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学中色彩教学的应用策略探析
2023-03-07苟睿甘肃省甘南州临潭县流顺镇中心小学
苟睿 / 甘肃省甘南州临潭县流顺镇中心小学
0 引言
对于美术作品而言,色彩是非常重要的元素。无论什么形式的美术作品通常都需要经过对色彩的考量以及使用,从而将作者的思想以及情感表达出来。倘若没有色彩,或者是色彩不够鲜明,那么将可能难以呈现美术作品的精髓。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应该对色彩教学引起重视,要求美术教师能够明确色彩教学的价值,通过各种有效的策略开展色彩教学,让学生对于色彩的感知能力能够有效提升,为其美术创作、美术鉴赏等方面打下一定的基础,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基于此,研究小学美术教学中色彩教学的应用策略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将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色彩感知能力、色彩观察能力以及审美能力、积极情绪等。
1 小学美术中色彩教学的价值
1.1 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色彩观察能力
通过色彩教学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色彩观察能力,为其掌握色彩相关知识与方法提供一定的基础。日常生活之中,我们身边充满着色彩,即便是黑白画,也是由白色与黑色两种色彩组成,甚至可以说所有事物都是由各种各样的色彩组成。基于此,培养小学生色彩观察能力就显得非常重要,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这个世界,而色彩教学将是有效的途径。从小学生层面来讲,他们喜欢明亮、鲜艳的色彩,通过色彩教学引导他们观察色彩,可以开阔其视野,为其学好美术打下一定的基础。
1.2 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色彩感知能力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重视色彩教学,特别是从小学低段开始,有利于让学生对色彩形成初步感知能力。色彩对于小学生的吸引力是比较强的,而且很多小学生都喜欢用各种各样的色彩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通过色彩教学能够引导学生正确使用色彩进行绘画,鼓励他们用色彩表达自己的想法,使其对色彩的敏感度逐级提升,这样就会慢慢提升其色彩感知能力,例如,当小学生看到红旗之后,可能就会联想到五星红旗等;当小学生看到蓝色时,可能会联想到大海等;当小学生看到绿色时,可能会联想到树叶、小草等[1]。
1.3 有利于提升小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欣赏能力
小学美术教学目标是提升小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欣赏能力,引导小学生不断积淀艺术素养,从而实现美术素养的提升。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需要做好色彩教学,引导学生树立美好的审美观念,可以将比较模糊的内容具体化、色彩化,从而感受美术与艺术的魅力,不仅能够让学生的情感更加丰富,而且其审美能力也将不断发展。
1.4 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积极情绪
色彩可以将小学生的情绪反映出来,例如,红色,通常表示愤怒;绿色,通常表示充满生机与活力;黑色,通常代表一定的恐惧等。成年人在表达喜怒哀乐时,会用语言表达,而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相对比较弱,所以一些小学生在绘画时会用色彩表达自己的内心活动。其实,色彩不仅能够反映小学生的情绪,而且一定程度上还能够左右小学生的情绪。例如,当小学生接触让人产生消极的色彩时,那么就可能会显得比较消极、敏感、多疑,甚至可能缺乏归属感、安全感以及暴躁发怒等。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美术教师可以引导小学生多多接触能够带来愉悦感、温暖感的色彩,让学生通过使用色彩感受快乐。根据相关研究分析,消极的色彩,一定程度抑制小学生的智力发展;积极的色彩,一定程度上会促进小学生智力发展。所以色彩教学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积极情绪,为其身心健康发展打下一定的基础[2]。
2 小学美术教学中色彩教学的应用策略
2.1 色彩教学与游戏的融合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曾经指出,能量的调节者是兴趣,有了兴趣便能够充分调动人所储存在内心的力量。小学生年龄小,耐心不足,色彩教学中如果仅仅讲理论知识,或者是采用灌输式教学方法,那么久而久之学生便会对色彩教学失去兴趣。对于色彩本身而言,有着一定的吸引力,奇特、鲜明的色彩往往可以抓住学生的要求;同时,游戏化的色彩教学,可以通过趣味性强、形式多样的游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让学生能够全身心参与教学活动之中。色彩教学与游戏融合,有利也有弊,“利”在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性;“弊”主要指的是如果教师掌握分寸不好,则容易让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游戏之中,从而忽略了美术知识。因此,将色彩教学与游戏进行融合时,教师需要结合教材内容,围绕知识重难点设计游戏环节,让学生能够在“玩”中进行色彩学习[3]。
以《色彩的冷与暖》教学为例,可以结合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特点设计游戏活动。首先,可以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呈现一些图片,例如,水果、蔬菜等,并引导学生说出水果、蔬菜的颜色,此时学生的注意力被水果和蔬菜的色彩所吸引。其次,教师为学生讲解一些冷暖色理论知识,让学生知晓哪些颜色属于冷色、哪些颜色属于暖色,一定程度上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然后,以此为基础,请学生为红色的苹果找一找朋友、为绿色的西瓜找一找朋友,以色彩为线索,让学生自由发挥、大胆回答,从而强化学生对色彩的认识。最后,让学生进行实践,从准备好的油画棒中分别找出冷色与暖色,然后摆放在一起,要求学生比赛一下,看看谁又准又快。整个教学活动虽然游戏化,但始终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对冷色与暖色进行观察与对比,这样便能够在学生的脑海中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
2.2 外出写生感受自然色彩
随着美术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对小学美术教学提出更多新要求,其中明确指出应该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以及自然环境,要求美术教师能够设计相应的活动,让学生能够接触自然、融入社会,使其能够掌握美术知识与技能,并形成生命意识、环保意识等。美术与生活、社会、自然有着密切的关系,特别是大自然之中,有着极为丰富的色彩,是色彩教学有效实施的重要资源[4]。
以《魔幻的颜色》教学为例,这部分知识主要需要引导学生运用色彩,并对色彩所传达的信息进行充分体验。例如,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可以通过不同的颜色寻找不同季节背后的秘密。课堂上,美术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说一说自己心目中的春、夏、秋、冬分别可以用哪些颜色进行表现,有的学生认为嫩绿色能够代表春天的生机勃勃;有的学生认为春天是蓝白色的;还有的学生认为春天是彩色,因为有各种各样的花在尽情绽放。不同的学生对于色彩有着不同的感受,所以,美术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选择合适的色彩来表达春、夏、秋、冬。抓住这个契机,可以将课堂延伸到课外开展写生活动,让学生走进大自然,引导他们观察、感受、体验自然环境之中色彩的变化与排布,使其学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待自然环境之中色彩与光影的和谐与统一,用眼睛与心去感受大自然的色彩之美。
对于色彩教学而言,应该对大自然资源进行充分利用,这样能够改变以往缺少素材的绘画困境。在条件允许的情况,每学期可以组织多次户外写生活动,让学生对大自然色彩进行观察,用心揣摩色彩搭配的规律,并将其融入到自己的绘画之中,不仅能够提升小学生的色彩观察能力、感知能力以及表达能力,而且还能够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精神。整体来讲,色彩教学应该不局限于课堂,而应该带领学生多接触自然、社会、生活,培养其发现美、创造美、感受美的能力。
2.3 文化情境之中理解色彩内涵
中国画历史文化悠久,有着非常强烈的传统性以及民族性,通过小学美术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中国画的基础知识以及绘画技巧,而且还应该通过文化情境,引导学生对色彩进行认知,通过感受国画的特征,树立尊重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同样,中华民族是一个开放的民族,对于各种优秀的艺术与文化更是做到了海纳百川,因此,美术教师可以将文化情境作为切入点,让学生理解色彩内涵,将有利于提升学生对色彩的感知能力与感知程度[5]。
以《中国画与油画》教学为例,对于中国画而言,其色彩并不是很丰富,主要是通过墨色深浅、线条变化等,让画面变得生动,引导学生学习国画,可使其明白:掌握色彩需要先要了解色彩的搭配。对于油画而言,利用颜料的遮盖力、透明性,可以很充分地表现描绘对象,其立体感比较强,而且色彩也比较丰富。在课堂教学中,美术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文化情境,首先,让学生欣赏《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的视频片段,要求学生可以大声说出所熟悉的内容。视频中,法国遇见了中国、卢浮宫遇见了紫禁城以及拿破仑遇见了乾隆。顺势引出将要学习的知识,即:中国画遇见油画,大家对此有什么看法呢?接着带领学生一起走进东西方两种不同的艺术领域,对中国画与油画的魅力进行感受,让学生对画种进行辨别,为学生呈现齐白石的《寿桃》(图1)以及保罗·塞尚 《有桃子和苹果的景物》(图2),让学生在文化情境之中进行欣赏与评述,并感知不同画种的不同色彩内涵。《寿桃》是齐白石老先生的晚年之作,其色彩、款式都比较简洁,用笔非常考究,整幅画的气韵非常生动,能够让人拥有无限的遐想。保罗·塞尚的《有桃子和苹果的景物》也很经典,非常注重色彩、光、质量、形体塑造等方面,整幅画的色彩达到了和谐统一。利用东西方不同画种创设文化情境,让学生通过欣赏与评述感受不同画种的色彩,将能够帮助学生更高层次理解色彩的内涵。
图1 齐白石《寿桃》1939年
图2 保罗·塞尚《有桃子和苹果的景物》 1895-1898年
2.4 以色彩为主培养造型能力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造型·表现”是小学生必须掌握的能力之一,学生在对事物进行观察与认识的基础上,对色彩、形状、线条等造型元素进行合理应用以及艺术加工,这就是一个创造过程,对于培养以及发展学生美术素养极为重要。以色彩为主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需要引导学生对事物进行认真观察,以此为基础,通过线条、形状对作品做好整体布局,可以将生动的形象勾勒出来,最后,再为作品涂上满意的颜色,从而完善作品。从教学实际情况来看,部分教师对“线条”“形状”很重视,但是却忽略了色彩,这就必然会影响到学生在色彩方面的造型表现能力。基于此,建议美术教师能够对教学方法进行优化,对色彩造型表现引起重视。以《风景写生》“造型·表现”教学为例,目的就是要学生能够大胆用色,做到合理构图,将透视关系尽量画准确。课堂上可以尝试引导学生用色彩涂色的方式大胆造型,适当减少使用形状以及线条,按照事物特点使用对比强烈的色彩呈现风景。通过色彩的对比、色相的变化以及线条的变化等,可以将事物的造型与特点呈现出来,让学生不能过于依赖线条与形状表达事物的方法。久而久之,学生会学会从整体上进行观察以及认识事物,并能够对事物整体特征进行详细把握,而不是只对某一些细节引起重视,这样才能达到色彩教学的目标,并提升学生的色彩感知观察能力以及色彩感知能力[6]。
2.5 以设计为主锻炼色彩搭配能力
对于小学生学习美术而言,“设计·应用”也是必须掌握的能力之一。学生在绘画以及创作的过程中,需要对合理性、功能性、实用性等方面引起重视,而且还需要对作品外形是否符合人们的审美进行考虑,也就是说色彩搭配应该与人们的认知规律相符合,这样才能提升学生的色彩应用能力以及审美能力。从小学美术实际教学来看,学生在绘画以及创作过程中往往是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或者是迎合教师的喜好,目的是创作出让教师满意的作品,最终可能会对色彩的设计、应用、搭配等进行忽视。基于此,教师需要通过示例、讲解的方式,为学生介绍颜色鲜艳的色彩应用方法、饱和度高的色彩应用方法,例如,可以通过多媒体为学生展示颜色搭配不同,但是构图相近的美术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对比、识别色调、风格的差别以及其作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学生养成大胆进行色彩搭配的意识。整体来讲,“设计·应用”能力的培养与发展,要求学生能够在创作过程中能够将对教师的依赖逐渐摆脱,对色彩搭配进行大胆尝试,这样才能创作出更多新颖的美术作品[7]。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色彩教学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小学美术教师应该认清色彩教学的价值,以此为基础,通过有效、合理的策略,将色彩教学充分落实,这样才能提升色彩教学的效率与质量,从而提升学生的审美观察能力、感知能力以及审美素养、积极情绪,为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