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对农民增收的影响*
——基于茶叶区域公用品牌视角

2023-03-08刘诗羽陈江华李道和

农业经济与管理 2023年1期
关键词:茶农品牌价值公用

刘诗羽,陈江华,李道和

(1.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广州 510642;2.江西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南昌 330045;3.江西农业大学人文与公共管理学院,南昌 330045)

一、引 言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持续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仍然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的奋斗目标,缩小社会收入差距的首要途径是推动农民收入增长,而发展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是促进本地农业收入增长的重要手段(王文龙,2016)。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是依托本地区农产品资源优势创建的为本地区相关组织、农业生产经营者等共同拥有,在使用方面具有地缘性和非排他性的农产品品牌。研究表明,发展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能够有效扩大其市场销售范围、保证其市场竞争优势,进而提高农产品市场售价来有效带动农民收入提升(徐大佑等,2018),同时还能有效降低交易成本,增加优质农产品供给,使农产品生产供应跟上消费需求的发展变化,推动社会经济整体持续健康发展。因此,要提高农产品质量以适应消费者对安全优质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和实现区域农业经营的现代化,实现企业和农民的双赢,必须加快推进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发展(李大垒等,2017)。随着我国市场一体化的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各地经济联系越发密切,不同地区的农民收入水平以及经济发展状况可能存在空间相关性,通过空间维度研究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对农民收入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这对推动农产品品牌和产业政策的空间整合、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但也有学者认为,在发展中国家,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的发展能给农户带来的收益较低(Bart等,2013),在考虑空间维度的前提下,究竟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的发展及其价值提升是否会影响农民收入甚至带动周边地区农民增收?此影响又是否具有地区异质性?这些问题的解答对进一步挖掘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在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方面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本文基于茶叶区域公用品牌视角,试图对此影响机理作出分析。

二、文献综述与研究假设

(一)文献回顾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和持续推进,学界对于农民收入提升问题更加关注。现有研究发现农产品贸易(马轶群,2018)、城镇化发展(丁焕峰等,2017)、农产品电商(曾亿武等,2018)、农村人力资本(骆永民等,2014)、成立家庭农场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张益丰等,2019)等对缩小区域间农民收入差距、带动农民收入提升均具有积极作用,并且该积极影响会随着政府重视程度和支持力度的提升而增大。此外,地方政府为农业产业发展提供的相关政策、资金支持、公共服务等也均能够有效增加农民收入(郭军等,2019)。

近些年学界关于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对于农民增收影响的研究越来越多。有学者指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在农民收入提升和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中产生日益强大的积极影响,积极发展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能够有效提高农产品价格和利润率,能够直接增加农民收入(Yasuo等,2013),而部分学者如董亚宁等(2021)却认为农产品品牌化的发展对于邻近地区具有负向空间溢出效应。现有关于农产品品牌价值提升是否有助于带动农民增收的研究并未得出一致结论,因此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的发展及其价值提升与农民增收之间的关系还有待进一步验证。

茶叶作为我国重要的传统经济作物,由于其自然特性适合在丘陵山区等地形生长种植,茶产业在山区脱贫攻坚过程中发挥显著积极作用(陈桃等,2018),茶产业已成为当前我国茶产区广大农村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打造茶叶品牌对于加快推进乡村振兴进程、助力茶农增收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胡晓云等,2020),而茶叶区域公用品牌的建设和发展与茶农收入增长以及茶产业转型升级息息相关。

综上所述,现有研究为本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现有关于茶叶区域公用品牌空间溢出效应的研究较少,大多集中于探讨茶叶区域公用品牌整合(李道和等,2020)、以及针对某个具体茶叶品牌或某地区茶产业的建设与发展现状进行定性分析,缺乏实证研究,更鲜有学者从空间经济学视角来分析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提升与茶农增收之间的关系及其代表的经济意义,忽视了地理因素的影响,且现有研究尚未得出一致结论。基于此,本文采用空间杜宾模型等实证检验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提升对本地区及邻近地区茶农增收的影响及作用路径,捕捉其直接影响效应、空间溢出效应及不同茶叶产区之间作用的地区异质性,助力茶农持续增收。

(二)研究假说

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发展及其价值提升对本地茶农增收具有直接影响,主要通过两条路径实现:一是带来品牌溢价,提升茶农经营性收入;二是形成产业集群,促进当地产业融合,增加非农就业机会。

首先,与普通茶叶相比,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具有更高的生产工艺,加之政府背书,消费者能够轻易将其与普通茶叶区分,且消费者对可追溯农产品、区域品牌等获得政府认证的品牌农产品有更强的支付意愿以及更高的认可度和信任度(梁飞等,2019),因此不难推断茶叶区域公用品牌附带的品牌价值及消费者愿意为其支付的溢价能够直接增加茶农的经营性收入。其次,茶叶产业链横跨种植、加工、旅游三大产业,茶叶区域公用品牌能够在其发展过程中有效集聚区域内其他经济资源,形成产业集群效应,推动当地产业融合,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提升方面有着深刻影响。产业集群效应和产业融合反过来又能助推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的提升和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吸引农民返乡创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通过带动其非农收入的提高而实现农民收入整体增加(张林等,2020)。此外,茶叶区域公用品牌的发展与产业融合的形成,还有利于加速当地土地流转,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茶农的财产性收入(刘燕等,2019),当地还能够依托品牌的发展争取到更多的政府财政支持,用于完善基础设施、优化公共服务等,提高茶农的转移性收入,进一步带动茶农增收。基于此,提出研究假说1。

H1: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对本地区茶农增收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越大,茶农增收的可能性越大。

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提升对于茶农增收具有空间溢出效应。由“地理学第一定律”可知,事物之间的联系具有普遍性,都具有或强或弱的空间相关性,但相比距离较远的事物,距离较近事物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Tobler,1970)。当某地区通过发展茶叶区域公用品牌来实现本地茶农收入增长时,还有可能对周边地区的茶农收入产生一定间接影响。宏观来看,一个地区的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发展模式及当地对茶产业的支持政策等均有可能发生信息外溢,从而对邻近地区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促使邻近地区政府进行模仿、合理规划和完善该地区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发展布局及所需配套基础设施等,进而带动该地区收入水平的提升。微观来讲,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可利用茶叶产品、技术人员等的市场流动来产生显著的知识外溢,以扩大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发展的外部性。同时,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升,便利的交通等方式也为茶农前往周边经济更发达的地区就业创造了条件,拓宽了茶农的就业渠道,提升其非农收入。因此在检验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发展对茶农收入的影响时应考虑其空间相关性,即本地区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的提升有可能对省域范围内乃至邻近地区茶农的收入产生影响。基于此,提出研究假说2。

H2: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对省域范围内邻近地区茶农增收具有空间溢出效应,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提升有助于促进省域范围内邻近地区的茶农收入提升。

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提升的增收效应具有地区异质性。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依托本地区农产品资源优势而创建,作为公共物品的一种,其在使用方面具有地缘性和非排他性,极易面临“搭便车”行为等挑战,这就决定了政府在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开发、管理等方面需要承担重要责任,以政府调控介入等途径来克服市场失灵(李道和等,2020)。由于各个茶叶主产区的要素禀赋、社会经济发展能力以及政府对茶产业发展的重视程度等不同,相应的公共物品能够产生的增收效应在地区层面不一致,会表现出地区差别(骆永民等,2012),不同地区的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发展及其价值提升能够产生的增收效应也会不同。基于此,提出研究假说3。

H3: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提升对茶农的增收效应具有地区异质性。

三、变量选择与模型设定

(一)数据来源

本文数据来源于2010~2019年间我国49个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及其所在茶叶主产区(市、县)的面板数据(除港澳台地区外)。核心变量数据为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主要来源于浙江大学CARD茶叶品牌价值评估课题组所发布的评估报告。其他经济、社会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海关总署、《中国农业年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各省统计年鉴及其统计公报,个别缺失值根据该指标历年数值予以估算。选取的49个茶叶区域公用品牌涵盖我国四大主要产茶区(江南、西南、华南和江北),样本数据具有良好的代表性(见表1)。

(二)变量选择与描述性统计

(1)被解释变量。茶农收入水平(Income),本文选取各茶叶主产区(市、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来衡量,并对该数据做不变价处理。

(2)核心解释变量。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Value),考虑数据的权威性、可得性、连续性,本文选取自2010年起延续10年的浙大课题组基于CARD模型测算发布的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数据(亿元)来衡量,其中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品牌收益×品牌忠诚度因子×品牌强度乘数(胡晓云等,2020)。

(3)控制变量。影响茶农增收的因素众多,为了避免模型中可能出现的遗漏变量问题,本文基于学界研究成果,增加下列控制变量。①茶产业增加值(Product),用各地茶叶产量(t)衡量,由于我国茶叶进口规模小,因此选用茶叶产量作为茶产业增加值的替代变量较为合适。②对外开放程度(Ex⁃port),用各茶叶主产区的茶叶出口总额(万美元)表示。茶叶出口贸易的发展很有可能通过扩大茶叶市场,促进茶产业发展来带动茶农收入提升。③茶产业资本投入(Capital),考虑数据的可得性,选用各地区农林牧渔业固定资产投资(万元)除以当地年末实有茶园面积(公顷)来反映当地政府对茶产业的资源投入力度。政府提供的相关政策和资金支持、良好的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等均能够有效增加农民收入(郭军等,2019)。④城镇化水平(City),用各样本茶叶主产区的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表示。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意味着农村居民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地区转移,农民的非农收入也将逐渐提高,同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也能有效提高第一产业的劳动生产率,进而提高农民的农业收入,最终实现农民收入的总体增长。⑤地区生产总值(GDP)。该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越高,越有可能带动本地及周边地区茶产业的发展及茶农增收。

为解决量纲和异方差问题,本文对比值之外的变量均作对数化处理。由表2可知,本文选取的49个茶叶区域公用品牌所涵盖的茶叶主产区(市、县)样本中既有以农林牧渔业为主的经济较落后地区也有以第二、三产业为主的经济较发达地区,其各自的茶叶生产能力、对外出口程度、城镇化水平、茶产业资本投入力度不一,样本数据标准差较大,表明样本数据具有良好的代表性。

表2 变量含义及描述性统计

(三)模型设定

为检验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提升对茶农收入增长的影响,本文分别从直接影响效应、空间溢出效应和地区异质性三个维度来建立计量模型。

1.直接影响效应

根据研究假设,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对茶农收入增长具有显著正向促进效应。为检验这一直接效应,本文建立的面板模型表达式为:

上式中,i代表49个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对应的茶叶主产区(市、县),t代表时间,εit是随机误差项。

2.空间溢出效应

进一步,考察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提升对茶农增收的空间溢出效应,需建立空间计量模型。对于面板数据而言,空间杜宾模型(SDM)能够更全面测算其空间溢出效应,因此本文后续研究以空间杜宾模型为主。基于变量选取,结合式(1),构建的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提升对茶农增收的空间杜宾模型如下:

此外,构建的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提升对茶农增收效应的SAR模型、SEM模型的表达式如下:

①空间自回归模型(SAR):

②空间误差模型(SEM):

其中,wij为空间权重矩阵(邻接矩阵),其中相邻区域(同一省份)取值为1,不相邻区域(不同省份)取值为0,并作标准化处理。ρ为空间自回归系数,λ是空间误差系数,为被解释变量的空间滞后项,β为解释变量的直接影响系数;θ为解释变量和控制变量的空间滞后项系数,衡量解释变量对茶农增收的空间溢出作用;为解释变量和控制变量的空间溢出项(文中X分别指lnValue、lnProduct、lnExport、lnCapital、City、lnGDP),εit为随机误差项。

3.地区异质性

本文关于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提升对茶农增收影响的地区异质性检验相比空间溢出效应检验仅新引入反映地区差异的变量,具体模型表达式同上未发生改变。

四、实证分析

(一)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提升对茶农增收直接效应检验

模型多重共线性诊断结果显示(见表3),VIF值全部低于10,故模型几乎不用考虑多重共线性。

表3 多重共线性检验结果

在不考虑解释变量的空间影响时,Hausman检验结果(χ2(6)=32.63)支持采用固定效应模型(FE)估计模型式(1),结果如表4第(1)列所示。

固定效应模型回归结果表明,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对茶农增收的影响在1%水平上显著,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提升对茶农人均收入增长影响的系数为0.253,可以看出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的提升确实有利于本地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带动本地茶农增收,这与预期完全相符。此外,根据前文的理论分析,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提升还可能对邻近地区茶农增收产生影响,即有可能存在空间溢出效应,因此,有必要借助空间计量模型对此进一步考查。

(二)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提升对茶农增收空间溢出效应检验

根据Ehlorst(2012)提出的空间面板模型设定形式的检验步骤,首先拉格朗日乘数检验(LM-lag和LM-err统计量)均显著,说明样本数据存在空间相关性,因此本文进一步借助空间计量模型对其展开研究,但为对比不同空间计量模型的区别,本文分别列举了上述三类模型的实证结果。同时,Haus⁃man检验(χ2(5)=16.41)判断应采用固定效应的SDM模型回归,具体回归结果见表4。

表4 空间溢出效应检验回归结果(邻接矩阵)

由于空间计量模型本质上是非线性模型,其回归系数结果不能简单被视作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为此,根据LeSage等(2010)提出的空间计量模型偏微分估计法,本文将SDM模型中解释变量的回归系数进一步分解为直接效应、间接效应和总效应,结果如表5所示。

表5 解释变量空间效应分解

首先,考察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提升对本地区茶农收入增长的影响。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lnValue)空间直接效应估计结果表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10~2019年间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提升对茶农收入增长的直接效应显著为正,相关系数为0.100,这表明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每提升1%,将直接促进本地区茶农人均收入增长0.1%,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的提升能够显著促进本地区茶农增收。然而对比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提升影响茶农增收的空间直接效应结果与普通面板模型结果可知,前者相关系数比后者降低了0.153,即如果不考虑空间溢出效应,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提升对本地区茶农增收的直接影响就会被高估。

其次,分析本地区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提升对省域范围内邻近地区茶农增收的影响。lnValue空间间接效应的估计结果在1%显著性水平上显著为正,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每提升1%,将通过空间交互作用间接带动省域范围内邻近地区茶农人均收入增长0.514%,与预期一致,表明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的提升,将通过人才、经验等的外溢及茶叶贸易等路径带动省域范围内邻近地区(县、市)的茶农增收,从而促进全省社会经济协同发展。综上,本文研究假设1和研究假设2均得到验证。

最后,考察控制变量对茶农收入增长的影响。

①茶叶生产能力(lnProduct)的间接效应和总效应均在5%水平上显著为正,表明当地茶叶产量每增长1%可通过区际流通等方式带动省域范围内邻近地区茶农人均收入增长0.129%。②茶产业资本投入(lnCapital)的三种效应均显著,但具体影响系数有差别。茶产业资本投入的直接增收效应系数为正,与预期一致,而茶产业资本投入对省域范围内邻近地区茶农增收的间接效应显著为负,可能由于邻近地区之间在资本投入上存在竞争效应与跟风模仿效应,本地区对于茶产业资本投入的增加或许会对邻近地区茶农收入增长造成挤出效应(郭庆旺等,2012)。③城镇化水平(City)的三种空间效应均在5%水平上显著,但具体影响系数有差别。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意味着能够吸引当地及周边地区更多素质较高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地区转移和寻求就业,有利于刺激当地农产品市场需求和农民非农收入的增加,但也有可能因此导致周边地区农业生产的劳动力要素投入降低,进而抑制其农民增收。④对外开放程度(lnExport)和地区生产总值(lnGDP)的三种空间效应均在1%水平上显著,表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该地区对外开放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越高,越有可能带动本地及周边地区茶农增收,与预期一致。

为保证回归结果的稳健性,进一步采用经济距离矩阵Wij作稳健性检验,其中Wij=1/(Ei-Ej),Ei表示i地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Ei-Ej表示两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表6报告了基于经济距离矩阵的固定效应SDM模型回归结果,可看出采用经济距离矩阵后,核心变量估计系数依然显著,与采用邻接矩阵时的结果基本一致。

表6 稳健性检验(经济距离矩阵)

(三)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提升对茶农增收影响的地区异质性检验

显而易见,地方政府为农业发展提供的相关政策支持、配套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等均能够有效带动农民增收,但由于各产茶区的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等条件不同,可能导致不同地区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增长对茶农收入增长的影响存在差异。由此,本文依据我国江南、西南、华南、江北四大茶叶主产区将样本数据划分,进一步讨论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发展对不同茶产区茶农增收效应的地区异质性。

各地区差异化的农林牧渔业发展水平对其农民收入具有不同影响。对于第一产业十分发达并已形成当地农产品品牌的地区,其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和农产品品牌的发展自然会带动当地农民收入提高。但对于那些农业发展情况一般的地区,其农民收入水平往往偏低,原因在于受到某种“资源诅咒”(骆永民,2011),该地区农民往往会在综合考虑从事非农就业的各种成本、收益后,更倾向于选择在家务农,缺乏外出打工的动力,故而其收入水平反而低于条件更差的山区、库区。而山区、库区的农民则由于当地自然资源环境恶劣、农业生产条件差,更倾向于“逃离”农业生产选择外出务工,因此该地区劳动力非农转移程度和农民工资性收入较高,进而带动农民整体收入水平提升。

对此,我们将地区生产总值(GDP)替换为更能反映地区差异的产业结构(Structure)变量,具体用各样本茶叶主产区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在该地区生产总值中的占比(%)来衡量,并引入产业结构(Struc⁃ture)与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lnValue)的交叉项(lnCapital×lnValue)。Hausman检验结果支持SDM模型应采用固定效应估计,结果见表7。显然,在考虑空间影响的情况下,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对茶农收入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存在明显的地区异质性,本文研究假设3得到验证。

表7 四大茶叶产区异质性检验(邻接矩阵)

其中,①江南茶区,茶叶品牌价值三种空间效应系数为正,均通过1%显著性水平检验,表明在江南茶区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的提升不仅有利于带动当地茶农收入增长,更会通过正向溢出效应带动省内邻近县市茶农增收。这可能是因为江南茶区中的浙、湘、赣等省份以及皖南、苏南、鄂南等地区为传统茶叶产区,其茶文化源远流长,名优茶种类丰富,茶产业发展条件优越,江南茶区的茶叶产量将近我国茶叶年产量的三分之二,且该茶区位于我国长江中下游南部,其经济发展情况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因此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和茶产业的发展具有地理和经济上的双重优势,既能够高效吸收邻近地区的茶产业发展经验,也能够便捷带动本地和周边地区的茶产业发展和茶农增收。②西南茶区,茶叶品牌价值直接效应系数为正,空间溢出效应系数为负,均在1%水平上显著,表明在西南茶区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提升有利于当地茶农提高收入,但会通过负向溢出效应抑制邻近县市茶农增收。这可能因为近年来中国茶叶生产重心(茶园面积、茶叶产量)明显向西转移,2014年西南茶区已成为中国茶园面积最集中地区(肖智等,2017),但茶叶种植所需投入的自然资源和人力成本等条件有限,因此极其容易在茶园快速扩张的过程中对所需投入要素的需求量激增,从而造成邻近地区之间在有限要素供给上产生激烈争夺,进而导致对邻近县市茶农收入增长产生负向溢出效应。③在华南茶区和江北茶区,茶叶品牌价值三种空间效应系数均未通过显著性水平检验。表明在华南和江北茶区,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提升对本地区和邻近地区的茶农收入提升均无显著影响。这可能是由于目前华南茶区的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发展仍然处于两极分化状态,其茶产区内各省份之间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发展的绝对差异及茶叶品牌空间分布的非均衡程度较高;其次,相对于其他茶区,江北茶区的茶产业在全国所占份额较小,茶产业发展水平最弱(苏宝财等,2021),其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发展水平及年增长率也长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茶区内部的绝对差异波动程度也较大(林春桃等,2021),因此这两大茶叶产区的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对茶农的增收效应尚未形成显著的空间溢出作用。

为保证回归结果的可靠性,此部分依旧采用经济矩阵Wij作稳健性检验,其结果与采用邻接矩阵回归结果大致相同。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结论

茶叶作为多山、丘陵地区的重要农作物,是该地区农村家庭的主要生计来源。研究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发展对茶农收入增长的带动作用,对于推动茶叶主产区的整体社会经济发展、带动该地区农民增收以及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等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基于2010~2019年间中国49个茶叶主产区(市、县)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探究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提升对茶农增收的空间溢出效应及其地区异质性,研究结论如下:

(1)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提升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增收效应。不仅有利于本地茶农增收,同时能够带动省域范围内邻近地区茶农收入增长,从而促进全省社会经济的协同发展。

(2)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提升的增收效应具有地区异质性。其中,江南茶区存在正向空间溢出增收效应,西南茶区存在负向空间溢出增收效应,而华南和江北茶区的溢出效应不显著。

(二)政策建议

第一,重视茶叶品牌质量建设。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建设不能一味追求品牌数量,忽视品牌培育,政府部门应积极推动当地茶叶区域公用品牌整合,实现品牌资源、渠道、平台的共享,促进当地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实现“精而强”。注重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建设、传播方式的创新,加强品牌宣传推广,不断增强消费者对品牌的价值认同感,同时引导茶叶从业者不盲目扩张茶园面积和产量,以提升茶叶质量和品牌竞争力,保证茶叶产品的价格与销量,促进茶农增收。

第二,采取差异化的茶叶品牌开发和培育政策。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建设需要综合考虑不同茶区的禀赋特征及其品牌增收效应的地区异质性,充分发挥以西湖龙井、普洱茶、信阳毛尖等为代表的发展较好、品牌价值较高的茶叶区域公用品牌所在产茶区(县、市)的经济辐射扩散作用,鼓励其加强与周边区域的合作,进而带动其省域范围内周边县市和小城镇发展,促进茶农增收。同时鼓励茶叶经营主体因地制宜,基于本地区现有的茶叶、自然风光、民俗风情等资源,引导本地区三产融合,延伸茶叶产业链,拓宽茶农非农就业空间,为茶农持续增收提供产业支撑。

第三,加大对茶产业的政策引导和资源投入力度。政府应承担起在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发展、销售等环节中的重要职责,大力支持茶叶区域公用品牌的宣传推广及其后续衍生产品和特色茶叶产品的开发,提升茶叶区域公用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塑造良好品牌形象。同时要加强对市场的监管,加快形成优质优价的农产品市场通道,以保证茶叶产品的价格和销量,助力茶农增收。

猜你喜欢

茶农品牌价值公用
为茶农送上“及时油”
茶农创业培训现状及创新发展对策分析
品牌价值
周大生 | 品牌价值达572.26亿元
一个公用品牌的养成——横山羊肉是咋样“吃香”的
烟台苹果品牌价值达137.39亿元品牌价值再创新高
青岛啤酒品牌价值1455.75亿元
公用电梯自动取消停靠装置初步设计
快乐的小茶农
基于茶农需求的图书馆信息服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