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传播视域下革命文化教育研究
2023-03-05王洪林
王洪林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西安 710126)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主动借助新媒体传播优势、完善运用体制,打通并用好群众信息交流的新渠道。”[1]微传播是以微博、微信、微视频、微电影等为媒介,运用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方式,通过移动便捷式通信终端进行多样、实时、互动的信息传递活动[2]。推动革命文化与微传播的深度融合,可以充分彰显微传播的独特优势,不断增强革命文化在网络空间的生命力,从而不断提升革命文化教育的亲和力、感染力和渗透力。
一、革命文化与微传播融合的价值意蕴
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理论的指导下领导人民群众进行中国革命实践中形成的独特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鼓舞中华儿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微博、微信、微视频等为媒介的微传播为革命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新领域。革命文化与微传播的深度融合,有利于推动革命文化教育内容的大众化与生活化、促进革命文化教育方式的创新、筑牢革命文化教育的主阵地。
1.推动革命文化教育内容的大众化与生活化
近年来微媒体不断发展, “微”逐渐成为人们学习、生活、工作的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微媒体催生“微思维”,“微思维”铸就微传播。换而言之,微媒体以短小精悍的文字、图像、音频、视频创新了信息呈现方式,改变了人们旧有的信息交流习惯,逐渐形成了一种以“微”为标准的信息接收、处理、传递的新方式。人们思维方式的逐渐改变,促使其更多地选择微传播的途径进行日常的信息交流。
革命文化教育是以革命文化的丰富内涵为主要教育内容的。因此,如何增强人们对革命文化的自觉与自信,就成为提升革命文化教育实效性的关键。在日常生活中,微传播不同于传统媒体的单向传播方式,其双向互动、众人参与的特点,使得传播环境逐渐由权威环境转向公共领域与生活空间,这就意味着革命文化的宣传与教育需要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革命文化与微传播的深度融合实现了革命文化传播的由平面呈现向立体呈现、宏大叙事向见微知著、“中心式”架构向“参与式”架构的转换,增强了革命文化育人实效,推动了革命文化教育内容大众化与生活化[3]。革命文化微传播的内容主要包括革命历史、革命人物、革命遗存及革命精神,合理利用微媒体进行传播,既可以增强受众对革命文化的认同,又对当前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2.促进革命文化教育方式的创新
革命文化具有时代性,推动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其保持生命力和凝聚力的内在要求。进入微时代,革命文化形式越发难以满足受众日益多元的文化需求,单一的课堂教学、理论宣讲与红色旅游等教育方式逐渐失去对受众的吸引力。互联网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也加剧了思想领域的冲突与动荡,以历史虚无主义为代表的西方不良思潮企图撼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削弱受众对革命文化的认同,革命文化的继承与弘扬亟须新的途径与方式。
“互联网+革命文化”的微传播方式为革命文化教育方式的创新提供了新载体。革命文化与微传播的深度融合,促使革命文化教育由线下向线上推进、校内向校外扩展、课堂向日常生活延伸,实现革命文化教育的“精准滴灌”[4]。从时间维度上看,一方面微传播简化了革命文化教育内容,缩短了学生接受信息的时间;另一方面依托微传播的及时性与存储性,革命文化教育能够实现“没在场”学生的同步上课与延时上课,学子们灵活安排学习时间成为可能。从空间维度上看,疫情背景下线上教育成为师生学习的主要方式,拆除了大学校园内外的“围墙”,让原本封闭在教室内的知识在校园内自如地流动的同时,也能够分享给社会大众,实现教育资源的“普惠式”传播[5]。从教育主客体维度上看,社交平台、自媒体等虚拟空间成为革命文化教育的重要阵地,学生的主体性得以彰显,教学活动的开展更加注重个体的差异性需求。
3.筑牢革命文化教育的主阵地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6],而革命文化教育的本质就是铸魂育人,两者在育人目标上具有高度的契合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革命文化教育的主要渠道。革命文化的微传播为革命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了有利条件,一方面有利于革命文化贴近生活、无微不至,营造了革命文化的“微”环境。青少年群体无人不微、无时不微、无处不微的特点[7],意味着在革命文化“微环境”的建构过程中能增加青少年对革命文化的熟识程度,激发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推动了革命文化内容形式精简化,形成革命文化的“微表达”。在其短小精悍的篇幅中,展现了对微观个体的关怀,指向了宏观社会的发展,蕴含了丰富的思想内容,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选择提供充裕资料。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革命文化教育的第一课堂,是理论系统讲授的主渠道;实践课堂是第二课堂,是思想道德品质形成与能力素质提升的主渠道与主阵地[8]。第二课堂是在学校教学计划所规定的教学活动(即第一课堂)之外,组织和引导学生开展的各种有意义的课外活动[9]。因为第二课堂涉及的活动领域十分广泛,主要包括党团活动、社团活动、班级活动等,所以要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主渠道作用,就要实现对教育对象与教育领域的全覆盖。借助革命文化的微传播,能够将革命文化嵌入第二课堂活动的全领域,实现教育的全覆盖,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格局。
二、微传播视域下革命文化教育的现实困境
微传播具有信息传递的快捷性、信息内容的简约性与信息传递的互动性等特点。以微传播为主要信息获取渠道的微时代的来临,使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迎来了发展的宝贵机遇,也遭遇到了严峻挑战。首先是传播信息碎片化,造成革命文化教育内容的误读;其次是传播内容同质化,导致革命文化教育主题的失语;最后是传播主体多元化,促使革命文化教育权威的消解。
1.传播信息碎片化,造成革命文化教育内容的误读
传播信息碎片化现象是通过微媒体将完整的信息进行再加工,形成的一种零散的、分散的形式。信息的碎片化容易在公众中激发出刻板印象效应,造成信息的误读。造成误读的原因在于个体对客观信息不充分占有,也有个体情绪化的非理性因素,同时也包含了某种平台运营的市场理性[10]。对信息的误读不仅仅是影响个人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知,也是造成网络舆情频发的重要原因。一是因为微传播具有裂变式传播的特点,即传播链上每个个体都是一个信息节点,通过个体的群体性分享,实现从一到多的信息传播,致使误读信息得以快速扩散。二是因为微传播具有聚合式传播的特点,即在由同质性群体构成的特定圈层中,如果误读信息满足群体利益诉求,某一个体的误读就有机会上升成为特定群体的共同意识,造成舆情在某一领域的持续发酵。
对革命文化教育内容的误读是革命文化碎片化传播不可避免的结果,根据误读的主体不同,其大致可分为教育者的误读、微媒体平台的误读和学习者的误读。首先,教育者因其自身知识体系的局限,在革命文化的宣传与教育中存在对教育内容的解读不到位、解释不清晰等问题。其次,微媒体平台的运营是以谋求更多的用户量、更强的用户黏性、增加平台收益为主要目的,其误读主要源于根据市场需求选择传播内容的市场供给策略。换而言之,受众更喜欢娱乐性强的内容,而代表主流意识形态的革命文化在微媒体平台上仍是冷门主题,且肆意截取革命文化内容的现象普遍存在,造成革命文化的网络表达变质、变味。最后,学习者接受到误读信息,加之自身易受非理性情绪的影响,而对某些内容更易拒绝或接受从而加深对内容的误解。虽然微传播本身在某种程度上就是迎合新媒体时代碎片化阅读需求的产物,但革命文化微传播的根本价值取向仍是继承和弘扬革命文化。因此,革命文化与微传播深度融合的根本前提就是保证革命文化的本质不变,确保革命文化内容本身的完整性与科学性。革命文化传播的碎片化现象违背了这一前提,造成了受众对革命文化内容的误读,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革命文化内容的真理性与真实性。
2.传播内容同质化,导致革命文化教育主题的失语
传播内容的同质化是指不同的传播主体在传播信息上相互模仿,逐渐趋同的一种现象。近年来,以微信、微博为代表的微媒体逐渐呈现出成为新的大众传播渠道的势头,其同质化内容也在微传播领域逐渐增多。对顶流作品的模仿与具有熟人偏向的人际传播是传播内容同质化的主要原因。一方面微传播为信息的交流互动提供了较为自由、开放的空间,降低了对信息传播的门槛要求,导致大量为谋求流量关注、缺乏创新、单一模仿的作品涌现。另一方面在熟人关系中,信息传播者具有共同兴趣和相似社会背景导致信息传播叠加与同质化,而其通过私聊、朋友圈和群传播等传播渠道也使信息传播交叉重复、传播广泛[11]。简而言之,微传播环境下传播内容的同质化极大增加了信息传播的速度、广度与深度,同时传播内容缺乏创新、主题单一,传播者过度依赖熟人关系造成社会圈层固化、信息传播的渗透力下降等问题逐渐显现。
失语是指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对信息的无视现象。对革命文化主题的无视普遍存在于网络空间之中,而传播内容的同质化是造成革命文化教育主题失语的主要原因。一方面大量同质化、娱乐化、低俗化的信息内容通过简单的复制、模仿得以快速传播,挤占了革命文化的生存空间,而相较于革命文化教育主题的高尚旨趣,西方不良思潮与青年亚文化以满足普通大众的娱乐性需求为主要目的更易受到关注和喜爱。虽然传播内容的同质化有利于革命文化的普及,但这种方式的普及是低质量、“危险”的普及,造成了革命文化主题的失语。其原因在于内容同质化是某一信息内容以相近形式在不同领域的快速传播,其缺乏创造性与差异性。因此,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和错误社会思潮在微传播领域的备受追捧,助长了其否定革命文化、否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嚣张气焰,蒙蔽了大学生,使其不能深刻、系统地理解革命文化。另一方面革命文化教育本身教育内容的同质化现象严重,其内容主题存在过旧、过远、过薄等问题。首先是利用的主题过旧,片面运用以暴力革命为主题的红色文化资源。其次是利用的主题过远,应适度调整共产主义理想主题的比重。最后是利用的主题过于单薄,缺乏对生产力主题、发展主题、美好生活主题、人性主题等的诠释[12]。总之,传播内容的同质化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革命问题单一的革命文化教育内容,远远不能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的同时,也使得革命文化在与非主流意识形态的斗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3.传播主体多元化,促使革命文化教育权威的消解
微媒体的多元自主的特征促使传播主体由传统媒时代的一元主导转变为现实条件下的多元参与。传统媒体时代电视、广播、报纸等大众传媒的主导权由党和政府掌握,受众更多地只能被动接受;新媒体时代,政府、媒体、受众等不同传播主体的地位与作用发生了重要变化。首先是作为主导媒体的党和政府虽仍掌握着信息控制的主动权,但其对信息的控制力有所下降。其次是传统传播媒介下媒体是信息传播的“把关人”,具有强大的议题设置能力,而在互联网时代,更加复杂的传播环境使媒体逐渐丧失“把关人”的作用。最后是受众在新媒体背景下,从被动接受到主动传递、分享信息。短信、微博、微信等自媒体的普遍应用[13],降低了新闻传播的职业化和专业化要求,普通大众由受众成为重要的传播主体。
作为权力关系的反映,人们对于权威的服从实质上表现的是对于权威背后的权力和威望的一种意志和实践服从,人们对于权威的服从也主要表现为对自身利益的一种追求和满足[14]。因此,革命文化教育权威就是在革命文化教育活动的过程中,促进受教育者形成对革命文化的认同、尊崇和传承而具有的被受教育者服从的一种影响力。革命文化的传播活动构成革命文化教育权威关系建立的载体,只有形成对革命文化的认同,革命文化教育权威关系才得以建立起来。然而,传播主体的多元化弱化了受众对革命文化的认同,消解了革命文化教育的权威。一方面,政府对信息控制力的下降和媒体“把关人”作用的消减,多元社会思潮与裹挟的西方意识形态的大众文化乘虚而入,扰乱受众思想观念,削弱了革命文化教育的价值引领作用。另一方面,受众既成为互联网的使用者,也成为如今的传播人,革命文化的传播呈现出弱职业化与弱专业化,单一的革命文化表达形式难以满足多元化的利益诉求,致使个体不再盲目认同革命文化。除此之外,受众对个体权威的着迷打破了旧有的权威关系,而面对原子化的社会个体以及去除了一切神圣权威的现代社会成员更多地将自身看作是权威的主体,不再去相信外界的权威力量,更难以与其他社会成员建构其权威关系[15]。总之,革命文化教育权威的消解根源在于传播主体多元化的背景下普通大众对革命文化的不认同,致使其权威关系难以形成。
三、革命文化教育“微路径”的优化
多方面推动革命文化与微传播的深度融合,形成革命文化教育的“微路径”,有利于提升革命文化的影响力和革命文化教育的实效性。因此,要兴利除弊:树立“微思维”,构建“微队伍”;利用“微媒体”,巧设“微议题”;强化“微控制”,净化“微环境”。
1.树立“微思维”,构建“微队伍”
推进革命文化的微传播,关键在于培养一支顺应微时代变化的宣传教育队伍,实现其在工作方式上的“微转变”,即传播者正确认知和运用微媒体进行文化传播,借此跳出红色革命文化传统传播方式、途径的桎梏,同时避免盲目使用新媒体技术所带来的传播效果不佳、传播信息碎片化等不足。而思维的转换是一切工作转换的前提[3]。构建革命文化传播的“微队伍”,需要树立“微思维”。“微思维”是由于微博、微信、微视频等微媒体广泛运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而造成的一种思维转变。相较于传统媒体时代的思维方式而言,“微思维”更加关注微观个人的体验与感受,微、小、简、短的事物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而故事化的叙事方式也成为生活中的主流。
因此,革命文化的传播者要树立“微思维”,就要实现思维上的三个转变。一是由意识形态的灌输视角向日常生活的文化需求视角转变。在传统媒体时代,革命文化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灌输的重要内容与载体,常处于宣传优势地位难免会忽略受众感受而陷入一种强势话语表达形式;而在微媒体时代受众对革命文化的需求提出了新的要求,传播者要真正贴近受众生活,以人民喜爱的话语形式进行革命文化的宣传教育。二是由长篇大论的理论说教向视听结合的故事叙述的转变。单一、冗长的文字表达是传统媒体时代为数不多的选择,而如今视听结合故事化的叙事方式让革命历史、革命人物、革命事件、革命文物更加鲜活地展现在人民面前。三是由单向度的信息传递向交叉互动的信息交流转变。旧有的传播体系中受众只能单一地接受,而如今信息的交叉传递使受众也成为独立的媒体人。
2.利用“微媒体”,巧设“微议题”
推进革命文化的微传播,必须预设“微议题”,抢占传播先机的同时增加人民群众对革命文化的关注度。议题设置理论认为在大众传播中,媒体设置一定的议题能够引导公众形成社会性认知,进而影响社会的舆论走向。当下微媒体成为大众传播的主要形式,借助微媒体设置有利于革命文化传播的议题,能够极大地增强革命文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一方面,微媒体具有一定的数据分析能力,能将微空间中的不同话题进行分类、汇集以便于读者阅读的同时,也为传播者根据话题关注度设置议题提供根据。另一方面,微媒体具有强大的推送功能,能够将设置好的议题推送至感兴趣的受众客户端上,必要时能够将其置顶显示。议题的精准推送,使更多具有相同兴趣的用户聚集起来,并围绕预设好的议题进行讨论。
因此,“微媒体”为议题的设置提供便捷工具的同时,也意味着围绕革命文化的议题要有所改变。一方面,要紧扣受众关注热门话题设置议题。热门话题往往是受众在日常生活中关注较多的内容,也更容易与其自身经验、感受建立密切关联的话题。例如在党的百年诞辰之际,设置“学习革命历史”“向革命英雄致敬”等议题,就能够引起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响应,提升革命文化的受关注度。另一方面,要就受众对革命文化的兴趣点、疑难点与敏感点设置议题。微空间中受众关注的热门话题大多数与革命文化相关性不大,这就意味着议题设置要回到受众对于革命文化的兴趣点、疑难点与敏感点上进行创设,这样才能吸引民众的注意,形成有关革命文化自身的热点。
3.强化“微控制”,净化“微环境”
推进革命文化的微传播,离不开风清气正的“微环境”。微传播构建了一个相对自由、开放的赛博空间,其中充斥着各种良莠不齐的思想信息,既有引领青年塑造高尚品德、提升文化内涵、提供精神给养的优质文本内容,也有消弭青年锐气、扭曲青年人格、异化青年价值观的劣质文本内容。一方面外部敌对势力借助技术优势持续不断加强的意识形态渗透,威胁到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削弱了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另一方面微空间时有发生的重大危害舆情,也使得革命文化等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举步维艰。面对多元化、民主化、复杂化的信息环境,传统媒体时代的“一刀切”思维与强硬封杀、有效删除乃至彻底除名等信息控制手段逐渐失效。
强化信息的“微控制”就成为净化“微环境”、维护微空间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方式。“微控制”强调遵循微时代信息传递规律,通过充分发挥微媒体和受众自身的甄别力与判断力,从而实现对信息的“微控制”和“软调节”。一方面,微媒体要利用关键词过滤等技术,实现对敏感词的屏蔽和不良信息的过滤,微媒体在防止劣质信息进一步传播的同时,也要加大主流声音的传播力度。另一方面,当下微媒体呈现出的弱专业化、弱职业化降低了“微控制”效果,提升受众群体的人文素质、职业道德素质及媒体素质是改变这一现状的根本途径。换而言之,通过“微控制”,净化“微环境”是适应微空间多元传播主体的必然结果,政府仍然保留对信息控制主导权的同时,媒体与受众对信息的自主筛选、控制也成为净化“微环境”的重要手段,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也由单一灌输逐渐转变为主动接受。
四、结语
革命文化孕育和成长于革命岁月,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各个时期凝聚而成的革命理想、革命精神、革命文艺作品、革命历史遗迹等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继承和弘扬革命文化是革命文化教育的内涵本质,是构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体系的内在要求,是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的重要内容。微传播以微博、微信、微视频等新媒体或自媒体为媒介, 具有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传播的及时性强等特点, 是一种立体式互动的网状传播方式。新形势下推动革命文化与微传播的深度融合,创设革命文化教育的“微路径”,有利于增强革命文化教育的实效性,提升大学生对革命文化的认可度,厚植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