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胆囊息肉是怎样形成的

2023-03-05蔡景理丁友成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23年2期
关键词:肿瘤性胆汁息肉

蔡景理 丁友成

胆囊息肉在临床十分常见,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的变化,该疾病的发病率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同时,随着体检的普及以及B超等诊断技术的广泛应用,胆囊息肉的检出率也在不断升高。但很多人对胆囊息肉并不了解,或是觉得无所谓而不加以治疗,或是病急乱投医,都会威胁到患者的健康。下面,我们就一起了解它的形成及治疗,正确认识胆囊息肉。

胆囊息肉主要指胆囊黏膜壁上出现多余的赘肉,其形状与球或半球相似,有蒂或无蒂。因为术前难以明确其性质,因此多称其为胆囊息肉样病变或胆囊隆起性病变。对其类型进行划分,可分为肿瘤性息肉和非肿瘤性息肉,前者主要包括腺瘤、腺癌等,后者主要包括胆固醇性息肉、增生性息肉、炎症性息肉等。其中胆固醇性息肉最为常见,但它并非真正的“息肉”,主要指胆汁中胆固醇结晶集结在一起产生的桑葚状变化,多数情况下其直径不足1cm。增生性息肉也较为常见,多发于中年女性,部分患者存在胆囊结石,是胆囊的一种增生性变化,直径多为0.2~0.5cm。炎症性息肉主要在慢性胆囊炎或胆结石的基础上产生,多数情况下其直径不足1cm。肿瘤性息肉是一种真性息肉,部分患者合并慢性胆囊炎或胆结石,多发于老年群体,其直径多为0.2~2cm,可伴随有出血、坏死等表现,部分可发展为乳头状腺癌。

胆囊息肉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十分复杂,目前尚未完全明确,主要同下述因素相關:(1)代谢异常。胆汁中除了水还包括诸多其他成分,如胆盐、无机盐、胆固醇等,如果胆固醇存在代谢障碍情况,大量积聚在胆囊中,会引发炎症反应与组织增生,进而产生胆囊息肉。(2)慢性炎症刺激。慢性炎症对胆囊造成一定程度的刺激,导致胆囊壁黏膜受损,出现纤维瘢痕增生情况。(3)其他。胆管梗阻、长期胆汁停滞、胰液反流以及源于肠道的细菌、病毒感染。

对胆囊息肉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主要包括:(1)饮食不合理。由于日常饮食不当,胆汁长期滞留于胆囊中,难以及时排空,胆固醇含量增加,进而导致息肉。(2)肝脏损伤。胆汁主要通过肝脏分泌,酒精、乙肝病毒等会对肝细胞造成一定的损伤,进而影响肝胆功能,胆汁的分泌、代谢紊乱,进而引发胆囊息肉。(3)年龄与性别。40~50岁中年男性群体为该疾病的主要发病人群。

大多胆囊息肉是在体检时偶然发现,因为多数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并无明显症状,少数患者伴随右上腹疼痛、食欲下降等症状,极少数患者随着病情的进展可导致阻塞性黄疸、无结石性胆囊炎、胆囊内出血等。部分患者的胆囊息肉长期不会产生变化,而多数患者的息肉会逐渐增大,所以需要定期接受体检。单纯的胆囊息肉,且未出现任何并发症,通常情况下应结合息肉的大小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如果患者存在并发症,例如各类炎症,则需要按照这些炎性疾病进行治疗。如果有手术适应证,应及时接受手术治疗。

一般治疗 针对并无明显症状或者息肉直径不足1cm的患者,主要方法为养成良好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加强对饮食的控制,日常坚持适量锻炼,加强对体重的控制,全面监测血脂情况,当血脂异常难以有效控制时,应遵医嘱服用调脂药物进行治疗,同时应定期复查并对息肉大小进行监测。

饮食治疗 合理的饮食对于防治胆囊息肉具有重要的作用。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少吃辛辣、生冷、油腻的食物,多吃新鲜水果蔬菜,在生活中可多吃苹果、柑橘等水果,多吃绿色蔬菜,确保每日纤维素的摄入充足。同时,应多饮水,补充水分可避免胆汁过分浓缩,同时有助于细菌、致癌物质及息肉物质排出体外,延缓息肉增大。另外,日常饮食中可多吃瘦肉、鸡、鱼和豆类制品等蛋白质含量丰富食物,但是应加强对摄入量的控制,避免过量营养,并适当限制饮食中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量。

手术治疗 目前尚无根治胆囊息肉的特效药物,因此多需要通过手术达到根治效果。息肉直径较大或者存在以下危险因素患者,建议接受手术治疗:(1)短期内息肉直径明显增加;(2)息肉直径>1cm;(3)息肉处胆囊壁局部增厚;(4)息肉生长部位接近胆囊管出口;(5)胆囊息肉合并胆结石患者,无论是否存在明显症状或息肉大小,都建议接受手术治疗,以降低癌变风险;(6)合并胆绞痛、胰腺炎等疾病的患者,或是胆囊息肉对正常生活、工作造成严重影响,均建议接受手术治疗。通常情况下,通过手术将息肉切除后,疾病能够治愈;切除后病理如果为恶性,则需要按照胆囊癌进行进一步治疗。

胆囊息肉的手术方法主要包括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相较于传统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优势明显,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美容效果好等优势。直径不足1cm 的胆囊息肉,可采用腹腔镜手术进行切除;胆囊息肉的直径超过2cm或者息肉直径为1~2cm但高度怀疑为恶变者,腹腔镜手术切除胆囊后术中进行快速冰冻病理检查,如果证实是胆囊癌,则应进行开腹手术行胆囊癌根治术。

胆囊切除后,未经浓缩处理的胆汁进入肠道,患者可能存在腹胀、腹泻、恶心等症状,但是并非长期如此,不久后肝内外胆管便会代偿性扩张,代替胆囊发挥作用,腹泻、腹胀等症状也会恢复正常。很多患者希望在切除息肉时可以保留胆囊。针对一些年轻患者、息肉单发、非肿瘤性息肉,术前检查显示胆囊功能正常,且患者具有保胆意愿,可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息肉术。而对于胆囊萎缩,存在长期、明显的慢性胆囊炎症状,或者术前检查显示胆囊功能衰退或可疑癌变患者,则要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总而言之,是否进行手术应由医生结合患者实际情况,与患者共同讨论决定。针对无症状患者,应结合息肉大小明确是否进行手术切除。直径超过2cm的病变多为恶性肿瘤可能,应尽快手术切除;直径1~2cm的息肉也有可能为恶性,多处于早期阶段,建议采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直径6~9mm的病变可能为胆固醇息肉、腺瘤等,应定期进行检查,如果息肉增大则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猜你喜欢

肿瘤性胆汁息肉
胆囊肿瘤性息肉病变的临床、影像学特征
脑部CT平扫图像直方图分析鉴别肿瘤性与非肿瘤性脑出血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息肉虽小,防病要早
你真的了解子宫内膜息肉吗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在胆汁瘤治疗中的应用
ER、PR、Ki-67在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中的表达
胆汁淤积性肝病问题解答
息肉样黑素瘤一例
IL-21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发病机制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