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制造业企业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3-03-06杨维佳胡园园
杨维佳,胡园园
(沈阳中车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辽宁 沈阳 110000)
近年来,伴随全球经济化的发展,企业不但要以市场和技术取得竞争优势,同时还要提高企业管理水平,获取有效的竞争优势。要强化企业成本的管理,单独依靠压价提高利润已经无法适应目前的经济形势[1]。对制造业成本控制加以研究可以帮助企业尽可能地规避未来在经营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并为国家未来成本管理体系提供有效的帮助。
一、制造业相关概念
制造是人类经济活动的重要基石和人类发展与文明进步的动力,它是人类依据市场需求通过主观掌握技能与知识,借助客观物质工具或者手工利用有效的能源和方法将原材料转化为最终物质投入市场的整个过程。制造业主要指的是利用某种资源(包含工具、物料、技术、设备、资金、人力、信息等),通过制造过程转化成供人类消费和使用产品的行业[2]。制造产业属于国民的经济支柱,它可以创造新价值、创造新知识或者物质财富,同时可以为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国防的发展等提供优异的装备与手段。制造业企业是针对原材料实施加工或者再加工,以及零部件装配部门的总称。
二、成本控制的重要性
(一)企业生产经营决策的重要依据
与成本相关的决策一般涉及企业的供产销、生产经营、资本运营等方面,成本控制的有效措施可以针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各项活动进行科学指导,并为企业生产经营决策提供重要依据。例如在产品定价决策中,多数企业会以会计上计算出来的产品成本为基础制定产品价格,也就是说产品成本是制定价格的最低限额,在此基础上企业再运用成本加成定价法等进一步确定产品价格,才能将业务维持下去。
(二)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
企业经营的主要目的是营利,影响企业利润的主要因素为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及各项费用。企业只有创造利润,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因此提高产品售价、增加销售量、节约资源、降低成本是企业求生存和增加竞争能力所必须努力的方向。但受市场因素的影响,提高产品售价、增加销售量不易如期达成,相对而言,成本控制变得相当重要。成本控制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关键构成,应结合公司自身实际状况加以运用,可以适当搭配成本性态及本量利分析模型、目标成本法、作业成本法等,帮助企业管控成本、增加盈利,提升经济效益。
(三)有助于改善企业经营管理
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和管理水平对企业成本管理有直接影响,制造企业需要通过规范产品成本核算及管控来控制企业整体成本,应建立相应的控制标准和控制制度,例如材料消耗定额、工时定额、费用定额以及物料出入库管理等制度,并密切关注生产过程中的不合理消耗等问题。企业要本着降本增效原则,加强各项管理工作,保证成本控制有效进行,通过一定措施控制企业产品成本,改善并发现企业自身的管理缺陷。
三、制造业企业成本控制的主要内容
(一)原材料成本控制
原材料在企业总成本中占比较大,一般在70%~80%,是成本控制的主要对象。影响原材料成本的因素有物料采购、库存管理、生产领用等。在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企业之间的优胜劣汰越来越明显,各种原材料资源价格不断上涨,这样的局面造成原材料采购成本增加,企业获得利润减少,因此控制原材料采购成本十分重要,应尽量压低采购价格,降低材料成本。生产过程中经常存在物力、财力使用不当,或大手大脚没有节制,或管理不善造成的丢失、损坏等浪费现象,这种生产浪费是影响企业整个生产成本的关键因素,直接影响企业进一步发展,因此应严格按存储要求保管物料,强化自身生产运行机制,提高成本意识,加强内部控制,消除浪费现象。
(二)人工成本控制
人工成本在产品成本中占据一定比重,企业应着眼于控制工资和经济效益同步增长,降低单位产品工资比重。控制人工成本的关键在于实行目标管理,严格控制总量;调整组织结构,提高生产人员工作效率;提升人员素质,发挥能动作用;减少工时消耗,提高工时利用率;建立激励机制,调动员工积极性。企业应本着“市场决定价格、价格决定成本、成本制约用工”原则,把成本层层分解,形成“人人有责任,事事有人管”的人工成本控制责任体系,同时加强人工成本管理,规范开支范围及标准。
(三)制造费用控制
制造费用主要包括车间管理人员工资、职工福利费、折旧费、租赁费、物业费、机物料消耗、生产用工具费、试验检验费、技术组织措施费、修理费等,其中折旧费、租赁费、物业费等多为固定成本,且占比很大。由于固定成本费用不会随着产量呈线性增长,所以产量增加会降低单位产品分摊的固定成本费用,从而增加产品毛利,因此各环节要提高效率,降低单位产品制造费用。同时企业应严格执行各项费用开支标准,不得随意扩大制造费用开支范围,要本着精打细算、勤俭节约原则,做到增产节支、开源节流;制定标准制造费用目标成本,若实际制造费用与目标制造费用差异较大,应查明原因,深入分析,严格管控。
四、制造业现阶段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成本核算方法、管控理论落后
我国企业多数使用粗放式的生产模式,不重视市场消费个性化,生产创新产品的能力相对缺乏,成本核算的方法较为简单。我国大部分企业选择分步法和品种法,分批法选择较少,而当前生产方式呈现以小批量生产为主的发展趋势,企业应适当运用分批法核算成本。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购买者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可以按照自身需求对厂方设计和生产进行要求。厂方为确保按时交货,会在一条生产线上同时生产多种类型的产品,以满足购买者不同需求,提高企业竞争优势[3]。
当前一些企业成本控制理念陈旧,跟不上形势发展,不能满足决策者需求,且存在短期行为而忽略长远发展,单纯追求战术成本,忽略战略成本的管理。成本控制虽然是制造企业内部一项较为重要的管理内容,但诸多企业只注重生产的成本管理,而忽视产品采购、设计、销售等环节的成本;只注重企业价值链的成本管理,而忽视外部顾客和供应商的成本管理[4]。成本控制应以企业全局为对象,根据企业总体发展情况制定科学、全面的战略成本管理策略。
(二)库存大量积压造成资源浪费
库存从理论上说实际是最大的浪费,它会增加存货保管、查找及搬运的工作量,会使库存数据管理变得复杂化,影响企业资金时间价值和机会收益,同时存在贬损或丢失的潜在风险。但库存又不得不存在,库存不足会带来短缺风险和损失,影响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因此如何管控库存量十分重要。为了保证生产经营持续性,企业必须有计划地采购、消耗存货,定期分析存货资金占用情况是否合理,查明占用不合理和形成积压浪费的根本原因,以采取措施控制存货储备,降低存货平均资金占用水平,提高存货周转率,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
(三)单纯强调降低成本,忽视提高效率
国际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使制造业销量有所下降,同时伴随着企业现金流短缺以及资金链断裂等危机。企业一般会选择裁员或者降低员工薪金以减少内部成本;其次强化下游分销商和上游供货商的谈判,向外转移成本,但是单纯性转移成本极为不可取,由分销商和供货商来承担成本压力,最终产品销售价格将无法降低,甚至会降低最初原材料和最终消费品增值额[5]。在日益紧密的供产销关系环境中,若过分依赖转移成本,会严重伤害供销商、企业、经销商之间的关系,使企业丢失良好的合作伙伴,从长远角度来讲会影响企业未来的战略目标以及技术创新。同时还要认识到,降低成本属于初级的成本控制,而避免非增值作业方式控制成本才是更高境界。
(四)缺乏专业的成本核算人才
企业成本核算大多没有安排专职人员,会计人员大多数兼顾多项工作,对成本核算的掌握情况较为浅显,缺少必要的专业化、体系化知识。大部分成本核算人员都是靠着自己在企业积累的经验进行工作,存在核算方式不科学、不成体系的情况。因此,培养专业成本核算人才是我们必须重视的问题。
五、加强制造业企业成本控制的措施和建议
(一)增强全员成本控制意识
提高员工的成本控制意识,是企业成本控制的基础工作,是企业降低、控制成本的有力保证。成本控制是企业的一种文化,企业应树立成本控制意识及经济效益理念。成本控制意识普遍建立有赖于领导提倡、制度约束、管理人员以身作则和员工素质的普遍提高,并适当与利益机制、约束机制和监督机制相结合,使员工意识到企业成本控制的严肃性。同时,企业应强化各部门的成本责任,明确各自的职责范围,制定相关制度并加以规范,利用内控、预算和信息技术等手段,将成本管控目标层层分解,逐步落实到部门,并使信息及时共享[2]。
(二)控制材料采购成本
控制采购成本对一个企业的经营业绩至关重要,采购成本下降不仅体现在企业资金流出的减少,还直接体现在产品成本的下降、利润的增加,以及企业竞争力的增强。企业确定最优采购数量以及采购批次,根据自身生产预算调整采购情况,从而确定材料最佳库存量,这样既可以降低企业储存成本,又能确保企业不囤料、不断料、不呆料。同时,企业应建立健全的采购预算,管控企业材料采购成本,通过相应的预算考核机制,使采购人员意识到材料采购成本管控的重要性,从而达到成本管控的目的。
(三)加强新产品研发
企业应通过调整技术水平和生产工艺流程并搭配择取最优方案,有效控制研发产品和技术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使产品成本下降。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技术研发逐渐成为企业增强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研发支出占比也越来越高。没有技术含量的以产量决定企业生存发展的时代已经过去,未来制造业企业要以技术为核心进行全产业需求链重组。
(四)规范料工费管理
企业需要制定库房管理办法、成本核算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相关制度,严格规范物料领用、使用以及交回流程,做好物料出入库记录,并指定专人负责仓库管理,确保存货账实相符,避免出现物料丢失、毁损等情况,一旦出现此类情况应按相关制度要求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并加以处罚;物料在领取使用中应做到物尽其用,边角料应及时做好回收以备二次使用;生产过程中应精心操作,尽量减少废品,并根据计算的废品率进行员工绩效考核;已领出但未使用的物料应及时退回仓库并做好记录,并加强车间设备的使用率[6]。充分运用现有设备保证机器良好运营,并通过车间实动工时合理分摊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
(五)培养专业的成本核算人才
人才竞争是企业竞争的核心,一个企业要想长远经营且始终立于不败之地,最关键的一点是要知人善用。只有培养专业的成本核算人才,企业才能更好地发展;企业应定期对现有人员结构进行梳理,将工作能力强的财务人员划分至成本核算队伍中,并制定出明确的用人标准,对成本核算人才进行科学的、个性化的管理。企业应建立相应的人才培养机制,树立端正的用人态度,根据员工自身需求情况,为其制订职业规划。同时,应定期开展内外部培训,聘请成本专家主讲授课,逐步提升成本核算队伍质量,发挥人才资本优势,让人才成本变为资本,铸就企业长青。
六、总结语
成本控制贯穿于制造业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始终,是企业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获利的重要因素,成本控制的结果将直接影响企业管理者的各项经营决策。因此,制造业企业应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建立科学全面的成本控制体系,提高全员成本控制意识和创新成本管理理念,深入剖析企业成本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制定详细的解决方案并加以实施,确保企业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以最低成本获得最大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