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改革“学做结合”实践探索*
2023-03-09史青
史 青
(新疆财经大学)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逐渐提升。组织行为学是高校工商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对于培养满足企业和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前《组织行为学》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学做结合”存在一定程度的问题,因此,高校应在此基础上完善《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改革“学做结合”的实践策略,以此提升教学效果,促进学生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
一、《组织行为学》课程特点和教学改革培养目标
(一)《组织行为学》课程的特点
组织行为学是在管理学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主要研究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从而提升管理者对人行为的引导能力和管理能力。《组织行为学》课程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边缘性、综合性。组织行为学是一门多学科、多层次相互交叉和渗透的边缘性综合性学科。它吸收和借鉴了其他学科的优秀成果,综合了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多门学科的相关理论知识和方法,来研究组织行为中的课题。二是层次性。从行为主体来看,组织行为学将行为划分为个人行为、群体行为和组织行为三个层面;而从人们活动的领域来看,将行为划分为管理行为、社会行为、政治行为等等。三是应用性。组织行为学对人的心理和行为展开深入研究,主要在于调动学生对于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技能,提升其管理能力和领导能力。组织行为学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在实践教学中,鼓励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管理实践之中,使学生在课堂实践中学习到企业内部管理的知识,并提升其处理问题的能力。
(二)《组织行为学》课程培养目标
《组织行为学》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并存,遵循学以致用、学做结合的教学理念,旨在提升学生学习理论知识并将其应用于实践的能力,培养满足企业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管理人才。首先,学生通过系统性地学习加强对组织行为学理论知识的掌握,提升学生的政治觉悟和人文素养。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个体心理和行为、群体心理和行为、个人与组织关系、动机和激励等方面的知识,加深对组织行为学理论知识的认识。其次,培养学生运用组织行为学理论知识应用于教学实践的能力。组织行为学能培养学生对个人行为、群体行为和组织行为的认识,并通过分析其关系来把握组织情境中个人心理和行为的规律,培养学生的沟通技能和管理技能,提升学生引导和管理人的行为的能力,使学生能够解决管理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最后,实现团队目标,提升团队合作效率。由于组织行为学研究内容和对象具有复杂性,学生可能对教学过程中的内容存在分歧。因此,组织行为学介绍了群体冲突和管理、团队管理和效能评价等方面的内容,让学生在团队合作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解决组织管理问题的能力。
二、《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改革“学做结合”的困境
(一)教学内容重叠
随着社会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新的教学理念不断涌现,如“互联网+教育”、课程思政等,高校的组织行为学课程也在此背景下不断改革,以提升组织行为学教育效果。一方面,当前高校的《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内容仍存在一定问题。首先,大部分高校使用传统的教学大纲设计组织行为学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繁杂、落后,跟不上当前的时代热点,学生不能及时掌握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知识,不利于组织行为学教学效果的提升。另一方面,由于管理学是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而组织行为学和管理学的教学内容大部分存在重叠的问题。管理学主要研究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方面的内容,而组织行为学主要从个人行为、群体行为和管理行为三个方面展开研究,但是两者都是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方面的规律。从教学内容上看,都涉及心理和行为、动机和激励、组织结构、绩效评估等方面知识,两者在知识、理论和方法上都存在很多共性,教学内容重叠,不利于组织行为学教学工作的开展。
(二)课程教材脱节
教材是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然而,当前大部分高校的组织行为学教材与教学目标和时代脱节,内容缺乏一定的深度和广度。首先,大部分高校工商管理类专业的组织行为学教材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脱节,不能很好地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同时,教材多以理论知识为主,缺乏实践技能和生活实例的介绍,容易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产生枯燥感和沉闷感。其次,配套习题题型单一,题目较为简单,不能突出学习重点,容易使学生对习题练习产生厌倦感,不利于提升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方式单一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高校教学也逐渐采用信息化手段开展教学。高校利用多媒体教学和在线课堂教学可以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然而,当前部分高校教师进行《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时,对信息化教学方式运用频率不高。大部分教师虽然运用了多媒体教学,但是只是单纯地对着PPT进行讲解,教学方式单一且乏味,并不能提升教学效果。此外,部分教师在开展《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时不注重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育模式,缺乏对线上教学资源的利用,同时忽视了实践教学形式的重要性,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对微课和慕课等线上平台的应用较少,教师进行项目教学时缺乏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此背景下,教师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处于被动地位,与教师之间缺乏互动和交流,导致学生学习《组织行为学》课程的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合作意识。
(四)缺乏课程实践教学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强调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培养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技能的管理型人才。然而当前的《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与实践环节脱节,缺乏实习、实训等形式的实践教学,不利于学生学习相应的技能和组织管理能力的提升,使学生难以将理论知识和实际的企业管理实践相联系。一方面,部分教师将《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理解为简单的案例教学,对于知识点讲解不够详细。而案例过于繁杂且分散,教师难以对案例进行组织规划。同时由于各种原因,部分高校缺乏对实践教学的重视,无法达到组织行为学良好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项目化教学缺乏实践环节的支撑,学生难以掌握系统的组织行为学相关的操作技能,使得学生不能将理论运用于实践,不能将组织管理知识应用于企业内部关系处理和企业管理实践,不利于其实践技能的掌握和管理能力的提升。同时,部分高校缺乏校企合作的方式或者将其流于形式,《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实践基地不足,使得《组织行为学》课程难以进行实际操作,难以组织学生进行企业管理实践学习。
(五)课程考核方式落后
在《组织行为学》教学环节中,课程考核方式和评价方式落后,不利于《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长效发展,不利于学生能力的提升。首先,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大多数高校是以小组形式进行开展的,但是部分学生没有参与组织行为学课堂活动,在小组里滥竽充数,并没有进行实际的操作和学习。其次,普遍存在重视结果考核而轻视过程考核的问题。试卷测试成绩成为评价专题教学内容质量的主要手段,组织行为学教学评价过于重视结果,而忽略了重要的过程性评价,导致形式大于内容,与课程改革“学做结合”的目标相背离。最后,大部分高校仍采用传统的教学评价标准和方式进行考评,如填写调查表、匿名打分、座谈会等形式,忽视了组织行为学教学的专业性,考核评价具有片面和偶然的风险。此外,《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考核评价具有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和老师评价等多方面的形式,由于《组织行为学》课程内容较多,使学生缺乏对考核评价的积极性。同时课程考核较为复杂,加大了教师评价的难度,考核评价花费时间过长,教师指导学生和整合教学方式的时间较少,不利于《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效果的提升。
三、《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改革“学做结合”实践策略
(一)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内容
进行《组织行为学》课程“学做结合”的教学改革,应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内容,提升学生对组织行为学知识和理论的掌握能力。一方面,教师应围绕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目标构建课程教学内容体系。组织行为学属于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必修课程,而学生对实际管理工作缺乏认识,为了加强学生对组织行为学知识的掌握,应构建体现企业管理知识和学做结合的课程教学内容体系。设计以职业能力和管理能力为导向,创新教学内容,结合时代特征和社会热点组织教学内容,使学生既注重组织行为学理论知识的学习,传承组织行为学的有益成果,也能遵循组织行为学教学规律,实现管理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由于管理学和组织行为学中存在重叠的教学内容,这就要求教师在教授这两门课程时从不同的教学视角出发,将两者进行区分,同时对教学内容中的章节进行调整和更新,将教学内容划分为基础、重点和难点等多个层次,强化学生对组织管理学理论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二)建设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材
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改革“学做结合”的实施中,应建设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材,注重教材立体化。首先,组织行为学教材应凸显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不仅要注重专业理论知识的深度和广度,还应结合实际管理环境增加实训内容,强化实训内容的指导意义。其次,注重电子教材的运用,加强电子教材的色彩比重,通过音频、视频和动画等形式突出教学重难点,激发学生对组织行为学教材学习的积极性,提升组织行为学课堂教学效率。最后,配套习题的难易程度应适中,由浅入深进行层次性设计。题目按照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既考察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也要考察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组织行为学配套习题的题型应多元化,建设试题库,开放智能化的题库平台,减少学生对习题练习的厌倦,从而提升教学效果。
(三)丰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方法
在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背景下,授课教师应创新《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方式,丰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方法。一方面,采取行为导向性教学方法,结合案例教学、情境教学、头脑风暴等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参与组织行为学课堂的兴趣,提升课堂效果。改变传统单向式知识灌输方式,应用行为导向的课堂教学模式,可以通过典型企业案例讲解、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形式使学生更多地投入到课堂之中,提升《组织行为学》课程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上,教师可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教师应利用信息化技术开展组织行为学线上教学。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组织行为学教学应贴近大学生生活,利用多媒体技术和线上教学平台开展教学,充分运用慕课、学习通、腾讯课堂等网络学习平台实现线上教学和语音点评等,利用信息技术实现资源共建共享。同时,教师应注重整合资源,实现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组织行为学教学模式。线上线下教学紧跟时事内容,把传统的课堂内容和信息化教学有机整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四)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
《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改革“学做结合”应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使学生能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首先,基于人才能力培养和“学做结合”的目标进行组织行为学教学,应重视校企合作的建设,推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改革。一方面,通过校企合作项目,老师带领学生到企业进行调研和实习,解决企业管理实际问题,能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同时,创建企业校外实践基地,通过组织行为学的实践教学,提升课程教学质量。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组成任务小组,使学生在实践基地完成顶岗实习、实训的任务,使学生学会处理企业内部关系和企业内部管理,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管理能力。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在《组织行为学》课堂上通过指导学生开展小规模的创新创业活动,提升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实践能力,将学生学到的组织行为学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
(五)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考核方式
针对《组织行为学》课程“学做结合”教学改革,应着力改善课程考核方法,提升课程考核和评价效率。首先,可以在组织行为学课堂测试和期末测试时加大开放性试题的比重,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开展课程考核。丰富考核评价方式,将出勤率、情景模拟测试、团队贡献值作为考评内容,构建多元化考评体系。其次,完善评价标准,重视过程性评价。教师在进行组织行为学教学时,应将学生的实践过程作为考核评价的重点,重视学生的参与过程,简化考核程序,提升考核评价效率。教师在《组织行为学》课程的设计中要增强交互评价、鼓励多形式的评价方式,同时也要注重过程性评价,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组织行为学。最后,应调整评价导向。在人才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下,防止学生出现偷懒和滥竽充数的现象发生。在组织行为学考核过程中的组内评价就需要多一项内容,需要组内成员进行互评,分析每一位成员的贡献度,教师对成员的评价应该侧重于每一位学生能力的不同,从而使得组内评价具有一定的区分度。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培养满足企业和社会需求的应用型管理人才是当前高校需要重视的课题。《组织行为学》课程综合性和应用性很强,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强化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然而当前《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改革“学做结合”存在教学内容重叠、课程教材脱节、教学方式单一、缺乏课程实践教学、课程考核方式落后的教学困境。因此,教学改革应针对教学内容、教材、教学方法、实践教学和考核方式等方面加强和完善,实现理论和实践共同发展的教学模式,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