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象、本质、价值
——论《老子》之“常”的三重进境

2023-03-07赵项飞

红河学院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损益质朴老子

赵项飞

(安徽大学哲学学院,安徽合肥 230031)

在《老子》王弼本中,“常”字共出现三十次,说明“常”在《老子》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学界大致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常”进行研究。其一,将“常”与“道”连用,“常”作为“道”的修饰词,表示恒常、不变的“道”,其主体落实在“道”上。例如,孙功进[1]认为“‘常道’中的‘常’包括‘自然’与‘恒常’两种内涵,是理解《老子》之‘道’的重要维度之一”。其二,虽将“常”与“道”连用,但是把“常道”理解为“常”之“道”,表示“常”自身的内涵、规律,其主体落实在“常”上。例如,郝二伟[2]认为“老子思想的脉络正是为应对社会人生之变而追溯至宇宙之‘常’,之后又逐步下落至人生乃至社会之‘变’”。其三,将“常”作为一个独立范畴来研究,认为“常”本身就是一个体系,具有丰富的哲学内涵与意义。例如,于国庆[3]从“复命”“知和”“知常习常”三个方面入手,“对‘常’进行哲学升华和理论展开,构建出一个以‘常’为核心的独立的思想体系”。

本文则尝试从一个新的视域来论述《老子》之“常”。一方面,“常”具有独立性,是对现象世界规律的一种总结。另一方面,“常”又不离于“道”,现象世界的“常”是形上之“道”的一种表现,这就是牟宗三[4]8所讲的“通过一个通孔来表现”。由此,我们可以厘清“常”的纵向理路。首先,“常”呈现于万物之中,通过万物所表现出来的生命样态,可以观察到“常”之现象。其次,“常”又是根源于“道”的,可以通过“道”的运行规律,把握到“常”之本质。最后,以这种本质为基础,彰显出“常”之价值。这种从现象到本质,再到价值的过程,就是论述《老子》之“常”的三重进境。

一、“复命曰常”与“知和曰常”:明“常”之现象

在现象世界中,“常”有双重内涵,一为“复命”,一为“知和”。

(一)复命曰常

《老子》十六章用“复命”来解释“常”,旨在说明万物繁荣发展的状态是短暂的,只有复归于质朴的本根才能长久。其原文如下: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从“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的语法可以得出:“归根”“静”“复命”三者均是对“常”的说明。

“归根”和“复命”描述的是向本根复归的过程。然而,历代注疏对“根”和“命”有不同的理解,导致了语义的不清晰。例如,释德清[5]123将“根”和“命”解释为“根,谓根本元无也……命,乃当人之自性,赖而有生者”。其目的在于将“归根、复命”理解为“人”忘身忘世的过程。苏辙[6]18将“根”和“命”都用“性”来解释,“万物皆作于性,皆复于性……命者,性之妙也”。笔者以为,作为复归的目标,将“根”和“命”视为一种状态则更为贴切。相较“性”内涵了“发展趋势”而言,“本根”则体现了万物所复归的质朴状态,表达了原始义、本初义、质朴义。

向本根的状态的复归即是“常”。一方面,繁荣伸展的状态是短暂的。结合“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可知,“归根”的前提是万物处于“芸芸”之态,这种状态是不长久的,万物在其繁荣过后,都会返回到质朴的本根。另一方面,只有复归于本根才能长久。结合“知常容,……,道乃久”来看,此句根据语法规则可以理解为“‘知常’乃久”“‘知复命’乃久”。

“静”描述的是稳定、安静的状态,王弼[7]41“以‘静’为万物之根本、长久之道”。“静”在《老子》体系中,并不是完全静止的意思,而是表现为一种安静、不躁动的状态。《老子》文本中多次出现“静”。例如,二十六章写到“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躁”指的是不遵守规律的妄动,其行为出于万物自身的欲望,表现为对本根的背离。“静”则与“躁”正好相反,是欲望的泯灭,是万物由躁动的状态向其本根状态的复归,是安静之态。因此“静”并非不动,而是不躁动,是合于“道”的运动。

“静”又是天下万物得以安定的基础,“我好静而民自正”(《老子》五十七章),说明只有君王安静不妄动,民才能依“道”不偏斜。“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老子》三十七章),说明君王要摒弃个人的欲望,如此才能使天下安定。在万物复归于本根的过程中,躁动的欲望逐渐消解掉,质朴的本质逐渐明晰起来。因此,“静”即表示万物去除自身的欲望,使所作所为皆合于“道”,如此万物才能长久。

(二)知和曰常

《老子》五十五章用“知和”来解释“常”。德厚之人如同赤子一般,呈现出和谐的状态,因此不会遭到外在的危险。原文如下: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蜂虿虺蛇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全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德厚之人如婴儿一般,外表虽然柔弱,但是生命力却异常旺盛且持久不衰,原因有二。其一,为“精之至也”,这里的“至”是“深、极”的意思,表示最完满的状态,“精”之深、“精”之极使其生命力得以旺盛,这表现为“握固”“全作”。其二,为“和之至也”,“和”之深、“和”之极使其生命力得以长久,这表现为“终日号而不嘎”。但是尽管知道了“和”是能够使生命力得以长久的一种能力,但是对于“‘和’是什么?”“‘和’如何使得生命力得以长久?”这两个问题仍待厘清。

“和”字在《老子》通行本中共出现了六处,由于《老子》四章与《老子》五十六章均出现“和其光,同其尘”,陈鼓应[8]90认为二者疑为错简重出,故合为1 处。将其列举于下:

“音声相和”(《老子》二章)

“和其光,同其尘”(《老子》四章)

“六亲不和,有孝慈”(《老子》十八章)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四十二章)

“和之至也,知和曰常”(《老子》五十五章)

“和大怨,必有馀怨”(《老子》七十九章)

可以将此六处“和”按其含义的不同分为三类:其一,指阴阳二气相互交感所产生的和气。如“冲气以为和”,高亨[9]71认为“冲气以为和者,言阴阳二气涌摇交荡以成和气也”。其二,指存在差异的各部分之间相互影响,所呈现出来的一种和谐的状态。如“音声相和”“六亲不和”“和其光,同其尘”。其三,表示“平息、和解”之义,如“和大怨,必有馀怨”。

这三类含义尽管在引申义上存在差别,但是它们却拥有共同的本质含义,即通过协调各部分的差异,使整体表现为一种和谐的状态。如通过激荡、交感,使阴阳二气“和”。通过调节音和声的比例,使音与声“和”。通过和解“怨”,来使彼此之间的关系“和”。因此,“和”既肯定了内部的差异性,又肯定了整体的稳定性。

本章尽管没有直接说明“和”如何使生命力长久,但是,却从反面描绘了不“知和”之人是如何走向衰亡的。通过对反面的梳理,我们可以把握正面之意旨。德厚之人如同婴儿般具有经久不衰的生命力,但是如果“益生”,即“纵欲贪生”[8]275,以“心使气”,即“心机主使和气”[8]276,就会导致对“精之至也”、“和之至也”状态的破坏,最后到达“物壮则老”的“不道”境地。因此,“和之至也”的状态可以理解为“德”与“生”(生命)处于和谐状态。如果随欲望而动,就会出现“益生”、“损德”,导致对此和谐状态的破坏。此即为《老子》七十七章所描述的“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因此,对“和”状态的破坏是生命过快衰竭的原因,也就从反面证明了“知和”是生命力得以长久的保障。

“复命”与“知和”在两个维度上诠释了“常”之现象。从“复命”来看,万物尽管生命形式千姿百态,但是却拥有同样复归于本根的宿命。从“知和”来看,德厚之人尽管如同赤子般骨弱筋柔,但是却具有永不衰竭的生命力。“复命”与“知和”二者又是统一的,“复命”所指向的本根即是“知和”所呈现的和谐状态。只有明“常”之现象以后,才能知道保持在此状态下,会有长久的可能。厘清此二者的含义,即为明“常”之端始。要想达“常”之本质,则必须由形下之“物”,返回到形上之“道”。

二、“道”之“反”与“和”:达“常”之本质

既然“复命”与“知和”能够使生命长久,那么对于“这种长久是如何可能的?”这个问题仍未解决,仍需要在“道”中为其寻找一个理论支撑。

(一)“道”之“反”

“复命”是万物所呈现出来的生命形式,具有普遍性。万物由“道”所产生,如《老子》四十二章所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因此,这种普遍性必是根源于“道”的。同时,“道”自身也在运动,四十章写到“反者道之动”,说明“道”的运动如同万物“复命”一样,不断地离开自身,又不断地返回自身。《老子》二十五章对“道”的运动有更加详细的表述:

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就“道”自身的特性而言,“广大无边而又周流不息,周流不息而伸展遥远,伸展遥远而返回本原”[8]174。“道”运动的过程中始终存在一个复归于本原的向心力,使这种运动在时间维度上表现为“展开——复归——再展开”的循环往复序列。

这个序列同样能够在万物中呈现出来,《老子》三十七章写道“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即万物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两种状态:“自化”和“欲作”。在“自化”的状态下,万物循其自性而发展。久而久之,渐渐生出矫揉造作的心,继而进入欲望兴起的“欲作”状态。在“欲作”的状态下,万物充分展现自身,表现为繁荣的“芸芸”之态。但是这种造作的状态不能长久,“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表示从繁荣状态向质朴状态的复归。因此,万物表现为“自化——欲作——质朴”的生命过程。万物与“道”在“复命”的维度上得到了贯通。

“复命”在时间维度上表现了“道”循环往复的周行过程。从“道”动而不竭的角度看,属于变化。从“道”所表现出来的循环往复的规律看,属于不变。张岱年[10]111说“变化是有条理的。变化不是紊乱的,而有其不易之则。变化的不易之则,即所谓常”。这种“变中有不变者在”即为“常”的表述。这种在时间维度上的“变中有不变”为知“复命”才能长久提供了形上依据。

“道”之“反”表现了“道”在时间维度上的恒久性。人效法“道”,便有了长久的可能。即当人在欲望萌生之时,便要自觉地复归于质朴。如果顺应欲望的萌发,虽会带来生命的繁荣绽放,但是在繁荣背后则隐含着衰败,衰败则代表了生命历程的湮灭。“道”不断的返回自身,千载万年之后的“道”与千载万年之前的“道”没有任何不同,因此“道”是永恒的。人从“道”中产生,便要效法“道”来行事,不要让欲望成为自己的主宰者,而是应该时刻保持“见素抱朴”的自觉。正如韩非子在《解老》篇中所言的那样:“夫物之一存一亡,乍死乍生,初盛而后衰者,不可谓常。唯夫与天地之剖判也俱生,至天地之消散也,不死不衰者谓常。”正是这种自觉,使人的长久成为了可能。

(二)“道”之“和”

“和之至也”是说德厚之人保持在“和”的状态,所有对“和”的状态的破坏都是“不道”,“不道”则会导致过早的毁灭。因此,保持“和”的状态就是合于“道”,“知和”即是依“道”而行。“和”的状态不是德厚之人所独有的,在“道”中同样也存在“和”的依据。《老子》四十二章对“道”之“和”做了详细的论述: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此章从三个维度对“和”进行了论述。

其一,“和”表现在“道”生万物的过程中。历代注解家对此过程众说纷纭,笔者以为此过程需经历三个状态。首先是“一”状态,此为“道”所产生、尚未分化的初始状态。在此状态下,形上之“道”落实到形下之“一”。其次是“二”状态,此为“一”状态进行分化之后的状态。在此状态下,统一体内部产生了差异,但这种差异并不能协调、稳定。最后是“三”状态,即统一体从不稳定走向稳定,最后趋于和谐的状态,此状态即为“和”。

其二,“和”状态下的事物具有永不衰竭的“生”的能力。根据“三生万物”可知,万物产生于和谐的“三”状态,此为“生”的状态。这同时也证明了赤子由于“和之至也”,所以才能“终日号而不嘎”,就在于其拥有无穷的“生”力。

其三,“强梁”既为不“和”,则“弱”为“和”之“教父”。《老子》中多次强调“弱”的哲学,例如,“道”如同水一般,处于“众人之所恶”的地位,却能够有利于万物生长。“王公”自称为“孤、寡、不谷”,即使自己身处高位,却自寻卑下而处之,不会偏执于一端。此皆是“和”的体现。

“知和”在空间维度上呈现了“道”比于赤子的和谐状态。和谐状态并非指没有任何差异,而是表示各差异之间是调和、得当的。《贾子·道术》篇曰:“刚柔得适谓之和”,“和”的关键在于“得适”。“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国语·郑语》),说明春秋时期就已经对“和”与“同”做了明显的区分,各部分“和”则能生物,相同则不能生物。可见“和”立足于整体,通过调和内部差异,使整体表现出合宜的状态。

“和”除了可以在空间维度上考察以外,还可以放入到时间中去考察。这就引出“和”的第二个特点:“生”。《荀子·天论》篇写道:“万物各得其和以生”。“生”属于纵向的、时间的视角,是“和”状态的继续向后延展。在此过程中,“和”状态自身是永不衰竭的,这种永不衰竭是万物生生不息的基础。在这里,空间之“常”与时间之“常”得以交汇,“常”同时在时空维度上彰显了其恒久、不变的内核。

“反”与“和”均为形上之“道”的表现形式,是对“常”之本质的说明。一方面,它揭示了“道”在时空中运行的规律。另一方面,它又为“常”之现象奠定了理论根基,使“‘知常’乃久”从抽象的可能变成了现实的可能。既然存在现实的可能,则“常”必须指向现实的生活实践,为人的行为方式提供指导。“候王”又是人中大者。因此,“常”的价值突出体现在“侯王”的治国之道中。

三、侯王“无为”与“损益”:显“常”之价值

“复命曰常”与“知和曰常”的下句均为“知常曰明”,“知常”的主体是人。从治国的角度来看,也可以称为“侯王”。“侯王”只有明白了“常”的道理才叫做“明”,这种“明”不仅仅是对“常”之现象的“明”,还是对“常”之本质的“明”。“道”自身是恒久、永不衰竭的。但是,万物生于“道”,其生命历程却是有限的。原因在于万物不能自觉地选择其生命轨迹,只是作为“道”的表现方式而存在。而“候王”作为“域中四大”,能够自觉地效法“道”,这为国家的长治久安提供了可能。

前文对“道”在时空中的表现形式进行了描述,但是这仅仅是事实判断,还需要价值判断。这种价值判断就“复命”与“知和”两个方面而言,分别表现为“无为”之道与“损益”之道。

(一)“无为”之道

通过“复命曰常”可知,在万物生化流转的过程中,欲望的发作是衰败的起点,要想使得生命历程得以长久,必须要“复命”。万物生于“道”,其生命过程,可以抽象为“自化——欲作——质朴”的过程。此过程即“无为”之道所呈现出来的一顺一逆的治国理念。“无为”并非毫无作为,“实质上是要求治国者在修身养性达到一定程度后,在治理国家、处理政务中有‘大为’”[11]。

从顺的角度来说,“侯王”要顺应百姓自身的发展规律,不要进行干涉。如此百姓就会呈现出“自化”状态,此种状态类似于《老子》八十章所描述的那样,“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淳朴的百姓没有过多的欲望,衣食住行得到了满足却又不过度,百姓皆以此为美。《老子》五十七章也强调了不干预百姓发展的重要性,“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则民自富,我无欲则民自朴”。“侯王”治理国家只要做到“无为”“好静”“无事”“无欲”,不把自己的欲望强加于百姓,百姓就会“自化”。

从逆的角度来说,“侯王”要“镇”百姓的欲望,使其复归于质朴。原因在于,百姓顺其自性发展,会逐渐从“自化”的状态,进入到欲望兴起的“欲作”的状态,从而背离自己的本根。“镇”的方式即是《老子》三章所言的“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必使民无知无欲”。如此则将百姓已经发作的欲望消解掉,使其趋向于无知无欲。具体手段为“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老子》三章)。

(二)“损益”之道

通过“知和曰常”可知,在万物生长过程中,往往会造成对“和”的状态的破坏。这种破坏从内在来看即为“生”之“益”与“德”之“损”,从外在表现来看即为“物壮则老”。因此,若使事物能够长久,则需要就事物“损”的方面来“益”,就事物“益”的方面来“损”,此即为“损益”之道。通过“损益”的方式,使事物达到“和”的状态。“损益”之道亦可以从两个维度来展开论述。

其一,是静态的维度,“损益”的目的并不是泯灭事物之间的差异,“和”的状态也不是各部分简单的同一,而是保持有差异的和谐状态。例如,《老子》二十七章写道:“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无论是善人还是不善之人,均有其作用,故而肯定这种差异性存在是合理的。《老子》二十九章写到“圣人去甚,去奢,去泰”,即在治理国家的过程中,不采取极端的、泯灭了差异性的举措。

其二,是动态的维度,《老子》文本中多次谈到“损”和“益”,对“损”和“益”的理解可以分为以下三个层次。

首先,通过“损益”的方式,可以使具体事物达到“和”的状态。《老子》七十七章写道:“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以补不足。”“高”和“下”,“有余”和“不足”是对立的范畴。此并不是说通过“损益”的方式消解对立,使双方归于完全的同一。而是在其发展已经过度的基础上,再通过“损此”与“益彼”来使整体能够达到“和”的状态。

其次,通过“损益”的方式,可以使整个社会达到“和”的状态。《老子》在论述“道”与万物的关系之时,认为“道”对万物是“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老子》十章)的。从正面看,“道”对万物的“生”“为”“长”是主动的施为,属于“益”。从反面看,“道”对万物的“不有”“不恃”,“不宰”是主动的逃避,属于“损”。因此,“侯王”也应该效法“道”,即使自己身处高位,也要寻卑下处之。即使百姓身处低位,也应该被视为国家根本,石丽娟[12]认为“‘以百姓心为心’是整个老子哲学思想的价值追求”。如此,整个社会才能达到“和”的状态。

最后,“损”有其专指。郭振香[13]认为“‘损’的对象是‘有余’,即躁动、繁杂、强梁、奢华等一切偏离于‘道’的身心状态与行为活动”。《老子》四十八章写到“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意思是通过对“有余”的减损,最后到达“无为”的境地。由此看来,“损益”之道与“无为”之道是内在统一的。二者并非是对两种“道”的描述,而是在不同视域下,对同一“道”所勾勒出来的不同价值样态。

四、结语

以“常”之现象为起点,进而把握“常”之本质,最后落实到“常”之价值,是理解“常”的三重进境。“常”之价值又为国家、社会的长治久安提供了可能。从整体意义上看,长治久安就是“常”的最直观表现。这种直观表现不会落空,也不是泛泛而谈,而是通过三重进境的层层延展而来的,其核心立足于“道”运行的规律。从具体意义上看,首先,“常”之现象落实在形下之“物”的层面,总结了万物“复命”的生命规律与德厚之人所呈现的和谐的生命样态。其次,“常”之本质落实在形上之“道”的层面,在“道”之“反”与“和”的表现形式中,奠定了“常”的理论基础。最后,通过对“常”之现象与“常”之本质的澄明,便可以将“无为”之道与“损益”之道的治国理念落实到政治实践中去,“常”之价值由此而彰显。

猜你喜欢

损益质朴老子
老子“水几于道”思想解说
确认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需要转出吗?
一片质朴的原始主义树叶
山有桂子
浅析老子之道:有与无
我在我质朴的心原流浪
用最质朴的文字写出最真诚的感动
智者老子
不同生态基流对水利枢纽发电损益的影响
浅议未实现损益对每股收益计算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