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语文思考力课堂快速构建研究

2023-03-09唐金霞

船舶职业教育 2023年6期
关键词:思考力先学高职

唐金霞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南京工程分院,江苏南京 211135

“思维发展与提升”是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五年制高职语文四大核心素养之一,它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通过语言运用,发展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运用多种思维方式丰富自己对作品的感受和理解,比较、分析、归纳和概括基本的语言现象,准确传递信息、论述观点、表明态度,提升思维的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创造性等品质。”

在五年制高职语文课堂上,学生懒于思考、思考不深、思维不够活跃、思维碰撞参与度不高、被动接受甚至思维游离于课堂之外是比较普遍的思维现象。只有构建语文思考力课堂,才能唤醒学生思考的热情,助燃课堂思维的火花,引发师生思维的碰撞,拓展学生想象的空间,继而培养学生深思多问、辩证思考、理性批判的习惯和能力[1]。

1 利用课堂前15 分钟快速构建高职语文思考力课堂的必要性

在45 分钟的课堂上,学生的生理和心理是呈波动状态的,由此带来学生对课堂内容的专注程度也是呈曲线波动状态,有波谷与波峰之分。一般情况下,一堂45 分钟的课,学生的专注度有三个波谷期、两个波峰期[2]。刚上课时、快下课时,以及课堂中段,是学生课堂专注度低的波谷期。而位于三者之间的两个时间段,则是学生专注度较高的波峰期。比较而言,第一个波峰时间段,学生的大脑更容易兴奋,思维相对活跃,学习的效率更高,是实施课堂教学的黄金时期。如果教师没有及时关注到学生课堂中段的疲劳、厌倦,那么从课堂中段开始直至下课前,学生都将处于学习的波谷期。因此,课堂上唯一可靠的黄金时间段,就是课堂的前半段的第一个波峰期。相较普通高中生而言,绝大多数高职学生的课堂专注程度较弱、专注时间较短,一般来说高职课堂的前15 分钟是学生思维最活跃、参与交流最积极的时间。因此,这15 分钟时间显得尤为珍贵,堪称课堂教学的黄金时间。

2 五年制高职语文课堂前15 分钟现状

教学如某些习惯,容易形成套路,高职语文教学亦是如此。不少教师习惯采用“剥洋葱”式的教学模式,即由浅入深、娓娓道来、层层深入。在课堂的前15 分钟,很多教师习惯按照复习、导入、解题、介绍作者或写作背景、朗读课文、正音释义、整体把握理清结构、重点研读这样的模式进行教学。课堂教学大约15 分钟后,才进入对重要内容的研读,课堂重点、难点的教学也基本在15 分钟以后才展开。

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会发现,课堂教学15分钟左右,当教师要展开重头戏的时候,学生大多已经进入疲倦期,学生的思维明显不如之前活跃,他们对课堂教学活动的参与度也远不如前期,甚至出现游离课堂的情况。学生的意兴阑珊,甚至会影响教师的授课热情。有时,即使教师发现学生状态的变化,对教学内容和预设情境做出调整,但依然很难激起已经进入倦怠期的那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热情。

因此,要提升和发展学生的思维、构建有思考力的课堂,教师一定要抓住一个“快”字,用最短的时间切入主题,充分用好课堂的前15 分钟时间,唤醒学生的思考力,尽早点燃学生思维的小火花,激荡起学生想象的涟漪。

3 快速构建语文思考力课堂

所谓构建语文思考力课堂,就是要通过预设或生成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产生思考,进而有目的、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运用合理的思考方式解决相应问题,推动学生在学习知识、技能和具体解决问题过程中实现思考力的发展[3]。快速构建语文思考力课堂强调“快”,但不意味着抛弃某些东西,不意味着没有“慢”的过程[4]。“快”,是在恰当的时间选择恰当的内容和方法,引发师生间或生生间高质量的思维碰撞,激发学生去倾听、交流和表达。

3.1 开门见山、直奔重点

在教学中,教师为教学重点和难点的展开煞费苦心,有时不惜花费较多的时间层层铺垫,甚至用抽丝剥茧或烘云托月的方法,最后突出教学重点难点。不过,教无定法,就高职课堂现状而言,有时在前15 分钟用“开门见山、直奔重点”的方式更为有效。

比如在胡适先生《我的母亲》的教学中,其教学重点有三:其一,学习作者在复杂的人物关系中刻画人物品性的艺术手法;其二,了解母亲的品格及对“我”的影响;其三,体会文章遣词造句的妙处。作为自传体散文,文章的前三节花了大量笔墨写自己儿时生活,这为后文写母亲对我“做人”方面的影响做铺垫。如果教师按照常规顺序进行教学,介绍完作者及写作背景之后,再从“我”儿时的生活开始讲起,那么真正讲到“母亲”时,课堂时间的三分之一已经过去,学生已经进入到学习的疲倦期,此时再开展重点内容的教学对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极为不利。比较而言,“开门见山、直奔重点”的方式优势明显。

我们可以设置这样一个问题,即文章标题为“我的母亲”,作者是从哪一节才开始写母亲呢?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学生就会抛开文章的前三节,迅速地从文章标题关注到文章最关键的一节,即第4 节:但这九年的生活,除了读书看书之外,究竟给了我一点儿做人的训练。在这一点上,我的恩师就是我的慈母。

阅读第4 节,学生轻松完成如下任务:一,理解这一节的作用,理清文章思路;二,根据第4 节的文字,概括出文章前后两部分的主要内容;三,找出这节的关键词,即“做人”“恩师”“慈母”,并由此初步把握了母亲对“我”的影响。

研读完关键段,教师再提出一个小问题:母亲在做人方面,究竟对胡适一生产生了哪些影响?因为有第4 节的学习做铺垫,学生浏览课文后半部分后,很快能从最后一节找到答案,并能理解“我”对母亲的感激之情。另外,通过体会最后一节中“如果”“一丝一毫”“一点点”等词语,还能直观感受到自传体散文语言准确有分寸的特点。

至此,文章三个教学重点中的两个在开课的几分钟内就被呈现出来,学生也在短时间内领会和把握了教学重点。至于胡适先生精彩的人生、母亲复杂的家庭关系,这些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可以放在稍后介绍。这样既起到了放松学生身心、调节学生情绪的作用,也能为在第二个波峰时间段展开第三个重点内容的学习进行铺垫。

开门见山、直奔重点的教学设计不仅能在学生思维较为活跃的黄金时间快速展开重点内容学习,还能带动课堂前15 分钟的节奏,使课堂教学干脆明了、不拖泥带水。

3.2 纲举目张、巧设主问

在阅读教学中,课堂“主问”的作用显而易见,它犹如打开文本的一把钥匙,或是照亮文本内核的一把火炬,在教学中起引领作用[5]。巧妙地设置主问,并尽早抛出,就是尽早将钥匙或火炬交给学生,这不仅能实现长文短教、难文浅教,还能较好地激发学生思维和学习热情,达到多学少教的目的。

对高职语文教学来说,教师设计的课堂主问要力求通俗浅显、具体明确。教师可以从文章题目、课文关键词、文眼句、主旨句或总结性句子入手来设置主问。比如《六国论》可以围绕标题的“论”和“六国”激趣设疑。作者论述六国的什么问题?作者认为六国怎样避免灭亡?你认为六国一定会灭亡吗?假如你是六国君主,你会怎样做?六国灭亡的教训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要谈六国灭亡?学生在阅读文章后,基本能较容易地用原文或结合自己的理解回答上述问题。通过理解这些问题,学生较快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作者思路,也避免走入学文言文就非先翻译不可的误区。

再如,说明文《景泰蓝的制作》 的教学设计,其主问可以围绕文章最后一节“手工”二字设计,在观看完精美的景泰蓝国宝后直接切入主问,即景泰蓝为什么能成为国宝?它的制作工艺有什么特点;进而引导学生阅读文章最后一节,把握“手工”二字;之后再围绕“手工”梳理景泰蓝制作过程和关键的手工动作,以及作者在说明手工工序时穿插的感想和体会,进而提炼出文章的中心。可以说抓住“手工”二字来研读课文,一篇较为复杂的说明文就简洁而清晰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了。

以主问为引领构建思考力课堂,犹如庖丁解牛,教学过程简洁流畅,如行云流水。因此,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花心思梳理出主问,并用浅显而具体的语言来提出问题[6]。教师还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思考和试错,“慢”在此时就显得尤为重要。课程实施过程中,主问的切入以早为好,教师尽量在课堂前15 分钟,利用主问贯穿逻辑思维过程,梳理思维导图,引领学生关注文本,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多维思考,亮明观点,提高学生思辨和阐述观点的能力。

3.3 先学后教、思考先行

华罗庚说:“任何一个人,都必须养成自学的习惯,即使是今天在学校的学生,也要养成自学的习惯,因为迟早总要离开学校的!自学,就是一种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行路,还要靠行路人自己。”在语文教学中,“先学后教、课堂前移”的教学模式,正是基于“思考先行”的独立学习与独立思考的需要。

所谓“先学”是指学生有目的性、有针对性地具体而实在地学习,教师有目标、学生有任务、结果有检查、课堂有反馈,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课堂的前移。而在课堂教学中,尤其是前15 分钟,教师要围绕学生先学的内容和前期思考的问题开展教学,或进一步探究先学的内容,激发学生间思维的碰撞;或集中反馈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或通过小测验检测学生学习与思考的效果,引导学生学会独立学习和自主解决问题。

要实现思考先行,教师需要在课前设计有具体学习内容和任务的课前导学作为学生学习的载体,并且这个载体要保持先学与后教的一致性,先学是带着具体问题学,后教是对问题的点拨、探讨,是对先学内容的总结、提炼、升华。在教学内容比较多的小说、戏剧的阅读教学中,或在应用文写作、口语交际等教学中,“先学后教”的教学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小说《药》的课前导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小问题,引导学生关注文本、开阔思路。比如,小说讲了哪两家的故事?涉及哪些人物?把华、夏两家联系起来的事物是什么?把华、夏两家联系起来的人是谁?华老栓为买药花了多少钱?华老栓相信这药的疗效吗?他为什么会那么相信人血馒头能治疗痨病?这药起效了吗?是谁让华老栓相信人血馒头能治疗痨病的?他为什么反复宣扬“包好”?人血馒头上沾的是谁的血?清政府处死夏瑜的罪名是什么?康大叔怎么看夏瑜?茶客怎么看夏瑜之死?夏四奶奶上坟看见华大妈时,为什么会“有些踌躇”“现出些羞愧的颜色”?如果用颜色来形容这篇小说,你感觉它是什么颜色?你怎么看待华老栓的举动?如果你是夏瑜,你会劝阿义造反吗?

思考需要时间,先学后教、思考先行,将思考与学生的自主学习相结合、将思考与课堂教学相结合,这大大提高了学生课堂思考与表达的效率和质量,学生在课堂上对于问题的分析趋于理性、全面和透彻,对自己观点的表达更加自信和深刻,甚至有时能够激发出批判性思维的火花和创新性观点。

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们不仅是基础学科的教师,而且是思考力的培育者。”思考力是课堂的灵魂,没有学生思考的课堂是没有灵魂的课堂。对语文教师而言,我们不仅仅要思考教学内容,更要思考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的落实、思考实施教学内容的教学情境的创设、思考如何能精准抓住高职学生思维的特点在短时间内构建思考力课堂。

猜你喜欢

思考力先学高职
发挥先学先行作用 凝聚青年担当作为
基于先学后教 培养自学力
Logic Dots
Logic Dots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先学后教”教学模式在复习课中的应用
做有思考力的历史教育
数学课堂培养学生思考力探究
浅谈“先学后教”教学模式的优点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