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温情”服务,助力“双减”提质
——高质量课后服务有效途径初探
2023-03-05曹海燕
曹海燕
(淮北市杜集区实验小学 安徽淮北 235038)
为切实保障学生身心健康,有效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充分发挥学校育人的主阵地作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为全面贯彻文件精神,各地各部门也先后出台了有关义务教育阶段“双减”工作的意见,特别是对学校实施课后延时服务提出了明确要求。各项文件政策的出台,的确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遵循育人规律办教育起到积极的作用,然而在实施课后服务工作中,还有一些政策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如何真正将“双减”政策落地开花结果,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都在积极探索有效途径,特别是课后延时服务更是其中重要的环节。没有规范的、专业的、精细的、常态的、温情的课后服务,“双减”工作就很难有效实施。笔者下面结合学校在课后服务实际工作中的一些探索,谈一谈课后服务的有效途径。
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课后服务的执行力
“双减”政策贯彻实施的背景下,学校如何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如何有效组织课后服务对学生进行作业指导和个性化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建设,是“破局”的关键。
(一)加大“双减”政策的宣传,培养教师的担当意识和教育情怀
“双减”政策是关乎教育大计、民生福祉的重要国策,是新时代教育发展的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只有学习宣传到位,此项政策才能贯彻好、执行好。学校要引导教师深刻领会文件精神,明确课后延时服务在推进实施“双减”政策过程中的重要意义,以时不我待的担当精神,担当起民族复兴的教育责任,切实将课后延时服务当作教师本职工作,真正让课后延时服务成为学校为群众办实事的利民工程,推进“双减”政策有效实施。
(二)建立健全各类管理制度,有章可循,好事办好
建立健全课后延时服务工作相关制度,制定切实可行的课后服务方案和课后服务劳动报酬分配方案,把课后延时服务列入学校工作计划,当作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抓细抓实,确保延时服务工作责任明确、科学规范,有章可循、有规可依。
(三)加强师资队伍培训,提高课后服务质量
课后服务不只是安全看护和作业辅导这么简单,它与校外学生托管机构有着本质的区别。学校作为教育的主阵地,从某种意义上说,课后服务应该是课堂教学的有效延续,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等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树立服务意识,既不能把课后服务当课堂教学集中上新课,又要把握学生作业的有效完成和个别辅导。这就要求教师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业务能力,紧跟时代步伐,尽快适应新时期工作的需要,努力成为跨学科教学的复合型教师,在教学方式方法上要具有开拓创新能力,适应学生的多元需求。尤其是在信息化时代,还要掌握教育信息化技术,以适应多元化教育形式,有效开展信息技术平台网上教学。通过集体备课、校本培训、教学研讨等教科研活动,不断提高教师教育科研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高质量完成课后服务作业辅导任务,确保“双减”不减教学质量。
(四)培养骨干力量,树立标杆,示范引领
火车跑得快还要车头带,课后服务更需要动车组效应,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学校要以顺应学生、家长和社会的期盼为目标,努力建设一支勇于担当、乐于奉献的教师队伍,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尤其要发挥班主任在课后服务工作中的核心作用,努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能力过硬、富有爱心的班主任队伍,激励班主任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开展课后服务工作。青年教师精力充沛,家庭负担较轻,课余时间相对自由充裕,学校要引导他们成为课后服务的主力军,努力把课后服务搭建成锻炼青年教师快速成长的有效平台。
二、整合开发服务课程,促进五育融合全面发展
“双减”文件中明确提出,学校利用课后服务时间,除指导学生完成作业外,还可以对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拓展学习的条件,建立积极向上、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社团组织和艺术兴趣小组,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文体等活动。为此,学校要充分开发利用教育资源,整合开发服务课程,课业辅导与兴趣培养相结合,努力将“看护服务2小时”提升为“提质增效2小时”。
(一)整合课程,合理编班,提高课后辅导的实效性
课后服务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帮助不能及时接送孩子的家长照顾孩子,帮助无力辅导学生的家长辅导作业。因为学生学习状况有一定的差异,部分学生有偏科的现象,另外,老师也有专业上的差别,为了把课后服务工作落实到位,尽力满足每个家庭和学生的需求,学校要精心部署,走访调查,摸清每个学生的信息,制定切实可行的课后延时服务实施方案,既要把握自愿参加的原则,又要力求服务到每个学生,合理编班,一生一策。同时采用老师走教和学生走读的方式,全方位做好作业辅导,引导学生个性发展。在安排课后服务的老师配备上也要均衡协调,保证同年级或者同学段都有不同的文化课老师看护指导。
(二)丰富课后服务活动内容,开展社团兴趣活动
课后服务除了课业辅导,还要利用课后充裕的时间对学生进行兴趣培养,实现课堂的有效延续,以“课业辅导+特色社团”的模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制订“2+1”项目素养提升计划,明确每个学生必须熟练掌握两项体育技能和学习一门艺术特长的目标,按照“人人爱体育、生生有特长”的要求,注重学生潜在能力的分析与调查,努力挖掘学生闪光点和兴趣爱好,在推进特色学校建设和落实学生每天体育锻炼1小时的基础上,组建形式多样的社团组织和兴趣小组,让每位学生都能在自信与成功的起跑线上明晰奋斗目标,得到充分发展。
(三)开展主题教育,拓宽学生视野
利用课后服务时间组织主题教育活动,是拓展校园文化建设、进行养成教育、实施五育并举发展育人观的有效途径。以书香校园、文明礼仪、法治安全、社会实践、劳动教育等为重点,积极开展主题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例如,让孩子们在完成作业之余,快乐阅读,通过形式多样的成果展示活动,分享读书的快乐,传承中华经典文化,形成浓厚的读书氛围,将书香型校园建设引向深入。以养成教育为重点,加强礼仪、劳动、安全、敬老、心理等养成教育,积极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尊老爱幼、热爱劳动、遵守法规等思想道德品质。
(四)挖掘有利社会资源,形成家校社共育合力
学校除了挖掘教师潜能开展社团活动,还要拓宽其他课后服务渠道,借助社会资源联合开展课后服务,弥补学校教育短板。例如,邀请社会专业人员或志愿者进行心理、科普、法治等专题讲座,邀请民间艺人传承地方特色文化,利用家长委员会交流家庭教育经验,引进具有资质的办学机构联合办学,开发课后服务特色项目,弥补学校师资力量的不足。总之,学校要通过多种渠道,形成学校、家庭、社会育人合力,丰富课后服务内容。
三、深化管理制度改革,有效为教师减压赋能
(一)政府和主管部门主动作为,落实并出台相关政策,有效推进“双减”政策的实施
学校是课后服务主要阵地,但是更需要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尤其是课后服务经费的保障。各地要高度重视,主动作为,按照省政府制定的学校课后服务经费保障办法和地方财政补贴、收费标准,出台相应的指导性收费文件,划拨专项经费,保障课后服务教师和相关人员的课时费用和劳动报酬,激发教职工和聘用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劳有所获,多劳多得。绝不能强调财政困难等原因,降低财政补贴标准,挫伤课后服务老师和相关人员的工作热情。
(二)学校制定科学灵活的管理制度,给予老师人文关怀
“双减”政策的出台,毋庸置疑,学生学业负担减轻了,家长压力减少了,课后延时服务解决了家长接送孩子的困难,节省了孩子参加托管班和辅导班的费用。可是,老师的工作时间无形延长了,上下班的时间打乱了,教师本身也是家长,家庭也需要照顾,不能因为课后服务,对自己的家庭不闻不问,造成家庭矛盾。如何给老师减压赋能呢?教育主管部门要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校建立适应新时代的管理制度,一校一案,给予教师人文的关怀。“双减”背景下的课后服务对学生和家长是温暖的,对老师来说也应该是温情的。例如,针对参加课后服务的老师,实施弹性坐班制度,缓解教师长时间工作的压力,一定程度上也减少教师“因私请假”的现象。对于家有幼儿园孩子的老师,放学后可将孩子带入学校集中托管。学校要设身处地为教职工着想,更大程度为教职工排忧解难,让教职工安心做好课后服务。
(三)建立适应时代要求的教师考评机制,激发教师工作热情
“双减”政策的实施意在给学生减负,但推动“双减”落地见效,关键在老师。所以,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要制定适应时代要求的学校管理机制和考评制度,在推动“双减”政策的进程中,想方设法破解课后服务的“瓶颈”问题,尤其在年度考核、职称评定、评优晋级、外出培训等过程中,要优先考虑参与课后服务老师的利益,努力形成担当作为、乐于奉献、顾全大局的良好氛围。
(四)开展多彩的文体活动,丰富教职工课余生活
做好课后延时服务,只有勇于担当的精神和乐于奉献的干劲是不够的,良好的心态和身体素质是做好工作的前提。课后延时服务打乱了教师的生活节奏,中午用餐看护和下午延时服务,可谓早出晚归,以校为家,工作时间和劳动强度大大增加,教师如果不能及时调整心态,加强体育锻炼,带着疲惫的身体投入工作,久而久之就会影响身心健康。为此,学校要大力开发室内外活动场地,引导教职工积极参加文体活动,创设有利条件丰富教职工课余生活。例如,建设简易的健身房,开展趣味体育活动,组织跳流行的广场舞,组织野外团队拓展活动,组建读书沙龙、书画社等社团组织,让老师在愉悦的环境中,交流思想、放松心情,强身健体、释放压力。
四、关注特殊服务群体,保障课后服务全覆盖
(一)关注问题学生心理疏导
青少年儿童心理状况调查显示,当前心理问题学生数量呈上升趋势,这类学生单亲家庭和留守儿童居多,他们没有正常家庭的关爱和温暖,思想和心理上表现偏激。为此,学校要利用课后服务时间给予关心,请专业的老师进行心理疏导,引导这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保持良好的心态,阳光面对生活。
(二)关爱留守儿童学习和生活
随着时代的发展,农村进城务工人员越来越多,随而产生了农村留守儿童现象。这些孩子很少得到父母的照顾,家庭教育严重缺失,课外作业更得不到有效的辅导,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已经是全社会需要关注的问题。所以,学校作为教育的主体,对留守儿童的帮扶工作责任在肩,任重道远。特别在课后服务过程中更要给予关爱,最大限度地解决学生的学习辅导问题,解决家长的后顾之忧。同时,要丰富留守儿童的课余生活,通过法律讲座等形式提高留守儿童自我保护意识。在节假日和周末通过视频的方式与家长连线,拉近家长和孩子的距离,让这些孩子不再孤独。
(三)关心特殊家庭的安全托管
由于工作性质不同,个别家长上下班时间与学校上下学时间严重偏离,课后服务即使延长两小时,还不能满足个别家长的需求。为了让课后服务满足这类特殊家庭的需求,学校可以借助社会力量,招募志愿者组建再延时服务托管班,让课后服务真正成为贴心服务,让学校教育真正成为人民满意的教育。
总之,“双减”政策的推行是一个系统工程,开展好课后服务是“双减”政策落地实施的重要保障。开展好课后服务,需要学校和社会的广泛参与,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要统筹谋划,义务教育学校要积极探索课后服务的有效途径,整合各类教育资源,让课后服务成为贴心温情的服务,让“双减”惠民政策落地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