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话语建构

2023-03-07田淼

南方论刊 2023年11期
关键词:民族区域民族团结共同体

田淼

(南开大学 天津 300350)

处理民族工作、解决民族问题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中的重要一环。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深入思考我国的民族工作要举什么旗、要走什么路等重大命题,以高远的战略眼光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的重要论断,并围绕着“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逻辑进行接续阐释,构成了涵盖道路、理念、制度、文化层次的独特话语体系。从道路话语、理论话语、制度话语、文化话语四方面把握这一原创性论断,对推动其理论研究纵深化具有重要意义。

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道路话语

道路决定命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首要抉择是走什么路。

(一)道路自信:“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

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中关于处理民族工作、解决民族问题的探索与选择中始终坚持“寻找自己应该走的道路”[1](P255)。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经历了从自治自决、联邦建国到确立人民共和国下的民族区域自治的道路探索,摒弃照搬照抄别国的思维模式,以中国实际情况为着力点、以“摸着石头过河”为原则寻找道路。毛泽东立足中国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比较中苏两国少数民族的经济类型、政治传统、人口分布、文化风俗等,指出直接采用苏联的办法成立加盟或自治共和国在中国行不通[2](P758)。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脚踏实地深耕实践、真抓实干——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民族识别以确定各民族一律平等的政治地位,采取“慎重稳进”方针进行民族改革,培养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维护少数民族平等权益、全面推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这条道路增添了丰富内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党在民族工作领域拨乱反正,在走弯路经曲折而后回归正道,制定和颁布民族区域自治法、恢复落实民族工作行动纲领、发展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打击民族分裂主义势力,推动新时期的民族工作走实走深。

新时代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当代中国民族工作实践,充分汲取党的历史经验,开拓创新地赋予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更靓丽的时代底色,赋予民族工作“新航标”,将其置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不断创新思维、创新实践。如颁布《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意见》,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实施重大生态保护工程,推动构建民族互嵌格局,用法律保障民族团结,重视物质力量与精神力量“两手抓”,坚持宗教中国化的方向等。可见,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在时代浪潮的推动中被赋予更鲜明的特色。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民族工作的特色之路,前者是后者在新历史阶段的崭新“名片”,后者又为前者铺设了“航线图”,二者相辅相成、交相辉映。此外,习近平从现实向度阐述西方的民族政策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灵丹妙药”。“我们能照谁的模式去办?谁又能指手画脚告诉我们该怎么办?”[3](P286),指明了民族工作只有扎根本国“沃土”汲取养分才能长盛不衰。一些人受民族分裂主义的蛊惑,对我国的民族政策产生怀疑与动摇,习近平特别强调“同世界上其他国家相比,我国民族工作做得都是最成功的,没有必要妄自菲薄!”[4](P57)道路自信是做好民族工作的前提,只有树立这样的自信,才能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把握好政治方向,将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越走越宽,让民族团结绽放绚丽之花。

(二)道路依循:“十二个必须”是根本遵循

中国共产党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论述阐述了应当遵循的道路准则。从理论向度看,党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表述从“牢固树立”到“积极培育”再到“铸牢”的演变过程,也是其地位从“局部性民族工作策略”到“全局性民族工作方针”再到“党的民族工作方略”的上升过程。从实践向度看,就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问题,我们党经历了探索深化的过程。第四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提出“八个坚持”为做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时期的民族工作指明了方向,实践发展推动着理论创新,2019 年“九个坚持”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被提出,第五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进一步发展提出“十二个必须”,系统总结了特别是新时代以来党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经验。作为一个完整层次的有机整体,“十二个必须”从战略目标、思想观念、治理准则和发展路径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指明了实践遵循。中国梦的实现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最高层次的战略目标方面的依循,是目标指引与最终朝向;坚定“五个认同”、坚持中华民族历史观和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思想观念方面的依循,旨在以思想共识汇聚行为合力;坚持党的领导,依法治理民族事务和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是治理准则方面的依循,是实际行为应遵照的具体标准;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各民族一律平等、高举中华民族大团结旗帜、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是发展路径的遵循,从最具象化的层次指明了行为措施。

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话语

重视理论建设是中国共产党致力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一步。

(一)理论旗帜:“继续高扬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

中国共产党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不仅指明了要“走什么路”,还科学回答了举什么旗的重大问题——“我们要继续高扬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5](P28)。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民族理论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论断的理论基础。马克思在《神圣家族》中深入阐述了民族平等理论,指出每个民族都具备着其他民族不可替代的优点,民族之间不存在高低贵贱之分,只有大小、落后与先进的差别。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主张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强调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压迫和民族剥削,实现各族人民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最终理想。恩格斯还主张“我们自己创造着我们的历史”[6](P604),强调历史发展过程中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并认为每个人的单个意志共同组成社会的合力。列宁继承发展马克思恩格斯的民族理论,将其与俄国实际相结合,采取发展教育、修筑铁路、建立国际工人协会等措施维护民族平等、促进民族融合,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毛泽东提出要结合中国的实际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打破我国民族工作领域长期以来固守苏联模式的错误思想取向。虽然当代中国的民族工作问题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处的时代状况有所差异,但其丰富的思想观点为我国处理民族工作、解决民族问题提供了理论指引。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创造性的论断既是与时俱进发展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理论表达,又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的实践彰显。党始终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将其作为中华民族繁荣发展、民族团结进步的“铺路石”与“助燃剂”。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下,民族工作面临着国际秩序调整、国内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以及互联网的“最大变量”等诸多新挑战新困难,更应当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为指引,“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丝毫动摇”[7](P122)。

(二)理论内涵:四个“与共”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念指引

2021 年8 月,习近平以四个“与共”即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指明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具体内涵[8]。四个“与共”是一种具象化的表达,限定了共同体意识的抽象表意范围[9](P17)。具体观之,四个“与共”是有机统一的整体,内蕴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彰显着各民族肩并肩、手挽手、心连心的家国情怀,体现着胸怀天下的大国担当。“休戚与共”集中体现各民族喜悦共享、患难同当。中国共产党开展脱贫攻坚为各民族创造福祉,社会主义民族政治建设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构建起坚实的经济方略与政治保障。“荣辱与共”集中表达各民族共抗苦难、共享荣光。党百年奋斗始终领导全国各族人民锐意进取、自信自立、守正创新,共创丰功伟绩、共享伟大荣光。“生死与共”集中彰显各民族风雨同舟、守望相助。回望历史,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团结御侮、积极投身于挽救民族危亡、寻求独立解放的伟大斗争,中华儿女“拧成一股绳”救民族于水火之中。“命运与共”集中关照各民族和衷共济、共创未来。“中国梦”是全体中华儿女伟大使命担当的凝练表达,也是中华儿女万众一心、接续团结奋斗才能造就的美好未来。可见,四个“与共”理念是贯穿历史-现在-未来,彰显了鲜明的中国底蕴、深刻的时代烙印、旺盛的思想活力。

当然,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阐释不能仅仅停留在基本内涵的维度,应该进一步考察四个“与共”理念与其他内容的关联性。其中在与“五个认同”的关系探讨中,四个“与共”理念也愈发清晰。从理论来看,“五个认同”和四个“与共”理念都紧扣“认同”“情感”“意识”,都涉及认知层面、情感层面、价值观层面和行为层面的认同。从实践来看,增进各族人民的“五个认同”是四个“与共”理念入耳、入脑、入心的路径选择。首先,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的认同是树立四个“与共”共同体理念的前提。各民族群众首先将自己视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才能对这个共同体产生归属感和责任感,由此将浓烈的爱国情转换为实际的爱国行动。其次,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为四个“与共”共同体理念提供精神力量,指引各族人民在实践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消除对西方文化与价值观的盲目崇拜。最后,增强对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是巩固四个“与共”共同体理念树立的必然选择。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促进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才能在社会主义中国为四个“与共”理念注入生命力。

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制度话语

中国共产党人时刻保持解决中国民族工作领域中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以大党独有的优势探索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一伟大制度。

(一)制度优势:党的全面领导是“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根本政治保证”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10](P6),同样它必然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制度优势。这种优势贯穿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方面,引领着民族地区在实现复兴梦的道路上阔步前行。经济上,我们党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依托西部大开发、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策略,加强对民族地区的支持,推动民族地区全面深化改革,千方百计地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步伐。政治上,长期坚持、全面贯彻并不断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着力培养民族地区干部队伍人才,不断加强民族地区基层政权建设,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高举中华民族大团结旗帜,创造共同繁荣发展。文化上,推动民族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严守意识形态阵地,促进民族间交流交往交融,明晰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根”与“叶”的关系,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在社会层面,坚持用好外力、激发内力,既以新思路新举措为民族地区社会发展提质增效,又注重少数民族的“造血”能力,有机整合“三个积极性”,推进民族地区共享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成果。“最关紧要的是要有一个团结的领导核心”[1](P365),只要我们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有了“主心骨”,任何破坏民族团结的势力都将被一一击破。

(二)制度保障:“加强民族团结,根本在于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历史与实践证明,我国民族工作取得的成就离不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成功实践。这项基本政治制度不仅是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有机组成部分,更是这条道路不动摇、不走样的坚实制度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对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功能定位、政治原则、时代使命等作出了一系列具有战略性、创新性、指导性的重要论述,推动民族区域自治理论守正创新。面对着国内外质疑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错误言论,习近平坚定指出这种看法是有害的,“取消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种说法可以休矣”[4](P76),捍卫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不可动摇地位。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辩证统一,前者是后者的时代使命,后者又为前者的实现提供制度保障。这种保障既体现在民族区域自治理论的创新发展,又体现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绘就出的“壮美画卷”。从理论层面来看,党与时俱进地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注入时代特色与创新诠释,提出要坚持统一与自治、民族与区域相结合。国家统一是区域自治的前提条件,没有“统一”就没有“自治”;这种“自治”又不仅仅局限于某一个民族或某一个区域的自治,而是民族自治地方区域内各个民族共建、共享的自治。从实践层面来看,这个制度在维护民族平等、巩固民族团结大局、推动民族地区发展、增强民族凝聚力等方面的优势不可比拟。70 余年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妥善解决民族地区社会发展问题,实现民族地区整体脱贫奔小康,营造相对稳定的社会政治秩序与经济发展前景,彰显出增强民族凝聚力的强大优势。

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话语

中国共产党重视以文化滋养民族团结、以文化认同筑就民族认同。

(一)文化基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

中国共产党传承、弘扬与发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和合共生”“大一统”等思想,锻造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独特文化话语。首先,“和合共生”是指以和谐的方式、海纳百川的胸怀面对多种事物的差异,涵养了中国共产党人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上借鉴优秀成果为我所用的品格。习近平用“根”与“叶”的关系为把握中华民族与各民族在文化、意识上的共同性与差异性提供了方向和依据。其次,“大一统”思想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注入文化底色,涵养了中国共产党人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的共同体思想。纵观中华文明史,秦始皇完成“六王毕,四海一”的伟业,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统一社会思想,魏晋南北朝时期群体迁徙人员大量流动促进民族文化交融,隋唐宋元明清薪火相传,中华统一多民族国家不断巩固和发展,虽有短暂分裂但终归统一。这种“大一统”的文化传统滋育着中国共产党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高度,推进新时代的民族统一与团结。

历史是文化不可割裂的部分。中华传统文化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关系共在性,二者共同指向中华民族的历史认同[11](P52)。在2021 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开宗明义地指出“要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8]。历史文化资源是中华民族共同的历史记忆、共同的历史叙事、共享的文化符号的体现,有助于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认知以更好地开创未来,而否认、歪曲中华民族历史会直接导致人们对身处什么性质的祖国、归属于何种民族、认同何种文化、坚持何种政党领导、建设何种事业等方面的认知出现偏差,这种历史虚无主义、民族虚无主义会消解中华民族共有的理想信念、价值信仰,破坏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二)文化引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项久久为功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政治、经济、文化等要素协同推进,其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民族团结和谐的“最大公约数”从文化层面发挥着导向作用,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形成提供着源源不竭的精神动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不是“空中楼阁”,其价值感召力能够引领壮阔实践,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具体来说,其精神标识、价值追求、行为准则能够促进各族群众精神情趣、引领各族群众生活方式[12](P26),各族群众能够以主人翁的姿态成为中华民族团结的共建者、共享者,从而打造认可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共同体。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要“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13](P9)。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是在历史发展演进中各民族共同历史记忆、文化叙事的集中反映,是中华民族独有的精神标识,寄托着中华儿女独特的情感,为各族群众认同中华文化提供了具象化的载体支撑。我们要传承好、利用好烙印着中华文化深厚底蕴的独有文化符号和形象,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铸文化之魂、立文化之基、兴文化之业。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要“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8]。要在全社会范围内下大功夫推进宣传工作,在“四史”宣传教育中自觉将智慧与力量汇聚在中华民族的旗帜之下,谱写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新篇章。

总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我国民族工作的鲜明标识,中国共产党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话语建构不仅为中华民族凝聚团结奋进力量奠定基石,还为超越西方国家的话语体系、提升国际社会对我国民族工作的正确认知打造基础。

猜你喜欢

民族区域民族团结共同体
爱的共同体
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民族团结之歌
共同体的战斗
中国民族区域自治的理论范式
理解民族区域自治法:社会主义的视角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形成与发展的基本逻辑
湖北五峰:民族区域自治30年实现『三级跳』
让民族团结之花愈开愈艳
关于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