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值班时长对医生身心健康影响的研究

2023-03-09杨珊珊潘宇翔郑婉王政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3年2期
关键词:量表心理健康医生

杨珊珊 潘宇翔 郑婉 王政

医生作为一个特殊的行业,具有工作压力大、社会心理因素负荷高等特点。高强度的工作环境和较大的工作压力,影响了医生的身心健康。近年来,医生发生猝死事件屡见报道。据调查表明,我国63.6%的医生健康指数不合格,年轻医生的身体健康状态尤为令人忧心[1]。而心理健康自评现状调查中,仅34.9%的医生自认为心理健康状态为“好”[2]。心理健康水平不佳,与感知压力大、值夜班频率高、医患纠纷、患方暴力等多方面有关[2-3]。值夜班作为临床工作中的一项,对医生的时间、精力、体力等方面均有较大损耗。根据国家制定的十八项核心制度中的值班制度,医疗机构必须实行24 h值班制度,目前医院多采用的值班模式有24 h(08:00—次日08:00)轮班制和14 h(18:00—次日08:00)轮班制,但多数医生值班结束后仍需继续工作。了解不同持续值班时长对医生身心健康的影响,不仅有利于改善医生的身心健康,对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也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将对比两种值班时长对医生身心健康的影响,为制定更加科学的值班模式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4月—2022年3月于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内科系统参与值班一线的临床医生共100名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内科系统参与值班的一线临床医生。(2)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具有严重的心理疾病病史。(2)具有未控制的心血管及肝脏等相关疾病。(3)个人原因无法配合研究者。根据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现有的值班模式,如目前采用持续值班时间接近08:00—次日08:00,则将研究对象归为24 h组,如值班时间接近18:00—次日08:00,则为14 h组,每组各50名。本研究经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研究对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一般资料收集

包括性别、年龄、学历、职称、值班频率、值班强度等。值班强度包括值班时抢救次数、夜间可睡眠时间等。

1.2.2 量表调查

通过量表调查的方式,对医生值班后工作疲溃感、心理状况、困倦程度等进行评估。工作疲溃感量表(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MBI)是美国心理学家Mashach和Jackson在1986年制定的问卷式量表,主要评价工作压力所致的工作疲溃感。其分为22个条目,每个条目根据情况赋予0~6分,评估3个方面的内容:(1)情绪的疲惫感,9个条目评价工作压力所致的情绪反应,得分区间0~54分。得分19~26分为中度,27分及以上为高度;(2)工作冷漠感,5个条目评价对服务对象的态度和感觉,得分区间0~30分。得分6~9分为中度,10分及以上为高度;(3)工作无成就感,8个条目评估个人对待工作的看法,得分区间0~48分。得分34~39为中度,33分及以下为高度[4]。心理状况调查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90,SCL-90)。该量表包括90个条目评价9个症状:躯体化症状、强迫症状、人际敏感症状、焦虑症状、抑郁症状、敌对症状、恐怖症状、偏执症状、精神疾病等,分别积分,根据症状赋予1~5分,计算总分,得分区间90~450分。总分越高,心理健康水平越低[5]。困倦程度调查采用斯坦福困倦量表(Stanford sleepiness scale ,SSS),医生根据自身的觉醒状态进行评分,赋予1~7分,评分越高,觉醒程度越低[6]。

1.2.3 实验室指标测定

对值班后医生进行肝功能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ase,ALT)指标及心电图测定。心电图结果,如出现心律失常或缺血性改变,则记录为异常。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IQR)表示,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医生一般资料对比

两组医生一般资料对比见表1。其中,值班频率以间隔天数表示;值班强度以夜间值班出现大抢救或总可睡眠时间<5 h,则定义为高强度值班。两组医生性别、年龄、学历、职称、值班频率及高强度值班比例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表1 (续)

表1 两组医生一般资料对比

2.2 两组量表资料对比

两组医生量表资料的比较见表2。MBI量表中的3个方面,情绪疲溃感得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工作冷漠感及工作无成就感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MBI量表评定方法,两组医生情绪疲溃感得分中位数均在中度水平,24 h组医生得分高于14 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高度情绪疲溃感比例,24 h组为32%(16名),14 h组为8%(4名),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0,P=0.003)。

心理方面测定,两组医生SCL-90量表总分的比较,24 h组为(119.36±11.49)分,14 h组为(113.60±10.2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困倦程度SSS量表比较,24 h组得分为(2.50±1.11)分,14 h组为(1.84±0.6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2.3 两组肝功能及心电图对比

两者的比较见表2。ALT指标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87)。心电图异常比例,24 h组有26%(13名),14 h组为10%(5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7)。

表2 两组医生量表及肝功能、心电图的比较

表2 (续)

3 讨论

本研究发现,参与值班的一线临床医生情绪疲溃感平均得分位于中度水平,这与国内刘泽瑶等[7]、孙元林[8]研究结果相似。而连续长时间值班模式组医生其得分更高,高度情绪疲溃感比例达32%,工作疲溃感程度更高。情绪疲溃感得分高表明医生工作压力大,对医生情绪影响大,可能会影响医生的职业认同度,降低医生的执业热情,影响其心理健康。适当缩减医生值班时长,可能减少工作压力对医生身心健康的影响。

2017年12月—2018年1月,对全国136所三级医院,20 786名医生中开展的调查问卷研究表明,仅34.9%的医生自评心理健康良好。近1个月内倒夜班次数越高的医生,其心理健康自评良好的比例越低[2]。在2018年对中国医师执业状态调查中也发现,医师心理耗竭较高,其中工作时间越长,心理耗竭程度越高[9]。本研究也发现,连续长时间值班模式会加重医生的心理耗竭程度,影响医生心理健康。持续长时间工作亦会增加医生困倦程度及疲劳程度,根据既往调查,我国医师仅11.9%自认为睡眠时间充足[2],而在本研究中发现一线医生在连续>14 h值班后,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困倦,随着持续时间的进一步延长,其困倦程度水平呈现进行性的升高。困倦程度增高影响医生工作效率,可能会导致医疗风险的发生增加,从而影响医患关系。

熬夜行为会对身体健康产生不良的影响。研究表明,医生连续值班,特别是夜班,发生睡眠不足的概率增加,严重的睡眠不足会导致DNA破坏,影响身体自我修复损害的能力,导致某些慢性疾病的发生[10]。再者,睡眠剥夺可能影响免疫细胞、免疫球蛋白和补体的生成,导致机体免疫功能降低[11]。还会增加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率,这可能与熬夜时机体对自由基的清除减少有关[12]。短睡眠或完全睡眠剥夺会促进机体的氧化应激反应,引起内皮功能障碍,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如高血压、心律失常、冠心病等疾病的发病率明显增加[13]。同样与脑神经系统疾病发病率也明显相关,特别是脑卒中、阿尔茨海默病、认知功能障碍等相关疾病,其主要原因为熬夜可引起记忆力下降[11]。在本研究中发现,两组医生的肝功能指标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考虑可能与观察时间较短、纳入医生偏青年医师有关,后续仍需长期随访,对肝脏彩超、血糖、血脂等相关代谢指标进行进一步分析评估。但在对心脏情况的观察中,发现24 h组值班组医生心电图异常比例明显高于14 h组,提示持续长时间值班模式可能引起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等相关问题出现,增加医生心血管疾病相关风险。在本研究中,未对医生记忆力等认知功能方面进行分析评估,后续将进一步研究评价持续时间值班对神经系统的影响。从本研究中可以得出,持续长时间值班的模式会影响医生身体健康,长此以往可能会导致一些代谢性疾病及慢性疾病的发病率增加,猝死风险增加。

有研究结果提示,临床医生工作负荷重,工作时间长,其影响了医生的身心健康[3,14]。在2020年9月,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出台的《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中国医师节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加强医务工作者队伍建设的通知》中明确指出,要科学地测算工作负荷,合理配置工作人员,避免医务人员长期超负荷的工作[15]。持续长时间值班模式增加医生工作负荷,故合理优化值班模式,可以使得临床医生的身心健康问题得到改善。在国外也有对值班模式进行探讨的相关研究,如STIMPFEL等[16]在对护士工作时长的研究中发现,长时间持续工作,会导致护士出现分发药物错误、意外受伤、执业倦怠和对工作不满意。SUSAN等[17]在对美国的4家急诊医院进行的调查中表明,夜班和长时间的轮班会增加疲劳,对家庭和社会生活产生负面影响,12 h的轮班模式,可以使医生在日常工作中的愉悦性和对生活的满意度都较高。在未来的研究中,将对上述指标进行相关数据采集,进一步分析长期持续长时间值班模式是否会增加医疗风险及对医务人员的工作及家庭生活是否造成相关的影响。

综上所述,持续长时间值班的模式会影响医生身心健康,故适当缩减值班时间,会使得医生工作负荷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这样有利于医生的身心健康。此文的研究结果为我院值班制度后期标准制定提供了借鉴内容。但本研究仅为单中心的研究,且研究时间较短,探讨的值班模式仅同持续值班时长相关,故对制定更加优化的值班模式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猜你喜欢

量表心理健康医生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最美医生
心理健康
胸痹气虚证疗效评价量表探讨
医生
望着路,不想走
三种抑郁量表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分析
慢性葡萄膜炎患者生存质量量表的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