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陶瓷材料在雕塑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

2023-03-07张军

佛山陶瓷 2023年11期
关键词:泥料雕塑成型

张军

(云南艺术学院,昆明 650500)

1 陶瓷材料在雕塑教学中的价值

1.1 泥料种类的丰富性和易获取性

陶瓷是以泥为主要支撑媒介的艺术形式,陶瓷的泥料种类极为丰富,世界各地均有不同种类的陶瓷泥料产出,且相对易于获取或购买,价格也较为低廉。陶瓷泥料因其质地不同,从而产生了极为丰富的材料特性。从大的方面可将泥料分为瓷泥和陶泥,瓷泥较为细腻,几乎不含铁,在雕塑造型的可塑性上相对陶泥会差一些,但瓷泥的烧制温度大多在1300 度及以上;陶泥相对来说含铁量较多,烧制温度相对较低,多数的陶泥烧制温度在800 到1200 度。瓷泥和陶泥在干燥和烧制的过程中均会产生收缩,不同泥料的收缩率会有所差别,从整体来说收缩率一般在10%左右,陶泥的收缩率相对瓷泥会更高一些。陶瓷泥料的不同收缩率、不同色泽、不同质感和不同特性是其材料语言属性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丰富的泥料属性为教学实践和学生艺术创作带来了更多可能性。在雕塑教学中,泥料种类的丰富性和易于获取性,以及相对低廉的价格,非常有利于其在雕塑教学中的实施。

1.2 制作手法和成型方式的多样性

陶瓷泥料的泥性决定了其可塑性极强,成型方式多种多样。常见的成型方式包括直接手捏成型、拉坯成型、泥条成型、泥板成型、印坯成型、注浆成型、雕塑成型等。相较于其他材料,陶瓷材料的成型方式更加多元,所受限制相对较少。泥土极强的可塑性也便于在其表面进行肌理制作和塑造,如雕刻、打磨、抛光、拼接、增加装饰等,这些纹理手法的运用可以赋予作品不同的质感、触感和光影效果,丰富作品的观感和触觉体验。以上不同的造型手法还可以结合运用,使得陶瓷作品可以呈现出丰富的造型形态和视觉效果,以不同的形式传递作品的表达含义、意境和情感思想。在陶瓷雕塑教学中,雕塑系的学生通过理论和实践学习,能够迅速掌握多种创作成型手法,之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创作构思方案,选择最合适的成型手段。陶瓷丰富的成型方式为雕塑教学和学生创作提供了更大的空间,探索陶瓷雕塑作品的多样化表现方式,也是雕塑教学与研究的目标之一。

1.3 釉色种类和施釉方法的丰富性

陶瓷中的釉色、釉料也极为丰富,不同的化学成分组成的釉色释放出的颜色各不相同,会产生丰富多彩的效果。常规的釉料有结晶釉、无光釉、裂纹釉、窑变釉等。釉彩又分为釉上和釉下,釉上包括釉上新彩、古彩“大明五彩”、釉上粉彩等,釉下有釉下青花和釉下多彩等。从烧制温度上又分为高温釉、低温釉、中温釉。施釉的方式分为浸釉、浇釉、喷釉、涂刷釉、脱蜡处理等,烧制后的效果各不相同。学生在艺术创作中也可以根据需求学习自己配制釉色,做出更有创造力的作品。陶瓷釉色的丰富性为雕塑系学生的艺术创作带来了无限的可能性,能够给雕塑系学生带来新的创作和表现空间,学生可以通过釉料、釉下彩绘等不同的表面处理方法,为陶瓷作品赋予不同的色彩和肌理,丰富作品的视觉和触觉效果。特别是雕塑系部分对于色彩特别喜爱的学生,可以将立体雕塑造型语言和彩绘语言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不同兴趣和专业优势。在艺术作品中不同色彩的运用可以传递出和表达出不同的情感、意境和主题,使作品更具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

1.4 烧制温度和烧制方式的多样性

陶艺是泥与火的对话,泥稿作品制作完成后经过修坯、晾干、上色等工序后,还需要经过高温烧制,最终才能完成陶瓷作品。不同泥料的烧成温度有所区别,烧制的温度根据使用的材料和作品需求而定,烧制温度一般分为800 度、1200 度、1300 度。从烧制使用的能源上又分为传统柴烧、电窑烧制、燃气烧制,烧制的氛围和效果各不相同。根据工艺要求又分为素烧、釉烧、烤花、氧化烧、还原烧以及乐烧等,烧制的温度和烧制方式的多样性为雕塑教学和艺术创作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学生可以根据自身作品的需求决定烧制的温度和方式。

2 陶瓷雕塑教学的实践与创新

2.1 传统陶瓷雕塑教学的主要模式

陶瓷作为一种传统而又丰富的材料,是雕塑材料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雕塑材料教学是雕塑基础写实教学转向雕塑创作教学不可或缺的必经环节。西方国家从20世纪70 年代逐步开始在高等院校设立陶艺专业或陶艺工作室,对陶瓷雕塑的教学和艺术创作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和研究。国内90 年代中期,中央美术学院在雕塑系设立陶瓷雕塑工作室,开始对陶瓷材料语言在雕塑教学和雕塑创作中的运用进行初步研究,在教学和艺术实践中尝试通过艺术创作来表现陶瓷材料独特的艺术语言特性。国内外一般传统的陶瓷雕塑教学内容主要是以基础理论教学、强化基础技能和创作思维转换为主,课程设置上一般在低年级和高年级会各安排一次陶瓷雕塑教学,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陶瓷的泥料特性、成型方式、釉料属性、施釉方法、烧制工艺、创作思维转换、创作构思等环节。通过系统性的课程,低年级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能够掌握陶瓷雕塑的基本技法、形态构思和设计方法,为后续学习和陶瓷雕塑创作打下了一定基础。在此基础上,高年级陶艺创作课程的教学主要是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陶瓷材料语言感知能力、造型能力和创作能力,逐步对学生的创作思维进行转换。在立体造型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训练学生一切从材料语言属性出发,充分认知和感受陶瓷材料语言的魅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和艺术表现力,最终能够通过艺术创作完成思想表达和情感寄托,实现泥、釉、火的材料语言探索,培养出具有独立审美、独立认知和独立创作能力的陶瓷雕塑专业人才。

2.2 当今陶瓷雕塑教学的拓展与创新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和经济高质量的发展,国内高校的相关专业正在积极探索和转变陶瓷雕塑的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把培养创新型人才放在首位,以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各高校在传统陶瓷雕塑理论和技能教学的基础上,紧随时代发展方向,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拓展和创新教学模式,在教学规划和人才培养方向上与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人才的需求紧密结合。在校内教学中,为提升教学质量,各高校开始积极转变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思维,逐步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转而更多以启发式和创新型教学为主,积极鼓励师生进行各种尝试和创新创作,研究不同的创作方法和技巧,从而提升师生之间在教学中的互动性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创造出更具语言魅力和独特性的作品。在校外实践考察教学中,各高校进一步考察和建立了一批相关教学、实践、实习和创业基地,提升了校外实践考察和实习的教学效果,每学期的社会实践也尽可能多地安排师生深入到各个陶瓷产区或相关企业,在各陶瓷产区现场结合当地的技术和工艺特色进行授课和教学。在社会实践教学过程中要避免走马观花式考察,在实习和考察中要真正做到了解新工艺、新技术、新科技的应用以及市场的新需求,特别是要了解本地域的陶瓷产业发展情况。目前各高校陶瓷雕塑专业在教学中通过校内外教学方法的拓展和实践模式的创新,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陶艺技能、综合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和综合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使陶瓷教学更具有活力和创意性,最终实现培养社会急需的应用型人才和实用型人才,真正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并拓展学生的就业面和就业率。

2.2.1 在陶瓷雕塑教学中还要积极继承、弘扬、拓展和创新传统陶瓷文化

我国有着悠久的陶瓷文化和历史,在教学中各高校通过进一步继承和深度挖掘传统陶瓷文化的精髓,教学与研究能够扎根于传统陶瓷文化,接续几千年中国陶瓷艺术发展脉络,不断追求传统陶瓷的文化内涵、创作精神和民族风格,梳理、研究传统和创新的关系,进一步提升教学能力。高校在教学中积极将相关最新研究成果融入教学中,能够帮助学生了解传统陶瓷和雕塑艺术的历史发展脉络、文化背景、创作观念和审美意识,引导学生充分认识传统艺术的造型规律,掌握更多造型手法、表现形式和工艺技巧。此外,传统陶瓷艺术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项目之一,国家也在大力提倡非遗文化进校园。高校在教学中还应积极将陶瓷非遗传承与保护融入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邀请非遗传人走进课堂进行讲学和授课,将几千年传统陶瓷的技艺和精髓传授给更多的学生和年轻人,积极利用陶瓷非遗传承和教学实践基地,组织和开展陶瓷非遗的传统技艺培训和教育活动,丰富教学内容。在教学中,高校要坚持教学、科研和文化保护相结合,加强对传统陶瓷文化的文献和资料的收集、整理、研究和保护工作,保护传统技艺和工艺过程。通过在教学和科研实践的拓展,在提升教学质量的同时,支持传统陶瓷文化的弘扬和保护。

2.2.2 努力提升硬件建设,增强基础教学能力

随着科技和教学理念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陶瓷雕塑教学中所使用的材料、设备和制作技术都在不断升级和发展,也不断涌现出新的材料和技术。各高校在陶瓷教学的硬件设备建设上都在不断加大投入,除积极完善基础设备和设施外,各高校也在紧随时代发展潮流,积极了解、研究和运用最新的陶瓷设备和技术。比如近年来发展比较快的3D 打印技术、数字雕塑技术、虚拟现实技术、激光切割技术以及数控雕刻技术等。高校在陶瓷雕塑教学中积极融入这些最新的技术和设备,可以使学生了解到最前沿科技的发展方向,掌握更多、更先进的技术和造型手段,在创作实践中可以更灵活地运用最新技术和理念进行设计和创作,从而提升作品的艺术性、科技感和制作效率。

2.2.3 技术融合创新

在陶瓷新材料和新工艺的研究上,目前各高校除积极探索新的成型、烧制、釉料配制等技术外,也在进一步研究如何将陶瓷与其他材料进行技术融合创新,创造新的工艺方法和技术手段,探索其在雕塑中的应用潜力外。在此过程中,各高校不断通过跨高校或跨学科的交流与合作,来探索新的材料和技术,弥补自身科研能力的不足。

2.2.4 提升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水准

各高校通过展览、研讨会、专项科研、业务培训和交流项目,来努力提升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水准。在教学中面对陶瓷雕塑相关教材不够丰富和全面的情况,各高校也在加大教材编写的投入和资金扶持力度,积极推动和丰富陶瓷雕塑的教材建设。

3 陶瓷雕塑教学展望

未来随着更多的高校开设陶瓷雕塑课程,陶瓷雕塑教学将迎来蓬勃发展的新阶段,比如云南的红河学院依托当地传统建水的紫陶文化成立了紫陶学院。在未来的实践教学中,陶瓷雕塑的教学和研究应当始终坚持在继承传统造型技法和工艺的基础上,同中国传统陶瓷文化紧密结合,在教学、研究与实践上同国家长远发展和社会人才需要相适应。在师资队伍建设上,要进一步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准,加大教师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的培训及提升,加快教学观念的更新,根据实际教学不断改进陶瓷雕塑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坚持以启发式教学为主。在教学中要真正做到提升学生对材料语言的认知能力、表达能力和创造能力,将训练学生创新思维和独立创作能力放在教学的首位。依托国家数字化建设潮流,逐步建立数字化教学平台、数字化数据库和数字化展馆,进一步提升教学能力和层次。此外,在教学中还要把握住时代发展脉搏,注重多元文化的结合、传统文化的保护、人工智能和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以及跨专业交流融合等。总的来说,各高校要根据自身情况,在教学和实践中逐步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教学模式,真正提升陶瓷雕塑教学的质量和技术水平,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

4 结论

当今高等院校的陶瓷雕塑教学中,除了要继续坚持传统陶瓷雕塑的基础理论和基础技能教学外,在提升学生思维能力和创作能力的基础上,还应紧贴时代发展脉络,教学与社会、科技发展要紧密结合,时刻关注新技术和新科技的发展。在教学和科研中积极探索新技术、新材料的运用,提升教学能力,鼓励学生跨学科、跨专业的去进行艺术创作和创业,通过针对性的教学研究、教学实践和社会实践,培养出适合社会需求的专门人才。此外,高等院校在教学中还应继承和发扬传统陶瓷文化,以促进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

猜你喜欢

泥料雕塑成型
成型液压机技术改造
巨型雕塑
浅谈紫砂壶手工成型中泥性的应用
我的破烂雕塑
写实雕塑
三向接头注射成型模具设计
快速成型技术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
微注射成型PP/ABS共混物相形态
泥料对陶瓷艺术的影响
基于ANSYS变温场的真空练泥机泥料挤出质量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