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礼文化在“立德树人”中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2023-03-08

淮阴工学院学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礼仪立德树人文化

吴 琼

(厦门工学院博雅教育与艺术传媒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1)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深刻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推进文化建设的战略部署和重大成就,强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需要我们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好、弘扬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守正创新、推陈出新,让中华文化绽放出新的时代光彩。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对民族来说,礼仪是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在中国古代社会中,“礼”和“仪”是作为两个不同的概念出现的。“礼”既作为人际之间相互交往时应遵守的伦理道德准则,同时又作为社会的一种观念和意识。而“仪”则是“礼”的具体表现形式,将“礼”具体化和形象化。礼仪可以终身行之,世代传之。对个人来说,礼仪文化是气质修养的试金石,“胸藏文墨怀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丰富,人的修养就犹如百年陈酿醇香扑鼻、越来越受人敬重和爱戴。

习近平总书记一贯高度重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明确要求“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他说:“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这是人才培养的辩证法。办学就要尊重这个规律,否则就办不好学。”以“立德树人、培根铸魂”为宗旨的育人工程,有必要做好中华“礼仪之邦”中优秀传统文化“礼”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研究。那么如何在高校中做好“礼”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文化心理结构的视域下,可以从礼乐内涵的发展和礼仪内涵的实践两个方面解读“礼”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1 礼乐内涵的发展

“饮水思源”是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中华文明经历了五千多年的历史变迁,但始终一脉相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中华文明是在中国大地上产生的文明,也是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而形成的文明。”[1]230正如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组成部分和基本原理,也是科学总结了人类社会发展历史和文化成果的集大成的人类革命理论经典。“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对传统文化中适合于调理社会关系和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内容,我们要结合时代条件加以继承和发扬,赋予其新的涵义。”[1]278我们有必要探索源头,打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与“流”的内在联系,贯通古今,扬弃继承,转化创新。

1.1 礼始于祭祀:礼敬

礼的繁体是“禮”。“禮”字的左边是示字,表示“天垂象,见吉凶,所以示人”。《周易》有言:“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这里“垂象”的“天文”即是三光者,日月星。“禮”字的右边是豐字,即丰的繁体。上面写作“山”中两“丰”,下面是行礼之器“豆”。豆是一个什么样的器物?豆,是象形字。最早是一种青铜器——古代盛肉或其他食品的器皿,形状像高脚盘。丰字是什么含义呢?有人说是祭祀的牺牲,有人说是美酒佳酿,有人说是美玉宝石。王国维认为“此诸字皆象二玉在器之形。古者行礼以玉。故《说文》曰:‘豐行礼之器’……则豐从珏在凵中,从豆乃会意字而非象形字也。盛玉以奉神人之器……推知而奉神人之酒醴亦谓之醴,又推之而奉神人之事通为之礼。”[2]252而且“古者行礼以玉”时有具体要求,比如古人用不同颜色的玉石祭祀天地四方,如:“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3]1390在《周礼》中有详细记载。

无论在豆上面盛放着的莹润坚硬的玉器或者洁净芬芳的酒醴、抑或是太牢牺牲供奉神灵和祈祷福佑。礼器都是社会地位的象征和尊卑等级的标志物,祭祀仪式也是彰显身份的政治活动。然而不能忽视的是礼的精神内核——敬畏。通过仪式的洗礼,让人的情感变得丰富而深沉,达到教化人心的目的。可见,礼始于祭祀,意义在礼敬。

回顾历史,包含祭祖在内的“祭祀”文化,曾经被贴上“迷信”的标签。“礼教”在文学作品中也作为“吃人”的旧文化。诚然,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上,近百年来的认识是不断深化与发展的。在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中,高举科学与民主旗帜、“批孔批儒”以唤醒民族觉醒是历史的进步与必然,但确实也留下了以二元对立的简单思维把文化划分为“新”与“旧”的对立所带来的对传统文化笼统否定的弊端。

实际上,“文化是民族的生存状态,是民族的基因,是民族的血脉,恰如黄河长江之水,是万万不可抽刀断水、用‘新’与‘旧’简单分割的。”[4]如果,我们从文化的“源”与“流”来看祭祀文化,可知礼与地区的风俗、崇拜有着密切关系,而孔子提出“敬鬼神而远之”就主张用礼敬的理性克制超越蒙昧迷信,李泽厚先生认为:“这种对鬼神不肯定、不否定,甚至不去询问、怀疑和思考的态度,是中国的典型智慧。”[5]118孔子回答颜渊的“克己复礼为仁”就提出了道德伦理方面,克制私欲、心存礼敬的要求。李泽厚先生提出:“具体‘约束’可以随时代社会环境而变化、增删、损益,但人性(仁)须经人文(礼)的培育,却普遍而必然。”[5]217

1.2 礼成于制度:转化

纵观两千多年的中国历史,礼一直扮演着核心角色。礼有很多要素,其中最重要的有两个:礼法与礼义。礼法指构成制度的礼仪规范和法则。孔子曾说:“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5]52孔子为什么说夏商之礼“不足征也”?因为时代太久远了,大禹和商汤两位圣君的制度礼法要流传下来,需要有文字记载,需要有贤明人才口耳相传和礼仪践行。那么孔子说夏商时期的文献“不足”,说明了先秦时期的文字记载很珍稀、贤才复诵践行就更难得了。可见孔子讲的古礼都无法印证了。这也是启发了康有为阐发孔子“托古改制”为维新变法作旗帜。中国经学传统正是通过不断的注、疏、笺、证、解、说等一而再地进行“转化性的创造”,这也是礼学中国化的前进路径。

众所周知,古代中华文明在公元前11 世纪殷周革命之际产生了重大变化。商周国力悬殊,商王朝实力非常强大而周邦很小,并且周文王还被纣王囚禁在羑里。周武王团结了商朝管辖的其他蛮夷部落发起暴动革命。周公旦是文王之子,武王之弟。在牧野之战中周公看到了民心的力量。他总结历史,看到商王朝“亡于失德”,对神鬼奢侈靡费和对百姓欺压奴役。所以周公制礼作乐,提出德政。《尚书·五子之歌》“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正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总结历史成败的经验教训,创新出了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礼乐文化。

孔子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李泽厚先生评价其“既非复古,也非革命,乃积累进化论者”[5]58,既不是复古,也不是革命。西周初年,周公借鉴了夏商的教训,以卓越的才能、惊人的胆略、悲悯的人心建立起伟大的功勋。他制礼作乐,提出草创纲领性的礼。孔子赞叹文采斐然。后来儒生以文字流传、贤人复诵实践,正是重视教化、“重礼崇文”的举措。陈来先生提出礼的演变进程:“它是由夏以来的巫觋文化发展为祭祀文化,又由祭祀文化的殷商高峰而发展为周代的礼乐文化,才最终产生形成。”[6]10这一制度维持了周王朝近八百年的国祚,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是历时最长的王朝。这与周公制礼作乐,以“崇文”为核心的文化不无关系。周代礼制不断完善,直到现在流传的三礼典籍《仪礼》《周礼》《礼记》仍然包含大量可资借鉴的思想内容。

1.3 礼取法自然:秩序

礼即理,就是符合万物运行规律的准则。春秋时郑国大夫子产的言论广行士大夫间,他说“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7]1457。天地人是三才。天之经,也就是天上日月星辰运行的轨则;地之义,也就是地所承载的万物生长的规律,民之行,也就是老百姓平常日用的举止言行。《孝经》传说是孔子弟子曾参所作,“夫孝者,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由此,揭示出以血缘为纽带的人伦孝悌思想与礼有密切联系。湖北荆门郭店出土的竹简中有一篇《尊德义》,表现为儒家子思学派的思想。竹简讨论治国之道:大禹治水掌握了“水之道”;周人的祖先后稷掌握了“地之道”;秦人的先祖造父掌握了“马之道”。同样,礼制就是人之所以为人的“道理”。

当人类社会诞生的时候,有了衣食住行。礼就是秩序,办事和研究学问都要讲究秩序。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礼”是有条不紊、纲举目张的。儒家所产生的礼,是生活取法自然,其精神实质在于把生命的敬重具体化。可见《说文解字·示部》:“礼者,履也”。履的一个含义履行,就是落实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日月之行、星汉灿烂都是有秩序的。在地球村上的所有生物体也都是有组织结构、生长规律的。人遵循秩序,就是顺时养生。如果破坏秩序,就会产生环境失衡。

孔子想通过礼乐教化实现社会大同。大同社会的重要特征就是和谐。《礼记·乐记》:“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万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8]990这是对于礼仪观的生态建构,是整个社会的文明走向进步的标志。

1.4 缘情以制礼:中道

从人心的角度来说,礼与情是辩证的关系。礼主理性思维、情主感性思维。汉代毛亨《毛诗序》中说:“发乎情、止乎礼义。发乎情,民之性也;止乎礼义,先王之泽也。”[9]18这里提出发自内心情感是出自民众的天性,要用礼义来节制。

从中医养生的角度来说,情绪过度会伤及身体。比如七情六欲等不同的情绪会引发五脏六腑的气血循环,如果过度则会伤到身体:喜乐则伤心、嗔怒则伤肝、哀悲则伤肺、忧思则伤脾、恐惧则伤肾。从修身的角度来说,懂得适可而“止”是进德的第一步。《大学》里有“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10]3所以孔子主张中庸之道,认为是中庸是至德,反对偏颇极端化思想和行为。《论语》中的“过犹不及”“和而不同”,主张修养为“文质彬彬”的君子。后来的子思在《中庸》里提出中和之道,“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10]18这是以和谐为追求的目标。

然而儒家所提出的“中道和谐”并不是一味“求和”,中庸曾经被错误地贴上标签,认为中庸就是老好人、骑墙派、默守陈规。孔子曾说:“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意思是:孔子说:“得不到与合乎中庸的人在一起,那么就与狂士和洁者吧!狂士积极进取,洁者有所不为”[5]253-254儒家认为,做到中庸很难,如果做不到,就要勇于向前并且洁身自好,绝不同流合污。孔子的弟子有若曾说过:“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意思是说:“不管大小事都如此。也有行不通的时候,即如果为恰当而恰当,不用礼来规范衡量,那也是行不通的。”[5]15

从自我修身到国家治理,我们推崇礼尚往来,厚往薄来。天下大同是中国对世界格局的构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恕道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忠道都是尊重其他国家和人民,追求和平的。同时,中国礼文化崇尚“富而不骄,贫而好礼”,以人民为中心,为普通民众的福祉而努力践行,不与霸道豪强同流合污。

2 礼仪内涵的实践

习近平在谈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民惟邦本”“和而不同”“天下为公”“以文化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时精辟指出:“像这样的思想和理念,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鲜明的民族特色,都有其永不褪色的时代价值。这些思想和理念,既随着时间推移和时代变迁而不断与时俱进,又有其自身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我们生而为中国人,最根本的是我们有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有百姓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我们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充分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1]241-242曾国藩在《求阙斋记》中写道:“礼主减而乐主盈,乐不可极,以礼节之。”盈是对盈满欲望的追求,是贪得无厌、不知止足。所以我们应当在生活中节用简化,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1 持身之道:主敬

礼之本在敬。智慧、道德和学问都是在敬中才能修得。一分敬畏一分受用,十分敬畏就有十分受用。我们对待自然、社会、他人与心灵,常常有各种轻慢。当人一旦攀比世俗条件如容貌、财富、学历等,都可能对别人心生傲慢,与周遭的环境充满了冲突和角逐;当人一落入失败的境地,就会缺乏信念,甚至自暴自弃,将对外界的所有不敬都回击在自己的尊严上。

儒家认为,敬重生命并不是盲目拔高生命,或尽量满足它的种种需求。相反,在儒家看来,对生命的敬重要求人以巨大的毅力与根深蒂固的人性弱点作斗争,果断剔除生命中的丑陋之处,使之不断完善。《易经·乾卦》说:“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古代君子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也坚守对礼的敬意。比如《礼记·曲礼上》中有:“夫礼者,自卑而尊人,虽负贩者,必有尊也,而况富贵乎?富贵而知好礼,则不骄不淫;贫贱而知好礼,则志不慑”[8]12礼是让自我谦卑,而能尊敬他人,即使一个沿街叫卖的小商贩,也仍然有做人的尊严。社会上广泛的职业歧视或者社会地位不平等所引发的各种矛盾,正是礼仪内核“尊敬”的缺失。孔子主张“贫而乐,富而有礼”,是说为富者更应该仁爱,秉持着自谦而敬人的原则来处事。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做到“主敬”?对待自然,做到强本节用,则生生不息;处身社会,做到克己复礼,而推己及人。与人相处,做到正心诚意、忠恕以行。自扪心灵,做到韬光内照、光而不耀。古代君子教化民众时,言行举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因为他们常怀敬畏之心,一方面对他人的生命常怀敬畏,另一方面对自己的生命常怀忧惧。

2.2 温良敦厚:和雅

“《诗》《书》、执礼,皆雅言也。”李泽厚认为:“中国的书面语言对口头语言有支配、统率、范导功能,是文字而不是语言成为组合社会和同意群体的重要工具,这是中华文化一大特征。”[5]136雅者,正也。气象如人之仪容,必须庄重。《礼记·经解》:“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8]1254礼乐文化能培养人温柔、敦厚、广博、易良的气质。在一举一动中,体现出礼之和、乐之雅。这种和雅的气质表现为仪态万方、无美不备、有事皆臻。

人间之情的真机真味要含蓄、平淡。如杜耒《寒夜》写道:“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在这里,梅花是一种艺术上的触媒,是一场心灵的妙境。而“寻常一样窗前月”与“才有梅花便不同”的统一,就启示我们,雅缘自心境的领悟,最终在普通的生活中实现。这里也写出一种真挚的情感,一种相视而笑、莫逆于心的友情。又如刘禹锡《竹枝词》:“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岸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它的语言特色是运用谐音双关的修辞手法,“晴”与“情”同音,真是“心头无限意,尽在不言中”。

这些诗明朗流畅、感情真挚、通俗而朴素、含蓄而平淡,却不失去真机真味。俗与雅,没有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而是相反相成。要俗中出雅,雅中含俗,有雅有俗。温柔、贤良、敦实、厚重作为雅的内在生命力,寓俗于雅,则能雅俗共赏。

2.3 洁静精微:守静

《礼记·经解》中有“洁静、精微,《易》教也。”[8]1254这“洁”指人“修身如玉”。因为人的性格好比是一块原始粗糙的玉石,要想使之成为精美的艺术品,需要反复不断地雕琢。而在雕琢时一定要聆听内心的声音,表现出气定神凝的姿态。如道家之虚极守静,《道德经》有“致虚极,守静笃”“归根曰静”[11]35,王弼注“静”字之义:为万物之根本、长久之道。[11]37《道德经》中“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11]8用辩证的思想勉励世人懂得“虚怀若谷、大智若愚、以弱胜强”的道理。王弼认为:“心为怀智而腹怀食,虚有智而实无知也;骨无知以干,志生事以乱。”[11]8虚,是放下心境中各种人我是非,空旷下来,虚静以待。那么道才能灌注于身心,通过虚静的工夫才能归道。

从反面来说,刻意求静往往心神不定。古代寓言如猢狲入布袋、水上按葫芦,皆是这个道理。《大学》中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10]3就是要从心上下工夫,懂得止于当止之处,停下纷繁过度的思虑。就像一个愚蠢的人要摆脱自己的影子,他跑得越急,影子就追得越快;一旦他走进了树荫,影子就顿然消失了。那么,我们如何做到内心静而不躁;外身齐而不乱呢?《礼记》中记载中国人很早就有在祭祀等重要活动之前沐浴、斋戒的传统,目的是培养静气。中国人善于运用庄重的仪式来收摄身心,比如典雅的音乐、经典的诵读、焚香品茶、站桩打坐,等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人类文明无论在物质还是精神方面都取得了巨大进步,特别是物质的极大丰富是古代世界完全不能想象的。同时,当代人类也面临着许多突出的难题,比如,贫富差距持续扩大,物欲追求奢华无度,个人主义恶性膨胀,社会诚信不断消减,伦理道德每况愈下,人与自然关系日趋紧张,等等。”[1]277虽然时代发展了,但是涵养从容的静气、合一调畅的身心对现代人的生活和工作更加有益,仍然适应时代发展和人心需求,值得我们继承与弘扬。

2.4 身教言传:中道

“言行,君子之枢机;枢机之发,荣辱之主也。”[12]236这是说明言行与人的荣辱之间有紧密的关系,言行是荣辱的主宰。儒家讲“巧言令色,鲜矣仁”,李泽厚先生评论说:“在原始巫术仪式中,巧言令色而无真诚情愫,乃大罪恶而不可容许者。”[5]7批评“乡原”是德之贼。乡原就是乡中貌似谨厚,而实与流俗合污的伪善者。古人讲:“足恭伪态,礼之贼也。苛察歧疑,智之贼。”[13]114“足恭伪态”,足恭——指过度谦敬。对人过分恭敬、态度虚伪,则为“礼之贼也”。中国虽是礼仪之邦,但总是毕恭毕敬、唯唯诺诺的,反而是“礼之贼”,是礼教的危害者。

恭敬谦虚是美德,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可是如果没有真诚心,态度虚伪,恭敬就变成了谄媚,必定有所企图,“礼下于人,必有所求”,正是此意。真正的礼是自然流露的,“足恭伪态”不但不能弘扬传统礼教,反而会误导社会大众,使人心走向虚伪浮华。

自古以来,人人知见,只知道有善恶的两条路,用礼乐教化促人改恶迁善,这种观念造就古代礼教约束人性的奇特历史。其实善恶两端都是外在的环境与自身相对待的两种评价,与人的内在天赋的道德性毫不干涉。所以作恶的人可以改为善,为善的人会变成恶。因此人心之善如果没有到至善,都有可能会退转,即使善也非真善。如果学问没有学到家,没有成为人价值观和世界观的一部分,都会忘记而浑然不觉,即使知道也非真知。

可见,中国传统文化从来有贴切人心的直观,不作纯粹认知,而能直击心灵,即使广大高明的圣贤之道,也不离开日用平常。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礼乐内涵的发展方面,礼始于祭祀、成于制度、取法秩序、缘情制礼。在礼仪内涵的实践方面,主敬、和雅、守静、中道。将中华礼文化加以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新时代大学教育中“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

首先,“立德树人”是大学教育的根本。学习古代书院制度中的精华,在校园中建立《学规》《箴言》《院训》等章程,以古为今用的方式促进师生品德涵养。在国学导读方面,深入解读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圣贤事迹,诠释国学经典中的天人之道、仁义之道、处世之道,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引领学生理解传统文化中的礼仪价值、传承与弘扬中华传统礼仪精神。

其次,“以文化人”是大学教育的方法。一方面不断丰富诗乐舞的艺术美育,在春风化雨中培育人温柔敦厚的气质,让人感受中华传统“礼乐”中的中国精神与中国智慧。让青少年在参照西方礼仪范式的基础上,形成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另一方面用释菜礼(祭孔)、拜师礼、成人礼等嘉礼仪式丰富校园文化,还可利用科技发展成果,建立传统礼仪文化馆,设计“吉凶军宾嘉”五礼的程序和仪式,采用VR 技术实现古代仪式的真人体验。

再次,“传承创新”是礼仪发展的重要内涵。重视“礼经”学术传统,“重经史,强基础,而又考时势、通世务,由通经致用接引,可以创造性转化,完成今日大学服务社会、引领社会的时代使命。”[14]

最后,“以礼代理”是回归当下的人伦日用,不仅把宋明理学作为知识系统来研究,而且把“礼用贵和”“能近取譬”“克己复礼”实行在平常的生活中。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和人格教育,在生活中做好扫洒应对、待人接物、孝亲尊师等行为。

目前,大学生对中华礼文化的认知方面还不牢固,在日常行为的礼仪实践方面还不自觉。因此建立和规范礼仪制度,积极构建家庭、学校、社会、网络共同发力的礼仪文化教育体系显得尤为重要。让广大群众深刻认识礼仪在现代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树立正确的礼仪观。让青少年在学习和生活中感知礼仪、领悟礼仪、践行礼仪,推动现代文明礼仪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总之,要把我国历史文化和国情教育摆在青少年教育的突出位置上,以“两个结合”为理论背景,引导青少年坚定“四个自信”。结合新时代要求,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学以致用、用以致学”才是新时代正确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遵循和科学方法论。

猜你喜欢

礼仪立德树人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谁远谁近?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浅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实践立德树人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礼仪篇(下)
孝——礼仪第一礼
知礼仪,做谦谦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