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技并修背景下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进路
2023-03-05麦智杰
麦智杰
(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 医疗器械学院,广州 510520)
引言
2019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完善评价机制,规范人才培养全过程。”[1]在新时代职业教育理念下,职业教育要贯彻以学生为中心,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模式,充分发挥课程教学的德育元素和德育教育功能,把专业课程培养学生品德与培训技术技能提到同等重要的地位。高职院校开设劳动教育课程,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念、养成良好的劳动职业素养,对彰显立德树人的育人理念,营造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氛围,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尤为重要。
一、劳动教育的价值意蕴
马克思主义劳动观认为:“劳动创造世界、劳动创造历史、劳动创造人本身。”[2]马克思主义的教育思想认为,社会主义教育实践的重要方针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体力、脑力全面发展的人才。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模式的重要一环。
1.劳动教育具有综合育人价值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指出:“劳动教育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深刻理解和贯彻实施劳动教育的综合育人价值,是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劳动教育的综合育人价值在于,劳动能让人实现树德与增智。个人品德修养,是人的立身之本、成才之要,劳动教育与个人品德的培养有着密切联系,劳动教育的核心就是培养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与良好的劳动品德,增强对劳动创造的认同感与获得感。首先,开展劳动教育,能提升学生的劳动精神面貌。《中国制造2025》指出,当前中国正处在从制造业大国迈向制造业强国的征途当中,要成功地实现转型,需要培养一批具有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的劳动者,劳动教育课程的开设有助于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劳动精神面貌。其次,开展劳动教育能给学生指明正确的劳动价值取向。劳动是人类的本质特征和存在方式,人类通过劳动创造社会物质财富的同时,也推动了社会文明的进步;对于个体而言,劳动是安身立命之本,通过课程教学可以把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价值观念扎根于学生内心。最后,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劳动技能水平。在课程教学的实践中,一方面通过理论讲述,发挥课程的德育功能,提高学生的劳动素养[3];另一方面,通过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安排生活劳动实践、生产劳动实践,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劳动技能。劳动教育将培养学生的劳动精神和劳动素养与提高学生的劳动技能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
2.劳动教育遵循基本教育规律
首先,课程教学遵循教书育人规律。教书育人规律是在完成基本课堂教学任务的同时,提升课程内容的针对性与亲和力,使其能够满足学生的成长与发展需求。劳动教育课堂结合年轻一代学生的思想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方法,促使学生在理论学习过程中自主思考。此外,通过安排劳动实践可以培育学生开拓创新的精神,既有合适、简单的劳动项目,也有适当强度的劳动内容,把知识传授、技能培养、品德教育有机结合,符合教书育人规律且具有实效性。其次,课程设计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学生成长发展有其各自的特点与规律,需要通过课程设计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劳动观念,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主动提升劳动素养,养成自律自强、自尊自爱的品格。课程设计致力于回答“怎么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一方面,以理论讲述形式使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树牢“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理念;另一方面,以劳动实践让学生体会“劳动不分贵贱”“劳动创造美好生活”,自觉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最后,课程内容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思想政治教育规律要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贴近学生实际,注重文化建设和人文关怀。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结合高职院校的学科特点,将“精益求精、追求极致”的工匠精神和“爱岗敬业、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当中,以先进的事迹和爱岗敬业的精神春风化雨,浸润学生的思想。在课程内容的铺排上,需要体现人文关怀和发挥榜样的力量,通过邀请一线技术人员、行业匠人、优秀校友现身说法,以身边平凡而伟大的人物事迹为学习榜样、奋斗目标,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在平凡岗位上作出不平凡业绩背后所坚持的信念和价值追求。
3.劳动教育满足学生发展需要
劳动教育倡导“知行合一,知行并进”的育人理念,与构建“三全育人”的格局不谋而合。“知”是指通过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劳动精神是职业素养的源泉,是所有劳动者精神风貌的展现;劳模精神是职业素养的核心,“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是广大劳动者追求极致、精益求精的生动体现[4];工匠精神是职业素养的追求,劳动者在工作态度、工作习惯、工作技能上,展示出不断实现提升、完善并超越的工作作风与精神面貌。“行”是指通过开展劳动教育实践,将内在认知与外在行动有机结合,达到认识论与实践论的辩证统一。一方面,组织学生参与实训实习、创新创业等实践活动,学习新知识、新工艺、新技术、新方法,积累职业经验,增强实践意识,提升创造能力,更好地适应将来的职业发展;另一方面,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志愿组织和公益活动,培养奉献精神,强化社会责任,塑造良好品格。
二、劳动教育实施的问题与困境
1.课程教学体系不健全、形式单一,不能满足劳动精神培育的需求
劳动精神的内涵是“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培育劳动精神,需要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培养正确的劳动态度,遵循劳动的客观规律以及坚定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品格。目前,高职院校开设的劳动教育课程教学内容体系尚不健全,教学形式单一。因高职院校总体学制较短,劳动教育课程一般在大一年级开设,且课时较少,不足以满足学生正确劳动观念、良好劳动品德养成的需求。此外,教学内容分散且具有一定重复性,未能形成科学的教学内容体系,造成劳动教育课程教学体系不健全。对于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的培养,内容散见于劳动教育课程、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就业指导课程以及部分专业课程当中,教学内容重复且分散,不利于学生形成体系化的知识结构。在高职院校中探索开展劳动教育、提升劳动育人实效,需要把握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特殊性,厘清高职院校与其他类型院校的差异;也要掌握劳动教育的独特性,在课程教学上采取与其他专业课程不同的教学方式。针对职业教育推行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劳动教育在理论体系构建上,应以培育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基本原理、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念为教学目标;在教学内容安排上,需要加强劳动相关法律法规的教育,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同时,强化法律意识与职业道德的培养。
2.劳动价值认知被弱化、情感缺失,不能满足劳模精神培育的需求
劳模精神的内涵是“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培育劳模精神,需要培养学生具备主人翁意识,对其职业有高度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既能辛勤劳动、默默坚守,也要勇于创新、敢为人先。但是,社会普遍观念中,缺乏对生产劳动、技术劳动,尤其是对于体力劳动者应有的尊重。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去向主要集中在生产技术岗位,但高职院校未能将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当中,劳动文化氛围不浓厚。同时,在开展劳动教育过程中,侧重于对学生技术技能的培养,而忽略了对学生劳动价值认知、劳动情感的教育。此环境与氛围下,单纯通过开设劳动教育课程和组织劳动实践,难以培养学生尊重劳动、崇尚劳动的价值认知,也难以产生热爱劳动的情感认同。因此,劳动教育的开展需要营造崇尚劳动实践、提升劳动地位、尊重劳动价值的文化氛围。在学生群体中,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广泛传播劳动文化,重塑学生对职业的认同与评价,让其自觉维护作为技术劳动者的尊严与荣誉。
3.劳动技能教育欠缺、培育路径窄化,不能满足工匠精神培育的需求
工匠精神的内涵是“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培育工匠精神,需要在态度上严谨对待、在技术上追求极致、在精神上专精专注、在信念上志存高远。我国作为制造业大国,从以往劳动密集型的生产结构逐渐转化为自动化、机械化的现代工业化生产结构,流水线、批量化的生产模式替代了传统依靠手艺传承的小作坊模式,昔日的手艺人、工匠师傅逐渐被自动化、智能化的机器所取代。技术发展带来的经济效益,掩盖了传统手艺与匠人精神的传承,也致使新一代青年学生对职业规划与职业选择产生了迷茫。目前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课程设置的问题症结在于理论教育与劳动实践相分离[5]。虽然,劳动教育作为必修课程已纳入了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当中,但受学制和学时影响,课程教学只停留在理论学习上,难以有效组织开展劳动实践。其次,课程师资以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和辅导员队伍为主,整体理论水平不高,难以深化理论研究和对理论观点进行全方位解读,削弱了劳动教育的说服力;在指导劳动实践过程中,也缺乏专业的技术指导与扎根一线的工作经验,使劳动实践的开展流于形式。最后,单纯的劳动价值观培养,或是简单的技能技术培训,窄化了劳动教育与劳动技能的培养途径,不利于引导学生参与更多劳动实践和技能提升训练。因此,劳动教育与劳动实践相分离、劳动技能培育的路径窄化,制约着高职院校培养工匠精神的育人需求。
三、德技并修背景下劳动教育实施路径
1.立德树人,构建三全育人体系
“三全育人”作为系统的育人理念,指导着高职院校从德、智、体、美、劳五方面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把“三全育人”作为指导劳动教育的理念遵循,首先,落实全员育人,合力规划劳动育人的“同心圆”。在目前以思想政治教育教师与辅导员队伍为主的劳动教育师资结构中,应引进专业课教学教师、企业一线技术人员、劳动模范与匠人师傅等,组成劳动实践导师团队,参与指导学生开展劳动教育。此外,要强化导师的育人意识,强调导师的责任担当,完善导师的育人评价,促进导师团队发挥全员育人的实效。其次,落实全程育人,助力打通劳动育人的“培养链”。全程育人强调育人的连续性,需要将劳动教育贯穿学生在校学习的全过程。结合高职院校学制为三年制的特点,在大一年级学生中开设劳动教育课程,通过宣讲劳动模范和大国工匠的人物事例,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在大二年级学生中开展劳动实践教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劳动实践、志愿服务,锻炼技术技能,培养尊重劳动、崇尚劳动的价值认知和情感;在大三年级学生中,结合职业生涯规划,引导学生将工匠精神的培养融入个人职业发展当中,自觉维护技术劳动者的尊严与荣誉。最后,落实全方位育人,拓展劳动育人的“纵深带”。全方位育人强调育人途径的多样化,需要采取多种形式对学生开展劳动教育,让学生参与劳动实践。如通过入学教育、开学第一课、社会实践、党课学习、团日活动等载体,开展劳动专题教育;还可以结合植树节、学雷锋纪念日、五一劳动节、农民丰收节、志愿者日等,开展主题劳动实践。形式丰富的教育方式,不仅能增加学生的参与感,还有利于重塑学生对劳动本身的刻板印象。
2.崇德铸魂,丰富工匠精神内涵
崇德铸魂,要求在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与职业素养的同时,把工匠精神中的“匠魂”融入理想信念教育当中。高职院校作为育人育才的主阵地,应将工匠精神的培养融入劳动教育课程、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以及顶岗实习等技术技能培训实践当中。在具体的劳动教育课程教学与实施中,首先需要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深化对工匠精神的内涵诠释和价值认识,通过对传统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讲述,培养学生传承传统技艺、崇尚劳动的情感。其次,结合国家产业战略发展,在“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型过程中,引导学生找准自身的职业定位与职业发展目标,使学生养成能深耕某一技术领域的耐心与决心。最后,通过学习当代劳动模范、大国工匠的先进事迹与职业精神,让学生从鲜活的人物和具体的事例中感悟工匠精神所包含的职业品格、职业态度以及价值取向。
3.以德强技,深化育人模式改革
德技并修,对课程教学改革既要求“立德”,也要求“强技”。“立德”是对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的培养,而“强技”则聚焦于对劳动技术、专业技能的培养。劳动教育实践,不仅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深化对劳动理论的认知,还要拓宽技能培训的途径,让学生通过技术技能培训与劳动实践锻炼,增强劳动技术与职业技能。其一,发挥职业教育的办学优势,整合校企合作资源,引入企业技术人员给学生讲述生产实践中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激发校企双主体育人的活力。其二,通过“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推动“教学双长”,组织举办专业技能竞赛、劳动实践技能竞赛等,促进学生反复磨练技术,提高实操技能,使技术技能成为人才评价的重要指标、技能竞赛成为人才选拔的重要途径。其三,进行学分体系改革,通过获取学分的形式规范劳动教育实践的开展,鼓励更多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志愿服务等,强化劳动观念与服务意识。劳动教育实践不能只为宣传造势,也不能走马观花流于形式,只有真正从顶层设计进行系统规划,才能实现教育目标,达到德技并修的育人实效。
结语
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系统构建并完善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其目的也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崇德、强技的新时代技术技能型人才,助力我国产业转型升级,顺利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劳动教育不仅要让高职院校学生理解劳动是人在社会上安身立命、谋求生存发展的唯一手段,而且还要让学生通过劳动实践体会劳动的价值与意义所在。通过对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的传播与传承,引导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专业知识、技能学习,自觉提升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将培养劳动精神与个人职业规划和职业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主动投身劳动实践,实现个体价值和促进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