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资料补充在教学中的问题透视与优化路径

2023-03-07曹林芳

语文建设·下半月 2023年12期

曹林芳

【关键词】资料补充;问题透视;优化运用;革命文化题材类课文

资料补充,是指在教学实践中为有效地达到教学目标,在已有教材文本的基础上补充相关资料、信息的一种教学方法。

语文教学中,进行资料补充是教师们常用的教学方法。资料补充所选取的内容具有广泛性,如与课文相关联的作者资料(生平、经历、作品等)、原著、典故、时代背景、作品中人物的经历等;资料补充的形式具有多样性,如图片、图表、文字材料、音频、视频展示等;资料的来源多元化,如教师推荐、学生摘录、小组梳理等。适时、恰切地进行资料补充,能够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写作背景,感受人物特点,深化思想认识,提升语文能力,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巩固和能力的提升。

在常规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进行资料补充时往往存在一些认知误区,有资料补充的程序,但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本文以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革命文化题材类课文教学为例,就资料补充在教学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优化策略。

一、资料补充在教学中的问题透视

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人文主题是“重温革命岁月,把历史的声音留在心里”。语文要素是“了解文章是怎样点面结合寫场面的;尝试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记一次活动”。本单元的课文,从时代背景和文本内容上来看,都与当下儿童的生活有一定的距离。为了实现让学生“把历史的声音留在心里”这一教学目标,借助资料补充架设适当的情感“桥梁”,具有积极的意义。但在实际的教学中,资料补充往往存在时机不妥、内容不当、指导缺失等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1. 补充时机随意化

信息技术的迭代更新,为教师获取与课文资源相关的资料提供了便利,但这也使资料补充出现一些失时失度的现象。有的教师为了补充而补充,经常呈现满屏资料,让人眼花缭乱;有的教师为了统一所谓的“标准答案”,过早地进行结论性资料补充,却没有考虑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探究性,学生的思维得不到深入发展。比如,某教师在教学《开国大典》时,在第一个环节就播放开国大典的视频,结果学生沉浸在兴奋之中,接下来的读书品悟始终静不下心来。阅读教学应通过品读语言、展开想象、呈现画面、激荡情感,感受内容之美,感悟文字之妙。这种资料补充,虽然表面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但由于补充时机不当,学生无法静心品悟文本语言,导致学生与文本对话、与自我对话、与作者对话的深度不够,效果自然欠佳。

2. 补充内容碎片化

资料补充既包括教师带领学生对信息的梳理和选择,又包括在一定的学习任务下学生自主改造和汲取资料信息。但在教学实践中,不加甄别,大量投放,碎片化补充资料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比如,教学《长征》一课时,某教师每教一句诗,就补充相关资料,将翻五岭、过雪山、强渡大渡河等零碎的视频、图片、数据等搬出来。在声、光、电的切换中,学生“走马观花”,游离于文本之外,思维衔接不上,更谈不上对诗词内容的理解、情感的体验和精神的感悟了。这样的资料补充,冲淡了文本的价值,忽视了语文教学引导学生品悟语言文字的教学本质。

3. 补充指导浅层化

语文教学中的资料补充,大多是教师将搜集来的资料进行简单呈现,教师只是对补充内容进行简单推介,缺少进阶的问题驱动,缺乏深度启发,致使补充指导简单化、浅层化。比如,某教师执教《我的战友邱少云》时,用了近八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观看《抗美援朝》电影视频,仅仅是为了让学生说说从视频中所了解的“抗美援朝”这一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原因。师生互动仅限于对视频内容的简单重复,教师既缺乏培养学生查找、筛选、整合、运用资料等多种能力的意识,又没有把资料补充与突破课文重难点结合起来。缺少了精准的点拨与指导,资料补充的效果也就大打折扣。

二、进行资料补充的优化路径

遵循“以教材为基础,挖掘文本辐射作用”的原则,如何把握好教学节点,让资料补充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

1. 有的放矢,瞄准三个时机

(1)认知拓展时

教学讲究“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当学生处在“愤”“悱”状态时,适切的资料补充能为学生的学习架桥铺路、排疑解难,以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围绕“革命岁月”这个主题编排了五篇课文。从学生的生活经历来看,学生对这段历史不熟悉,很难深切地感受到革命的艰辛与坎坷。

教师需要系统梳理教材中革命文化题材类的课文,对典型历史事件进行整理,根据不同学段课文的价值意蕴、语文要素等,确定教学目标,根据教学要求,优化教材中的现有资源,并根据需求开发资源。这样既有聚合性,又有一定的发散性,能让学生从多个角度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体验和发现,形成新的整合点,取得事半功倍之效。让看似“远”“大”的革命文化以鲜活、真实、生长的方式,镌刻进学生的精神基因中。表1 为相关的学习资源。

(2)情感生发时

“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资料补充的时机要基于儿童立场,营造适当的氛围,让学生披文入情,感悟语言文字蕴含的情感,唤醒其情感。在情感生发时补充资料,要注意什么呢?

首先,梳理资料还原情境,感悟人物情感。还原情境,既指还原作者写作时的时代背景,又指还原作者写作时的心境。[1]学生通过自主搜集、整理、分析资料,亲历过程,还原情境,“看见”现场,“看见”人物,深度对话,在学语文、用语文的过程中自主还原情境。如学习《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时,可以采用以下资料补充策略:查找资料并梳理成汇报材料后,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走进抗美援朝这一历史情境;阅读教材中革命文化题材类课文以及“阅读链接”,通过讲述战斗英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历史故事,还原人物的心境,走进人物的情感世界。

其次,引入资料关联当下,唤醒担当意识。引入资料在革命文化题材类课文教学中,不仅要让儿童走进那个年代,激发他们对革命前辈、英雄人物的崇敬之情,还要关联当下,赋予革命文化时代性。如学习《七律·长征》一文,除了要引导学生体会红军战士的大无畏精神,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思考:现在还会有“长征”吗?还有“五岭”“乌蒙”要跨越,“大渡”“岷山”要征服吗?[2]适时引入“脱贫攻坚”“汶川重建”“中国北斗”等资料,让学生感受到在长征精神的鼓舞下,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新中国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长征”,跨越、征服了“万水千山”,夺取了一次又一次的伟大胜利。在革命文化题材类课文教学中,教师要主动引入资料,既要传承精神基因,又要把握时代脉搏,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3)言语实践时

学生的语文素养只有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才能得到有效提升。在丰富的言语实践活动中进行适切的资料补充,有助于改进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

补充插图,提升审美鉴赏能力。教材上的插图常常与课文的内容紧密关联,教师要善于发现二者的联系,适时补充插图,以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如在教学《狼牙山五壮士》时,教师可以出示当代画家詹建俊创作的油画,让学生到文中寻找体现画家创作依据的句子。描写场面的句子,就像是给五位壮士拍了一张集体照,是面的描写;描写个人的句子,就像个人写真,是点的描写。插图的巧妙补充,紧扣本单元“点面结合”的语文要素,破解了教学难点。

补充视频,提升语言表达能力。革命文化题材类课文视频资料的补充不应贪大求全,要突出精、实、巧。例如,《狼牙山五壮士》一文中五壮士“英勇跳崖”的部分运用了点面结合的方法,但在“点”的描写上只具体写了班长马宝玉一个人,而电影《狼牙山五壮士》展示这个场面时,五位壮士都有特写镜头。在教学时,教师可適时补充视频资料,提醒学生仔细观看壮士们跳崖时的表情、动作、语言,再回到文本,尝试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描写另外四位壮士跳崖的瞬间。教师还可引导学生探究:为什么课文中没有对其他壮士进行细节描写?这样的资料补充,既升华了情感,又落实了单元语文要素,同时引导学生对作者谋篇布局的匠心有深入的体会。

2.指向素养,着眼三重功能

课堂时间有限,补充资料要切中肯綮,在必要的时候精准补充。指向素养提升的资料补充,教师要加强评价与点拨,利用资料开阔学生的视野,触动其思维,引领其探究。

(1)看得明白的补充,坚定文化自信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以下简称“义教新课标”)指出,要通过语文学习,让学生“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文化,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义教新课标第三学段“识字与写字”的目标要求是“感受汉字的构字组词特点,体会汉字蕴含的智慧”。《狼牙山五壮士》中“全神贯注”的“贯”是个生字,上半部分“毌”(guàn)易与“母、毋”混淆。教学时,可出示“毌”的字形演变图片,其最早的字形像一根棍状或绳状的东西穿过一件或两件物体,本义是穿钱的绳子,后引申为“穿过,连续”的意思。“全神贯注”展现了人物对敌作战时全身心投入的状态,体现的是沉着、冷静的人物形象。

资料补充,不仅降低了学生识记关键笔画的难度,还有助于学生理解“贯”字的多个意思,体会本文中融入的革命情感,引导学生感受华夏祖先的智慧和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教师在生字教学中对资料运用进行适度点拨,巧妙地融入汉字文化,可助力学生感悟战士们的精神品质,增强学生文化认同感和文化自信。

(2)依“言”会“意”的对比,促进语言运用

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培养学生这一能力的主要途径应是语文实践。资料补充除了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外,还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用能力。《七律·长征》围绕“不怕远征难”,点面结合地描述了红军在长征途中遇到的艰难险阻。教师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品读诗词,在文中找出点的描写,如“五岭”“乌蒙”“岷山”“大渡”“金沙”等表示山、水的词语,以实现对“点面结合”写法的初步感知。在充分了解诗文内容的基础上,教师可进行系列的资料补充,发放预先编印好的材料,如关于娄山关、六盘山,赤水河、乌江、湘江等长征故事节选等。当学生拥有了丰富的阅读材料时,教师再发布新的学习任务:选取手中的资料,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围绕“不怕远征难”这一中心,练习说话。最后继续研讨、探究:为什么毛主席不选用资料里的这些山、水作为诗中“点”的内容?[3]体会选材的要诀。

上述资料补充中,教师充分发挥了启发引导的作用,通过文本与补充资料的对比阅读、学生自己的练笔与课文的对比等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学生不仅深切感受到长征的征途漫漫,真的是历经“万水千山”,体会到红军战士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也感受到毛主席诗词的语言魅力,从练习点面结合的写作中明晰了选材的密码,促进了语言运用能力的提升。

(3)走得进去的情境,实现思维进阶

教师进行资料补充,不只是让学生增补知识,更重要的是基于真实生活的情境,让学生亲身体验知识的获得过程,以此促进思维进阶,发展各项能力。这一单元的教学,可以通过资料的展评运用,链接校园生活,开展情境式的学习活动。例如,以“筹建虚拟革命纪念馆”为项目主题,设计与资料补充相关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实现思维进阶与素养提升。活动前期,可先建构学习资源并补充阅读材料。在此基础上,设计系列学习任务。任务一:布置展厅,设计“展厅命名”“写序言”“写结束语”等活动;任务二:精选馆藏,设计“照片展”“图书展”“物品展”等活动,让学生结合课内外资料,为展馆选取典型场景、典型人物、典型故事、典型物件等,并配上文字解说;任务三:组织活动,开展“故事嘉年华”“演讲PK 赛”“红歌咏流传”“影视解说吧”等可自主选择的活动,让学生进一步整合资料,内化运用,提升素养。[4]

以上任务均是基于资料补充、基于真实的生活情境,让原本存在于历史中的革命文化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融合起来。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有目的地主动探究,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实现知识的迁移运用,锻炼分析和综合、抽象和概括等思维能力,有效地促进思维的进阶。

综上所述,资料补充有其独特的价值,在实践运用中,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内容题材等,进行恰切的选择。瞄准三个时机,着眼三重功能,选取合适的策略,使资料补充有据有度,更好地发挥资料补充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