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资源开发与地方旅游产业发展建构
2023-03-08王平
王 平
(呼伦贝尔学院,内蒙古 呼伦贝尔 021008)
地方旅游是近年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强有力的驱动产业。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不论是基于与其他地方的横向比较,还是基于本地发展的纵向演化,[1]地方旅游与地方发展一体化,促进本地资源与外入资源呈现出相互补充流通是必然趋势。
一、空间与文化:地方旅游的立体构成
文化的形成需要漫长的历史,具有较强的地域特色,是时空结合的产物。不同类型的文化往往形成在不同的地域和空间中。文化与地理位置、人文传统乃至气候等都息息相关。[2]文化与地域空间相互印证,形成了一定的文化空间。一般意义上,能够形成具有鲜明标识性的地方旅游区域,都与地方文化交融,形成了地理学所定义的“旅游文化区”。
(一)地方旅游具有鲜明的地域空间特点
空间概念源于哲学。海德格尔曾在《存在与时间》一书中将空间性设定为与其所关注的时间性相并重的哲学概念。[3]美国地理学家爱德华·苏贾(Edward.W.Soja)在其著作《后现代地理学——重申批判社会理论中的空间》一书中,从唯物主义的角度对空间性有着精辟的阐述:“空间性是由社会生产的,而且如同社会本身一样,即以各种具有实质性内容的形式(各种具体的空间性)存在,是社会生活本身的一种具体化。”[4]从先哲们对空间的论述中可知,空间伴随社会产生而产生,社会对空间的生产过程也是空间凝聚社会属性的过程,空间以地域的物质作为首先的表象,但其内核是与文化、社会、风俗宗教的多元汇集。空间概念之所以能区别地域概念,就是因为其已脱离了单纯的物理属性,空间是社会产物,更多地与文化、一定范围内的人们的精神与心理——社会意识相关。[5]当我们洞察空间本质的哲学表层与内核时,空间则演绎为能够被我们所把握与操作的人文社会性地理问题。地方旅游的特定空间的物理表象是自然景观,这些自然景观有来自大自然的馈赠,一部分是在长期社会和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人文景观。上述景观都普遍地带有属性,是通过其地方文化表述形成人们对其文化资源的魅力性和吸引性进行认知与认同。地方旅游的空间性功能在于通过其外景物理的表征,经过塑造、利用或者再生产以“可读”方式传导给游客,进而打造出地方旅游的名片。
(二)历史文化是地方旅游的精神品格
首先,具有区别于普通区域的文化特质。地方旅游文化特质形成于地方诸多文化要素的独特组合之中。地方旅游文化特质表现为两种,一种是某一文化要素的独特性起到的决定作用,这是一种相对常见的现象,例如苏州的园林景观作为苏州的一个重要的旅游名片,就是园林文化独特的作用;另一种情况则是源于文化要素的组合。①例如哈尔滨的中华巴洛克建筑风格的出现,则是源于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杂交结合,从而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地方性的表征。其次,一定的区域是文化“生息”的地理空间。地方旅游与地方文化属性常常交融在一起,地方文化依附地域,地方旅游的空间魅力也产生于其所含的地方文化。旅游如果出现地方文化特征性不足或者魅力减弱等现象,会对地方旅游产生两方面的冲击:第一,地方旅游的空间无界限,例如某地的旅游特点是海景,但是因为海景的文化表征并不突出,所以海景作为地方旅游的魅力越来越弱。第二,地方文化逐步丧失对原有地方旅游的支撑能力,在基于独特文化特质的区域空间界限越来越模糊的时候,某个地方的旅游魅力也逐步失去了其独有的“品格”,逐渐失去独有的旅游名片。
概言之,文化是无形无界的,但是地方旅游具有较强的空间地域性。文化作为一种精神景观与物质景观一起支撑起地方旅游的立体形式,两者统一在地方旅游的特定空间中。地方旅游区域的景观差异常常表征于文化特点的不同。从大多数旅游景区的现状来看,文化创意+旅游资源、民族文化旅游+特定地域的模式成为地方旅游的主要发展路径。
(三)地方历史文化是游客对地方旅游感知的精神认同
精神认同是个人基于客观景象、物理表征等对某一事物或者某一空间形成感同身受的精神动态过程。旅游者在对某地进行参观的过程中,不仅仅是一个“旁观者”。旅游者文化感知是对其旅游目的地文化的知觉,是一种社会知觉,这种社会知觉与其人身阅历、个人认知层次等因素密切相关。虽然游客对旅游地的文化感知各有差异,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种文化感知的认同感与游客对旅游地的好感、印象以及偏爱呈现正相关,即文化认同感越强烈,对旅游地的好感越强烈,印象越深刻。这种对旅游地文化感知的过程包括旅游者自身文化与当地文化的协调碰撞过程,[6]更为重要的是当地在文化发掘和输出时的形式以及内核。一般说来,地方旅游文化输出形式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物质文化,例如各类建筑、古迹、古玩或者工艺品等等;第二层次文化是通过第一层的客观物质所体现出来的历史传承制度,例如生活习惯、生产习俗、重教或者重商等等;第三层次就是精神文化。游客在对其文化产生认同的同时,也自觉地对旅游地产生认同。因此,旅游地文化建设和输出的效果直接影响旅游者的旅游体验和感知。可见地方文化作为地方旅游最具魅力的构成,是地方旅游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开发地方旅游必须做好地方文化的发掘和输出。
二、相持与相济:旅游与历史文化资源的逻辑关系
历史文化是一个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文化的历史传承与优秀文化的发扬光大能够促进社会的发展以及人民群众精神世界的丰富。地方旅游业的发展如果离开地方文化将失去灵魂。地方旅游与历史文化资源开发产生互促互进的关系,文化是旅游吸引游客的主要因素,其中物质性的文化包括景观、古迹等等比较直观,而由物理景观透视出来的制度文化乃至精神文化则是旅游持续生命力保持的内核。
(一)地方旅游对地方历史文化资源的依赖性
首先,地方旅游对地方文化具有一定的依赖性。地方文化是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独有记忆,地方文化的形成是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在特定的文化符号中表达地方独有的吸引力。地方旅游能够持续发展的密码就是用地方文化建构起来的目的地形象,吸引游客并激发游客的情感认同。旅游并不仅仅是一种地理上的参观,还是一种将各类文化资源整合、塑造、融汇并最终以旅游景观的形式呈现出来的活动,旅游者的活动与旅游景观一起构成地方旅游特有的空间活动。地方旅游不论是资源的整合还是景观的塑造,其核心力量是地方独特的文化。地方文化为地方旅游提供了特定的文化历史传承精神,以文化独有的连续性、多元性的符号构造了地方旅游的精神内涵。而且地方历史文化也具有记录、保存与延续地方旅游的特点。[7]其次,地方历史文化对地方旅游具有较强的支持功能。20 世纪80 年代美国人类文化学家格尔茨提出地方文化应该从当地的宗教、社会、经济等特定情形下来理解,这种地方性认知实践被运用到地方旅游、地方生态保护的各项事业上就是地方旅游与地方历史文化的互动作用。地方旅游的过程就是将具体的有民族和地域特色的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提炼成旅游商品的过程,通过直观的方式展示地方特色,吸引旅游者并进而满足旅游者的猎奇心理。以地方知识作为特定构成的地方文化,是可持续旅游的吸引物和驱动力。
(二)地方旅游对地方文化的保持与再生产
20 世纪70 年代法国著名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认为文化处于不断的生产、再生产过程,并在这一动态的过程中,文化不断发展变迁。[8]文化发展变化的方向受到多元关系的互动影响,以民俗文化旅游为例,当一种“民俗”成为地方旅游的特点,一定伴随着对这种历史上形成的民俗的“扬弃”与“重构”,并在现代语境下赋予其新的社会文化身份,使具有历史、宗教以及民族多重色彩的民俗在新时代受到认可,并有效地融入现代社会。这样的文化再生产并非杜撰,而是与原有历史文化相联系,以地方旅游为直接驱动,介入资源整合、社会融入、旅游消费、文化认同等多方面因素使地方特色得以展现与强化,并进而为地方旅游提供典范式文化支持。可见,地方旅游得以长久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是独具魅力的地方文化吸引力。地方在输出其特色文化的同时,接受旅游者的审阅和观察,通过吸收、扬弃、整合等过程,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局限在本地范围内的文化发掘有时候很难打开格局,但是如果不断地修正文化输出形式,发掘文化内涵,在保护地方特色文化的同时,对文化进行再生产,将成为地方文化传承的内生动力。
三、地方文化资源发掘不足削弱地方旅游发展潜力
文化资源和文化发展基础实力并非一朝一夕能完成的,需要政府、科研团体、社会组织协同努力,深耕文化土壤,不断发掘文化故事,对不同类型的文化进行梳理和整合。但是现实中一些地方在开发地方旅游时,并未意识到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忽视了对地方文化资源禀赋的发掘与利用,没有对地方旅游起到持续的支持作用。
(一)对历史文化资源禀赋认知不足给地方旅游带来效益亏欠
如前文所述,地方文化资源对地方旅游起到了持续支持的作用,地方旅游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旅游文化资源禀赋。实践中,对地方文化资源禀赋的认识和开发存在较大的差距,历史文化资源、各类遗迹遗存所承载的文化符号、表达的精神品格等等都需要有较强的文化认知能力才能充分发觉发现。例如土地资源、文物遗迹与历史典故及时尚元素,在不影响历史资源原本样貌与内涵的前提下,如何能充分认知本地的文化禀赋与资源条件成为地方旅游开发的前提条件。以苏州园林文化为例,苏州园林成为苏州市独具特色的旅游景观。景观这种“物理”形态是客观的,这种“物理”形态所蕴含的“吴地文化”禀赋则需要被深刻地认识和发掘。苏州处吴地,文化中带有吴地洒脱自在、淡泊名利的态度;兴起于两宋时期的苏州园林,将中国园林带入“江南时代”,苏州园林在不同的发展期呈现的一廊一窗一竹一亭等等特点,以及这种一半人工、一半自然的景观的特点所能反馈的时代审美高度等等都是文化禀赋。地方旅游所能达到的产业高度需要对本地所具有的文化禀赋资源进行认知和发掘。苏州的园林文化在国内享有较高的知名度,而且园林旅游以及相关产业发展势头很好。但是对文化禀赋的认知和挖掘不足造成对地方旅游的支撑不力的情况也时有存在,例如黄河沿岸城市,在对黄河文化遗产等方面的认知就存在一定的差距。其中西安市相对于其他省会城市文化资源较为丰富,文化产业规模较大,实力雄厚,但是其他城市的文化资源并没有西安市那样的得天独厚的条件,文化旅游的收入差距则相对明显。例如兰州市的文化产业规模较小,旅游产业不发达,旅游产业规模排名长期较为靠后。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兰州市缺乏对黄河文化资源禀赋的认知与深度发掘,黄河文化展现不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过于单调,除了众所周知的“羊皮筏子横渡黄河”“牛肉拉面”等内容之外,结合新时代需求的黄河精神与时代主旋律结合的文化形式相对较少。同在甘肃省,敦煌文化与敦煌旅游的知名度要大得多,而作为中国唯一被黄河穿城而过的城市,兰州市却没能充分有效地利用好黄河文化资源,相应地也没有对兰州市的地方旅游形成有效的支撑,以至于兰州市的地方旅游一直在黄河沿岸城市旅游开发中排位靠后,也没有形成区别于其他沿岸城市的旅游特色。
(二)地方历史文化资源与时代精神结合不足削弱了地方旅游消费需求
随着居民收入和消费能力的提升,人民的精神文化消费需求和物质文化消费需求是地方旅游及相关产业发展的最直接的内生动力。旅游消费可以大致分为客观性和主观性两个部分。虽然这两个部分的界限并不完全清晰,甚至重叠,但是从游客的消费需求来看,属于旅游行程类的支出可以归类为客观性消费,如住宿、景点观光、餐饮等等的必要性消费;另一类则是可选择性的,如借助现代传媒方式推出大型歌舞剧、游园,以及与景观相关联的各类旅游纪念品、产品和在主打“农家乐”“乡村旅游”的地方推出的农产品,在以“红色旅游”为主题的旅游景点推出的各类书籍、纪念册、旅游工艺品等等。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提升,居民旅游意愿也逐步增强,在旅游消费层面除了客观性支出之外,主观性消费也属于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论是主观性消费还是客观性消费,都需要尽力满足游客的主观需求,甚至是刺激文化需求才能达到良好的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实践中一些地方旅游虽然特色明显,例如“红色旅游”“民俗旅游”等等,但是还存在一定的思想保守、吃老本的情况,不注重传统文化资源的现代性阐释,不注重旅游内容的成熟化、丰富化以及个性化的发展与提升,不注重景观与文化的输出,广告宣传不注重与时代精神结合,从而降低了游客对该地方的好奇心理,削弱了游客对景观的消费需求。
(三)技术投入不足造成旅游文化产业品牌知名度不够
全国范围内的地方旅游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类似或者雷同,例如海岸度假、农家旅游等等,在众多类似旅游景点的竞争中,技术进步与文化产业品牌逐步成为地方旅游发展的支撑力。“科技实力+文化品牌+自然景观”是地方旅游发展的路径依赖。科技力量的投入需要地方政府主导、市场参与、社会协同来完成目标,三者缺一不可。实践中,由于地方经济发展存在较大差异,对地方旅游的科技投入也参差不齐。特别是在数字化背景下,网络技术对传统文化行业产品的升级改造越来越频繁,如果不能跟上时代对旅游文化产业的更新和改造,就无法精准打造文化产业品牌。例如西部地区某市以伏羲文化发源地为本地文化的创新点,但是有关伏羲文化的输出形式仅限于伏羲庙一个景点,有关伏羲及伏羲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却比较落后,游客也仅仅是参观伏羲庙,无其他形式深入了解伏羲文化。该地既无伏羲文化的产品,也没有能够代表伏羲文化的旅游产品,而且其他旅游服务产业也相对匮乏,没能形成以伏羲文化为核心的旅游产业集群、文化产业园等能够将旅游、传媒、当地的文化建设等等内容统合为一体的旅游产业品牌。缺乏技术和资金投入的旅游文化产业无法带动当地的旅游发展,也无法形成文旅协调发展的良性循环。
四、地方旅游与地方历史文化共同发展的驱动机制及路径
如前文所述,地方文化资源禀赋构成了地方旅游产业发展的核心,究其本质,文化资源有差异,但不存在差距,或曰一地方的文化资源要深耕和挖掘,要形成与地方旅游形成共同发展和共同进步的驱动机制。
(一)地方旅游与地方历史文化相互支撑的动力机制
首先,地方政府应该合理规划地方旅游和地方文化建设。不论是文化资源和禀赋的发掘还是地方旅游景观的保护与建设,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和政策的扶持。政府在文化与旅游融合的建设方面应该起到主导作用,发挥主导力量,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开辟多元的资金筹措渠道。政府的主导作用体现在政府是地方文旅发展的规划者、扶持者和监督者,通过投资大型的旅游项目,采取大集团引领、产业集聚等重要措施,抓住时机,集中资源办大事。[9]例如某地在政府的主导下,与大型企业和集团共同签署了具有地方旅游标志性的项目开发合作协议,为当地的文旅产业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打造××风景园区以及5A 级风景区等等,借助地方文化的意蕴提升旅游实力,同时依靠景观、景点等进行地方文化的输出,增强地方的吸引力,短时间就实现了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而且由于规划的整体性,旅游产业和独具特色的旅游产品也不断丰富并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收益,从而反哺地方文化资源的开发和挖掘,不断提升文化精神品格,在把旅游产业做大、做强的同时也朝着精细化方向发展,保持旅游和文化的“地方个性”以及“空间独特性”,构建了其他地方旅游不可复制、不可模仿的品质,在众多地方文旅产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其次,投资旅游产业集群,以地方旅游产业为建设形式,以地方文化为建设内核,形成强大的文旅产业链条。[10]旅游产业是一个融合多重元素多产业种类的产业集群或者产业链条。国内成功的地方旅游都善于将科技力量融入旅游产业,以某一个或者几个景点作为载体,将吃、住、行、游、娱、购等各类产业融合发展,通过打造本地文化内核,以一种或者几种文化作为核心竞争力,进行景观和景点的建设,而且在景观和景点建设时注重将同质文化融合、异质文化整合,形成独具地域特色的文化旅游产业集群符号,成为地方旅游繁荣发展的助推器。
再次,借助数字科技以及媒体平台,通过各种媒体形式宣传地方旅游并进行文化输出。例如地方特色旅游发展比较好的西安市,在前期政府主导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后,就比较注重引入先进技术打造旅游产业的规模经济效益。各旅游产业品牌在数字科技力量的支持下对整个城市文化产业的品牌价值起到了良好的支持作用。[11]具言之,西安市重点支持了数字化网络技术,完成了对传统文化行业以及产品的改造升级,对旅游园区的文化企业给予了技术改造以及资金方面的支持,推动旅游园区内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消费者、不同来源地的游客精准打造地方旅游文化产品,不仅包括传统旅游工艺品,还打造了融入3D打印技术的陶艺制品、纪念册、儿童玩具、服装、饰品等等,提高文旅产品的质量,带动产业升级。
综上,地方旅游与地方文化结合形成了文化产业发展与旅游事业发展的双轨制,这样的双轨制运行在前期往往需要政府的积极介入和主导,形成对旅游+文化+产业的全方位文旅发展布局;第二阶段政府逐步淡出,放权放手给企业和社会团体,仍然以文化作为核心,形成文化+旅游的产业集群,发挥产业集群的规模效应;第三阶段则重点发挥旅游品牌外部效应,吸引更多的企业进行投资,更大范围地扩大本地文化旅游的影响力,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同时将经济收益合理配置,用在地方的基础建设,例如环境美化、城市建设,增强城市建设的软实力,形成地方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友好的态势,推动文化旅游繁荣的良性循环。
(二)地方旅游与地方历史文化互助互利的路径选择
首先,地方旅游的主题是发展,地方文化资源禀赋产业的培育和文化内容的挖掘本身也是为了当地社会经济一体化发展,因此在地方旅游规划的早期就必须树立文化旅游一体化发展的理念和思路,并以此制定发展目标以及相配套的实施计划,再按照规划制定实施方案。
其次,作为与文化结合的旅游产业,在前期总体上是高投入低产出的情形。与其他产业不同,旅游产业在开发初期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且在3-5 年内基本上没有明显的经济收益,因此在地方旅游与地方文化融合的前期开发建设中,政府必须发挥主导作用,要在前期发展规划中承担“主导”地位而不是“引导”。以政府主导、市场参与、企业经营管理为路径,对本行政区核心文化资源梳理整合,打造文化内核,把文化资源从看不见的隐形资源转化为可创造收益并提升地区知名度的重要抓手,使文化资源从资源转化为生产力。
再次,要培育文化动力,塑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和营商环境,注重文化氛围的打造和文化动力的转换,把文化力转为经济力。通过对文化冲突与矛盾的整合,围绕文化发展目标使不同文化内容和品类相互适应,形成一个均衡、和谐的文化体系。注重文化动力的反馈,只有通过反馈才能掌握文化发展的真实情况,了解动力培育是否得当,转化是否有效,整合是否到位,使文化发展动力得到充分挖掘和发挥,实现文化发展目标。另外,要创新驱动机制,发掘文化动力,打造文化品牌,形成文化发展合力。一方面整合各文化要素,激发居民文化需求,创造需求;另一方面注重发掘传统文化资源,了解本区域的文化资源,发掘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研究其独特性和文化价值,使特色文化富有强大的生命力并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产业布局。
最后,由于地区的文化资源禀赋构成了文化产业发展的逻辑前提和基础,因此资源禀赋的差异性必然形成产业发展路径的异质性,所以不能盲目照搬照抄外地经验。要因地制宜,结合地方文化特色,依托自身独特文化资源禀赋,制定针对性较强、具有可操作性的长远发展规划,注重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还要注意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不能进行破坏性地开发。特别是在打造地方旅游文化品牌,提升文化知名度的同时,要不断提升文化供给质量,增强旅游者的文化认同。可以根据地方不同内容的文化特色,打造地区文化品牌,塑造文化旅游形象,促进旅游者对地方文化的感知与认同,进一步识别文化与地方旅游的融合点。除了物质文化的保护之外,还应该开发非物质文化,将两者融为一体,拓宽旅游者对旅游地文化的认同,提升旅游地的知名度,提升地方旅游的存在价值以及国内影响力。
五、结语
中华民族有着几千年的文化积累,在浩瀚无垠的中华民族文化中,地方历史文化是璀璨夺目的群星。地方文化的集合是中华民族文化不朽的生命力。我们要有文化自信,是在充分认识到不同文化内涵的前提下的自信。无论传统意义上的地方旅游建设还是新时代地方旅游开发,地方旅游与文化的高度结合都是必然趋势。在我国,地方旅游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从地方发展的角度审视地方旅游,以产业兴旺、生态宜游、文化文明为特色的旅游业使地方能够获得较大收益。全面推进地方旅游一体化融合发展,是逐步缩小地方发展差距现实的路径。目前,地方旅游与文化融合发展的路径还需要不断地摸索,需要地方政府在政策、资金等资源上的配置倾斜。当前可以考虑如何从制度上有序有效推动地方旅游要素合理配置、构建地方旅游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共享,推动地方旅游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依法保障当地旅游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从各方面形成地方文旅发展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