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交往与学术期刊学者型编辑培养:促进逻辑、现实困境与路径调适
2023-03-08王政武
王政武
(《改革与战略》杂志社,广西 南宁 530022)
2021 年5 月18 日,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科技部联合印发的《关于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的意见》(简称《意见》)提出,要“推动学术期刊加快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努力打造一批世界一流、代表国家学术水平的知名期刊”,“充分发挥学术期刊独特作用,提高学术期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能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1]《意见》明确了学术期刊的发展方向和重要历史使命——通过推动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学术期刊①本文所指的学术期刊是针对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而言,不包括自然科学类学术期刊。作为学术交流的平台,在推进学术创新、学术进步、学术繁荣和培养学术新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其功能和发展质量一直都是期刊界和学术界高度关注的重要问题,相关部门也在不断探索更为有效的模式和机制。毫无疑问,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内生突破与外部协同缺一不可,是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内生突破的重要条件之一就是加强编辑人才队伍建设,实现人才汇聚力、凝聚力和协同力的多重突破。从学术期刊发展的实践和经验来看,学者型编辑具有提升学术期刊核心竞争力、专业化办刊水平、学术引领力、创新发展内生力等多种功能[3],是推动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的必备要素和重要条件。尽管期刊界和学术界对于学者型编辑在学术期刊发展中的作用、地位等仍然存在不同的观点,但学者型编辑作用的发挥对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的积极促进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其争议的焦点主要呈现在编辑的发展方向、编辑与学者之间的身份认同、学者型编辑培养的可行性等方面。也就是说,如果能在这个过程中找到一种有效的模式,那么促进学术期刊编辑向学者型转变就很可能会成为一种更大范围和更深意义的思想认同。文章主要以学术交往为载体和途径,探讨如何通过学术交往来推动学术期刊学者型编辑的培养,建立编研结合模式,为推动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和思考。
一、学者型编辑培养: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一)学者型编辑的内涵
关于学者型编辑或者编辑学者化的讨论是期刊界长期以来备受关注但始终没有形成共识的问题,其分歧在于学术期刊编辑应不应该向学者转型和能不能够向学者转型。一些学者不主张学术期刊编辑学者化,原因在于其会消除编辑分工、削弱编辑人员编辑意识、不利于编辑学建设和形成、不利于巩固编辑队伍[4];而且有学者认为,编辑的作用和价值主要体现在为作者、读者服务上,只要掌握各科基础知识、具有收集最新知识信息和使用各种工具书的能力,就可以做好编辑工作,没有必要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5]。对此,持不同观点的学者认为,学者型编辑或者编辑学者化并不一定要每个编辑都成为某一学科领域的学者,也可以成长为编辑出版方面的学者;既可以是博学通识的“杂家”,也可以是编辑学家,还可以是某一学科领域的宏观驾驭、信息分析和问题研究的专家[6]。在笔者看来,学术期刊学者型编辑培养是旨在通过提高编辑学术水平进而提高学术期刊办刊质量促进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从身份来看,学术期刊学者型编辑仍然是编辑,既需要掌握编辑学及其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和务实能力,如编辑学、出版学、传播学、营销学、阅读学等,同时又要具有一定的学术能力,对自己业务领域学科的理论与发展趋势具有一定的积累和学术研判能力,熟悉和掌握党中央和国家的重大战略和政策导向,了解某学科领域的学术研究动态、主要学派观点、主要学术研究进展,掌握学术研究的方法,能够比较准确地甄别文章学术价值、学术创新、学术质量[7],发现其不足且能够提出正确的、有价值的修改建议和意见,总的来说就是要具备与审稿权、编校权、选题策划权等相匹配的学术素养和编辑专业素养。
(二)学者型编辑是推动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条件
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是指通过实现期刊内部突破与外部协同,增强期刊发展的内生动力形成优秀作者、优质稿件的聚集,以开展学术交流、传播思想文化、促进理论创新和引导学术研究方向,以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为宗旨且能够切实发挥上述作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的内涵式发展模式,而非通过非正常途径侧重于实现期刊相关评价指标的提升。编辑在学术期刊发展中居于主体地位,全程参与选题策划、组稿约稿、编审校、作者队伍培养与建设等整个过程与各个环节,具有通过出版活动引导广大研究人员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把握前沿的研究领域,传播先进的学术成果,普及科学文化和知识,讲好中国故事,进而引领和推动科学文化发展,助力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等职能[8],承担着在精神产品流通和交换中创造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重要使命,要发挥学术期刊的功能和完成其使命必然要以编辑为主体和核心[9],由此决定了编辑的能力和素养将深刻地影响着学术期刊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
1.学者型编辑有利于增强学术期刊的学术引领能力
学术功能是学术期刊发展的方向性和根本性问题,其主要体现在学术传播和学术评价两个层面上[10]。这是衡量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标。《意见》提出要提升学术期刊的学术引领能力,重点是要发挥好学术期刊的功能,引导学者研究立足中国实际,回应现实关切,围绕党和国家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围绕群众关注的历史和现实问题,及时开展研究解读和引导辨析,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贡献力量。实现这个目标,至少需要具备三方面的条件:一是编辑要了解和掌握党和国家的重大理论、实践问题以及群众关注的历史和现实问题是什么;二是编辑要具有聚集和引导学者研究上述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三是编辑要具有甄别、判断学者学术思想、学术价值、学术科学性等方面的能力。学术期刊学者型编辑比较熟悉和掌握党中央和国家的重大战略和政策导向,了解相关学科领域的研究动态、进展和成果,并掌握学术研究方法,因而可以更好地围绕上述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栏目设置、选题策划、组稿、约稿等工作,征集和推出更多更优秀的研究成果。同时,学术期刊学者型编辑在编审校等环节,基于其知识结构和学术水平,能够更准确地评判稿件的学术价值、学术质量,并据实提出准确且具有建设性的修改建议和意见,提高稿件质量进而引导作者沿着正确的方向开展更深入的研究,推出更多高水平的研究成果,提高学术期刊办刊水平和影响力,形成更大范围和更高水平专家学者聚集,进一步助推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
2.学者型编辑有利于为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构建更强的作者支撑力
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既需要发挥编辑的内生力量,又要形成丰富的高端作者的汇集和强有力的支持。众多具有较高影响力且认可度较高的学术期刊的发展实践证明,作者队伍的强化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既依赖于学术期刊良好的品牌效应和较高的影响力,又需要编辑建立多方面的作者联系渠道,尽可能拓展作者资源;既需要编辑主动与专家学者保持动态的、深入的沟通交流,更需要作者对期刊和编辑的认可与支持。本质上看,要想更加稳固和有效地维护好学术期刊与作者的关系,一种有效和可持续的途径在于编辑与更多作者进行更直接、更多元、更有效的联系,促使作者对编辑办刊理念、办刊宗旨、办刊模式和对编辑学术品德、学术水平、学术素养等的高度认可,甚至是与编辑、期刊形成学术交流生态链、学术共生关系乃至学术共同体。学术交往是学术期刊学者型编辑的基本存在方式和活动方式[11]。学术期刊学者型编辑在完成学术期刊编辑出版等业务的基础上,还通过积极参加学术研讨会、座谈会、分享会、学术工作坊、课题调研等方式开展学术研究,这同时也是宣传学术期刊办刊理念、栏目设置、重点选题、用稿要求等的过程,是学术期刊编辑与专家学者进行更直接、更深层次、更有效果的交流,进而挖掘、扩大作者资源的重要渠道。此外,学术期刊学者型编辑通过参与课题研究、学术报告、撰写论文等方式进行自身学术观点、学术立场、学术成果等的传播,可以与相关领域的学者进行学术思想交流甚至交锋,与学者成为朋友,融入他们的学术圈、“朋友圈”,拓展和共享更多的学术资源,进而将他们发展成为学术期刊的审稿专家、作者甚至是忠诚的支持者。
3.学者型编辑有利于提升学术期刊的质量把关能力
不管是综合类学术期刊还是专业类学术期刊,其稿件涉及的学科、理论、知识点等都是多元化的,而非单一科学、领域的内容。更为重要的是,稿件观点政治立场的准确性、坚定性,选题的前瞻性、时代性,学术思想的创新性、价值性,研究理论和方法的科学性、正确性等,都是评判学术期刊质量的重要指标。学术期刊编辑要准确理解、判断和掌握上述内容,仅仅拥有单一学科、领域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仅仅掌握编辑学的基本规律和方法、出版业务基础知识和实务能力无法完成上述任务,由此更加彰显了学术期刊学者型编辑的重要价值和意义,学者型编辑依托于自身的知识结构、学术积累和学术造诣,可以更好地从意识形态、学术规范、选题方向、理论支撑、研究方法、学术思想、学术价值、学术创新等方面进行甄别、判断,并结合实际提出富有建设性的建议和意见,通过发挥好“把关人”“守门员”的作用,提升学术期刊质量。
二、学术交往对学术期刊学者型编辑培养的促进逻辑
编辑的学术交往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层面的学术交往主要是指学术期刊编辑通过选题策划、组稿约稿、审稿编稿等方式与作者或读者的交往,其主要对象是学术期刊的受众,主要是用来开展编辑专业业务的;广义层面的学术交往泛指与学术界或学术共同体的学术交流,是提升编辑学术素养、建构编辑学术身份的必由之路[11],其对象更广泛,包括了学术期刊的作者、读者以及其他学术界群体,具有更强的目的导向性和规划性。学术交往对学者型编辑培养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一方面,学校是学术期刊编辑深度融入学术圈的重要渠道。学术期刊编辑向学者转型在方式上不能仅仅依赖于自身的学习和“闭门造车”,在学术思想不能局限于“一己之见”,而是要通过多种方式“主动走出去”,与更多学者进行交流,拓宽视野,增长知识,弥补短板。编辑学术交往既贯穿和融入选题策划、组稿约稿、审稿编稿等过程和环节,也包括编辑开展学术交流所涉及的相关行为和活动,无论是哪个环节或者何种学术交流活动,编辑都需要与作者、读者或其他学术群体交流观点、交换思想、表达见解,进而达成共识。这个过程既是学术期刊编辑增进认知、积累知识、提高学术素养的过程,也是编辑与交流对象加深了解、增进感情、寻求认同,甚至形成共生关系和学术共同体的过程。基于学术交往,学术期刊编辑与交往对象由“业务对接”跃升为学术共同体、由编辑-作者关系转变为学术共生关系,深刻地改变了学术期刊编辑与学者的关系样态以及两者之间的“内生”关系,为学术期刊编辑挖掘、拓展、积累学术资源,融入学术圈,培育和构建自己的学术团队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进而促进学术期刊编辑由专业化向专业化与学术化协同转变,为向学者型转变打好基础和创造良好条件。学术交往是学术期刊编辑提升自身学术素养的重要载体。不同于专业的学术研究人员,学术期刊学者型编辑在某些学科领域难以具备等同于高水平专业研究人员的学术造诣和权威,但其涉猎的学科更多、知识面更广,同时兼顾编辑、出版和其他相关学科领域。在编辑出版方面,通过参加编辑出版方面的业务培训、座谈和经验交流等,可以掌握更多相关方面的专业知识,形成更专业、更前沿的办刊理念、办刊模式,逐渐提高编辑出版领域的研究水平和学术素养。相关学科领域,在选题策划、组稿约稿、审稿编稿过程中,通过与作者进行交流和对话,可以学习不同作者的选题视角、研究理论、研究方法、论证思维和对相同问题的独特见解,进一步拓宽知识面,弥补知识弱项甚至是“盲点”;通过撰写论文、课题报告和出版专著等,可以进一步锻炼思考问题的学术思维、锤炼学术品格、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学术风格和学术范式、增进对相关理论问题和学术问题的理解和把握,传播自己的学术思想、学术理念和学术成果,培育和塑造学术期刊编辑在学术界中的地位和影响力。此外,学术期刊编辑通过参加学术会议、项目合作,与其他学者形成学术团队甚至学术共同体,有利于拓展学术资源、丰富学习滋养、形成学术合力、增强学术引领力,进而提高自身的学术素养和学术水平,提升在专业领域的影响力和话语权[12]。
三、学术期刊编辑学术交往的现实困境与缺场考察
(一)学术期刊审稿制度的不当运用对编辑学术交往的替代
实行同行评议专家外审制度和学术不端检测机制是大部分学术期刊评价稿件质量并作出是否录用决定的普遍做法。即学术期刊编辑根据学科领域的不同,将组织相关外审专家对稿件的选题前瞻性、学术思想创新性、研究理论与论证方法科学性与准确性,以及学术价值等进行评价并提出相关审稿意见;同时,学术期刊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或者其他学术不端检测系统,对稿件的复制比进行检测,由检测系统出具检测报告,以直观的“复制比”“引用比”呈现检测结果[11],以检测结果作为评判是否存在学术不端行为的重要依据。在现代信息技术广泛运用于学术期刊的背景下,上述环节的内容主要是通过电脑来完成,学术期刊编辑主要扮演的是“中间传送员”“分拣员”“质检员”的角色,他们与作者进行交流、交往和对话主要集中在编辑和校对环节。审稿是编辑学术交往的重要方式和提升自身学术水平的重要途径,表面上看,审稿专家和学术不端检测的功能替代虽然减轻了学术期刊编辑的工作负担,但实际上是在一定程度上割裂或者“阻断”了学术期刊编辑与作者之间的交流,减少了他们与作者交流开展学术交往进而提高学术素养的机会,弱化了学术期刊编辑本应承担的极为重要的审稿功能。由此产生的另一个问题是,即使学术期刊编辑可以在编辑和校对环节就某些编校细节与作者进行交流,但由于稿件已经被录用,学术期刊编辑与作者交流的更多是编校的规范性问题,这主要是属于编辑专业业务的范畴,而非学术范畴。甚至少部分作者可能会因为稿件已经被录用的“优势”而降低与编辑进行学术探讨的意愿,仍然坚持自己观点的正确性,由此使编辑陷入尴尬的处境,出现“说不上话”“说不了话”“说话不算数”等失语困境,更为严重的是长此以往会伤害学术期刊编辑开展学术交往的自尊和内生动力。
(二)“重专业、轻学术”的理念形成学术期刊编辑学术交往挤压
学术期刊编辑的学术交往主要以期刊为媒介,具有工具性价值和目的性价值。
学术期刊编辑的编辑身份定位和属性,以及近年来学术期刊出版管理部门对学术期刊政治导向、意识形态和编校质量审查的加强,使得部分学术期刊不断加强对编辑出版业务流程、工作重心、编校质量评价等的调整,在编辑出版业务中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主要是专注于语言文字和出版规范、标点符号使用、标注格式规范、印制出版规范、出版管理等专业知识层面,产生“不出编校质量问题最重要,学术质量为次要”的认识误区,甚至为了减少或避免编校错误,不断增加编校轮次。这对于提高学术期刊编校质量而言是值得肯定的,也是必要的,但对于学术期刊的核心竞争力而言,学术期刊质量标准中的学术性、思想性、创新性等更被学界认可,也是提升学术期刊核心竞争力和作者吸引力的重要条件。在上述因素的影响下,一些学术期刊编辑主要是致力于提升专业能力,而对于学术能力的提升重视不足,更没有付诸于实践。出于出版专业技术继续教育和组稿业务的需要,一些学术期刊编辑虽然也“走出去”参加期刊出版编辑业务方面的专业培训,但这种培训主要是聚焦于编辑的编校基本功训练,“学术性”不强,互动交流不足。此外,一些学术期刊编辑参加相关学术研讨会,主要是被动状态,主动性不强,其重在参会和与专家学者建立联系、不注重学术思想交流,能够以学者身份以文参会、真正融入学术圈开展学术探讨和思想传播的学术期刊编辑更是有限。
(三)学术期刊编辑学术交往与编辑出版融合度不高
学术期刊编辑学术交往以期刊为媒介和贯穿选题策划、组稿约稿、审稿编稿等过程和环节的特点决定了学术期刊编辑的学术交往与编辑出版业务是融为一体、不可分割的。但是,现实中一些学术期刊编辑没有很好地将两者结合起来。如在选题策划中,一些学术期刊编辑主要是在编辑部收集相关信息的基础上内部讨论不同学科的选题方向、选题重点,甚至是参照借鉴其他学术期刊发布的选题确定自己的选题,对于所选选题的入选理由、是否有更好的选题或者更精准的表述、是否契合期刊方向和定位等认识不深。在这个过程中,没有很好地发挥作者或者读者特别是高学术水平专家学者的作用,与之进行有效交流探讨。事实上,与作者、读者和有关学者进行深入探讨可以开阔视野、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和把握。面对编辑和校对中的一些疑难问题,一些学术期刊编辑在与作者核对时,存在“过度”尊重甚至是“崇拜”作者的意见,没有很好地提出自己的疑惑和见解,也未与之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学术层面的交流。一些学术期刊编辑与作者之间只是保持单纯的“工作”关系,没有与其在学术层面建立更深入的交流和团队合作关系,不利于学术交往空间的拓展和水平的提升。
四、基于学术交往推进学术期刊学者型编辑培养的路径优化
(一)学术期刊编辑要培育和养成学术交往的思想自觉与行为自觉
学术期刊编辑的思想认知、发展定位和行动落实等是影响其学术交往和提高学术水平的内生因素。从个人角度而言,学术期刊编辑首先是要解决自身的思想和观念问题,重点是要养成学术交往的思想自觉、行为自觉。编辑学术交往自觉主要是指学术期刊编辑要正确认识学术交往在学术期刊编辑出版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学术交往的本质、熟悉和掌握学术交往的方式和渠道、善于发挥好学术交往的作用、自觉有效地参与学术交往并将其与编辑出版业务有效可持续融合。这就要求学术期刊编辑应该全面、正确审视自身的定位、标准和发展方向,应该认识到:学术期刊编辑不应也不能割裂编辑学术交往与自身能力匹配和提升的关系,与学术期刊竞争力塑造、提升的关系,与个人职业发展规划的关系等,学术交往的多重功能是相融促进、互为提升的。学术期刊编辑不应只是稿件编辑出版规范的“裁剪者”“把关人”,对期刊所刊发文章及其作者的学术研究具有“把关”“引导”“修正”功能[13];还应是稿件政治方向、意识形态的审定者和引领者,是稿件学术价值、学术思想、学术质量的评判者和提升者,是提高自身学术素养和学术水平,筑牢学术期刊与作者、读者关系的重要途径。学术期刊编辑不能仅仅将自己定位为编辑这一身份,而是要把选题策划、组稿约稿、编校稿件等业务与学术交往等紧密结合、相融共进,要在具体业务工作中拓展学术交往渠道,挖掘学术交往潜力,增强学术敏感度和自觉性,把专业业务技能提升和扩大知识储备、提高学术素养和研究能力、加强与作者和读者的沟通交流、推进作者队伍建设等多方面统一起来并同步推进。此外,学术期刊编辑也不宜把学术交往只局限在某一特定阶段,或者说寄希望于通过短时间、局部范围内的学术交往就获得较大的发展或提升,而是要把学术交往与业务能力拓展、个人进步以及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等融为一体予以持续推进和不断强化、优化。
(二)探索和创新学术期刊编辑业务与学术研究有效衔接和融合模式
学者办刊已是大势所趋。不管是培养学者型编辑的内在要求,还是提升学术期刊竞争力的需要,学术期刊编辑部都应变革办刊理念和创新办刊模式,努力提升自身综合能力。其一,创新审稿模式。重点是要正确认识和运用好现代信息技术在组稿、审稿、编校等工作中的作用,特别是要避免对现代信息技术的过度依赖,防止通过信息系统选稿、审稿、编校挤占了编辑学习研讨的空间和隔断编辑与作者、读者交流的通道。学术期刊在运用网络投稿系统、审稿系统和学术不端检测系统提高组稿、审稿和学术不端把关效率的同时,要进一步优化编辑部的相关流程,注重发挥好学术期刊编辑在组稿、约稿、审稿、编校等环节中的能动作用。例如,在给外审专家送审稿件之前,编辑部可以通过召开选稿会、审稿会等方式集体讨论送审前稿件的政治性、思想性、学术性、科学性、规范性等问题,集体确定外审专家审稿稿件。外审专家审稿回来后,编辑部可以再次集中讨论学习审稿意见,进一步加强对问题的理解和把握。有条件的期刊,还可以通过网络的方式由编辑、外审专家、作者共同对稿件进行网络集体评审,发挥三方作用和智慧共同对稿件进行把关,提出具体修改意见,更全面和真实地掌握三方对稿件的不同看法和理解,扩大编辑知识视野、优化知识结构和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其二,完善编辑部常态化交流研讨模式。定期组织学术期刊编辑对稿件的相关问题在编辑之间、编辑与作者之间进行交流,为学术期刊编辑解决相关学科领域或者某方面的知识疑难问题,引导学术期刊编辑在编校业务工作中养成学术思维、增强学术交流自觉。其三,学术期刊所属单位或者主管主办单位可以就本期刊行业的重点、热点问题或者编辑比较关注的共同现实问题开展课题立项研究,并在时间、经费、政策、资源等方面予以支持,鼓励学术期刊编辑深度参与到选题策划、项目申报、申报书撰写、资料搜集、提纲拟定、调研方案制定、项目调研、报告撰写与修改、项目答辩以及成果转化等过程和环节,努力提高学术期刊编辑调研能力和学术研究能力。之前,编辑部可以通过召开选稿会、审稿会等方式集体讨论送审前稿件的政治性、思想性、学术性、科学性、规范性等问题,努力提高学术期刊编辑调研能力和学术研究能力。
(三)提高学术期刊编辑参与学术交往的有效度
学术期刊编辑参与学术交往的有效度主要是指其通过学术交往取得的实际效果,这至少包括提升编辑学术素养,提高学术期刊办刊质量,增进作者和读者对学术期刊用稿方向、用稿要求、出版规范等的了解和支持,为构建学术共同体加持赋能。为实现这一目标,学术期刊编辑除了主动将前面所述的学术研究与编辑出版业务紧密融合,还应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其一,确定正确的学术研究方向。学术期刊编辑除在学术期刊编辑出版领域深耕外,在其他学科领域中要结合期刊所属学科领域、自己的专业学科和学术基础、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等确定自己的主要研究方向,并持之以恒深化研究,在专业研究领域生产出更丰富、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学术期刊编辑应立足于“我们正在做的事情”,树立学术情怀、增强问题意识敏锐感、厚植人文关怀,积极关注现实问题、中国命题和学术研究重点和发展趋势,既要提高自身在主要研究领域的影响力,又关注和了解各学科领域知识,提高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其二,形成学术质疑和批判精神。学术期刊实行外审专家审稿制度主要是通过加强稿件把关,提高期刊办刊水平,但是审稿专家对同一篇稿件或者同一个问题的评判标准和结果不尽相同,甚至相反。面对这一情况,学术期刊编辑要坚定立场,从学术的角度出发,发扬学术斗争精神,增强学术欣赏力、学术鉴别力、学术判断力,善于分析和整合专家意见,求同存异,作出负责任、有底气的学术判断[11],而不宜盲目地遵从审稿专家意见。通过与审稿专家的学术交往,获取新的知识,提升自身学术素养和水平。其三,注重积累学术资源。学术期刊编辑在编辑业务和学术交往中不能“闭门不出”,而是要“紧盯”和“盯紧”前沿、热点选题,“守住”权威专家学者,“候着”高端学术会议,通过“勤于和作者联动,勇于和同行走动,善于和读者互动”[14],以学术期刊为平台,与高校、科研机构等联动,召集、组织和主持相关学术会议、学术沙龙、圆桌会议等,拓宽学术交往渠道,扩大学术交往广度,提高学术交往深度,不断扩大学术“朋友圈”,主动积累学术资源,有计划组建和壮大自己的研究团队,并逐渐提高自己在学术领域的影响力,达到提升个人学术研究能力、促进学术研究成果转化、培养学术期刊稳定学术群体、提高学术期刊影响力等多重目的。其四,为提升学术期刊核心竞争力赋能。学术期刊编辑在学术交往中积累的学术资源如专家学者,可以根据学术期刊实际需要和专家学者的意愿、兴趣等将其纳入外审专家库或重点约稿组稿对象,最大限度将其转化为期刊的评审专家或作者,形成“编辑-学术交往对象-审稿专家-作者-期刊竞争力提升”等的良性循环。
(四)建立健全学术期刊编辑参与学术交往的制度体系
制度是加强学术期刊编辑参与学术交往的重要保障,也是激发编辑参与学术交往热情的重要动力。这种制度需要从内部和外部两方面同时建构和推进。内部主要是指学术期刊所属单位及其主管主办单位,其重点是扩容和改革学术期刊编辑的考核内容[15],从编辑的绩效考核、工作效能评价、学习培训、经费预算、员工发展方向、发展环境等方面予以政策支持,把学术期刊编辑参加学术交流、开展课题研究、参加学术会议、提供学术指导、拓展学术交流资源等融入相关制度和政策中,鼓励、引导和支持学术期刊编辑积极开展编研一体化行动,推进专业化与学术化双向协同发展。在此基础上,建立学术期刊编辑开展学术交往的帮扶机制。重点是资历较深、资源较多、水平较高和影响力较大的学术期刊编辑要与新进的学术期刊编辑开展帮扶互助活动,在参与学术交往平台、方式方法、资源共享、课题合作等方面予以有力支持,营造相互扶持、互帮互助、资源共享、共同成长发展的良好氛围,增强新进学术期刊编辑参与学术交往和向学者型编辑转型的动力和信心。外部主要是指行业层面,学术期刊管理部门应进一步完善学术期刊编辑的专业标准评价体系、教育培训体系、继续教育学时计算办法等,通过制度的引导和激励,支持学术期刊编辑向学者型转型,建设同时具备学术期刊编辑出版和学术研究等在内的综合型编辑队伍。同时,有关部门或者行业协会应加强与课题负责部门的沟通,争取增设或者增大与学术期刊编辑出版方面的课题立项比例,为学术期刊编辑参与课题研究创造良好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