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机构创新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3-03-07崔巍
崔 巍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山西省分行 山西太原 030001)
0 引 言
2022 年2 月22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 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正式发布,对乡村振兴重点工作提出了相应的意见和建议。该文件围绕“三农”问题展开论述,明确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持续推动农村振兴工作的开展,逐步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目标。乡村振兴工作的开展涉及内容广泛,关键之处在于确保资金的充足和高效利用。换而言之,农村金融问题的优化是实现农村振兴的前提。农村经济建设与农村金融之间存在紧密联系,农村金融的发展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推动农村金融创新发展能够显著提高农村金融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以及化解现阶段“三农”贷款存在的难题,从而为乡村振兴的发展和建设提供支持与保障。
农村金融机构在金融系统中具有特殊性,为我国经济建设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发挥了关键作用。农村金融机构在服务“三农”过程中践行了所有相关的经济内容和经济行为,其不仅面临自身发展能力提升的压力,也要应对日益变化的外部竞争压力。因此,提高自身的价值,发挥最大的力量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支持和帮助,一方面是自身发展所需,另一方面也是实现金融为民、金融普惠的重要途径[2]。
相较于城市而言,农村的发展速度较缓,体量不足。农村居民的收入相对较少,产值有限,同时,不具备理想的农户抵押整体价值,存在变现困难的问题。因此,商业银行对于开拓农村金融市场的积极性较小,在这方面所做的工作不足,导致农村不具备充足的资金,限制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速度和质量,同时不利于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农村金融的建设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发展,这一观点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强化农村金融服务质量和效率可以为乡村企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帮助,可以为农村居民提供更为充足的资金,有利于应对和解决现阶段我国存在的城乡发展失衡的问题[3]。
分析各国经济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金融发展影响经济建设,两者之间存在十分紧密的联系。经济发展水平领先的国家,其金融发展程度也处于领跑地位。因此,要想促进经济发展,就必须提高金融发展水平。我国农村经济发展速度相对不足,其中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农村金融体系亟待优化。为了给我国农村建设创造更为理想的金融环境,必须从农村金融创新着手,从理论和实践层面推动“三农”发展,帮助农村产业实现转型升级、提高经济建设效率,从而获得更多的收益,提高资源配置的质量和效率。
1 农村金融机构创新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
1.1 农村金融机构资产规模有限,投入和产出不成正比
截至2022 年底,农村金融机构总资产规模和负债规模在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总体占比分别是13.4%和13.5%。数据指出,农村金融机构的数量持续上升,并且发展质量有了显著提升,但是与现代农业经济建设和发展的实际需求之间还存在明显差距。在我国农村金融的长期发展历程中,产品种类存在单一性的问题,创新性不足,贷款成本相对较高,并且由此获得的收益不足。因此,大部分金融机构对该领域的兴趣不足,并不倾向于积极开拓农村金融领域,不能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全面而高效的服务。
1.2 农村金融产品丰富性不足,创新性有限
实践结果表明,我国农村金融产品存在单一化问题,其中“三农”存贷汇业务占据了主导地位,担保、信托、保险等业务所占的比例有限。金融产品的同质化问题持续存在,未能将地方特色融入其中,并且还存在品牌溢价的问题。在开展农村金融创新的过程中,原创性产品不足,模仿和借鉴占据了较高的比重,这一问题的存在困扰了我国农村金融的建设和发展。
1.3 农村金融体系不具备良好的发展环境
数据指出,农村金融服务为金融机构带来的收益有限。与此同时,这些金融机构大多没有针对性的专业化团队。因此,农村金融体系不具备良好的发展环境。信息获取不足、政府干预力度有限等问题困扰着农村金融的建设和发展。金融机构对“三农”的信用情况知晓程度较低,在参与农村金融服务过程中表现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足。地方政府在农村金融风险监管方面不具备先进的理论和实践能力。
1.4 农村金融风险保障体系不完善
目前,我国尚不具备科学、合理的农村融资担保体系,金融机构在涉及农村金融服务时存在诸多疑虑,当地农户顺利获得贷款的概率较低。农户对于贷款政策了解有限,贷款意识不足,可抵押物有限且抵押过程较为复杂。所以需提高农户对于贷款的认识,建立并完善对应的金融风险保障体系,减少风险问题的出现,提高农村金融活动的安全性等,这些问题十分重要。
2 农村金融机构创新服务体系的优化策略
2.1 做实普惠金融
农村金融机构在围绕中小微企业提供对应的金融服务时,要从市场角度出发,制定对应的策略。为了进一步提高金融服务创新的质量和效率,需要增强业务能力,围绕普惠金融制定战略。首先,将“转变观念、强定位”作为破局基础。在现阶段的经济发展环境下,农村金融机构的建设和发展面临诸多难题,如日益激烈的业内竞争、存贷款增速放缓、不良贷款压力增大等。因此,如果农村金融机构一味地关注大企业、好企业,则不能实现突破性发展。农村金融机构需要转变观念,给予社会信誉理想、具备良好产品渠道、市场发展潜力较大的企业更多的关注和重视。立足现实,明确自身的发展定位,确立后续的发展经营目标,从容应对开展金融服务时面临的困难。在实践中,坚持服务至上,正确地分析发展形势,做好发展规划,积极践行普惠金融理念,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其次,将“细分对象、善创新”作为破局的关键。对金融市场的实际情况、消费观念、企业实际需求等进行充分调研,明确中小微企业的特点,在符合实际发展要求的基础上制定针对性的金融服务发展策略。结合自身业务和发展需求,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创新贷款支持方式。最后,把“争取政策机制”作为破局载体。为将农村金融市场注入更多活力,提高整体发展质量和效率,为农村经济建设保驾护航,国家制定了相应的政策,并不断推动政策落地。农村金融机构可以借助国家现行的各项政策,为实体经济建设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支持和保障。
2.2 强化自身建设
随着市场竞争持续加剧,农村金融机构需要不断提高自身建设水平、创造更大的竞争优势,这样才能够稳定获益。首先,重视人才队伍建设,扩大人才优势。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在理论、思想意识、业务能力、沟通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培训,将人才优势转化为实际价值。明确中小微企业对于金融服务的实际需求,建立层级分明的培训体系,提升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实践能力和专业技巧,增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其次,提高金融产品创新力度。围绕金融服务产品进行全面创新,针对中小微企业对于资金的实际需求,研发对应的产品,丰富融资渠道,为企业提供更多的融资选项。在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基础上,不断提出新的融资方式,更加全面地服务于中小微企业,帮助其应对融资难题。再次,全面提升服务能力。充分利用线上、线下服务相结合的优势,提高网上银行、“e贷在线”、电子银行的应用率,充分发挥农村金融机构点多面广、机制活等优势,进一步创新合作模式,在细分筛选的基础上,逐步与电子商务平台建立合作关系,借助其优势扩大自身金融服务的覆盖范围。最后,强化科技赋能。科学技术的更新速度飞快,需要农村金融机构及时进行自我调整,积极开展数字化转型。对于存在科技短板的金融机构,更应该积极开展大平台建设的相关工作,在科技的加持下,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在银行账户体系、会计体系、清算体系、风控体系上实现创新。
2.3 突出创新优势
农村金融机构在实现自身发展目标的同时需要立足于服务“三农”,为乡村振兴提供支持和动力,并不断突出创新优势。首先,建立完善金融创新长效机制。在实践过程中,寻找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突破点,逐步构建相应的创新发展机制,实现高效化、有序化发展。充分发挥监测评估的作用,明确现阶段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真实状况。结合我国现行的政策制度,加强宣传力度,拓宽宣传渠道,大面积普及金融专业知识,扩大其影响力,提高农村居民的认可度。其次,建立并完善农村信用体系。搭建起科学合理的金融机构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做到信息及时、全面、系统地更新,加强与政府之间的联系,对信用信息进行高效管理,更好地与中小微企业沟通。逐步建立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确保平台信息更新的及时性和安全性,为信贷资金的投放提供全面的支持和保障。最后,将企业信用评级落到实处。从中小微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围绕其特点制定相应的信用体系,接入多方数据,实现信息数据共享。此外,也要与其他部门积极合作,提高企业违约违规成本,降低风险问题的发生概率,维护金融市场秩序。
2.4 完善配套服务
农村金融机构也需要随外部环境进行调整和改善,从而建立良好的生态金融环境,更好地为“三农”提供全面化、针对性的服务。将金融桥梁纽带作用落到实处,与政府部门、职能单位、企业商会等建立友好的合作往来关系,一同致力于农村金融的建设和发展。首先,建立科学、合理、高效的社会征信体系。在现有信息资源和管理技术的支持下,围绕中小微企业的实际情况建立具有针对性的信用担保体系,同时,完善中介评价体系,使之共同服务于信用管理系统的运行。优化金融风险防范系统,健全体制机制,联合公检法、税务、市场监管部门等共建数据资源的互通和管理,不断提高监管的力度和水平,营造良好的金融环境。其次,创新中小微企业风险管理体系,在法律法规指导下开展实践活动,扩展业务模式,优化业务流程。引入先进的业务管理模式,与其他金融机构建立长期有效的合作机制,吸纳成功经验,不断提高信息共享的力度。与此同时,与担保机构加强合作,对贷款担保合作方式进行创新。针对风险管理中出现的相关问题,协调农村金融机构、中小微企业和融资性担保机构,一同致力于风险控制工作的开展。
3 结 语
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发展。本文以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为具体切入点,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优化策略,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