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中国成立以来侗族牛腿琴歌研究综述

2023-03-06唐琼芳

戏剧之家 2023年4期
关键词:民俗学音乐学侗族

唐琼芳

(柳州城市职业学院 广西 柳州 545036)

侗族牛腿琴歌,是用侗族古老的拉弦乐器——牛腿琴伴奏演唱的侗歌,演唱形式可以是自拉自唱,也可为他人伴奏,主要分为独唱和对唱,独唱多叙事、对唱以情歌为主,流传于贵州、广西、湖南三省(区)交界的侗族地区,主要分布在黎平、榕江、从江、三江、融水、通道、新晃、芷江等地,各地称呼有所不同,有“嘎给衣”“嘎果哈”“嘎牛巴腿”等。侗族牛腿琴歌作为“侗族小歌”的一种类型,是侗族人民生活方式、人际交往、情感表达的艺术呈现,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民俗价值、文化价值,对侗族牛腿琴歌的研究有利于丰富侗歌研究成果。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侗族牛腿琴歌研究情况

(一)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

这一时期,得益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国家组织的大规模民间采风活动,侗族牛腿琴歌开始出现在大众视野。

1960 年,念一《侗族民歌》将侗族牛腿琴歌列入“侗族小歌”,并重点介绍了一首流传于贵州黎平地区的侗族牛腿琴歌曲目。[1]1961 年,由贵州大学艺术系编辑出版的《侗族民歌简谱本》介绍了岩洞、车江的2 首侗族牛腿琴歌。[2]1978 年,由文化部文学艺术研究所音乐舞蹈研究室编撰出版的《中国乐器介绍》,将牛腿琴列入“拉弦乐器”,并简要介绍了这一乐器的基本信息。[3]

此时期,对侗族牛腿琴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田野调查、侗族牛腿琴歌的曲目收集与介绍、牛腿琴乐器介绍等方面。

(二)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开启了独立研究侗族牛腿琴歌的道路。

此时期,“知网”收录单独研究侗族牛腿琴歌的文章共6 篇,其中4 篇相对具有代表性。何洪《牛腿琴》(1981)介绍了牛腿琴的起源传说,详细介绍了牛腿琴的乐器特点、演奏姿势、音域范围、使用场合,以及解放后对牛腿琴的革新,是较早从音乐学角度进行研究的论文。[4]邹放《牛腿琴的来历》(1987)一文基于田野口述调查,详细介绍了流传在广西三江的牛腿琴传说。[5]周恒山《侗族牛腿琴与牛腿琴歌》(1989)介绍了贵州榕江地区牛腿琴歌特点,并提出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发展对牛腿琴歌传承带来的影响与冲击。[6]《侗寨小夜曲》(1989)一文对贵州榕江的“嘎报”(又名“喊窗歌”)进行了详细介绍。[7]而孔宪钊《低音牛腿琴》(1993 年)、袁炳昌《牛腿琴》(1994 年)属于对乐器的简要说明。

此时,对侗族牛腿琴歌的收集、整理仍在继续,并散见于各类民歌集中。比如1981年《湖南民间歌曲集·黔阳地区分册》,1982 年《中国民歌·第2 卷》,1985 年《贵州侗族音乐·南部方言区》,1995年《中国民间歌曲集成》贵州卷、湖南卷等均收录了部分侗族牛腿琴歌。此外,在音乐、乐器、民俗民风、民间文学等方面内容的研究著作中,散见着对侗族牛腿琴歌的介绍与研究,比如吴浩,张泽忠《侗族歌谣研究》(1991 年)一书。

总体来看,此时期,对于侗族牛腿琴歌的研究侧重于音乐学领域,集中在“牛腿琴乐器”与“牛腿琴歌演唱的基本特点”两大方面,兼有对牛腿琴来历的介绍。

(三)二十一世纪至今

进入21 世纪,侗族牛腿琴歌的研究进入丰富期,研究的角度和范围进一步扩大,研究开始走向深入。

此时期,“知网”收录单独研究侗族牛腿琴歌的文章共9 篇。周恒山《侗族牛腿琴与牛腿琴歌》(2000)重点介绍了贵州从江、黎平牛腿琴歌的演唱形式(独唱与对唱)、调式(羽声五调式、徵宫调式)、曲式结构(歌头、歌尾、中间,上下句反复吟唱)、音域、风格特点,以及榕江地区的牛腿琴歌,该文是对1989年论文的进一步丰富与补充。[8]李勋《侗族牛腿琴音乐声学分析》(2011)基于声学分析,对侗族牛腿琴这一乐器进行重点分析。[9]宋林《浅谈侗族民间器乐艺术牛腿琴的文化内涵》(2016)介绍了牛腿琴形制及艺术形态,牛腿琴在侗歌、社交场景、与其他乐器的配合等三个场合中的应用,并提出牛腿琴如何适应社会环境变化这一问题。[10]雷虎,阮传菊《侗族牛腿琴:甘为侗歌做嫁衣》(2018)基于田野调查,介绍了贵州省榕江县宰荡村的牛腿琴与民间艺人。[11]朱珈慧,梁靓《侗族牛腿琴的特征和民俗学特征》(2020)侧重从民俗学角度分析牛腿琴的特征。[12]余雪尔,危静《侗族牛腿琴的艺术形态及音乐特征》(2020)侧重从音乐学角度分析牛腿琴的艺术形态及音乐特征,[13]《侗族牛腿琴的民俗文化特征》(2020)基于民俗学视角介绍了牛腿琴来历的三个传说,牛腿琴歌与侗族民俗的联系,提出牛腿琴歌增进“民族团结、传承人生礼俗、渗透道德教化”这三方面的文化价值。[14]此外,还有陈宝君《牛腿琴的传说》(2001)、贺锡德《中国少数民族乐器介绍之十——侗族类的侗琵琶和牛腿琴》(2007)。

此时期,出现了2 篇硕士论文。蒋筝筝《论侗族牛腿琴的特点及其民俗学特征》(2015)介绍了牛腿琴的形制结构与特点,演奏方式及曲目,牛腿琴与婚恋民俗、传统民俗、丧葬民俗、传承民俗等方面的联系,分析了牛腿琴的集体性、民族性、渗透性、规范性、传承性、教化性六个方面的民俗学特征,对牛腿琴的保护与传承提出了建议。[15]宋林《侗族牛腿琴歌与其生境的适应研究》(2017)基于在贵州省从江县高增乡占里村进行的田野调查,介绍了占里村牛腿琴的制作特点、演奏形式与技巧、流传曲目的风格特点、牛腿琴歌的应用场合,最后,基于“生境”角度,分析了牛腿琴制作、牛腿琴歌内容、牛腿琴歌功能对生境的适应性。[16]

此外,在各类侗歌、音乐、民俗等研究论文、研究专著中,散见着对侗族牛腿琴歌的介绍与研究。如:杜勇《侗歌艺术——大歌与小歌之比较》(2011),张泽忠、米舜《侗歌艺术的标定性表演与程式化创作》(2012),樊祖荫《中国民族乐器中的多声乐器》(2015)等。

总体来看,此时期,研究成果相对丰富,从音乐学、民俗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多学科角度进行研究,研究重点主要是基于民俗学、人类学、社会学的视角来审视侗族牛腿琴歌。

二、侗族牛腿琴歌的研究重点

综合侗族牛腿琴歌70 多年的研究情况,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关于牛腿琴的传说。集中在何洪《牛腿琴》(1981)、邹放《牛腿琴的来历》(1987)、陈宝君《牛腿琴的传说》(2001)、余雪尔,危静《侗族牛腿琴的艺术形态及音乐特征》(2020),涉及“吴七与神牛,吴步安与神牛,侗家小男孩与母牛”三种传说,但“吴七与神牛”提及的频率较高。

(二)牛腿琴歌的音乐学研究。这是牛腿琴歌研究的重点,主要有三个方向:一是作品收集与整理,遗憾的是至今未出现收录牛腿琴歌的专集。二是从乐器角度,简要介绍牛腿琴的制作、尺寸、演奏方式等基本特点。如:何洪《牛腿琴》(1981)、孔宪钊《低音牛腿琴》(1993 年)、袁炳昌《牛腿琴》(1994 年)、贺锡德《中国少数民族乐器介绍之十——侗族类的侗琵琶和牛腿琴》(2007)。三是基于音乐学视角,研究牛腿琴的制式、发声及改良、调式、音域、演唱形式、曲式结构、风格特点、使用场合与功能等。如:周恒山《侗族牛腿琴与牛腿琴歌》(2000),李勋《侗族牛腿琴音乐声学分析》(2011)、宋林《浅谈侗族民间器乐艺术牛腿琴的文化内涵》(2016),余雪尔、危静《侗族牛腿琴的艺术形态及音乐特征》(2020)。此类研究贯穿牛腿琴歌研究的全过程,并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深入。

(三)牛腿琴歌的民俗学研究。这是二十一世纪以来的新侧重点,主要分析牛腿琴歌与侗族婚恋、传统民俗的关系,研究牛腿琴歌的民俗特征与民俗文化价值,并对牛腿琴歌的保护与传承提建议。如:蒋筝筝《论侗族牛腿琴的特点及其民俗学特征》(2015),朱珈慧、梁靓《侗族牛腿琴的特征和民俗学特征》(2020),余雪尔、危静《侗族牛腿琴的民俗文化特征》(2020)。

(四)牛腿琴歌的人类学、社会学研究。主要立足田野调查,对某一特定区域的牛腿琴歌进行人类学、社会学的分析,调查重点集中在贵州榕江、从江。如:宋林《侗族牛腿琴歌与其生境的适应研究》(2017),雷虎、阮传菊《侗族牛腿琴:甘为侗歌做嫁衣》(2018)。此类研究是牛腿琴歌研究的新亮点,对于拓展研究领域和研究深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分析发现,相对侗族大歌、侗族琵琶歌等研究热点而言,侗族牛腿琴歌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研究论文相对较少,未出现研究专著,研究问题多集中在“牛腿琴”、较少集中在“歌”的部分,主要涉及牛腿琴的传说、牛腿琴乐器的制作与特点、牛腿琴歌的演唱特征及主要风格、牛腿琴歌的使用场合、牛腿琴歌的民俗及文化价值、牛腿琴歌的传承等方面内容,研究视角侧重在音乐学、民俗学、社会学、人类学,而又以音乐学和民俗学为重心。

三、侗族牛腿琴歌的研究不足与展望

就目前而言,通过梳理文献,牛腿琴歌的研究主要呈现出以下四个方面的不足:

(一)基础性研究不足,未出现收录牛腿琴歌的集子。不同于侗族大歌、侗族琵琶歌、侗族双歌、侗族河歌等,牛腿琴歌只是散见在各类侗歌作品集或民间歌谣作品集中,未出现整理收录牛腿琴歌的专门著作,基础性材料缺失,影响牛腿琴歌的深入研究。

(二)研究重“牛腿琴”而轻“牛腿琴歌”。目前的研究成果,对“牛腿琴”的分析与研究比较深入,对“牛腿琴歌”的研究集中在使用场合、功能、文化特点与价值等方面,缺少从“牛腿琴歌”作品本身出发,对“歌”本身蕴含的审美、艺术等特征的研究,这是今后牛腿琴歌研究的一个方向。

(三)田野调查力度不够。目前,田野调查研究集中在贵州榕江、从江两地,缺少对广西三江、湖南通道等地的田野调查,不利于不同地域间的牛腿琴歌比较研究。在田野调查中,对于传承人、传承动机、传承场域、传承效果等问题的关注,还需持续用力。

(四)跨学科或比较研究需要深入拓展。比如:同是牛腿琴,侗族牛腿琴与云南墨江哈尼族“碧约牛腿琴”可以进行比较研究。再如,侗歌内部的比较研究,将侗族小歌作为一个大类进行整体研究;以情歌为主,牛腿琴歌与双歌、河歌的比较研究。此外,牛腿琴歌需要多学科视野,文学、艺术学、审美学、心理学、民族学等领域均可拓展,民俗学、人类学、社会学等领域还可不断深入。

综上所述,作为侗歌的一种,侗族牛腿琴歌的知晓率虽然不高、在学术界的重视程度相对不足,研究尚在起步阶段,但在民间、在牛腿琴歌的发生地,民间艺人们正在用自己的努力推动牛腿琴歌的传承与发展。加大田野调查与基础研究力度,推进牛腿琴歌跨学科、多视角深入研究,对于提高牛腿琴歌的地位、丰富侗族歌谣的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猜你喜欢

民俗学音乐学侗族
音乐学人
第三届音乐学学术前沿中青年学者论坛
标注及口述史视角下的《音乐学人冯文慈访谈录》
论中国音乐学百年来之三大阶段
快乐童年——榕江侗族儿童
总括*
《六十种曲》中元宵习俗的民俗学、戏曲学意义
侗族建筑博物馆——大利村
试论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民俗学意识
侗族养生防病抗衰老经验荟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