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她所代表的“集体记忆”

2023-03-05汪志

知识窗 2023年2期
关键词:集体记忆自传安妮

汪志

卡夫卡说过,最美的、最彻底的埋葬之地,莫过于自己的一部长篇小说。法国女作家安妮·埃尔诺的代表作《悠悠岁月》就是这样一部“无人称自传”,她历经二十余年的思考和推敲,把一代人的集体记忆小心地封存了起来,“挽回我们将永远不再存在的时代里的某些东西”。

安妮·埃尔诺出生于法国的社会底层,难能可贵的是,她的父母非常重視教育,为了让女儿脱离底层阶级,二人拼命工作,送她去昂贵的私立学校,最终她得以进入法国鲁昂大学和波尔多大学深造。大学毕业后,安妮·埃尔诺在一所中学讲授现代文学课程,并以自传体小说《清空》为标志,正式开启创作生涯。此时,安妮·埃尔诺却和父母产生了不可调和的隔阂与矛盾,于是她开始通过写作来记录曾经发生过的诸多事情,以文学作品的方式使它们继续存在,并且尝试去探求自己这一生经历过的一切。

在《悠悠岁月》这本书中,安妮·埃尔诺首次以第三人称来写自己,通过集体回忆穿插个人回忆,以小说的形式再现法国近一个世纪的变化。在这本书中,她写父母亲,记录童年,描绘自己的爱恨情仇,写下执教、患癌的经历,写下与整个社会决裂的经过,以及那些轻易会被忽略的社会记忆,充分地回忆了她在这一历史时期经历的岁月。

“无人称自传”这种体裁,实际上是把个人私事与时代大事记融合在一起,在回忆自己的同时,也唤醒别人的回忆,以人们共有的经历反映出时代的演变。这部自传后来成为整整一代法国人(特别是法国妇女)的集体记忆,并引起了人们内心的强烈共鸣。

细品安妮·埃尔诺的写作,人们不难发现,她从不同的角度审视了在性别、语言和阶层存在巨大差异的生活。在写作风格方面,为了更好地抵达真实,更有力地揭露隐藏的社会运行机制,安妮·埃尔诺放弃了虚构叙事,改为写实,其作品题材朴素,视角独特,笔调平实,体现了一种写实主义与心理描写相融合的风格。在语言方面,安妮·埃尔诺避免采用美文,而是采用简洁、几近于无文体修饰的语言,形成平实写作的风格。因此,无论什么年龄段的读者,都能从中找到自己熟悉的内容和清晰的记忆。

值得一提的是,安妮·埃尔诺的《悠悠岁月》曾获得人民文学出版社21世纪2009年度最佳外国小说奖。在《悠悠岁月》的中文版前言中,安妮·埃尔诺写道:“2000年春天,我第一次来到中国,先到北京,后到上海。我应邀在一些大学里谈了自己的写作。你们的国家——中国,我在童年时就多少次梦想过的地方,我想象在那里漫步。晚上,我常常以为看到了被夕阳映红的云彩里的长城。后来,与20世纪60年代的少数法国人一起,我以一种抽象的、没有画面的方式想象……当然,在最近十年里,一些影片、纪录片、书籍改变了我简单的观点,但只有在这个五月的早晨到达北京的时候,这种由偏见和杜撰、虚构的描述所构成的模糊一团才烟消云散……”

在结尾,安妮·埃尔诺这样写道:“愿你们能感到,其实我们完全是在同一个世界上,时间同样在无情地流逝。”

猜你喜欢

集体记忆自传安妮
好久不见的自己
Who Has Seen the Wind?
每次只做一件事
这样单纯的我,才是最好的自己
民族传统体育仪式的文化解读
“网红”微博广告研究
新闻社群的“情怀”策略建构
我是鲨鱼 沙奎尔·奥尼尔自传
敬一丹否认新书是自传
关于推荐《施仲衡自传》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