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户外运动发展的困境与出路研究
2023-03-05李井海
李井海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体育与健康学院,广东 广州 510665)
0 前言
目前,我国正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在此背景下,户外运动产业迎来重大发展新机遇.2022 年10 月,体育总局、发展改革委等八部门印发的《户外运动产业发展规划(2022-2025)》[1]提出“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和扩大体育消费,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户外运动需求和美好生活向往”.对于40 多年改革开放的中国来说,展示成就的重要窗口,广东无疑是必选项.广东户外运动发展近年来硕果累累,比如打造了以“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为代表的IP,在发展户外运动方面,走在了全国的前面.在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对广东户外运动来讲将是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所以,进一步对广东户外运动的发展全面加强实证研究,这不仅是广东户外运动发展的实际需要,也是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彰显着我国政府在实施户外运动计划政策制度的价值取向.基于此,通过文献资料、调查研究、逻辑分析等方法对广东户外运动发展进行梳理,试图为广东建设体育强省提供微薄助力.
1 广东户外运动发展现状
1.1 广东户外运动发展的资源现状
为贯彻实施“乡村振兴”国家战略,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经济发展和健康水平,广东大力发展户外运动,这是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回应[2],实现了由体育大省向体育强省的转变,这也为广东户外运动的产业发展带来了一次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广东省户外运动工作在“十三五”规划的数据显示,广东成功举办的各级各类户外运动赛事活动5000 多项次,参与人数超4000 万人次,走在全国前面.2022 年作为户外运动产业发展规划开局之年,受疫情影响,户外运动工作发展面临一些困难,但对实现该计划,广东丝毫未动摇.
根据广东省2021 年的年鉴统计数据(见表1)可以看出,广东省的土地面积约17.97 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比重1.9%.根据《全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显示,2021 年全国人口约14.126 亿人,广东常住人口约12684 万人,占全国总人口比重约8.9%,此外,2021 年全国GDP总量约114.36697 万亿元,广东GDP 总量约12.44 万亿元,约占全国GDP 总量的10.90%.这些都为户外运动的发展打下了雄厚的资源基础.
表1 广东户外运动发展资源基础一览
虽然,广东省的GDP 全国第一,但是各个地区间的发展还是存在不少的差异,总体而言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程度最高,户外运动基础好,户外运动开展得也最好.沿海地区经济较为发达,户外运动发展较为迅速.而广东省的东、西、北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程度较低,户外运动基础较为不足,户外运动开展尚待提高.造成广东各地区户外运动发展差异的原因有区位条件的差异,不同地区的地形地貌、水文气候、资源多寡、交通运输等.
1.2 广东户外运动项目的开发现状
户外运动产业是广东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也是现代都市人很重要的休闲生活方式.目前常见的户外运动项目有运动参与、休憩体验型与休闲娱乐三大类型(见表2).如今,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参加各种户外运动活动.各种跑步团体、健身俱乐部等让体育爱好者找到志同道合的户外运动伙伴.
表2 广东户外运动项目开展一览
除上述三类户外运动项目外,广东还通过打造独有赛事IP,如“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等户外运动赛事来进一步增强户外运动的吸引力,从从化的大好山水到徐闻的传统美食再到汕头的侨批文化,户外运动都成为擦亮乡村名片的不二法宝,推动乡村生态宜居的有力推手[3].用骑行活动来盘活绿道,如广州大夫山森林公园骑行、海鸥岛环岛骑行、增江画廊骑行、黄埔古港-海心沙骑行等,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骑行爱好者参与,这其中有白首相知的老人,也有白齿青眉的少年,通过骑行感受城市魅力,体验大自然风光,消费旅游资源,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用定向大赛来推动古村落活化,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将古驿道、古村落的祠堂、山水等与赛道串联起来,通过让参赛者享受趣味赛事的同时体验当地的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带动了当地古村落的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也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用马拉松来打造城市名片,如广州马拉松,每年举办的时候,几万名跑者参加,跑者不仅能够领略珠江两岸最具岭南特色的人文风情、还可以欣赏穗城的风景名胜、体验羊城时尚气息的文化潮流,更为重要的是宣传了慈善公益,展示广州慈善事业风采等,进一步助力了广州的国际影响力.如今的户外运动项目俨然已经承载了更多的意义.伴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的不断发展,运动已不再只是锻炼方式,更是一种生活方式.户外运动的发展,不仅促进了人们自身体质的增长,更为广东体育事业的前进展示了一个良好的例子,为时代注入了新的活力.
1.3 广东户外运动区域的发展现状
由于地理位置及经济状况的不同,因而,在广东省内也很难实现全省范围内,各个地区的每一项户外运动项目开展都很好,所以,应该充分发挥各地区的优势,进行差异化的发展.广东省的21 个地级市分布在珠三角地区、粤东地区、粤西地区和粤北地区.珠三角地区有着社会经济发展的优越条件,是广东户外运动产业发展的火车头,起着户外运动区域发展的带头作用.其它区域的户外运动发展都有自己的定位,且开展项目也各具特色(见表3).
表3 广东户外运动区域发展现状
1.3.1 珠三角地区
珠三角地区作为广东区域经济的中心,具有优越的区位优势,强大的资源基础,起步早,发展快,经济发展水平为户外运动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现已成为户外运动多元化发展的热点,场地设施完善、户外运动项目丰富,为打造世界体育名城提供了很好的经济支撑,一年一度的广州马拉松、深圳马拉松等路跑赛事,规模宏大,在世界上拥有一定知名度,中超、中甲、CBA 等赛事,也有很好的群众基础.经过改革开放多年的发展,珠三角地区一小时体育圈逐步构建完善,竞赛表演、健身休闲、体育旅游等多种户外运动类型得到发展,为推进体育强省建设和健康广东建设助力,作为城市软实力的重要风向标,珠三角地区的户外运动发展也为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1.3.2 粤东地区
粤东地区因地处沿海,领海基点海岛丰富,海岛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较为完善,以南澳岛为中心的生态旅游度假基地内容丰富,南澎列岛生物多样.在交通、区位上占据天然优势,以汕头为龙头,潮州、揭阳、汕尾为尾翼,大力打造户外运动知名体育旅游名城,大力发展足球、篮球、羽毛球、乒乓球、游泳、健身走(跑)、骑行、广场舞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区域内海洋探险、渔村风情、滨海运动、拓展等人们喜闻乐见的户外运动特色项目开展得如火如荼,粤东地区民族传统体育挖掘保护得非常好,传承发扬武术、龙舟、舞龙、舞狮等区域内传统体育项目,支持推广太极拳、健身气功等民族民间传统和农村农家乐体育.
充分利用岭南特色浓郁、历史文化悠久的古村落、古驿道等优势,结合当地地理气候特点,在山川、绿道等不同季节开发休闲体育、体育赛事和体育旅游项目.每年都有大量来自世界各地的户外运动爱好者,来到粤东地区品美食,玩探险,大大促进了粤东地区的体育消费,提高了粤东地区的户外运动发展水平.
1.3.3 粤西地区
粤西地区海岛密布,具有典型的海岸地貌景观和海洋生态系统,为户外运动的开展提供环境资源基础,利用靠近南海的区位优势,漫长的海岸线为粤西地区发展户外运动提供了良好的天然优势,由于地处珠三角地区的延伸区,同时与海南自由贸易岛隔着琼州海峡相望.
区域内海岛众多,海水能见度高,依托丰富的滨海资源,大力发展滨海运动,致力打造生态文化休闲旅游名城,垂钓、潜水、沙滩排球、高空滑翔伞等特色户外运动项目发展火爆.大力开发排球、武术(醒狮、舞龙、洪拳、王家南拳)等项目,传承飘色、采茶舞、龙舟、太平鼓、玩花灯等省市县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区域发展与文化融合发展.
1.3.4 粤北地区
粤北地区利用自身优势给户外运动体育的发展提供很好的环境基础,近年来,户外运动的发展有所突破,在大力发展篮球、羽毛球、乒乓球、广场舞等运动项目的同时,推广太极拳、健身气功等传统项目,充分利用地理环境优势,大力发展户外活动,扩大徒步、自行车、铁人三项等专业赛事影响力,积极推广登山、定向等山地活动,发展游泳、钓鱼等水上运动,培育野营露宿、拓展训练等林地活动.人们喜闻乐见的户外运动项目开展得热闹纷呈,2020 举办了南粤古驿站定向大赛和穿越丹霞徒步赛事.该区域被誉为“户外运动天堂”,致力打造户外运动名城.未来,极限赛事举办和特色体育旅游将有望成为粤北地区发展户外运动的突破口.
2 广东户外运动发展困境
2.1 区域发展不平衡
广东户外运动发展深受广东经济发展的“八二”格局的影响,区域发展不平衡,未能实现区域交通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影响了广东户外运动均衡发展.作为经济总量最大的广东,户外运动发展的不均衡,大大影响了人们的参与度,不利于全民健身战略发展,也不利于乡村振兴的发展.目前,广东尚未制定《广东省户外运动发展总体规划》,户外运动产品结构单一,雷同现象并不少见,这将进一步导致户外运动市场的恶性竞争.此外,福建、浙江、江苏、山东、辽宁、北京、上海等省市户外运动产业迅速发展,也给广东户外运动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和冲击.
广东户外运动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到了着手解决的关键时刻.广东省应整合现有的体育协会或社团组织,构建体育产业创新体系,伴随着新需求的迭代和新技术的应用,未来户外运动空间、可开发用于体育活动的城市存量空间、沉浸式体育消费场景、智慧化健身空间、运动促进健康空间等将大规模呈现[4].既要支持“互联网+体育”新兴产业的发展,也面临着“传统体育产业+互联网”的转型,广东户外运动发展任重而道远.
2.2 场地设施不够完善
随着国家“户外运动”这一战略的逐步推进和实施,人们对体育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但是广东的户外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不够完善,难以满足各种层次人民群众的消费需求.到目前为止,广东还有些地级市户外运动产业发展刚起步,场馆设施不健全不完善,场馆周边经常会出现娱乐设施相对不足、网络信号不好、购物不便、住宿紧张和交通梗阻等情况.户外场地设施发展规划的不完善[5]制约了广东户外运动的进一步发展.体育场地设施的规划与建设应努力扩大体育服务功能区对外开放程度、推动体育服务功能区远离平衡态、放大体育服务功能区非线性耦合作用和持续创造外涨落助力体育服务功能区内部巨涨落等[6],发展户外运动事业,跨区域资源共享体系,建立运动设施跨部门,加大户外运动经费投入,促进广东户外运动的发展.
2.3 专业人才紧缺
广东专门从事户外运动服务的人数不多,多为别的人员过来兼职的,容易造成人们获取科学健身指导难.户外运动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东虽有高校培养体育人才,但户外运动人才数量相对匮乏.认识和引导户外运动需求变化,改进并提升供给质量,是推动户外运动发展的主线和关键.研究认为,专业人才队伍日趋扩大但质量有待提升,内容丰富但常态化机制缺失,人才政策体系基本成型但体育专业指导体系尚未完善,社会影响力逐渐提升但供给结构尚需优化,培养体系逐渐完善但指导效果尚需提高.因此,户外运动人才的培养,机构的建立和管理严重制约了广东户外运动的发展.长远来看,这不利于广东体育事业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应从提高数字化水平、加快产业融合、夯实产业发展基础[7]等方面加快专业人才的培养.
2.4 特色不够鲜明
特色鲜明,容易创造出特色品牌,特色品牌效应是新时代发展的引擎,是决定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新时代背景下,户外运动特色品牌作为一个地方文化体系的重要构成内容之一,表现出智慧化、场景化、科学化、多元化的空间新实践[8],发展户外运动特色品牌有利于提升一个地方的文化软实力,尤其是特色户外运动品牌能够助力于一个地方特色形象的形成.随着未来户外运动的发展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地位的不断凸显,户外运动产业的“特色品牌”在提升广东文化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等方面的功能价值势必更加突出,甚至可能成为推动发展的支柱力量.而户外运动产业的“特色品牌”作为户外运动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决定文化印象和文化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户外运动产业的“特色品牌”将成为形象和文化软实力提升的重要选择.保持户外运动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是树立良好的“特色品牌”效应.截至目前,广东户外运动发展具有一定的规模,但户外运动特色品牌还不够鲜明,主要表现在户外运动产品开发滞后,难以形成规模和品牌效应,品牌形象塑造及推广不足,自身品牌创造优势缺乏,与“农文旅工研学”的深入融合度不强,社会主体培育自主品牌赛事活动欠缺,节庆品牌赛事结合度培育有待加强等.
2.5 监督检查不到位
良好的监督检查体系对户外运动的发展提供安全保障,户外运动事故项目具有多样化的分类特征,事故的致害因素复杂,各事故项目类型与致害因素呈现特定关联特征.经实地走访发现,广东户外运动在发展过程中,体育相关部门的监督检查力度不够,参与户外运动指导监测体系有待加强,户外运动服务质量监测体系不完善,户外运动评价反馈机制不健全,这些都将影响到户外运动的发展,以及人们参与的积极性.户外运动事故的时空分布呈现较高的聚集性,时空因素与项目类型之间呈现差异化的关联特征.没有形成包括各种媒体在内的多方监督机制,对户外运动事业的发展不利.各级体育相关部门对户外运动开展情况的检查监督有待加强.广东户外运动综合性评估机制有待建立健全,有些地市没有对户外运动开展进行第三方评估和社会满意度调查,对重点户外运动赛事、重点户外运动项目的开展推进情况也没有进行专项评估,并在赛事结束后,对人民群众的体验效果、户外运动对当地形成的影响力也很少进行全面总结评估.这些情况都或多或少地影响户外运动的发展.
3 广东户外运动向好发展的出路
3.1 尽快制定户外运动发展规划
应尽快制定统一的《广东省户外运动发展规划》,结合乡村振兴,在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集中统一指导全省各地户外运动产业的发展,避免恶性竞争和管理秩序混乱、资源浪费和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的发生.政府部门要根据当地资源实际情况进行规划,充分依托和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和社会经济基础,优化沿海区域体育产业创新发展格局,合理开发利用当地资源,防止环境破坏,保护好生态环境.在珠三角地区、粤东地区、粤西地区和粤北地区因地制宜开展多元化、高质量的户外运动,
3.2 加快场地基础设施建设
为更好地适应户外运动事业的快速发展,推进户外场地设施建设.一方面,政府部门将率先加快户外运动相关的基础设施的建设,通过政府投资、引进民间资本、筹集社会资本等多种灵活的方式对综合配套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另一方面,引导当地居民建立集住宿、餐饮、娱乐为一体的户外运动服务设施的建设,建立健全户外运动产业发展的服务基础设施.采取户外运动产业+的形式,将户外运动的保障机制灵活有效的目标、服务机制完善、公共信息资源共享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有机整合.在珠三角地区,扩容提质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充分利用城市边角地、插花地、街头绿地以及其他闲置地,建设绿道、社区体育公园等;在粤东、粤西地区建滨海运动产业、搞好滨海运动设施建设及海洋运动设施建设、发展特色帆船运动、潜海、海钓、沙滩项目等海上运动;在粤北地区,发挥山地等自然资源优势,发展登山、徒步、越野、定向等项目.
3.3 加强户外运动专业人才培养
高水平的专业人才是户外运动产业发展的必要条件,加大政策支持,促进广东户外运动产学研协同创新,助力户外运动更好发展,扩大广东户外运动科技创新对外开放,优化资源配置,加大软硬件的建设力度,增强广东户外运动科技创新驱动力.随着智能化、科技化的发展,户外运动营销的网络化、信息化,户外运动装备设施的智能化、个性化等,对于户外运动专业人才的要求会更高.因此,广东必须紧紧围绕户外运动产业发展的市场需求,通过广东省各地、全国以及世界各国的高校,扩大户外运动人才的招生规模,系统地培养户外运动的管理者、营销者和体育指导员等具有较高学历的应用型人才,要借鉴省外、国外户外运动产业的管理经验,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加快建设各类户外运动人才培养中心等.
3.4 打造广东户外运动品牌战略
充分发掘和利用广东的区位、地貌、交通、气候等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户外运动,高水平规划建设户外运动、滨海运动等消费导向性体育运动项目,不断提高户外运动项目的品牌.全力构建国际领先的体育产业高端制造业,积极发展现代高端体育服务业,大力提升体育现代化发展水平,打造世界级城市体育品牌.结合广东地理气候特点,重点开发沿海、沿江、沿山、绿道等不同季节开展群众性体育赛事、休闲和旅游项目.开展户外运动国际交流活动,推动户外运动向更高水平发展,打造体育特色品牌体系,建设陆海统筹体育生态文明示范区.培育壮大粤东粤西两个地区的体育产业,创建独具体育魅力的体育特色小(城)镇,推进滨海体育休闲旅游建设.明确珠三角地区各城市体育目标定位与体育职能分工,深入实施珠三角地区体育优化发展战略,充分利用珠三角地区毗邻港澳的区位优势,积极组织举办具有影响力的粤港澳大湾区户外运动赛事活动,精心打造一批国际性、区域性户外运动品牌赛事,促进粤港澳大湾区户外运动产业深度合作、协同发展.培育滨海体育高端功能,全面提升珠三角地区户外运动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努力实现大湾区户外运动协同一体化发展,着力提升珠三角地区户外运动产业辐射带动作用及国际化程度,增强全球性户外运动产业资源配置和影响能力,增强广东的国际影响力.
3.5 加强监督检查
为了确保户外运动开展效果,要加强监督检查,建立覆盖全人群户外运动指导监测体系,完善户外运动服务质量监督体系.高标准构建户外运动发展支撑体系,打造体育产业技术创新平台体系,优化户外运动服务管理机制.建立健全对户外运动评价的反馈机制,形成政府、社会等包括多种媒体在内的多方监督机制.建立户外运动制度监管体系,加强户外运动赛事红线的划定和管控,综合整治户外运动发展过程中不法行为,加强对户外运动事业发展的检查和监督,从事故特征分类管控、多元致因系统管理和政府行政监管,推动户外运动产业绿色化发展.完善户外运动服务体系,建立健全户外运动公共服务综合评价机制,定期开展户外运动第三方评价和社会满意度调查,对重点户外运动赛事、重点户外运动项目的开展推进情况进行专项评估,并在赛事结束后,对人民群众的体验效果、户外运动对当地形成的影响力进行全面总结评估,强化户外运动发展安全保障.
结语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户外运动在推动我国乡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广东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是全国拥有体育场地设施最多的省份.在身处“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期,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背景下,户外运动的发展面临着严峻形势与神圣使命,随着时代的发展,报国为民,坚持不懈,户外运动的社会功能日益凸显,人们的运动能力及水平逐渐提高,人们对户外运动的美好向往及追求日益强烈且多元化.广东户外运动的蓬勃发展,不仅促进了人们身体素质的增长,更为我国体育强国的发展和健康中国的实现展示了一个很好的例子,广东应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1+1+9”的工作部署,严格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乡村振兴的总体战略部署,为新时代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为我国加快建设体育强国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