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慢就业”现象重审:基于三螺旋理论的视角

2023-09-14张文亚

淮阴工学院学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慢就业毕业生人才

张文亚

(淮阴工学院招生就业处,江苏 淮安 223001)

随着大学毕业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每年进入就业市场的毕业生规模居高不下,2022 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首次突破千万,见图1。同时受新冠病毒感染疫情等多种因素叠加影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越发突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强化就业优先政策”。然而,在严峻复杂的就业形势下,一些00后的毕业生却显得很“淡定”。他们并不急于求职,而是以种种理由选择了“慢就业”,“闲置”或“放空”自我[1],并且具有这种就业心态的群体有扩大之势,根据猎聘调研数据显示,63.49%的大学生表示可以接受毕业半年之内找到工作;另外,还有接近一成的大学生选择了较为佛系的“一年以内”或者“找到满意的为止”。

图1 2002-2022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一览表

2018年7月,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曾经做过一个关于“慢就业”的问卷调查,共有2009 名受访者参与,认为周围有“慢就业”大学生的占到72.9%,有73.9%的受访者认为大学生应该尽早树立职业理想,明确职业规划。大学生“慢就业”的原因及调研比例见表1。

表1 大学生“慢就业”的原因及调研比例

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关系到学生及家庭的切身利益,关系到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关乎社会的和谐稳定。分析大学生“慢就业”的成因并探究其提速策略,对于落实人才强国战略,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1 三螺旋理论内涵

20 世纪50 年代,生物学领域最早提出“三螺旋”的概念,90年代中期后,学者亨利·埃茨科威兹借用此概念首次提出了政府、产业和大学之间的三螺旋模型,并用以解释三者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创新结构关系和各方驱动力。罗伊特·雷德斯多夫对此概念进行了发展,并提出了该模型的理论系统,见图2。在该理论视域下,政府(G)、产业(I)、大学(U)三者在“保持自己的独立身份”履行其传统职能的同时,还发挥着另外两方的功能,三者的“交迭”则是创新系统的核心,这是政府、产业、大学三个主体在内核互不侵蚀的条件下,各自派生出来的创新要素相互作用、不断融合的产物,由此让整个系统得以螺旋上升,不断发展[2]。

图2 政府、产业、大学关系三螺旋模型图

2 三螺旋理论视角下“慢就业”的成因分析

“慢就业”现象形成的原因是多元的、综合的。通过研究三螺旋理论中政府、产业、大学三个主体相互作用机制,可以分析出在“慢就业”现象的形成过程中三个方面的因素。

2.1 促就业的政策措施未落实落细

当前“慢就业”现象存在逐渐蔓延的现象,00后大学毕业生之所以选择“慢就业”,与家庭经济状况普遍较为优越密切相关,他们正享受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这正为其“慢就业”提供了物质基础[3]。根据亚伯拉罕·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们在底层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后,需求层次也将逐层升级。更多的毕业生在离开校园后仍离不开家庭的经济支持,这种经济支持甚至超过了就业所得,因此就业的迫切程度下降,当无需再为生计而奔波时,毕业生有了等待、对比、优选就业机会的条件,体现了其要满足自身精神层面需求的意愿,这也是毕业生选择“思考人生规划”“游学”“体验人生”的原因所在。

各级政府部门已经意识并预警到“慢就业”现象,通过政策调节,从供需两端发力,一方面坚持政府帮扶,另一方面协同就业市场化、社会化。如《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均要求从岗位开发、就业服务、兜底帮扶等方面促进毕业生尽快尽早就业。同时还通过财政、金融、投资、消费等多个层面稳定产业链、供应链[4],在政策落实的过程中,相关部门还应进一步落实落细工作,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产业链现代化,振兴实体经济等方面还要下大力气,对高校学科、专业布局的宏观管理和指导还要进一步加强。另外,好的政策还需要通过有效的宣传和解读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效能,更好地帮助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正确理解和响应。当前,面对新出现的灵活就业,其发展规模、领域和业态都有不断拓展的趋势,相关配套的政策措施还未能及时跟进,有的就业权益得不到保障。在搭建平台促进校地合作方面,相关工作还可以做得更加精准、高效,如订单制培养、促进企业实践教育与高校学科教育的融合,不断提升毕业生对相关产业和行业的认知。

2.2 产业链的转型升级未按实际需求储备人才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原本追求速度增长的模式已经转变为关注质量提高,带来的就是产业链的转型升级,且不断朝着网络化、智能化、科技化方向发展。产业发展面向长远的规划,则需要高质量就业岗位的持续开放以储备人才。当前一些产业在“引才”“育才”和“留才”等方面尚存在可提升的空间,主要表现为:一方面良好的政策引导和营商环境促进了产业规模的扩大,然而人才储备的意识不强,人才引进观念陈旧,引进标准或条件不合理,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慢就业”现象,同时也制约了产业自身的进一步发展壮大。另一方面传统产业仍摆脱不了“粗放型”的特征,技术、装备和生产工艺等智能化、网络化、数字化程度不高,产业链竞争力不强。政府虽然不断推行转型升级政策,然而一些传统产业对于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的主动性、积极性不高,有抱陈守旧的思想。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不尽合理,对于产业转型升级所需的专业型、复合型、数字化人才匮乏问题缺乏主动作为,高层次人才引进的力度不够,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等尚处于较低层次。另外,产业发展中对于引进人才的培育和科技攻关团队建设的意识不够强,部分企业的用人机制不够科学合理,分配机制不够完善,人才价值与待遇匹配度不高,引进的人才缺乏充分施展才华的平台,这些现象往往同时和一些产业固守自封的发展观念交织在一起,最终形成恶性循环,导致人才大量流失,进一步影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空间。

2.3 对大学生的教育引导未紧跟时代步伐

高校对于大学生的教育和引导要与时俱进,针对“慢就业”现象,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和方案,优化专业结构解决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做好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帮助毕业生尽快完成角色转换。

现实中很多大学生选择“慢就业”也是无奈之举,因为岗位需求与自己的能力不匹配。从用人单位来看,多数企业认为大学生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适应工作环境,大学生的就业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从实践来看,部分高校的部分专业设置缺乏科学有效的论证,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存在“脱节”现象。

大学生的“就业观”仍需要不断加强教育引导,各高校虽然当下普遍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创业指导相关课程,但由于师资队伍的专业化水平不够,相关课程的建设和理论研究缺乏体系,大学生对待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等相关课程的态度不够重视,整体教育效果不甚明显,大学生的就业观念未能从根本得以修正。拖延进入职场的时间,角色转换慢实际上反映的是其内心缺乏远大的职业理想,未形成明确的职业规划,也反映毕业生对自己的职业兴趣和能力不了解、不自信,职业目标不够清晰,体现在对待就业问题犹豫不决或缺乏勇气,“决策慢”导致“行动慢”。

3 三螺旋理论视角下破解“慢就业”的对策

高等教育发展至今,大学从社会边缘走向了社会中心。作为大学职能中最根本的人才培养,服务国家战略、服务产业需求是其在新时代的应有之义。因此,大学生就业的三方主体与三螺旋模型具有高度一致性。从实践层面看,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工作,在行政体制改革方面,正以深化“放管服”改革为重要抓手,不断优化政府治理、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从要素、投资驱动转向科技创新驱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高等教育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规模不断扩大,质量不断提升。这些都为构建好大学生就业的三螺旋模型提供了实施可能。

三螺旋理论的价值主张与大学生就业工作的内核理念之间具有高度拟合性,用三螺旋理论研究我国高校大学生就业工作是可行的[5]。结合实践,分析三螺旋主体及创新要素的运行轨迹,构建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的生态系统,见图3。

图3 三螺旋理论视角下大学生就业生态系统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随着新时代社会矛盾的重大转变,高质量就业和充分就业是当前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首要任务。作为一种社会现象,要从根本上解决“慢就业”问题,从政府层面,则要做好教育规划,建立国家政策层面的促进大学生就业框架体系,推动高等教育发展并适应社会需求;从产业层面,则要认真践行“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紧紧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人才链,锚定产业转型升级,特色发展,开发更多岗位资源,形成良性循环;从高校层面,则要抓好大学生的核心就业能力提升,并将之与学科建设、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师资队伍紧密结合起来,根据产业需求适时调整,教育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树立远大的报国志向。

3.1 政府视角:完善政策做好服务

经济运行要保持在一个合理的区间内,稳就业、保就业是关键支撑,面对“慢就业”现象,政府部门需要利用政策法规、资金投入、公共服务等措施来改善。

3.1.1 完善就业政策

大学毕业生基数庞大,并逐年增加,近年来,大学生就业还受到复杂的国际环境和新冠病毒感染疫情的叠加影响,就业形势总体严峻复杂。在这样的就业形势下,针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和“慢就业”问题,政府部门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就业的政策,较好地实现了“稳就业”“保就业”的预期目标。未来工作的重点应放在相关政策的延续和衔接上,往往还需要人社、教育、财政、税务等多个部门的统筹协调。好的政策要能够及时兑付、顺利落实才能深入人心并发挥更好的效果,发挥政策性岗位在就业市场的稳定器作用。公务员、事业单位招录招聘的岗位持续开发,支持地方自主扩大“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等项目的招募,结合考研、专转本、毕业生应征入伍等促进毕业生多渠道就业。

3.1.2 实施产业聚才

围绕优化产业结构不断提升产业层次,制定更为清晰的产业战略,科学确定区域结构布局,大力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打造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始终面向未来前瞻性地审视当前产业发展的优先级,立足新阶段,高质量谋划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新蓝图。围绕产业发展需求,通过产业链布局人才链,依托人才链壮大产业链。两者之间实现同向同行,互利共赢。同时发挥产业链的“链长”的功能,打造产业链创新联合体,让产业链的上下游单位,均能有效带动就业增长。相关部门要加强调研和大数据分析,整体把控各高校申办的专业及计划,调控并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总的原则是要让学科专业布局与区域内的产业布局紧密结合起来,避免无序扩张人为造成就业的困境,通过高校的资源融合积极为产业聚才。

3.1.3 优化服务体系

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提升公共就业服务能力,坚持市场主体稳岗,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带动人民群众就业,持续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建立“一对一”帮扶机制,对接企业发展需求,精细做好纾困解难。鼓励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支持自主创业。在简化就业派遣手续、社保权益保护和提供社会服务等方面予以支持,在大学生灵活就业的劳动权益、社会保障、职业伤害等方面出台、完善政策;在体制机制上为创业融资、经营场地和科技孵化等创造有利条件[6]。稳定公共部门岗位规模的同时,广开就业渠道,实施好青年就业见习岗位开发、引导高校广泛开展“访企拓岗”,做好就业困难毕业生、离校未就业毕业生的帮扶和兜底保障。当前,更强调高效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为产业发展提供精细化服务,一些重点企业,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和关键基础设施等更要加强政策性就业保障。

3.2 产业视角:紧盯战略转型升级

3.2.1 加快转型升级

进入新发展阶段,产业的发展呈现出不同以往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一方面要求产业发展紧盯国家发展战略,另一方面还要敏锐地察觉市场动向,找准定位后适时调整自身的发展思路和方向,发挥自身优势,做到精准发力。传统产业要紧跟时代步伐,大胆拥抱新技术、新成果,重新挖掘产业价值,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更要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切实通过提高现代化水平提升产业竞争力。与高校加强产学研合作,积极储备高素质人才,促进产业融合创新。在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充分发挥其人才集聚效应,打造各类人才创新创业集聚中心和示范基地,提升人才项目附着力,让人才支撑产业,实现“双向奔赴”,从而使产业发展在技术、制度、管理等方面具有可持续性[7]。

3.2.2 创优人才环境

具体到产业链的每个用人单位内部,则要坚持“引”“育”并举,各尽其才。让引才的机制更具活力,使育才的措施更富成效,并以感情留人、待遇留人、事业留人,全力做优产业人才成长的良好生态环境。对人才而言,良好的待遇是基础,但并不是吸引人才的唯一要素,人才的发展空间和成长环境更为重要。产业在不断发展的同时,要注重营造爱才、惜才、重才的氛围,加大表彰激励和宣传力度,让做出成绩的人才受到更高的尊重,有更多的成就感、获得感。要针对各企业和人才的实际需求,依托高校和科研院所、企业大学、各类线上教育课程等,开展前沿科技、数字经济、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管理能力等方面的各类培训活动,让人才始终保持丰富的知识储备,始终在解决生产实践难题上有创新的思维和方法。加强与高校的协同共建,深化产教融合,搭建好各类发展平台,为人才创新创业提供包括政策保障、金融扶持、科技团队、成果转化、法律咨询等方面的全过程服务,千方百计帮助人才扫清创业路上的“拦路虎”和“绊脚石”。

3.3 高校视角:教育引导提升能力

3.3.1 强化思想引领

高校要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切实推动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取得新成效。如前文所述,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特别是随着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的实施,我们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能够让大学生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是其内在的精神追求和核心驱动力。让大学生充分认识到他们对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作用。以淮阴工学院为例,该校将“三全+恩来精神”育人的理念运用到就业教育中,把“就业成才”的梦想写在“家国情怀”的答卷上。积极引导毕业生到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

3.3.2 做好就业指导

高校要设置专职的就业指导机构,加强就业指导人员的专业化建设,重视协同共建,引入校外教育资源,让就业指导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就业指导人员要组织定期研讨,不断提升理论水平,尤其是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年级进行差异化的教育。高校还要将就业观的教育渗透到其他理论和实践教学中,尤其是实践教学,如社会实践、课程设计、企业实习实训等,如果能在与就业相近的环境中讲授如何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则教育教学效果将事半功倍。让大学生认识竞争压力的同时也让他们拥有时不我待的精神,舍我其谁的决心,开拓进取的气魄,从而有效改善“慢就业”现状。

高校要始终将就业观的教育作为就业创业指导的重点,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体系[8]。从低年级开始帮助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积极引导其认清就业形势,准确客观地自我认知,重视到基层就业,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等方面的心理建设,培育终身发展的职业生涯理念,最终让广大学生认可和接受“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

3.3.3 提升就业能力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的内部矛盾(内因)是事物自身运动的源泉和动力,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部矛盾(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第二位的原因。“慢就业”现象的产生,诚然是受到社会、家庭等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或影响。然而,大学毕业生自身职业能力不强,不能适应岗位需求等内因则更是形成“慢就业”的主要原因。提升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一直受到理论界和高校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大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是大学生在就业竞争中迫切需要的一种综合素质能力,这种能力包括思想品德、职业道德及文化修养,基础理论及专业领域知识技能掌握,社会实践及动手能力,职业生涯规划及求职面试就业技巧等[9]。大学生应从低年级开始就积极为走上工作岗位作各类知识和能力的准备,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不等不靠,确立适切的职业目标后,更要及时付诸行动,以职业目标为指引,推进个人就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10]。当然,职业目标的确定切忌好高骛远,不切实际。

3.3.4 做好就业帮扶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加强困难群体就业兜底帮扶。”困难群体的就业问题是一项需要长期关注和解决的重要任务,也是促进就业尤其需要关注的方面。大学生群体中,困难毕业生包括脱贫家庭和脱贫不稳定家庭毕业生,孤儿、残疾、少数民族、退伍复学毕业生,突发严重困难家庭、低收入(零就业)家庭毕业生和其他就业心理困惑、学业困难或就业能力有待提高的毕业生等,高校要坚持“重点关注、重点推荐、重点服务”的原则,实施结对帮,“点对点”联系,了解和掌握每一位困难毕业生的就业需求和个性特点,充分实现帮扶对象、帮扶措施和帮扶管理的精准化。从就业政策宣讲、就业能力提升、就业资源推荐、求职创业补贴、就业焦虑疏导等多方面综合施策,协调各方资源,解决好困难毕业生群体“急难愁盼”问题。

4 结语

大学毕业生的教育引导是一项系统工程,仅依靠高校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要提升大学生的价值认同,则需要政府、产业、高校、家庭等多方的合力,全社会都是育人的课堂。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在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起着主导作用,需要不断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校正传统的价值判断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如不少家庭受“学而优则仕”的思想影响,希望子女毕业后是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至少是“坐办公室的”,热衷于在大城市、大单位、大公司工作[11]。社会上也有不少“铁饭碗”“稳定工作”这样的思想,人为地将工作类型分层,导致大学生对某些工作不屑一顾,实际中不愿从基层做起,不愿通过自身努力和奋斗实现人生价值,选择工作时期望过高,害怕吃苦,难以基于自身条件以及就业现实的角度出发,表现出“高不成低不就”的矛盾状态,这也是形成“慢就业”的重要因素。

另外,三螺旋理论在提速大学生“慢就业”的实践中,推动三螺旋向上运动的动力仍然有充分释放的空间[4]。关于宏观政策、产业发展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创新价值取向不完全一致,使三螺旋模型中的三方主体在协同合作发展中的定位不够清晰,一些理念共识仍需要加强,政产学研合作的体制机制性障碍仍然存在等,这些都是未来进一步研究的侧重点。

猜你喜欢

慢就业毕业生人才
9岁的高中毕业生
人才云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慢就业”并非一曲田园牧歌
“慢就业”开始在中国流行
警惕“慢就业”变身“懒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