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辅导员育人角色与实现路径探赜

2023-03-06于淼

成才之路 2023年5期
关键词:角色定位高校辅导员三全育人

于淼

摘要:近年来“三全育人”理念深入人心,其在为高校辅导员育人工作指明方向、带来新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对高校辅导员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辅导员应当明确自身在育人环节中的角色定位,积极探索优质、高效的育人路径。为推进“三全育人”工作的有效开展,高校辅导员应正确认识自身的角色定位,充分发挥自身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纽带作用、引领作用,并不断提升思想认识高度,拓展思政教育深度,拓宽服务学生广度。

关键词:高等教育;“三全育人”;角色定位;高校辅导员;路径

中图分类号:C961;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3)05-0005-04

新时代背景下党和国家不断强化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强调高等院校应当深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三全育人”理念,构建更加完善的思政教育格局,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高校辅导员作为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参与者和主要实施者,精准定位自身角色,可以更好地发挥自身育人功能与育人作用,推动思政教育工作创新发展,这也是高校辅导员顺利完成自身育人使命的重要课题。

一、“三全育人”背景下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分析

1.起到纽带作用

“三全育人”背景下高校党政干部、教育人员、管理工作者及后勤工作者应当履行各自的育人职责,充分发挥各自的育人优势与育人作用,构建更加完整的育人体系。而高校辅导员则应当在众多育人主体中发挥纽带作用与桥梁作用,做好科学育人工作,同时辅助专业教师完成日常教学任务,助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与综合素质发展。高校辅导员应当结合国家整体人才培养需求及社会人才需求,结合高校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及思政教育工作特点,科学开展一系列育人工作。具体而言,辅导员应当凝聚校内一切优质教育资源与教学力量,做好育人主体协调工作,与学生展开密切的互动交流,营造轻松愉悦的育人氛围,为良好的学风和校风建设助力。

高校学生知识储备充盈,思维活跃,敢于和善于接受新鲜事物。高校辅导员作为与学生联系最为紧密的教育人员,应当结合学生成长规律及心理特征,探索更加科学合理的教育方式。科学开展思政教育工作,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掌握学生的群体发展状况,帮助学生解决日常生活及学习生活中的问题与隐患,增强双方的情感联系,是高校辅导员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保障。与此同时,高校辅导员是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组织者与重要参与者,需要在教育环节、管理环节与服务环节做好角色转换工作,充分发挥自身的纽带作用与桥梁作用。梳理高校各部门之间的潜在关联,明确学生教育工作、管理工作及服务工作之间的密切联系,突出辅导员主体地位,有助于“三全育人”工作理念的有效落实。思政教育工作是高校各项工作的基础,高校应当引入大思政格局,打造更加完善的思政育人体系,而辅导员作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先行者,也是学生与思政教育主体之间的纽带,是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根基所在。为此,高校应当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做好统筹规划与统筹安排,不断提升辅导员队伍的育人水平及职业素养,创设更加完善的激励机制,满足辅导员职业发展需求。

2.起到引领作用

(1)做好指导者工作。高校辅导员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导师,他们会伴随学生完成四年的大学生活,并与学生共同进步、共同成长。从学生入学直至学生毕业,辅导员都需要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及成长需求,秉承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及因时而变的教学理念,对学生进行价值观念的引领。学生入学之前,辅导员应当做好前期筹备工作,掌握学生的基础信息,并做好信息整理工作,与家长建立联系做好入学准备教育工作。学生入学后,辅导员应当关注学生发展需求,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做好价值观念引领方面、双创教育方面的育人工作,使学生感受到来自学校的关心。同时,应为学生创设轻松愉悦、和谐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学生毕业后,辅导员应当负责定期收集学生信息,跟进了解学生的职业发展状况,给予学生默默的鼓励与支持,直至学生成家立业,都可以给予其科学的指导、教导。

(2)做好引领者工作。正所谓“打铁还需自身硬”,高校辅导员为确保在育人环节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与作用,应当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及终身学习意识,不断提升自身的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辅导员作为与学生联系最为紧密的教育人员,其言谈举止都会成为学生的模仿对象,会在潜移默化中给学生带来影响。部分学生会模仿辅导员的行事作风,还有部分学生习惯模仿辅导员的日常行为。为此,高校辅导员应当始终坚持自身的职业信仰,秉承立德树人的教育原则,规范自身的言行举止,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秉承公平公正的办事原则,使学生由内而外地尊重辅导员,并认可辅导员的一系列行为,在潜移默化之中对学生展开价值引领,是一种极为优质的隐性教育资源,需要得到高校辅导员的高度重视与广泛关注。

(3)做好守護者工作。高校辅导员的工作范围极为广泛,涉及学生管理领域、教育领域及服务领域,他们既是思政教师,也是就业指导教师,必要时还要充当学生知心朋友或学生家长的角色。因此,高校辅导员应做好角色转换工作,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分析学生发展需求,做好学生管理工作与教育工作,并加强与专业教师之间的沟通,确保专业教师在专业课程教学环节能够合理引入思政教育元素。辅导员要与专业教师形成教育合力,发挥课堂教学独特的引领功能,提升人才培养效果。除此之外,辅导员还要注重发挥思政课育人功能,使学生通过学习思政理论掌握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内涵,从而增强爱国意识与政治素养。在此基础上,高校辅导员还应当承担心理咨询师及就业指导教师的角色,开展心理辅导及就业指导工作,确保学生可以正确看待自己,以平和的态度看待社会现象,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生活与工作。

二、“三全育人”背景下高校辅导员角色实现路径分析

1.提升思想认知高度

新时期背景下,高校辅导员应当秉承与时俱进的教学原则,不断创新自身教育理念,重新完成自身角色定位。要采用更加高效、优质的教育方法,不断提升自身的教育水平及育人效果,发挥自身在“三全育人”环节中的纽带作用。

(1)积极转变育人思想。思想是行动的重要指导。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信息化技术与数字化技术水平日益提高,高校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途径有所拓宽,其思维方式和行为特征等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教师如果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展开教育教学,则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与多元化发展需求,不仅无法起到良好的育人作用,还会使学生对育人工作产生厌烦心理。因此,高校辅导员应当积极转变育人思想与育人观念,秉承“三全育人”理念开展育人工作,创新突破传统育人工作的制约。辅导员应转变固有思维,形成正确的育人观念,充分认识培养学生思想素质、道德品质的重要意义。与此同时,辅导员应当认识到自身在三全育人工作中的重要定位,积极探索创新协同育人方式,以确保“三全育人”理念可以顺利转化为“三全育人”行为。

(2)做好身份转变工作。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内容涉及范围广泛,与校内各个育人主体都存在密切关联,因此高校辅导员应当积极发挥自身在育人环节的纽带作用与桥梁作用,有效整合校内优质育人资源,发挥各育人主体的价值与作用,构建更加完善的育人体系。除此之外,辅导员应当做好角色转变工作,不仅要成为思政教育工作的参与者,还应当扮演“三全育人”工作中的指挥官角色。为此,高校应当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以带动全体教育人员积极创新思政教育理念与思政教育模式,联合多重育人主体,共同推进思政教育工作创新发展。例如,在历史课程教学环节,高校辅导员应当从思政教育角度出发,与历史教师展开互动交流,帮助其创新历史课程教学观念,加强历史课堂与其他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历史课程蕴含着丰富的思政教育资源,并且与大学语文、思想政治理论课都存在密切关联,若可以实现跨学科教学,构建多学科协同教学体系,对教育领域发展则能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先进历史人物身上有着许多优秀品质,值得每位学生学习与发扬,因此历史教师应当与辅导员通力合作,努力挖掘教学内容中的思政元素。同时,还要做好课程教学设计工作,引入生活化元素,确保学生可以将所学历史知识应用于实践,进而培养学生高尚的品格与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民族荣誉感,确保学生综合素质稳固发展。

(3)积极创新育人方法。高校学生由于个体差异较大,即便面对同一教育方法与同一教育内容,所产生的反应也不相同。不仅如此,思政教育工作还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在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的背景下,思想领域、文化领域的交锋也日益激烈,尤其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网络中的信息良莠不齐,这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挑战。为了提高思政育人效果,高校辅导员需要科学选择教育内容与教学形式,有效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道德素养和人格魅力。高校辅导员应当具备学习意识,积极学习先进的育人理念和育人方法,并确保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与信息化技术、互联网技术有机融合,以拓宽思政教育工作渠道。辅导员可以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思政教育工作,引入趣味性内容,确保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教学,提高对思政教育工作的认可度和接受度。首先,辅导员要为学生创造更多专业学习的机会,开展内容丰富的第二课堂活动,帮助学生增强专业认同,提升专业技能,营造良好学风。其次,辅导员要积极适应新媒体话语情境的变化,通过微课程、微电影、微活动等形式创新开展网络思政教育工作,实现“线上+线下”的良性互动,让思政教育时时、处处面向人人发挥作用。

2.拓展思政教育深度

(1)成为学生良师益友。新时期背景下,高校辅导员不仅需要做好思政教育工作,还需要与学生展开密切的交流,掌握学生发展需求,通过真情实感带给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辅导员只有付出真情实感,才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足够信任自己,将其在日常生活及学习中遇到的困惑或问题讲述出来,主动寻求帮助。为此,辅导员应当深入学生群体,积极参与学生集体活动,并提高自身的谈话本领,更好地掌握学生的真实情况及发展需求。例如,辅导员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与学生展开面对面的情感交流、思想交流,掌握学生的心理发展动态及思想发展动态,这样才能针对性地开展思政教育,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而这也是思政教育工作开展的基础保障。

(2)发挥言传身教功能。“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通常而言,大学生缺乏更多的生活阅历,知识储备也明显弱于高校辅导员,所以高校辅导员比较容易成为大学生的模仿对象。大学生不仅会在不经意间对辅导员的言行举止与生活习惯进行模仿,而且在思想层面也会受到辅导员的影响。为此,辅导员应当在学生日常学习与生活中树立良好的榜样,在遇到自身不懂的问题时也可以向学生求解,使學生感受到辅导员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良好习惯。例如,面对开放性问题时,辅导员可以与学生共同讨论,使学生在科学指导下养成良好的学习意识及学习习惯,进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提高学生综合思维能力,不断提升学生的知识储备量和理论素养。同时,辅导员还要注意将自己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应用于实际,从而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与知识转化能力。

3.拓宽服务学生的广度

高校辅导员是“三全育人”工作的重要参与者和重要实践者,应当在全方位育人环节做好思政教育资源整合工作,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与身心健康发展,而这对高校辅导员的职业素养与职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三全育人”不仅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举措,也是大思政格局的核心构成部分,高校辅导员作为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组织者与重要实施者,应当具备大局观念,明确自身所处岗位的重要意义与重要作用,做好各方协调工作,以确保高校日常教学工作、日常管理工作及日常服务工作顺利开展。

需要注意的是,高校辅导员需要面对纷繁复杂的工作环境,若对自身所属岗位缺乏正确的认知与了解,则容易使自身工作陷入反复循环的局面,以致逐渐失去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因此,为提升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的质量与效率,助力辅导员的职业化、专业化发展,高校应当对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保持高度重视。但就目前形势而言,高校辅导员的专业背景呈现多元化状态,与学生所学专业难以统一,这导致很多辅导员与学生所学专业不匹配,无法在专业领域给予学生精准的指导,因此高校辅导员应当运用大思政格局,做好各类专业规划工作。例如,对于材料科学、机械设计等工科类专业的学生,辅导员可以组织他们开展学术竞赛、科学研究等活动,引导他们组建大学生创新团队、科研项目组等,开展研究型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自我教育、持续发展的能力。对于音乐表演等艺术类专业,辅导员可以组织开展“周末项目式实践活动”,以学校周边德育基地为依托、以项目(主题)形式开展实践活动,如关爱孤寡老人、公益演出等活动。在活动中,辅导员要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指导,与学生一起参与活动,而这也是辅导员实践育人能力不断提升的过程。另外,辅导员还应做好自身专业规划,将自身所学专业与学生专业进行深度融合,探索跨学科指导方式与跨专业指导方式。这样,辅导员就能将所学专业知识应用于育人环节,将工作经验转化为工作成果,使自身实现专业化发展。与此同时,辅导员还应当帮助学生做好专业规划工作,针对学生所学专业展开深度分析,了解学生未来职业发展前景,助力学生完成职业规划,将学生培养成为具备良好职业素养与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三、結语

综上所述,“三全育人”背景下,高校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力量。高等院校应当做好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而高校辅导员也应当认清自身的育人定位,充分发挥自身的育人优势与作用,在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与效率的同时,为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与核心素养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高校辅导员应正确认识自身的角色定位,并不断提升思想认知高度,拓展思政教育深度,拓宽服务学生广度。

参考文献:

[1]王玲.“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与实现路径[J].大学,2022(28).

[2]郭珍磊,倪娜.“三全育人”体系下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及作用发挥[J].陇东学院学报,2021(06).

[3]王彦庆,刘佳鑫.“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与实现路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1(11).

[4]李志亮,褚丁庆.“三全育人”视域下辅导员育人作用发挥研究[J].北京教育,2021(10).

[5]李丽丽.“三全育人”体系下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与作用发挥[J].教师,2021(17).

[6]刘素贞.“三全育人”格局下高校辅导员队伍角色定位与转型论析[J].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报,2021(01).

[7]王鑫,陶思亮,朱惠蓉.“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辅导员的育人角色与实现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20(05).

[8]朱平.辅导员在高校“三全育人”中的角色与定位———兼论“育人”的特点与功能[J].思想理论教育,2020(03).

[9]聂靖.“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及履职路径[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8(01).

Exploration of the Role and Realizing Path of College Counselors in Edu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Three Complete Education"

Yu Miao

(Xinghai Conservatory of Music, Guangdong Province, Guangzhou 510630, China)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concept of "three complete education" has been deeply rooted in the hearts of the people. While it points out the direction for college counselors education work and brings new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it also puts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college counselors work. College counselors should define their role in the education link and actively explore high-quality and efficient education path.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of the "three complete education" education, college counselors should correctly understand their role positioning, give full play to their role as a link and guide i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constantly improve their ideological awareness, expand the depth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broaden the breadth of service for students.

Key words: higher education;"threecompleteeducation";rolepositioning;collegecounselors;route

猜你喜欢

角色定位高校辅导员三全育人
论足球教练员的角色定位
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浅析儒家思想对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作用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
电视新闻主持人的角色定位
少儿节目主持人的角色定位与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