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音乐美学视角下的音乐艺术形式分析

2023-03-06丁方淇

参花(上) 2023年2期
关键词:美感音乐作品听众

◎丁方淇

音乐美学中包含着人们的精神意识、感官体验以及音乐形式等内容。从音乐美学的角度对音乐艺术形式进行分析,能够深刻感知音乐的审美准则以及音乐创造美的规律,为人们深刻了解音乐艺术形式,加深对音乐美感的认知有重要的作用,对我国音乐艺术的发展也有重要价值。

一、音乐艺术的主要形式

(一)音乐形式基本要素

构成音乐的基本要素有六个,即音乐旋律、节奏、音色、音准、速度和力度。而旋律是音乐基本要素中的精髓所在,不同的旋律能够表现不同的情感内涵,或伤感、或愉悦、或轻快、或激情,等等,然后利用相关载体进行演奏,实现情感思想的传达。音色则是利用不同的材料和演唱形式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在演唱的过程中,通过音质和情感来表达,从而展现出音乐的艺术魅力。音准对于歌曲的演唱效果是具有重要影响的,而且对演唱者和演奏工具的要求比较高。[1]速度则是演唱者经验的具体表现,也能够看出演奏者的音乐水准和对音乐细节的掌控能力,是影响音乐效果的重要因素。力度则是保证音乐旋律跌宕起伏的主要保障。从整体来看,不同的音乐风格因为音乐要素的变化而呈现不同的特点,正因如此,音乐才更具美感,更富表现力和艺术性。

(二)音乐形式结构原则

所有的音乐在表现过程中,都要利用音乐本身固有的结构,并且遵循一定的曲调变化来进行艺术形式的表达,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音乐的灵动性和约束性,也只有这样才是音乐的灵魂所在。在实际的演唱过程中,经常出现对乐曲进行改编或者再创作的情形,但是想要保证其艺术魅力,就必须遵循形式结构原则。演唱者将音乐元素进行有机融合,同时利用自身的音乐素养使其巧妙地变化,再通过各种演奏工具的相互配合,成就了协调性较强的音乐作品。除此之外,音乐形式的合理性也是进行音乐艺术创作过程中需要遵循的原则。不同的音乐形式通过不同的手法使音乐中包含的元素更加协调、完善,并且结合相应的创作原则和规律,在充分考虑外在影响因素的条件下,使音乐作品具有更强的表现力和更丰富的艺术感,而且内容与形式更加协调统一,从而全面体现音乐艺术之美。

(三)音乐形式结构组合

单一形式的音乐表演往往很难达到想要呈现的表演效果,各音乐形式之间的有效衔接和深度融合是实现优秀音乐表演的重要方法,所以,表演者要掌握这一技能并且使形式结构进行合理的组合与转换,从而实现完整的音乐情感表达。[2]但是从音乐的美感和艺术层面来看,想要实现音乐形式结构的完美融合并不简单,要对表演主题和场合进行全面深刻的解析,深刻思考音乐形式结构之间如何进行有效的衔接,要保证有效衔接和组合又需要用到哪些演奏工具,哪些演奏工具更适宜该表演形式等。经过各方面的协调与相互配合,能够展现出各种各样的音乐形式,而且这些形式也能够与音乐风格进行有效的融合,从而展现音乐的形式之美。

二、美学层面下的音乐艺术

(一)美学层面下音乐艺术形式的含义

从音乐美学的视角来看,音乐艺术形式的内涵就是音乐能够在一定的场合与环境下有效地表达情感,并且传递某种思想。所以,在音乐创作的过程中,将不同的音乐元素与结构形式进行有机融合,对音乐的主题思想进行全面塑形,表现不同音乐情感与风格的同时,展现独特的艺术魅力。[3]作为音乐作品的创作者和音乐形式的主导者,应该在作品创作的过程中,以内心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为主要的创作方向,结合自身独特的音乐风格,实现完整的创作,以此向观众传达音乐美学视角下音乐形式的含义,即完成情感的传递,从而全面展现音乐的艺术魅力所在。

(二)美学层面下音乐艺术形式的价值

音乐美学从本质来说是一门学科,是对音乐本质和规律的深入研究,而通过对音乐美学的研究,可以全面地掌握音乐艺术形式之间的基本要素,并且能够深入了解艺术形式和美感原则,进而对音乐作品的情感内涵以及艺术魅力进行全面的解析,从而深刻展现音乐表演中蕴含的美学价值,同时展现音乐形式中的艺术特征。而从音乐美学的角度分析,要保证音乐能够展现其独有的艺术价值,就需要表演者有足够的专业能力和业务素养,除能够充分演绎音乐作品的思想感情之外,还要能够注重乐器等与音乐表演相关配器的选择。演唱者在表演过程中要充分理解音乐作品本身包含的思想情感,并且将自己置身于相关的情境之中,与创作者形成情感上的共鸣,进而完成高效而完整的情感演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音乐艺术也在不断地朝着风格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当前音乐组织形式可以分为古典类型和浪漫类型的表现风格,而不同的风格具有不同的艺术特点和创作背景,但是从现实意义来看,不同的音乐艺术形式都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和地域特征,具有极强的表现力。在对音乐艺术风格进行划分的过程中,音乐艺术组织形式是划分风格的主要依据,并以此划分为多种风格。[4]而若想对音乐作品进行改变,则可以利用各种组织形式,在保证音乐作品基本旋律的同时对该作品进行创新和改编,以此来呈现更为丰富的表现风格,从而彰显音乐作品的艺术魅力。对于表演者来说,音乐美学应该是音乐表演过程中的主要原则,要将音乐艺术的美感充分展示给受众群体,保证其艺术性和魅力的传递。音乐艺术在不断发展,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对音乐的认知和对音乐内涵的理解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所以创作人员和表演艺术家要对音乐要素全面把控,对作品的情感和主题要有明确的认知,同时要保证各音乐要素和组织形式之间和谐相融,从而更好地展现艺术价值,进一步促进音乐艺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

(三)美学层面下音乐艺术的内容

在进行音乐作品创作时要格外重视音乐艺术形式中包含的美学价值,对于音乐作品而言,其美学价值则可以利用各种途径和方式展现,同时能够借助音乐艺术形式与结构、各要素之间的深度融合,展现音乐主题,并且通过情感传播的方式展现艺术之美,同时对情感氛围进行充分渲染,使听众深刻感知音乐艺术的魅力所在,并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从音乐艺术内容的角度来看,主要包括音乐性和非音乐性两方面的主要内容,其中,音乐性的内容指的是将创作者的思想情感通过音乐的基本要素表达,充分展现音乐的艺术美感。举例来说,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在开篇时候融入了情感丰富的内容来展现命运的敲门声,这种不需要人们思考和想象,而能够直接感知的音乐艺术形式来表达音乐作品较深层次的内容,则称之为音乐性内容。其主要包含音乐作品情绪、音乐作品风格以及音乐作品的内在精神特征。[5]非音乐性则主要是利用文字对音乐作品进行呈现,使大众对作品进行提前了解,并且明确作品的主要情感方向,然后根据听众的理解和作品所表达的内涵相结合,进行音乐表演或者音乐创作,进而充分展现音乐艺术的表现力。例如,我国著名的民间乐曲《梁祝》,整篇乐章每一段落都配有相应的标题,如“草桥结拜”“英台抗婚”以及“坟前化蝶”的标题,让听众能够先入为主地掌握音乐章节的基调和基本内容,为听众对音乐内涵的深刻理解和对音乐情感的深刻感知做好铺垫,同时其中包含了浓厚的主观性,需要听众对章节内容进行一定的主观创作和联想,从而展示完整的故事情节,这种方式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为音乐作品情感的表达强化了氛围的烘托。

(四)美学层面下音乐艺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音乐的内容和形式都是促进音乐不断创新和发展的重要助力,所以在实际的音乐作品表演过程之中,要将音乐内容和音乐艺术形式进行有效的结合与统一,二者充分融合,才能深刻展现音乐作品的艺术价值,才能充分展现音乐作品的内涵美和形式美。与此同时,这也是创作者与听众实现情感共鸣和审美统一的主要途径,是使音乐作品内容不断完善、音乐形式不断丰富的重要手段,是音乐艺术价值和美感的良好诠释。

三、音乐美学角度下提升音乐形式表现力的路径

(一)深刻理解音乐美学

音乐美学视阈下,想要保证音乐形式的艺术价值和美感充分展现,就要充分理解音乐美学的深刻内涵,强化对音乐美学基础的认知,对音准、音色以及音高等都要全面掌握,利用节奏的变化突破音乐形式的束缚,为音乐语言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增强音乐作品表现力的同时,为听众提供内涵更为丰富的情感宣泄渠道,从而增强听众的情感体验。利用音乐的理性内容和对音乐基本要素的把控,使理性与感性的内容实现统一平衡的关系,让听众在欣赏作品的同时能够充分发挥想象力,从而强化对音乐艺术形式的感知力。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音乐创作和表演时,要将鲜明的节奏注入其中,重视作品的灵活性和动态性,利用音乐作品内容之间的有效衔接,不断强化音乐作品的表现力和张力。但是,在创作过程中,要保证音乐节奏能够符合大众的审美,在不断提升音色效果的同时能够为听众展现一场视觉与听觉的盛宴。

(二)注重细节的表现

每一个音乐作品的创作过程都是有其独特情感内涵的,这是由于创作者在创作或者改编音乐作品的过程中会将自己的生活体验融入其中,这也是大部分艺术家的共同习惯,将生活体验融入作品创作,能够对情感进行充分的表达,使音乐作品的情感更加丰富和生动,充满生活气息,更能打动听众的内心。与此同时,表演者要对音乐作品的风格和乐曲旋律进行全面的把控,并结合合适的乐器,完善和丰富作品表现形式,使听众在对整个音乐作品的欣赏中能够充分获得情感体验,并且深刻感知音乐之美。

(三)保证音乐的协调性

要保证音乐的美感,就要保证音乐作品中各要素之间形成和谐统一的关系,同时创作、表演以及欣赏等的不同环节也要实现协调控制,而且这一协调性是不可忽视的。在进行音乐表演时,想要保证音乐作品的独特性,就要对乐谱内容进行充分的了解,然后结合相应的演奏技巧,对音乐作品的内容进行呈现,其中音乐符号和形式共同保证了音乐艺术的外在形式。[6]而人们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会将音乐的律动与节奏和音乐作品的实际内涵相结合,从而感知创作者在音乐作品中注入的思想情感,实现完整的情感体验。各环节的协调统一,才能保证音乐作品的创作者、表演者和观众之间形成情感的共鸣,从而真正展现音乐艺术的价值。

(四)加强音乐美感的呈现

只有使音乐作品内容与形式成为协调的整体,才能强化音乐作品的表现力,体现作品的美。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要进行不同程度的融合处理,对于抒情类的轻音乐来说,想要将其中的情感内容进行深刻地表达,就要对非审美的相关内容进行相应的弱化处理。由此可见,现代音乐作品想要保证作品的内涵充分表达,音乐的美感得到充分的展示,有效保证音乐作品更高的艺术和审美价值,就要确保音乐内容与音乐形式之间相辅相成。音乐形式是音乐内容的外在表现,同时也依靠音乐内容来指引表现方向,二者的协调统一,才能保证音乐的美感。

四、结语

本文从美学角度对音乐内涵进行了深刻的理解和探析。音乐艺术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就是音乐形式,音乐形式是展示音乐内容最重要的表现方式,也是音乐作品艺术价值的直观表现。在音乐创作和表演的过程中,二者之间的密切关联性能够充分地展现,创作者和表演者充分认识到二者之间的关系,从美学的角度出发,协调音乐形式与内容的关系,能够有效提升音乐作品的艺术性和表现力。所以,在进行音乐实践的过程中,要保证二者之间的协调统一,从而为更多高质量音乐作品的创作奠定基础,同时为音乐事业的发展开辟新的天地。

猜你喜欢

美感音乐作品听众
赵季平音乐作品选集
赵季平音乐作品选集
让听众“秒睡”的有声书
好太太都是好听众
兼具力度与美感 Bowers & Wilkins 702 S2/707 S2/HTM71 S2/ASW10CM S2
雷晓伟音乐作品选登
关于书法美感问题的几点思考
大桥下面:我喜欢被遗忘的美感
老年听众需要电台长篇连播
学会倾听(一):做哪一种听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