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制造企业成本管理问题及对策探讨

2023-03-05秦志梅山西阳煤化工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环球市场 2023年5期
关键词:成本核算核算管控

秦志梅 山西阳煤化工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近年来,我国市场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为企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诸多机遇,但市场中的竞争日趋激烈,也为生产制造企业的发展带来了较多的挑战。企业若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发展,则需要探寻有效的成本管理控制路径,科学合理地开展内部管控工作,从而获得更多经济效益,提升综合竞争力,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制造企业成本管理问题

(一)成本管理策略与市场反应不匹配

在对产品作出定价决策时,通常需要综合平衡三个要素,即产品成本、市场需求和竞争程度,而制造企业的产品定价主要参考要素是产品成本,也就是在产品成本的基础上加上对应的税收和利润,便是最终产品定价。然而,产品在萌芽期、成长期、成熟期及衰退期的市场接受程度存在较大差异,也就是说在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消费者对产品的价格预期也不一样。现阶段,很多制造企业的定价方式过于单一,在产品不同的生命周期内,其价格始终保持不变,并没有针对消费者与市场反映情况进行调整,当定价高于市场反应时,会影响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而低于市场反应,则会削弱企业利润。

(二)成本控制管理体系不健全

成本控制管理在很多制造业企业里面没有这种概念,认为成本会计就是做核算的,不应该参与到业务端进行业务的规定和指导。企业往往都是让生产管理人员进行现场成本控制管理,但很多制造业企业的车间管理人员不管是学历、还是资质方面要求比较低,而且很多是车间直接提拔的。在很多时候思想不容易转变,管理能力上欠缺。对于车间的现场成本控制管理没有成文的规范制度,基本是口口相传式的宣导。存在问题:第一,用人唯亲,只要关系好,加班加点都没有问题,造成人工费用的内耗;第二,由于管理疏忽,导致产品报废,为了躲避绩效考核的惩罚,通过超领,重新做出产品入库,超领物料、退换料没有进行严格的管控,造成材料的内耗严重;第三,设备、工具、耗材类的领用没有进行统一台账管理,谁用谁申请,导致冗余的采购,设备工具闲置,制造费用的内耗严重。

(三)缺乏成本管理的有效手段

对于传统的单一加工生产型公司,加工生产成本占有绝对比例,其技术开发,售后服务成本较小,应该把降本的方向聚焦在产品加工过程。在现代的生产企业中,科学生产观念已经突破了实体形态,随着成本管理中非生产驱动的技术开发、销售、售后服务成本等的急剧上升,科学生产成本管理工作已不仅仅着眼于制造流程的成本和管理,还必须重视对整个生产供销流程的科学成本管理,从而形成了真正的科学生产成本管理制度。

(四)成本核算不精细、信息化水平低

首先,制造企业的成本核算细化、准确才能实现成本精准的分析与管控,企业物料 BOM 作为价值流、数据流的一个重要输出源头,是贯穿整企业生命周期成本核算的运行基石,没有完全准确的技术 BOM 信息指导生产、非标订单多、BOM维护工作量大不及时,都会造成无法满足计划、生产的需要,市场需求快速变化也会带来产品快速迭代致使 BOM 频繁变更,都会导致成本精益化管理的效率低下。其次,部分制造企业成本管理信息化水平低,虽说有的企业 ERP 信息管理系统已在推广与启用,但大部分用财务的总账模块和仓存的管理模块,成本模块实用性低、成本核算准确性差效率低,没有发挥按单品全流程的成本核算细化作用。财务获得成本信息数据资料失真,无法对成本进行事中控制。制造企业复杂多步骤的生产方式由于没有系统的管理工具,庞大繁杂的数据无法使企业的成本核算工作做到位,无法满足现代化企业精益生产与数字化经济融合发展的需要。最后,由于企业没有强有力的信息化数据及标准化的产品信息管理体系,依靠传统粗放的成本核算方式,产品盈利分析不准确,财务人员无法通过即时数据核算获得订单或批次下的产品成本,直接影响企业的产品报价,失去了企业在同行业中的竞争优势。

二、制造企业成本管理对策

(一)加强现代成本控制理念的宣传

尽管企业可以从制度上为成本控制提供保障,但相关成本控制环节仍需要工作人员的不断努力才能够达成目标。因此,企业在成本管控工作中应重视成本管控理念的宣传,让所有员工认识到成本管控的积极意义、成本管控的要点,以此提升成本管控的有效性,从而为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助力。例如,在宣传成本控制理念时,企业应让员工明确成本控制与哪些因素有关、与哪些环节存在联系等,引导员工自主寻找开展成本控制的有效途径。同时,企业要完善相应激励机制,如鼓励各部门员工积极进行 “小发明” “小创造” ,并针对员工在节约成本方面作出的贡献给予公开鼓励,包括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以此激励更多员工参与节约制造成本的活动中,从而贯彻落实成本管控理念。

(二)加强质量成本分析与改进能力

建立专门的成本管理模块,加强质量形成过程的数据收集、分析工作,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通过信息化手段完善质量成本管理数据的收集,建立其与原有模块之间的关系,实现与其他模块的数据交换,如采购模块的采购数量及出入库时间、生产模块产品原材料耗用及人工工时等信息的交换。建立质量成本数据库与质量改进项目库,确定计量标准,如标准单位数量(或批次)产品的单日质量损失、产成品标准耗材数量等,为质量信息的分析和评价提供标准和依据,并由专人定期维护,在此基础之上对质量成本数据进行收集、处理与全面分析。此外,还应注意形成标准的记录表格、加强对信息录入人员的培训,确保各个环节数据收集的规范性。产品质量的改进不仅是根据顾客的需求、问题反馈而进行的纠错,还应当从企业内部需求出发进行完善,持续循环地消除不良成本和非增值活动。

(三)加强成本的细节管理并持续改进

在加强成本管理细节上,首先,需要领导充分意识到成本管理的重要性,着力对企业内部的成本管理进行查漏补缺,实现相应优化。在领导层的带领下,基层员工需对现有成本管理的不足之处积极反应,通过集思广益的方式找到当下存在的细节落实不到位的问题并予以解决,才能确保成本管理越来越完善。另外,成本管理的细节需要注意不能脱离企业内部实际情况。它必须围绕质量管理、财务制度、生产管理、营销等进行搭建。在搭建好符合企业内部情况的成本管理后,需将该具体内容进行深度实践并从中总结问题,积极思考改善措施并将措施带入到下一次成本管理中。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行反馈等循环完成后,争取在下一个循环中持续改进。建立完善的成本管理的基数数据,形成标准的材料定额体系、工时体系等。

(四)成本核算信息化

在企业的成本管理过程中,成本管理体系是进行成本管理工作的基础,只有建立完备的成本管理体系,才能使得成本管理工作有效地进行。在成本控制体系中,应当划分各层次职员的职能,形成一个自上而下全面系统的成本管理体系。确保在每一个环节中,都能够进行有效的成本控制。成本的有效控制管理是成本精准核算的奠基,当然这个过程靠人为管理,还是会有很多随意性、出错性的弊端,因此制造业企业成本核算需要信息化。应建立完善的成本核算信息系统,信息系统可以结合成本核算的制度规范体系,把关键管控点建进系统,在领料、入库、出库等环节要求必须确认系统过账单据后,方能转移实物,做到实际业务与系统并行,账实相符,提高数据准确性。成本核算方法也应该与时俱进,避免粗放的核算方式所带来的弊端,精益化管理制造业企业。

(五)建立健全的中小企业成本管理体系

促进建立健全的企业成本管理责任体系,并做到赏罚分明,功过分别的责任管理制度,以防止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不作为和乱作为。(1)做好成本管理的基本管理工作,建立了合理的原始账单登记制度。企业的原始记录资料应当齐备、完善、正确、有效,因为原始记录资料是企业核算与分析的基础,因此做好对企业原始资料的管理工作就可以确保企业核算的真实、合理。(2)实行定额管理制,企业应当在合理、可行的原则下,正确编制原料、动力、工时等的生产耗费定额,并把这种定额当作管理规范来加以管理,并且经常分析定额的完成状况,以充分发挥定额对原料、工时等生产成本的管理功能,以达到企业对成本的有效管理和监控。(3)完善对原材料等货物的计量、检验和领用的清查系统。公司的所有产品入库、领用、商品的出进库、退库等,均需要经过严格的计算和检验,并做好了必要的证明登记,对出库材料也要经常加以清查和盘点,以达到账实相符,从而保证了核算的准确性。(4)必须建立科学可行的成本核算体系。由于公司生产企业日益增多,生产过程的制作工序也日益繁杂,若仅采用传统简单的核算手段会引起产品价值信息的丢失,最终可能误导经营者的生产管理行为。公司需要建立有利于企业管理的核算体系,增强核算的真实性,可以为公司的管理决策提供数据基础。

(六)根据企业发展与新的核算要求,采用作业成本法

随着企业的发展,企业对成本管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生产产品的各项费用,不适合采用统一的标准进行分摊,而应采用作业成本法。根据定义,作业成本法是将间接成本和辅助费用更准确地分配到产品和服务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在计算产品成本时,首先,按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各项作业来归集成本,找到合理的资源动因,计算出作业成本;然后再找到作业动因,按各项作业成本与成本对象(产品、服务或顾客)之间的因果关系,将作业成本分配到成本对象,最终完成成本计算过程。具体来说,作业成本法首先要分析与各项费用密切相关的不同因素,讲求实质重于形式,秉承 “谁受益谁承担” 的原则,进行成本在各项作业中的合理分配。比如,直接的电费、人工、材料等可以根据投料直接归集到相关产品,而间接电费可以根据产品生产线的功率进行分配;直接用于生产的机器设备折旧可以直接归集到相关产品,而用于整个车间的空压机等辅助设备,可以根据各生产线的机器小时进行归集到各作业中心;有的包装可以根据产品数量进行分配,而有的包装可以根据产品装箱量来进行分配;车间管理人员人工可以先根据生产线类别进行一次分配,再根据具体的产品产量进行二次分配等等。对制造企业而言,要根据生产工艺设置明细的 BOM 表,参考历史数据和销售计划,事先对于产品成本及投料有明确的标准,做出每月、每年及三年等的成本计划。可以通过各个期间标准数据和实际数据的比对,由各部门共同寻找差异,分析原因,并不断进行改进。

(七)建立采购数据收集、整理、分析制度

产品的生产制造过程中需要采购大量的原料,而采购过程中的成本变化,与企业的盈利存在直接关联。为了科学合理地控制采购成本,制造企业在建立成本管控制度过程中还应针对采购工作建立采购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制度。采购团队在采购过程中要科学合理地分析采购数据,综合对比采购价格等,以节约更多成本,提升采购工作的质量。例如,采购过程中,采购人员可以根据制度要求详细分析有关物料的物价情况,并作出详细记录,以选择最佳的采购方案。同时,采购工作人员还可以结合制度建立有关物料的历史价格统计图,以方便指导有关采购计划的制订,从而为企业实现既定的成本管控目标提供依据。

三、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制造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在此种背景下,企业应认识到产品成本管控的重要意义,并掌握相关有效方法,如树立新的成本控制理念、建立有效的成本控制制度、进行成本预算的合理编制等,使企业有更多的经营调整空间,促使企业获得更好发展。

猜你喜欢

成本核算核算管控
EyeCGas OGI在泄漏管控工作中的应用
多端联动、全时管控的高速路产保通管控平台
2020年河北省国民经济核算
BIM技术在土建工程管控中的运用
2019年河北省国民经济核算
信用证洗钱风险识别及管控
浅析我国中小企业成本核算的有效对策
成本核算与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及完善对策
2014年GDP首破60万亿
对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