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政府财务管理工作问题研究
2023-03-06李传溥山东省饲料兽药质量检验中心
李传溥 山东省饲料兽药质量检验中心
引言
基层政府财务管理是基层政府服务人民、行使国家主权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主要是指行政事业单位依照有关的财务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按照政府会计制度要求,对基层政府或职能部门资金的分配和使用进行核算与监督的过程。对基层政府部门的财务管理工作进行研究,将问题发现并解决在一线,对新型基层政府财务管理工作有非凡的意义。
一、基层政府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基层政府财务工作能够有效开展,对于区县一级政府部门的财务管理活动和国库资金使用效率有重要作用,将有助于提高运转资金和项目资金在实际操作中的控制力度,使财务报表和预决算报表中的各项指标能够准确反映基层政府单位各项资金的使用情况。基层政府财务工作的有效开展,也使基层政府对财务工作的认识进一步加深,从而能够积累更多的实际操作经验,优化财务管理流程,强化基层财务管理理念,构建科学合理的操作制度。
(一)基层财务管理工作在历史中的重要作用
基层财务管理工作是我们党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近一个世纪,我们党的基层财务管理工作跟随着党的步伐先后走过了百年,在我党成立之初,便建立了第一个财政主管机关——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财政人民委员部。并在当年就新颁布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暂行财政条例》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暂行税则》,对我们后续革命工作中财政管理体系的建立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在抗日战争期间,一边加强根据地的建设,一边加强财务管理工作的研究,于1939年成立了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统一集中指导各地解放区的财政经济问题和批准各级党、政、军三方面各种预决算,这标志着党的财经管理开始走向成熟。在中央的进一步领导下解放区政府专门设立了县财政专员负责开展县级政府财务管理工作。
(二)财务管理工作有助于基层政府工作的顺利开展
在当今时代下,基层政府财务管理工作不可仅拘泥于传统形式,更应积极采用精细化管理的相关手段,让政府的“钱袋子”得到健康发展。借助于精细化管理,不但可以最大限度提高与各部门之间的工作效率,还可以全面促进财务工作在开展过程中的规范性,以保证管理工作整体水平。
1.基层财务管理工作是基层政府工作的“勤务兵”。如今的社会对基层政府承担的社会管理和服务职能要求越来越高,而行政效率的提升,离不开财务部门工作效率的提速,财务管理工作作为基层政府工作的“粮草”是不可替代的。比如很多基层政府单位的工作需要出差,如果每次出差回来之后,出差人员没有及时提交报销申请,我们的财务人员也没有及时地进行款项支付,那么就会导致该名工作人员的公务卡额度达到上限,从而对其再次出差时的费用结算造成影响,进而影响整体的工作进度。
2.基层财务管理工作的落实有助于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防范腐败问题的发生。首先,基层政府财务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必然是从一个条理清晰、思路明确的政府预算报告开始。基层政府部门通过预算安排,能够将下一年的款项支出计划提前锁定。这有助于各级财政统筹安排财政资金,避免财政资金的无效占用及浪费。其次,通过各种审计、绩效考核等形式,对基层财政资金使用单位进行审计并考核打分,将相应的考核结果与各基层单位的年度考核挂钩,能够倒逼各基层政府部门提高财政管理能力,重视财务管理工作,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率,避免资金浪费。最后,基层财务管理工作也是反腐的有力抓手。“有钱有权”的地方最容易滋生腐败的“细菌”,财务工作与腐败行为有着直接的利害关系,一切腐败均与资金有关,财务人员职业道德的高低、财务制度是否健全均与腐败发生的概率息息相关。只有通过扎实的财务管理工作,才能有效地监督“钱和权”,才能营造“不敢腐、不想腐”的执政风气,才能促进基层政府工作有序开展。
二、基层政府财务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中,财务管理工作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并且有些问题较为突出。
(一)财务管理条线建设不完善
1.财务人员配备不齐全。基层政府的工作可以形象地比喻为“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一个工作人员身兼数职是正常现象,压力是其他单位不能相提并论的。基层财务人员的配备是较难达标的,甚至有很多事业单位并没有配备财务人员,本单位财务工作由主管部门财务科统一负责,严重影响了主管部门和本单位财务工作的正常开展。按照财务规章制度的要求,“不相容岗位相分离”是一个基本原则,也是防止财务人员监守自盗的有力措施。但是,某些基层政府部门的财务工作往往划归办公室管理,并没有单独的财务部门,专职财务人员也仅一人,财务人员的配备不齐全,严重影响了基层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也增加了基层政府的财务风险。
2.财务人员的专业能力有待提升,年龄梯队需配备合理。一方面,由于财务工作的特殊性和专业性,对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较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将直接影响本单位财务工作。另一方面,财务岗位的专业性导致财务人员很难与其他岗位人员进行轮岗交流,容易导致财务人员后备力量单薄、出现人才断层的情况。因此,很多基层政府单位只能暂时聘用劳务派遣人员来维持财务工作的正常运转,但聘用人员的流动性较大,不利于基层政府部门财务管理工作的健康持续开展。
3.财务工作人员容易被“抓壮丁”。基层财务人员一般归属办公室管理,这就导致财务工作人员在承担本职工作的同时,很容易被领导或者其他部门“抓壮丁”。相对于本单位的主责主业,财务工作就显得“不那么重要”,加上领导对财务工作的不重视,基层财务人员只能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还兼任着司机、文秘、会务、党务工作者、创城工作者等一系列岗位,从而严重影响了本单位正常的财务工作秩序。
(二)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和财务支付工作流程有待改进
以山东为例,财政资金支付需要依托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该系统设计的是否简洁明了、服务器容量大小等对整个财务工作至关重要,另外,部分工作流程也需进一步完善。
1.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尚需优化。一是系统容易崩溃。由于财务工作的时效性,财务人员都是集中在某一段时间进行资金支付或者预算编制,这就容易导致该系统过载卡顿。二是系统还需升级优化。该系统在目前的实际操作中虽然较为完善,能够基本满足用户的大部分需求,但是还有一定优化的空间。比如交易附言中出现烟、酒、秋等敏感词汇的支付款项,需逐笔由主管部门、财政厅的审核方能正常支付,从而延长了资金支付时效,但在交易发言中出现的敏感词汇可能是人名、地名(如烟台)等。
2.财务报销制度有待完善。一是报销制度不统一。由于财务报销种类较多,很难对全部的报销业务逐条详细规范,国家和省市发布的法律法规也只能从一些共性方面进行要求,就容易出现对规章制度理解不到位的现象。二是财务报销制度更新无流程。很多基层政府在报销过程中遇到制度中不明确的问题时,习惯性地向主管部门咨询解决方法,主管部门给出建议后便直接办理了业务,没有及时更新本单位的财务制度。
3.内控管理流于形式。内控管理是为了保证基层政府单位管理活动能够正常有序地进行,通过对基层政府财务管理活动的有效监管,能够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保证国有资金使用效率、防范贪污腐败案件的发生。一般情况下,基层政府部门的财务内控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是财务部门的经办层面,其次是单位的审批层面,最后是审计部门的审计层面。但是由于审计部门不可能时时对某一个单位开展审计活动,所以平时的内控压力主要是集中在财务部门经办和单位内部的审批上面。很多时候财务部门办理报销业务时,碍于同事面子,可能会逆流程办理业务,又或者某项业务是领导安排的,且领导已在审批单上签字,即便财务部门清楚此项业务违反了规章制度,但是看到领导已审批签字,便不再坚持自己的立场,从而丧失了职业道德,增加了财务风险,使内控管理流于形式。
(三)预算管理能力不足
预算绩效管理逐渐成了国家财务管理的有效手段,已成为政府部门的重点工作之一。利用好这把双刃剑,可以有效提高财政部门的工作效率和资金的使用效益。
1.思想认识不足。一是思想认识不足。财务科室与业务科室等部门配备力量不足,没有专人负责此项工作。财务科室更是与相关业务科室脱节管理,形成“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局面,没有形成“一盘棋”的思路。甚至有的科室认为预算是财务部门的事情,与自身无关,主体意识不深不强,落实预算工作不到位。二是预算工作细分不到位、职责不清晰。在基层财务部门,各单位的预算往往是财务人员独自完成预决算及绩效申报、自评等工作,缺乏各科室之间的有效配合。大部分项目内容应该由财务人员配合业务科室来办理,但是较多时候却是由财务部门将这些工作承担下来,从而弱化了预算工作的落实。
2.预算编制不完善。一是预算工作准备不充分。由于预算是一项细致、覆盖面广的工作,所以每一项资金的收支都需要相关资料的支撑。如果前期工作准备不充分,很容易错项、漏项,从而导致预算编制出现纰漏。二是部分科室没有形成大局观。在编制预算工作时,各科室不考虑实际工作情况,没有站在全局的角度考虑问题,首先想的是多占资金,却没考虑手里的项目需要多少资金,从而导致总体预算数较大,使得本单位预算工作变得被动。
三、基层政府财务管理工作方面的优化
在基层政府工作中发现的财务漏洞,相关部门必须高度重视财务问题并积极采取措施,否则日结月累,容易造成不可逆的影响。
(一)优化财务系统流程、完善财务规则制度
一是基层财政部门应当配备专职的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管理员,并设立A、B岗,同时要针对基层财务人员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所碰到的各种问题做好记录,并反馈到各省财政厅局进行系统优化升级。二是要简化国库集中支付系统的支付环节,根据资金申请权限优化电子签章授权角色,避免重复审核。充分发挥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在财务管理中的作用,提高系统功效和工作效率。三是基层政府部门要对照上级部门最新的财务规章制度,对本级政府的财务规章制度开展“回头看”活动,重新梳理现行的财务制度,及时修正本级政府的财务制度,并按照流程发文留档。
(二)力争专人专岗、提高专业素质
基层工作是各项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财务人员的配备应该高度重视。一是基层政府应设立专门财务部门,并按照“不相容岗位相分离”的原则至少配齐配全会计和出纳两个岗位,并做好财务人员的新老接替工作,以便保证整个单位财务工作的顺利开展。二是要规划好财务人员的职业发展路线,特别是事业编制的财务人员,本单位不能以“辅系列”为由在竞岗聘岗过程中淡化财务人员的工作成绩。三是要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基层单位要积极组织财务人员学习财务知识,鼓励财务人员考取像会计师、经济师等中高级专业职称,并支持其参加各省会计协会、审计协会组织的各类培训。四是要建立人才双向交流和选拔机制,鼓励县级政府财务管理人员到基层任职,挂职工作,拓宽视野,学习其他单位先进经验,增强财务人员队伍活力。
(三)严格内控管理、做好预算工作
内控管理工作和预算管理工作做得扎实到位,不仅能够确保本单位的活动符合财政规章制度的要求,更能够确保单位各项资产的安全,有效地规避腐败行为的发生,避免国家资源的浪费,是基层政府提高工作效率的有效手段。一是要对本单位的风险点进行归纳总结,找到内控管理的突破口,有针对性地制定方案。并通过不相容岗位分离、归口管理、会计控制等风险控制手段,保证财务工作合规。二是要做好单位层面和业务层面的内控工作。要制定内控组织机制和工作机制,做好关键岗位人员的上岗考核,并重点加强技术手段对内控的监督作用,将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绩效考核信息系统、预决算系统等都纳入内部控制信息系统的监控之下,更好地确保行政资源的安全。三是要做精做细预算管理工作。在预算编制时将所有收入和支出,包括预算单位的非税收入支出和往来款项,应当全部列入预算管理,确保无遗漏。并严格限定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的支出范围,确保基本使用规范,确保项目支出设立合理,两者无交叉。加强对预算执行过程的监督管理,对预算指标进行细致分解,落实到责任人。采用科学的方式,评估预算执行的效果,及时进行预算差异分析,保障全年预算保质保量地完成。
结语
基层政府财务管理工作还处在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改革发展的任务很重,我们要主动性、创造性地工作,在现有政策条件下主动思考,更好地做好财务管理工作。对于基层政府财务管理工作中遇到的困难,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探索解决办法,研究合理的解决措施,同时积极向上级部门沟通,争取上级部门的理解与支持,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基层政府财务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