打卡,粉丝可以与凤阳民歌“数字代言人”“数字吉祥物”“数字传承人”互动,与不同发展时期、不同流经区域与不同场景中的“凤阳民歌数字人物”互动表演,体验数字化凤阳民歌文化,实现凤阳民歌自动化传承。
最后,创设线上线下交互式活动。
创建虚拟社区,以AI互动玩法吸引玩家参与。设置数字文化商城、数字影视产品、数字化凤阳民歌文化展示;设置沉浸式体验、自主化参与、活动互动打卡等功能。定期举办凤阳民歌“数字传承人”演唱会、文化展览会、特色文化艺术展演、粉丝拜师学艺等虚拟活动[10]。将凤阳民歌的历史资料、音乐片段、演唱者介绍等内容通过“虚拟社区”映射到“虚拟社区”线下打卡地,并赋予玩家虚拟化身(数字身份),提供线上角色装扮与线下角色“装备”体验项目,将重要历史人物与经典故事人物AI化身映射打卡地。设置线下“AI化身装扮人”与传承人、著名歌手同台演唱,与粉丝零距离接触,打造“虚实融合”的奇幻空间。例如,将虚拟《王三姐赶集》的故事场景、道具、角色人物等映射到线下打卡地,粉丝借助小程序或注册客户端进入虚拟社区,既可以参与线上互动、打卡,又可以参与线下打卡、共舞共情,自由选择与 “AI王三姐”线上线下互动,可收费可免费。粉丝在梦幻般的体验中,感知凤阳民歌的精神内涵,自主参与到凤阳民歌的传承之列。
4 结论
凤阳民歌是淮河文化一颗璀璨明珠,是国家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数字化融媒传播飞速发展的今天,凤阳民歌文化传播者应抓住数字化融媒发展好时机。充分利用数字传播优势,将凤阳民歌文化和新型媒体进行深度融合,并进行传播内容和传播形式的创新。充分利用虚实融合数字新玩法,合理制定凤阳民歌文化传播战略。细分受众,精准推送,多平台发布,切实改善传播环境,有效保护与传承凤阳民歌文化。
注释:
①中国农民歌会,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安徽省人民政府主办,安徽省文化厅、安徽省农业委员会、滁州市人民政府、安徽省文联承办,以“歌颂改革开放、歌颂美好家园、歌颂和谐新农村”为主题的“在希望的田野上”首届中国农民歌会,在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安徽省滁州市于2008年11月9日举办。滁州凤阳是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首届中国农民歌会在滁州举办意义重大,至2015年已举办五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