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建设的战略价值、理论蕴涵与推进策略

2023-03-08张建晓

关键词:高质量思政大学生

张建晓

(苏州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江苏 苏州 215006)

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发展已经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在此阶段,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下文简称“思政课”)能否为大学生真心认可、实意践行,真正发挥好其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上的不可替代作用,关键在于高校思政课能否适应新时代、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要谈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质量建设,只有通过高质量建设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可以说,高质量建设就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与前提。因此,我们有必要关注新时代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建设问题,籍此增强高校思政课亲和力与感染力、提升高校思政课社会美誉度与认可度、切实推进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发展。

一、新时代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建设的战略价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不仅仅指向一种时间概念,还指向集空间、实践、观念、制度、文明等维度有机统一的伟大时代。它“是中国共产党致力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实现长期执政的时代”“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以不可阻挡的坚定伐、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断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时代”“是世界社会主义再现生机活力、重新走向振兴的时代”“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的时代”。[1]这一复杂语境对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创新理论、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效果、增进高校思政课社会认同提出更高要求,也进一步凸显出推进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建设的战略价值。

(一) 有利于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创新理论

从宏观层面讲,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建设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2]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3],以其铸魂育人,绝不是高校思政课教学某一环节的完善与发展就能够实现的,而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性工程,需要借由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建设实现教学全过程协同,籍此连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大学生思想世界,提升育人效果。从中观层面讲,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建设是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的重要论述的内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建设的具体关照,也是对高校思政课建设的原则规约。质言之,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建设就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的重要论述的实践,即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的重要论述为原则与指引,推进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发展。从微观层面讲,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建设是落实《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下文简称《意见》)《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下文简称《方案》)等有关部署的现实理路。《意见》《方案》等文件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的重要论述的具体落实,为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建设提供了“高质量”的判断标准以及建设过程中的要求、条件等。由此可言,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建设是由宏观到中观、再到微观逐步实现对党的创新理论的学习贯彻落实。

(二) 有利于提升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效果

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这意味着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效果的关键就要从教师入手。毋庸讳言,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建设并非是按图索骥的过程,而是充满未知的研究与探索过程。因此,如何充分发挥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建设研究对教师教育教学的引领作用,就显得至关重要。具体讲,一方面,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建设研究能在理论层面上提振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自信心。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建设既是一个老问题,也是一个新问题,其研究有助于帮助教师在既有认知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对“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2]这一根本问题的认识,更新对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目标与任务、现实与未来、挑战与机遇等的理解,明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的理论依据与实践逻辑,增强教育教学的理论自信。另一方面,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建设探索能在现实层面上提高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教学素养。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建设研究能指引教师聚焦并纾解高校思政课教学过程中的重要难题——如教学理念的转换、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师队伍的慎独、学生群体的考察、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学话语的把握、教学空间的布展、教学资源的运用、教学反思的推进等,深入掌握“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4],精准把握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建设的基本标准问题,科学梳理高校思政课教学过程诸环节的关系秩序,切实增强高校思政课亲和力、感染力、针对性、实效性。

(三) 有利于增进高校思政课的社会认同

根据教学实践,对高校思政课的重视,不能仅仅局限于高校,还要扩展到整个社会。只有全社会共同重视高校思政课,才能有效避免高校思政课教学效果的外源性损耗,并为高校思政课提供资源支持。而要实现这一目标的首要前提是全社会认同高校思政课。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建设研究有助于打通教师、研究者与社会、社会大众与高校思政课之间的感知通道。细言之,一方面,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建设研究使教师与研究者能够观测到高校思政课在社会大众心目中的真实形象。通过观测,教师与研究者可以获得社会大众的真实认知,据此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设策略,进而完善教学过程,优化高校思政课形象,从而让更多人接触、认识、理解、接受、认可、传播高校思政课,为上“活”高校思政课、增强高校思政课实效性、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现实支撑。另一方面,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建设研究使社会大众能够更为清晰完整地了解高校思政课。对于社会大众而言,高校思政课深居于高校课堂,直面机会比较少,对其了解程度可能往往停留于“道听途说”层面,甚至受到一些恶意信息干扰,形成一定的刻板印象。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建设就是要面向全社会,开辟更多平台、打开更多“窗口”,让社会大众直观了解高校思政课,全方位展示高校思政课的水平与价值。由此,通过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建设的系统研究,巩固“全党全社会努力办好思政课、教师认真讲好思政课、学生积极学好思政课”[2]的格局。

二、新时代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建设的理论蕴涵

综观学界现有研究,学者们从意义价值、具体内容、评价方式、路径规划等角度关照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建设,形成丰硕研究成果。不过,现有成果大多从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建设的局部维度展开阐释,并未在真正意义上直面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建设问题。而要推进这一问题的深研,第一步就是要完成问题的概念性揭示。众所周知,概念的完整诠释,能够为人们廓清问题思考范围与程度、指明问题解释与化解方向。这有利于敞开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建设的内部世界,为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建设深研奠定理论基础。那么,我们应当如何完整敞开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建设概念呢?

(一) 勘定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建设的核心内涵

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建设并非是一个典型的词概念,而是指向教学与管理现象。要定义这类现象,发生定义或许是较好的选择。所谓发生定义指的是“用事物发生或形成过程中的情况作为种差的定义”。[5]依据发生定义,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建设实质上就是一定教育主体推进高校思政课教学与管理提质增效,从而高标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系统性工程。具体讲:首先,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建设是由一定教育主体发起、推动、实施的。在这里,所谓的教育主体不仅包括高校思政课教师,还包括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各级高等学校思政课教学指导委员会、高校有关管理部门、马克思主义学院(或者类似教学管理机构)等。可以说,教育主体是由众多类型的主体构成的“群”。其中,高校思政课教师是教育主体“群”中的主体力量,担负着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建设的主要任务。

其次,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建设指向教学与管理协同推进的系统性工程。通常而言,对于特定课程建设来说,教学的有序开展离不开管理的维系,管理的有效开展可有力推进教学质量与效果,二者相辅相成。同理,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建设绝非只有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高质量建设,还内在包含高校思政课管理的高质量建设。根据《方案》,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涉及课程目标、课程设置、课程内容、教材体系等内容。根据《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2021 年本)》,高校思政课管理涉及组织管理、教学管理、队伍管理、学科建设管理、特色项目管理等内容。结合高校思政课教学过程的实际情况,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建设指向高校思政课教学与管理的协同推进,具体关涉组织领导强化、课程目标完善、教师队伍建设、学生素质提升、课程理念掌控、课程体系掌握、课程内容组织、教材体系更新、教学方法创新、课堂空间布展、社会环境营造、话语风格驾驭、媒介力量运用、教学渠道拓展、考评方式优化、教学反思推进等内容的系统性工程。

最后,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建设最终目标是高标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其中,所谓高标准指的是高质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判断标准。那么,这一判断标准到底是什么呢?高校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可以说,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程度就是最高判断标准。不过,最高判断标准是最为抽象的标准,难以直接用来评判高校思政课建设质量,还需进一步细化。当前,部分高校试图以“到课率”“抬头率”“掌声”为依据,来评判思政课质量。尽管这一方式能在短时间引起大学生关注,但其效果并不会持久,甚至会使教学沦为“精致表演”、内容趋向“心灵鸡汤”、教态变得矫揉造作,无法真正让大学生信服、提升高校思政课质量。因此,我们不能仅仅对教学过程的某个环节进行评判,而是要将教学与管理全过程纳入评判视野。就此而言,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程度可细化为组织领导水平、课程目标完善程度、教师能力及其队伍建设水平、大学生素质、课程理念先进程度、课程体系衔接程度(如大中小学一体化程度)、课程内容匹配程度(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程度、“四史”融入程度等)、教材体系完善程度、教学方法契合程度、课堂空间活跃程度、社会环境支持程度、话语生动程度、媒介力量综合运用水平、教学渠道畅通程度、考核方式灵活程度、教学反思启动频率等具体标准。进一步,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建设及其最终效果都是要落实到大学生身上、接受大学生的评判。大学生对高校思政课的认知、评判不可能全然遵照上述具体标准执行,而是会有简单的直观判断,即是否有获得感——是否“真学、真懂、真信、真用”。[2]这是直观最高标准及其细分的具体标准的产物,即日常标准。由此可言,高质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判断标准实际上是由最高标准、具体标准与日常标准构成的判断体系,并以此来评判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建设水平。

(二) 明晰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建设的过程结构

从根本上讲,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建设指向教学与管理相辅相成的复杂过程。那么,这一过程到底是如何运作的呢?这就需要充分揭示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建设的过程结构。依据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建设的内涵,它主要包含了组织领导、课程目标、教师队伍、学生群体、课程理念、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教材体系、教学方法、课堂空间、社会环境、话语风格、媒介力量、教学渠道、考核方式、教学反思等构成要素。从运行状态上讲,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建设是上述诸要素各居其位、相互协调的过程。详言之,课程目标与课程理念要素占据整个过程的先导位置,指引高校思政课教学与管理的具体展开,为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建设提供方向指引;教师队伍与学生群体要素占据整个过程的核心位置,是高校思政课教学与管理的主体力量,推动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建设进程,实践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建设成果;课程体系、课程内容与教材体系要素占据整个过程的基础位置,为高校思政课教学与管理提供内容,是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建设赖以展开的基础架构;教学方法、话语风格、教学渠道与媒介力量要素占据整个过程的中介位置,为高校思政课教学与管理提供中介力量,维系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建设的正常运转;考核方式与教学反思要素占据整个过程的兜底位置,为高校思政课教学与管理提供回顾、审视、提升渠道,是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建设得以持续运转、有效推进的省思与校验机制;组织领导、课堂空间与社会环境要素占据整个过程的条件位置,为高校思政课教学与管理的正常展开供给资源、信息、能量,为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建设创造适宜情境。上述构成要素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构筑了高度复杂的高校思政课教学与管理过程,揭开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建设的过程结构。

(三) 辩证应对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建设的矛盾

首先,从建设层次角度来看,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建设内蕴理论规划与实际操作之间的矛盾。直言之,前文对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建设的阐释停留于理论规划层次,包含了对如何将自身落实为实际操作的忧虑。同时,尽管理论规划会对实际操作有指导作用,但是,实际操作因主体、环境、条件等因素限制,可能并不会严格依照理论规划推进思政课建设。这意味着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建设必然蕴藏着理论规划与实际操作之间的不同程度的张力。那么,如何纾解这一张力呢?一方面,彼此增进理解。理论规划要充分把握实际操作的殊异化情况、考虑实际操作的多元化难题,并为之提供适契的科学理论指导。实际操作在应对现实问题过程中,要积极吸收理论规划的指导意见,并及时为理论规划提供“一线情报”,互通有无。另一方面,留足缓冲余地。我们必须承认:理论与实践之间存在间距,只是程度不同而已。理论规划与实际操作需要给彼此预留适当的空间,让二者之间的矛盾冲突保持在可控范围内。

其次,从建设力量角度来看,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建设内蕴内生动力与外生动力之间的矛盾。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建设是一个开放系统,其推进力量不仅有来自系统内部的内生动力——如教师教学改革诉求、各类项目推动等,还有来自系统外部的外生动力——如学生乃至社会大众对思政课的质疑与期待、全党全社会重视思政课的氛围等。不过,内生动力与外生动力存在着相互抵消乃至冲突的可能。譬如,部分教师可能会由于学生的冷漠态度而产生消极情绪,削弱推动教学改革的动力、甚至放弃教学改革。为了应对这一矛盾,我们有必要正确认识内生动力与外生动力及其关系。教学改革就是为了应对质疑、解决问题而存在的。教师应当直面来自学生的质疑,从学生的质疑中发现问题的关节点以及解决问题的线索,努力以科学理论与方法攻关。当然,这并非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场“持久战”。进而言之,内生动力与外生动力之间必然存在一些矛盾因素,但是,我们在对二者间的可能冲突保持必要关注的同时,更应该看到二者间的嵌合可能性,竭力将二者统筹、服务于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建设。

最后,从建设范围角度来看,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建设内蕴整体推进与局部推进之间的矛盾。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建设包含了诸多建设内容。从理论上讲,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建设无疑是需要整体推进的。但在实践中,高校思政课教师或者相关教育主体只能从高校思政课某一方面建设内容着手,循序渐进地推进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建设。其实,二者并没有对错之分,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把握整体推进与局部推进之间的度。在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建设过程中,整体推进是结果、目标,局部推进是过程、手段,二者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就此而言,高校思政课教师或者相关教育主体有必要从局部推进入手,扎实推动高校思政课具体环节的建设,为整体推进构筑夯实基础;同时,以整体推进为基础编制宏观战略,明确局部推进的顺序、指引局部推进的方向。特别需要注意的是,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建设切忌操之过急,不借整体推进之名行忽视局部推进的稳扎稳打功能之实,不借局部推进之名行抛弃整体推进的参照校正功能之实。

三、新时代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建设的推进策略

立足新时代语境,开展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建设研究既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高校思政课提质增效的内在要求。那么,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高校思政课应当如何有序推进自身高质量建设呢?首要之务就是要在贯彻落实习近平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重要论述、《方案》有关部署的基础上,确立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建设原则,坚持党对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建设的领导与“八个统一”。在遵循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建设原则的前提下,制定新时代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建设的推进策略。

(一) 将满足大学生成长成才需求作为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建设的出发点

根据前文所述,大学生是否有获得感是评判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建设水平的日常标准。在这里,所谓的“有获得感”表现为“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其归根结底是满足大学生成长成才需求与对满足大学生成长成才需求的期待,即满足大学生成长成才需求与期待。这应当是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建设的起点与归宿,也是理论界与实务界的共识。具体讲:一方面,从起点意义上看,大学生成长成才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高校思政课的使命所在。满足大学生成长成才需求与期待为高校思政课规定了具体任务和目标,更是对高校思政课建设提出了更高标准的要求。由此而言,满足大学生成长成才需求与期待是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建设的起点。另一方面,从归宿意义上看,无论如何,高校思政课最终都要回到大学生身上。大学生成长成才状况应当是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建设最终效果的集中表现,并以是否满足大学生成长成才需求与期待来检验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建设最终效果。从这一意义上讲,满足大学生成长成才需求与期待是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建设的归宿。不过,现在的问题是:到底如何把握作为起点与归宿的“满足大学生成长成才需求与期待”对于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建设的价值?若从字面意义上理解,起点与归宿的论断极易将“满足大学生成长成才需求与期待”限定于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建设的开端与终端,极有可能造成在过程中的“失踪”。这在现实教学与管理中时有发生。例如,少部分高校在管理思政课过程中,往往出于方便行政管理的目的,干涉教学改革进程,而忽视了师生真实需求以及给师生带来的诸多不便。为此,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建设应拒斥将“满足大学生成长成才需求与期待”仅仅限定于开端与终端,而是要将之全面贯彻到教学与管理过程中,规约具体教学与管理行为。

(二) 将高校思政课高质量改革创新模式作为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建设的主体内容

在“满足大学生成长成才需求与期待”的规约下,我们有必要探索推动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发展的改革创新模式。这是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建设的主体内容。下面,我们依循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建设过程的构成要素进行主体内容的构筑:一是就课程目标与课程理念而言,既要在正确且完整把握《方案》基础上明晰课程目标,又要转换课程理念,推动形成以“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中心”为导向的课程理念。二是就教师队伍与学生群体而言,不仅要求教师做到慎独,以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2]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形象为标准严格要求自我,还要精准把握大学生尤其是“00 后”大学生的思想与行为动态,聚焦思想与行为隐忧,抓住特殊的教育机会,更要积极处理师生之间的关系,及时纠正错误师生观,形成健康的师生观,进而在全社会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生态。三是就课程体系、课程内容与教材体系而言,不但要严格执行《方案》中的课程体系,还要有效组织课程内容,处理好课程内容与大学生之间的关系以帮助大学生理解、接受、认同课程内容,更要解读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内容,考虑如何更好地转换为课程内容、如何保持与大学生思想与行为特点的契合性等问题。四是就教学方法、话语风格、教学渠道与媒介力量而言,不光要在继承既有教学方法基础上,结合虚拟仿真等技术手段,推进教学方法的高质量发展,还要凝练高质量的话语风格,改变教师“独舞”与师生“群舞”的极端课堂面貌,还要筛选淘汰陈旧的教学渠道,结合新兴技术以及大学生的活跃场域,不断拓宽高质量的教学渠道,更要重视多元化媒介力量的引入与运用,以更为丰富生动的形式展示课程内容。就考核方式与教学反思而言,不单要探索多元化的、契合大学生特点的考核方式,还要注重推进高质量的教学反思,为教学改革提供指引。就组织领导、课堂空间与社会环境而言,不只要加强组织领导,还要推进课堂空间的布展,以解决课堂“缄默现象”[6],更要重视社会环境之于思政课建设的重要价值,形成全社会共同重视、支持高校思政课的良好氛围。

(三) 将高质量的高校思政课建设保障体系作为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建设的基础支撑

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建设不是自足的封闭系统,而是需要配套的高质量保障体系提供支持。本文主要从政策、舆论、制度、智库等维度,为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建设提供保障。就政策落实而言,目前,虽然党和国家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支持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建设的具体政策,但是,其落实仍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现象。所谓的不平衡表现在东中西部地区高校、不同类型(如公办、民办和中外合作办学)高校对思政课的重视程度存在不一致状态。所谓的不充分表现在不同区域高校对习近平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重要论述、《方案》有关部署的贯彻落实存有差异。这一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掣肘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建设进程。因此,各级教育主管部门有必要不断加强对不同地区、不同类型高校落实思政课有关配套政策的监督力度,各高校有必要做好自查自纠,积极投入资源保障政策落地。就舆论支持而言,高校思政课本是关乎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的课程,应当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但当前对高校思政课的重视,仍是教育行业内的局部行为,社会其他行业并未真正认识到思政课的价值、意义。故而,相关教育主体有必要借助多元渠道提升高校思政课的社会显示度,切实提升高校思政课社会地位,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共同认可、共同推进的舆论格局。就智库支撑而言,高校有必要依托庞大的人才队伍,组建跨校、跨区域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建设相关智库,以项目化的方式,深化高校思政课教学与管理过程诸环节、诸要素等的研究,并以此为基础,推进“集体备课—集体授课—集体听课—集体评课—集体研学”一体化,切实提升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建设的深度、广度、效度。就制度兜底而言,结合前文所述的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建设过程遭遇的难题,我们建议推进思政课立法,以法律形式确认思政课社会地位,以常态化形式构建全社会共促共推共建思政课格局。这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有着法律依据和实践基础的。一方面,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如宪法第二十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五章第三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二章第八条等)以直接或间接形式规定乐思政课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习近平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重要论述为思政课立法提供了意义价值、思政课教师规范、思政课教育教学规范等较为成熟的实践内容,为思政课立法奠定了基础。

总之,为了有力推进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建设,我们有必要遵循坚持党对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建设的领导与“八个统一”原则,制定以满足大学生成长成才需求与期待为起点与归宿、以高校思政课高质量改革创新模式为主体内容、以高质量的高校思政课建设保障体系为基础支撑的策略,推动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发展,共同塑造出以高质量为核心特质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形象。

猜你喜欢

高质量思政大学生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思政课“需求侧”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