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北雕塑创作风格研究*

2023-03-05邢开西安美术学院

艺术品鉴 2023年36期
关键词:西安美术学院西北雕塑

邢开(西安美术学院)

在中国西北的版图上,陕西省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我们中国古代文明与传统文化的重要发源地,有着丰富的雕塑文物资源以及多姿多彩的民间美术。这些为我们构建出了极具西北地域文化特色的雕塑创作风格。

作为西北唯一的专业美术院校,西安美术学院承载着雕塑人才的培养任务,它的培养模式也孕育了一大批雕塑从业者。近年来,先后在各类全国性美展以及全国各地的各类国际性雕塑大展大赛活动中入选与获奖,在全国同类院校中一直名列前茅。因此,研究西安美术学院雕塑系的教学体系构建,对研究高等美术院校里雕塑专业教学特色,以及中国西北地区雕塑的风格特征,都非常重要。

一、西北雕塑创作风格的形成

2020 年,在陕西省美术博物馆推出《回长安—中国美术馆陕西艺术精品展》,一批老一辈陕西艺术家的中国美术馆馆藏作品回到西安,除大量的国画、油画、版画等作品外,几件雕塑作品格外引人注目。其中有邢永川先生在第六届全国美展中所获银奖作品、马改户先生所获的优秀奖作品,以及陈云岗先生在第十届全国美展所获银奖作品等。这些作品艺术水准极高,自然也代表了当代陕西雕塑艺术的创作高度。这些雕塑家和这些优秀的作品因其传承关系,又构成独特的当代西北雕塑风格脉络。如何看待这其中的传承关系?目前鲜有学者就此问题做出系统研究。

陕西是中国古代文明与传统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地处中国西北的门户,西安多次作为中华的都城,历史上留下大量的文化遗珍。除了有着丰富的文物资源以外,陕西地区的民俗文化多姿多彩,陕西大量雕塑家以传统为师,创作出一批在全国都极具影响力的作品,他们坚持立足本土,借鉴传统、敢于创新,体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文化自信。

我国雕塑艺术的发展主要依托全国各大美院的教育培养,这种现象铸就了全国雕塑的不同面貌,而西安美院这所专业美术院校,在全国美术院校雕塑专业里,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西安美术学院雕塑系创建于1950年,最少的第一批教员是来自杭州艺专的林士岳先生、徐人伯先生和来自中央美术学院的陈天先生。这三位先生带着各自的学术背景来到西安,但很快被西安厚重的传统文化所吸引,故而林时岳先生转而研习传统民间泥塑,徐人伯先生精通于秦俑制作工艺。这个时期当然要提及另一位西安美院最为重要的教授王子云先生。在20 世纪40 年代,他组织了西北艺术文物考察团,将西安周边的古代石刻做了系统的研究,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考察资料,这些成果直接带入西安美术学院的教学,使西安美院传统雕塑教学有了充分的理论依据。但这里仍要强调两点,一是王子云先生毕生的主要精力奉献给了中国古代雕塑学术梳理,二是奉献给了西安美术学院的教学工作。他对西美雕塑系的发展意义重大,正是因为我们拥有这样一名教授,加之地处西北地域之优势,所以,西安美院雕塑对中国古代传统雕塑的研习,在全国美院中一直是在翘楚之地位,西美雕塑的风格也是独树一帜的。如王子云先生在自己书中所描述的以汉唐风格为代表的西汉霍去病石刻“具有外形淳朴敦厚,内在活力充沛,其造型手法与两千年前的时代是一致的,更与中华民族所特有的刚强而豪迈的气质是一致的。在世界各先进民族的古代雕刻中,它是独树一帜的,特别是所显示的大气磅礴而又刚毅不屈的时代和民族精神,可以说是卓绝无双的。”

西安是中国版图上的西北重镇,在地理经济文化领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十三朝古都、丝绸之路的起点,是中国古代文明与传统文化的重要发源地,这些丰富的文物资源同样使西安美院的学子耳濡目染,造就了这片土地上的雕塑艺术的独特风格。

二、西北雕塑创作风格的体现

我们知道,西安美术学院雕塑系开办教学70 余年来,培养了大批在全国影响卓著、成绩斐然的知名雕塑家。他们不但吸收周秦汉唐传统雕塑艺术精华,并且发扬了东方造型艺术美学精神与思想,最终创作出具有西北地域特色的艺术作品,这里我将这些作品的艺术特色定义为“西美雕塑风格”,他们的成就也标志着西美雕塑的创作水平达到的历史高度,也代表了陕西乃至西北雕塑创作的风格。

马改户先生20 世纪50 年代受业于西安美院雕塑系,后深造于中央美术学院,掌握了扎实的造型能力。但其回到西安后,并没有沉溺在学院体系之中,而是对中国古代石刻雕塑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不断研习,把中华民族艺术精神在自己的创作中表现出来。20 世纪80 年代,马改户先生在雕塑系教学改革中,正式系统的开设了中国古代雕塑临摹课程,这是全国美术院校中的首创,当时全国只有西美有,对西美雕塑后来的风格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马改户先生将古代雕塑的经验运用到他的创作之中,《丝绸之路》便是这种经验的代表之作。整组作品吸收了汉唐石刻的艺术特色,在形体上采用概括意象的手法。在局部刻画上,采用了浮雕与线刻相结合的方法,削弱了零碎的形体,突出了整体造型的气势,人物形象上大量吸收唐代胡人俑的造型风格,使整体作品具有强烈的时代性的基础上,又不失汉唐古韵,是马改户先生“写意”风格的代表。

同样学业经历的陈启南先生、张叔瀛先生和马改户先生一样,都不囿于传统模式。这点我们从西安大唐芙蓉园的《诗魂》群雕便能看出。这件由陈启南先生主创,张叔瀛先生参与创作的大型公共雕塑作品,明显带有浓郁的西北风。雕塑与山石浑然一体,圆雕、浮雕、线刻等多种技法相互掺揉,造型或具象凝练或巨石留空。形象或高亢激烈或低眉凝噎,不经让人感叹“谁忍离歌起,谁将别酒斟”。意象的高度跃然于形,睹之浩荡,这是长久侵染于传统雕塑的精神使然,透露出中国传统雕塑艺术独有的神韵。

何鄂先生20 世纪50 年代毕业后,在敦煌文物研究所工作12 年,20 世纪80 年代在兰州工作时,创作了大型雕塑《黄河母亲》。雕塑坐落于黄河滚滚激流之畔,人物造型概括大气,带有敦煌莫高窟中的东方审美,又融入了甘肃古老彩陶的原始图案,红花岗岩石,与中国西部黄土高原和从青藏高原奔腾而下的黄河色泽高度一致。雄浑大气、庄严敦厚,深刻表现了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这一深沉博大的寓意,也成为兰州这座西北城市的标志。

当西方艺术思潮逐渐深入到中国的文艺创作之中,西安美院的雕塑家毅然坚守中国精神的文艺创作路线,《大江东去》是陈云岗先生20 世纪接近尾声时创作的作品,在风格上与西安美院以传统汉唐气息不同的是陈云岗先生更强调作品中的自我。“山川即我,我即山川”陈云岗先生亦与山川“神遇而迹化”融于作品之中,陈云岗先生在的创作中,深入到中国画人物线描与山水皴法当中,找到自己的雕塑语言,这是较老一辈西美雕塑家不同的,这必然更加丰富了风格手法,使之向时代性推进了一大步。

使这种风格更具时代性的代表雕塑家是王志刚先生。王志刚先生作品《无为》系列将汉唐气韵更为巧妙地运用于新材料之中,使作品更具“禅”学思想,这也与风行于世界的铃木大拙等的禅学观相呼应,造就了新一代的“西北雕塑风格”,这种传承中的激变是必要的,是新时代背景下中国精神的强音。

《生命之河》是西北青年雕塑家邢开的作品,雕塑青铜着色,中间蜿蜒的河流贴金箔。黄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孕育了古老而伟大的中华文明,世世代代地滋润着大地,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摇篮。作品塑造了无数形态各异的浮雕人形,交织纠缠,中间的黄河蜿蜒流淌,犹如金色丝带,就像我们被母亲河守护着,经历的每一段人生历程,繁衍生息,世代轮回。

三、西北雕塑创作风格研究的意义

这些雕塑作品犹如镶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美术史上的一颗颗明珠,无比闪耀,它们昭示着中国精神,业已成为中国雕塑界的集体记忆。当我们去阅读这一件件的作品,亦如我们航行在某个海域中,欣赏着一座座错落有致的岛屿,但倘若我们潜入水底,我们必然会发现,那些看似独立的岛屿其实是与一整块坚实的大陆相连。同样,连接这些作品的必然是西美雕塑这优良的学术传统,即对周秦汉唐优秀造型艺术精神之萃取,“西北雕塑风格”是时代精神的写照,也是中国精神的塑造,我们看到的是独立的雕塑作品,但联系他们的无异乎都是西美雕塑家在传统道路上的传承与发展。

近年来,由吴为山先生提出的“写意雕塑”被全国推崇,在西北地区的雕塑早有呈现。“写意”,它是中国艺术和美学的核心和灵魂,是植根于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心中的美学基础。这种东方美学的特色和情怀,代表着中国艺术精神的最高成就,王朝闻先生在他的著作中提出“雕塑意象的新颖性,与它的意蕴的丰富性和深刻性相依赖。”在雕塑艺术中,“写意”不单是指外化的某种模糊或简约的手法,也没有某种规定的“有形”或“无形”的表现形式,它是一种“忘形”而“得意”的精神追求。就像我们看到雕塑中的造型张力,这种张力是来源于雕塑内部向外喷薄而出的力量,再如“气韵”,即“物我为一”的生动,和“以心观物”的本真。它是以雕塑形式为载体,所承载的文化气息,是一种精神体现。雕塑所表达出的“写意精神”,视角不一而殊途同归。

西安美术学院地处西北心脏位置,在教学中,一贯坚持传承与创新并重、理论与实践结合,强调学生在艺术实践过程中的思考,并且重视引导学生对雕塑表现语言进行积极的探索,在坚持严谨扎实的基本功训练的同时,有效吸取中国优秀传统雕塑艺术精华,并能够结合当代艺术发展趋势,在继承传统民族艺术的基础上,注重研究雕塑的当代性表现形态,以及雕塑艺术在当代文化语言中拓展的可能性。在教学方式上主张研讨式的灵活教学与严格的课业要求相结合,遵照“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强调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开发学生的自觉意识和创造潜能。从而培养暨有深厚传统文化知识与学养,又具备当代艺术创作前沿思维的专门人才。其培养出的雕塑专业的大批学生都分布在西北和全国的各大艺术院校,其独特的教学模式,也随着这些师生带到了全国各地的教学单位,为国家的建设发展培养了大批优秀艺术人才,为繁荣社会主义美术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和深远的影响。

四、总结

从20 世纪50 年代以来,师者善求其传统之造型沿革,艺者善用其意象之精神、体势,此即是西北雕塑区别于其他地区雕塑的独特之处。中国传统雕塑的造型语言是塑造民族精神的重要媒介,雕塑家借鉴中国传统雕塑的造型语言去进行新时代的创作是文化自信的最好注脚。西北大量雕塑家以传统为师创作出一批在全国都极具影响力的作品,这些作品中所流露出来大气磅礴的生命力和雄健的精神气质,正是体现出文化自信的自觉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正因为今天我们对西北雕塑创作风格形成的源流有了更为宏观、清晰、理性的判定,才能让我们更坚定地前行,传承创新、立足当代。

猜你喜欢

西安美术学院西北雕塑
西安美术学院设计作品选登
西安美术学院作品
巨型雕塑
我的破烂雕塑
一座西北小城
写实雕塑
西北不惑
黔西北行吟
西安美术学院油画系概况
西北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