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以“心理+社工”模式提升大学生人文胜任力的方法
——以“三海一核”专业学生为例
2023-03-05杨柠溪杨国庆
杨柠溪,张 泽,杨国庆
(哈尔滨工程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哈尔滨 150001)
一、背景
大学是学生经历社会化转型的关键时期,学生脱离原有的生活轨迹进入全新的生活环境,需要重新适应外界,并在一定程度上建立崭新的人际关系,塑造个人行为。在此阶段,学生同样面临着学业压力,不少学生会出现社会适应困难等状况,心理弹性较差,产生心理困境,影响学习效率及人际关系,甚至社会功能受损,不能进行社会性工作,无法融入社会。由此,近些年来国家层面高度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国务院发布的《加强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意见》[1]中着重指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建议高校应制定符合办学特色、满足学生需求且切实有效的心理健康课程,不断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对于理工科大学生来说,因为在日常学业中更重视其专业技能的提升,其人文社科知识相对薄弱,所以在人文素质与修养等方面尚有提升空间。人文胜任力是指将共情能力、奉献精神、积极心理、职业修养等人文的理念和意识融入实际学习、工作和生活之中所形成的一种综合能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必修通识课,可为人文胜任力的培养提供一个平台。“三海一核”专业指“船舶工业、海军装备、海洋开发、核能应用”四个方向的专业群。这些专业与国家安全和国家建设紧密联系,从行业准入上对学生提出更高期待,包括身心健康、从业能力、人文胜任力的要求。因此,在“三海一核”专业学生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具有更为深远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社会工作介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目前众多高校内部仍存在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不完善等问题。例如,对不同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是阙如的,教育课程仍然停留在以理论为主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过于重复,且知识仅局限于表面概括化,过多讲述“健康心理是什么”等陈述性知识,而忽略对于“如何获得健康心理”程序性知识的输出,缺少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深度分析与操作性较强的训练。据调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主要由学校心理教师负责,但目前大部分高校仍存在专业心理教师人才资源不足等问题,高校学生数量与其教师数量并不匹配,教师所承担的教学任务较重,只能进行“规模化”教育而导致对学生个性心理发展的忽略。社工走进高校参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但可以为心理教师分担教学压力,缓解教育人员不足的问题,还能使课程形式多元化,形成“校内课堂+校外实践”的双重教学模式,打破常规,增加趣味性,提高学生与教师互动率,实现在实践中融合课堂知识的目的,进而达到知行合一,丰富学生内心生活,提高人文胜任力及心理健康水平。
我国高校虽均设有“心理咨询中心”,但由于大学生普遍对于心理问题存在“病耻感”,在发觉自己出现持续的不良情绪或一定心理问题时,并不会主动向咨询中心教师寻求帮助,尤其是理工科大学生占多数的情况下,男生数量较多,他们往往内向且具有高自尊,不愿对外袒露自己,导致高校中的心理咨询中心处于被动地位,只能被动接受学生,缺乏主动性[2],无法对罹患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主动干预及预防。再加上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存在隐秘性,过多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导致整体心理健康水平下降,影响其学习效率和人际关系,同时领悟社会支持能力低下,自我认同感和社会融合能力下降,幸福感水平降低。而社工教师的专业特点具有主动干预性,不仅可以对已发现的有心理健康困惑的学生进行干预,还可以通过小组活动等形式对潜在存在心理、社会健康问题的学生进行主动预防干预,达到“治疗+预防”的效果。
由心理教师主授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校内的心理咨询对于学生的知识输出和心理疏导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心理教师虽以学生作为关注对象,但其侧重点仍在于学生自身,主要关注学生的情绪问题,意图通过改变其认知及行为以适应外界环境,促进自我成长,进而提高社会融合能力。而将社工教师纳入心理健康教育团队,社工教师同时关注学生与环境,将外界环境与学生个人融为整体,侧重改变学生周围环境以帮助学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虽然心理教师与社工教师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具有相同目的性及服务对象,但社工教师因其具有独特的身份及教学宗旨,可快速与学生拉近距离,以其专业手段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进行有效干预。社工教师身份不同于普通任课教师,其课堂形式可以摆脱刻板说教,更加关注学生在课外实践教育中的个人感受,以鼓励式教育为主,拉近与学生距离,形成良好的互动模式。社工教师始终秉承着“助人自助”及“授人以渔”的工作理念,在实践教育中给学生赋能,帮助学生丰富精神世界,提升人文关怀能力及爱己能力。通过改变学生周围环境,如家庭模式、人际关系相处模式等,改变学生与环境的互动模式,从而提升其心理健康水平,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三、“心理+社工”模式提升学生人文胜任力的相关理论与方法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可划分为理论课与实践课两个类别,本文提倡的“心理+社工”模式即心理教师在承担理论课教学任务的同时,与社工教师共同承担实践教学任务,发挥心理与社工两个学科优势共同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达成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人文胜任力培养的教学目的。下面简要论述其相关理论与方法。
1.优势视角理论
心理教师可根据课堂观察及人格测验,将学生分成不同的成长小组进行不同的实践活动,帮助其提升人文胜任力中的短板特性,扬长补短。社工教师可依据优势视角理论进行实践教学,即认为每个人都具有个人优势,都有积极向上的一面和个人所擅长的能力。社工教师也可从正向角度看待学生价值,认为学生是具有优势潜力的,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自我优势,提升自信和其他方面的人文胜任力。组织性格外向但共情力较差的学生组成成长小组,实践活动主题为帮扶弱势群体,在实践中社工教师可设定具体任务内容,此成长小组人员大多属于外倾性人格,具有良好的组织能力及管理能力,可以使活动有较高的完成度。在活动中,由于服务对象是弱势群体,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同理心,在活动任务中能够促使学生站在对方角度思考问题,提升共情能力。教师通过课后总结对共情力有所提升的学生加以表扬和肯定,增强自信心促进心理成长。对于部分课业压力大、社交有限、心理负担重,甚至进入本专业学习后认为自己的性格、个性等不适合该专业的学生,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其进行合理认知,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其自身的优势,调动学习知识、提升能力的主观能动性,在专业学习与就业规划中合理定位,同时培养学生对国防、军工事业的敬畏感与使命感,提高团队合作意识等。
2.社会生态系统理论
社工教师可依据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开展相关实践课程,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强调环境的整体性对个体产生的影响,人在与自身周围环境的不断互动中形成独特的人格和外在行为,周围环境包括家庭、学校、朋友和同学等。因此,若要改善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可从周围环境入手,将学生带到外界环境之中,使其融入环境,在环境与个体的持续互动中,改变其互动方式与相处方式,完善学生的心理功能,提升人际交往和社会融合能力,增强道德感及奉献精神,在提高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基础上促进社会和谐。这些能力对于主要以应试教育入学、以高强度课程教学为主的理工科学生而言更为重要。
教师可与学校达成一致进行家校联合教育[3],家校联合这一教育方式在我国的实施目标人群主要定位在中小学阶段的学生。在高校大学生群体中应用较少,而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却又往往与原生家庭密切相关,因此在高校的心理咨询、心理健康教育等相关领域采用家校联合的方式,可从多方面有效了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深入挖掘心理障碍原因,精准有效实施心理干预,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家校联合是通过家庭与学校两个主体共同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及家庭关系进行干预,针对有心理社会健康提升需求的学生,心理教师可联合社工教师共同开展家庭治疗,改变学生与家庭的关系及周边系统环境。也可将学生和各自主要家庭成员组成成长活动小组,共同针对家庭关系和同学关系进行深度探讨。利用“心理剧”演绎的方式暴露心理问题和心理困境,改善不良关系带来的负面影响,共同商议解决困境的办法,改善学生在社会生态系统理论中微观层面的环境状态,帮助改善外部行为,增强心理韧性,从而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心理教育与社会工作相结合,形成“发现—治疗(预防)”的教学模式。心理教师可在课堂中观察学生的行为以发现学生潜在的心理问题。例如,在某一次的课堂提问环节中,教师发现一名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总是小心翼翼不敢说话,甚至会出现一些应激反应。课后,可请社工教师对其开展咨询服务,社工教师与该学生进行一次沟通后发现,此现象产生的原因在于学生的家庭属于权威型家庭,父母对他的管教过于严厉,以批评式教育为主,导致学生不敢表达自己的意见,害怕与别人进行交流。在咨询过程中学生也表示这对其本人造成深深的困扰,人际关系受阻,课堂之上与教师互动较少,有问题不敢提问,学习成绩不理想。对此,社工教师可运用不同的提问方式如循环提问、差异性提问、假设性提问和前瞻性提问等与家长进行深入交谈。在循环式提问中,针对学生在家中自由阐述观点的问题让学生和家长共同表达看法,互相了解对方对此问题的观点。在此过程中,家长可以明了孩子对自己教养方式的看法,通过深入沟通和探讨,了解自身做法的不足以及对孩子产生的影响。在场三方可共同商议解决办法,如今后多进行鼓励式教育等,从源头帮助学生解决不自信问题,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及学习成绩。
以“三海一核”专业为例,对学生专业能力要求高,课程难度较大,在高密度学习压力下,部分学生业余生活相对单一,人际沟通较少,甚至一些学生由于长期出差从事户外工作或集中试验,更容易出现心理困惑。因此更需要来自于学校和家庭等方面的多重支持,提高学生社会支持水平。
3.社会支持理论
社会支持从精神层面来讲,是一种人们在各种亲密关系的互动中感受到的满足感与幸福感。从现实层面来说,是一种外界的现实资源,人们利用这种社会资源进行良性社会生活[4]。社会支持理论认为社会系统的构建包括三个方面,即主体、客体与介体。主体指的是一个个体日常能够接触到的形成亲密关系的人群,如家人、同学、朋友等等;客体指的是受到社会支持的、被帮助被理解的个体;介体指的是社会支持的内容与形式,如情感支持、物质支持等等。社会支持理论还认为一个人的资源包括两种:一种是个人资源,指的是人自身所具有的能力,如自我修复能力、自我调节能力和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等等;另一种是社会资源,是整个社会网络中可对个体提供帮助的资源,如政府、亲人和朋友对其提供的帮助。该理论认为影响个人社会支持的因素包括三个方面,分别为发展因素、个人因素和环境因素。其中发展因素指的是一个人过去所拥有的经验将影响其未来的社会生活和社会支持程度;个人因素指的是一个人自我心理功能的完善程度将影响其社会支持的利用程度;环境因素指的是一个人社会性网络的开放程度将影响社会支持的利用程度。社工依据此理论可以帮助个人链接社会资源和拓展个人社会网络,进而提升心理能力,更好地应对外界环境变化。
社工教师可以此理论为依托与心理教师共同制定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以达到帮助学生提升个人领悟社会支持能力、获得社会资源以及与环境进行良好互动的成效,全面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例如,在课堂实践中可以通过叙事教育的形式,即社工教师率先讲述身边出现类似问题的相关人员案例,以引导学生主动讲出自己的故事。在这种没有社交压力的氛围中,学生更愿意向他人倾吐内心,引起相关人员情感共鸣,得到相互的情感支持;也可以在小组中增加性格类型不同的学生,达到相互学习的目的;还可以播放一些反映该行业先进人物的电影,使学生充分感受国防相关专业的魅力,分享心得,互相鼓励,激发奉献精神与对职业生活的向往,坚定信念和初心。社工教师也可以对学生的社会性资源进行相关调查记录,以实现对学生全方位的了解,帮助有困难的学生进行社会性资源链接,整合政府相关部门及社区资源,发挥第三方的链接作用。如有学生家庭经济困难无法负担学费,心理压力过大导致影响日常生活。社工教师应积极为其寻找相关社会资源,向政府相关部门了解是否可以进行社会救助,社区积极为学生寻求补助,以帮助学生解决社会资源困难问题,从而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三海一核”专业学生普遍具有较大的心理负担,如担心长期艰苦的海上试验、可能的辐射、与外界交流受限、学习和科研周期长等,因此他们更需要树立健康的心理状态,提高应对不同环境的能力,建立广泛的社会支持。这就要求心理教师和社工教师应探索出更具行业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四、总结
社会工作介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全新的尝试,通过独特且专业的技术方法能够为课程形式与内容带来一定程度的创新,弥补目前高校心理健康课程只从个人心理层面进行教育及教育资源不足的局限性,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质量。社工教师与心理教师共同介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制定相关课程,打造“课堂—课外”双结合的教学模式,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学生在实践中领悟理论知识,活学活用,不仅可以增加课程趣味性,也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该形式有较大的开拓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