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哲学视阈下的儿童哲学本土化
2023-03-04郭文娟魏凤云
郭文娟 魏凤云
【摘要】为探寻儿童哲学的中国化、本土化之路,国内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从儒学经典出发来挖掘、整理中国古典中的儿童哲学思想,但对庄子及其哲学的关注还不够,庄子哲学的终极追求与儿童哲学终极根源的契合性,恰好证明了庄子哲学与儿童哲学之间对话是可能的和必要的。基于此,庄子哲学的本体论与兒童哲学产生了理论共鸣,为其本土化建构提供了中国哲学理论支撑;其次,儿童哲学的实践渊源与庄子哲学的实践论相契合;如此,庄子哲学便以其别具一格的视角打开了儿童哲学本土化的“破晓”之门。
【关键词】庄子哲学;儿童哲学;《庄子》;本土化
【中图分类号】B2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261(2023)35-0016-03
【DOI】10.20133/j.cnki.CN42-1932/G1.2023.35.005
【基金项目】本文系吉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JJKH20230875SK)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一、引言
毋庸置疑,儿童哲学只有与中国相融的部分结合,才能使广大民众更好地接受。近年来,越来越多学者试图从儒学中探索儿童哲学本土化之路,庄子哲学作为中国传统哲学之一,国内对其与儿童哲学本土化的探究甚少。儿童对诸多问题的思考恰恰来自对生命的直观感受与本真感悟,这样的思维方式与庄子推崇的思维方式一致。
二、庄子哲学与儿童哲学的契合:
何以可能?
(一)庄子哲学的终极追求
司马迁曾以“游戏”一词作为庄子的精神写照,以此来点明庄子的“游戏”一生。可以说,这里的“游戏”,是一种“自快”的方式,也是一种生存状态。诚然,司马迁深刻理解庄子的精神,参悟庄子哲学,因此他说庄子“其言洸洋自恣以适己,故自王公大人不能器之”。庄子作为“真人”,他确实是“适己”的,他更是看重自身的意志,做一个纯粹的人是他对自我生命的期盼,也是对个体整全生命本身的复归。
庄子“适己”“不能器”,却并非是不问世事之人。正如在《庄子》内篇《人间世》中,开篇即阐述来人际关系的艰难。庄子在这段师生趣味对话中道出:“德荡乎名,知出乎争。名也者,相轧也;知也者,争之器也。二者凶器,非所以尽行。”[1]此处,庄子笔下的孔子是谨慎懂自保的师者,颜回依旧是心怀政治抱负的热血青年,在庄子看来,颜回这敢于在暴君前游说的满腔热情无疑会让他难以保全性命。除了孔子和颜回的趣味对话外,庄子还描述了叶公子高(楚国的大夫)的困境,以此说明,即使是一个非常有经验的政治家,面对现实也可能无所用处。但也是这样,却保全了自己的性命,之后的支离疏和楚狂接舆也是庄子所描绘出的人物,正所谓“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只用”,这是庄子一生所求,也是庄子哲学的终极追求,即探索个体生命在这人世间的出路。
(二)儿童哲学的终极根源
雅思贝尔斯的精神遗产之生存哲学从一个新的视角为我国的儿童哲学研究打开了崭新的一扇窗。譬如,雅思贝尔斯在其著作中所言:“哲理思考的原动力来自于根源。”[2]儿童哲学在新时代中,其价值在于:我们每个人在面对无法逃避的、威胁到人之生命本身的“终极境况”时,儿童哲学能够从根源上帮助我们的儿童更好地理解人类生存的危机,面对死亡、面对生命攸关的终极境况能够拥有正确的意识。
今天,儿童哲学的价值是不言而喻的,同时,也开始趋向于工具主义。随后,国内相关学者对这种工具主义进行了反思[3],以呼吁学界超越工具价值,寻求儿童哲学的根源。儿童哲学之父李普曼也曾认为应从小、从根源抓起。“帮助儿童自发地、批判地、合理地思考,从而将他们从确定性中解放出来。”[4]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庄子察看到儿童生命中要面临的困境,于是生成了尊重个体、尊重儿童本身的理论。因此,庄子哲学的终极追求便与儿童哲学所面对的终极根源不谋而合。也就是说,庄子哲学关切的问题正是儿童成长中遇到的现实问题,也是终极问题,这种完满的契合证明了庄子哲学与儿童哲学之间存在可能和必要的联系。
三、庄子哲学之本体论:
与儿童哲学的理论共鸣
(一)泰初有无是儿童哲学的初始共鸣
《庄子》全文以“卮言曼衍、行文逶迤”[5]的言说方式独具特征。开篇便由鲲鹏引出“小大之辩”,再由“小大之辩”引出“圣人无名,神人无功,至人无己”[6]。全篇对无名和无功进行论证,之后回到小大之辩论,又用辩说大的用处结尾。“鲲鹏”隐喻着庄子哲学的基础,也就是说庄子的视野宽阔,是面向无垠的天空和宇宙的,他的思想辽阔,志在探索浩渺宇宙的奥秘。儿童作为天地间最初的“浑沌”体,并不是谁的产物,自出生之日起,儿童就是独立的个体,是身心、内外、知行的“合一”体,是生命的泰初,是生命最原本的样子,也是最初的本体。儿童哲学不仅是帮助儿童进行哲学思考,更多的是引导儿童对宇宙、世界以及自身的好奇和探索,以致达到自己未曾知晓的体悟和验证。基于此,庄子以“鲲鹏之大”预见宇宙初始之端正是与儿童哲学产生了一种不容忽视的“情愫”。
(二)自然之道是儿童哲学的生命显现
《庄子》通篇贯穿“道”,它所强调的“道”是自然之道,是“鹏负青天,而后图南”的“扶摇九万里”,是“斥鷃奚笑,而后腾跃”的“蓬蒿数仞下”,是一切的可能性,也是自然界的混一生命境界。马修斯曾在其著作中说:“许多幼童会自然地提问题,做评论,甚至从事哲学专家承认的哲学推理。他们不仅自然地做哲学,而且是以清新的观点、敏锐的问题意识以及概念匹配等来做哲学的。成人必须培养做好哲学所要的天真,而对儿童来说,这样的天真完全是天然的。”[7]马修斯所言的儿童哲学便是儿童自发地提出传统中的哲学之问,并能以最初的本然之道来进行哲学之思,这是儿童生命本身的样子,也是儿童哲学的价值显现。从这些视域出发,庄子哲学的自然之道其实都是与儿童之性、与儿童哲学之道、与人之道都有着极大的契合境界。
(三)逍遥之境是儿童哲学的自我生成
“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显然,这种超越时空、超越物我的“无所侍”的绝对自由的生活,千百年来只能存在于人们的梦境中。因此,他用鱼与鲲、鸟与鹏、彭祖与大椿、鱼虾与大鲲、鸟雀与大鹏这些看似无用之对比,用万事万物的“相对”来顺其自然地生成“无己、无功、无名”。诚然,我们前文提到过,在庄子哲学视域下,充分尊重每个儿童,尊重儿童在场域中的展开与生成。从儿童哲学的具体实践来说,本应是共在、共生以及共融的,在这种场域里,应该给予儿童自我生成需要的足够空间和环境,用合适的“逍遥”精神与儿童虚壹共生,给儿童足够的时间实现自我生成,在此基础上唤醒藏于深处的童心。
四、庄子哲学的实践论:
儿童哲学实践的基石
(一)任情率性是儿童哲学实践的返璞之路
庄子同老子一样,亦主张返璞归真,复归于婴儿。其在《人间世》中也提出:“彼且为婴儿,亦与之为婴儿……”[8]在庄子看来,一切事物的大小、是非都是相对的,人生的贵贱、荣辱也是无常的,因而要求人们不执着于人为得失而伤害自然本性。也就是一切要顺应自然而返归纯真的本性。庄子所说的这种返归纯真的本性正是儿童哲学实践所倡导的保护儿童的天性。从这个角度出发,庄子哲学所反对的以外在的标准限制人的天性和儿童哲学本身所倡导的返璞归真之路完全契合。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庄子哲学的这种任情率性又何尝不是儿童哲学进行本土化实践的基石。
(二)省察思行是儿童哲学实践的修行之路
“未经省察的人生是没有价值的”,像苏格拉底一样,庄子也提倡将人的生存价值建立在“思考—省察”的基础之上。从思考到省察到行动,这是人们从认识到实践的修行之路,同样也是进行儿童哲学实践的必经之路。在海神与河伯对话中,河伯曰:“然则我何为乎?何不为乎?吾辞受趣舍,吾终奈何?”而庄子则予以指导:坚守大道,顺其自然。儿童哲学实践活动中,儿童以其自然本真的样子思考,之后通过教师的引导进行省察,最终呈现出自然而然的样貌。
(三)道通为一是儿童哲学实践的理想图景
《秋水》围绕道物之辩,衍生出“以道观之”和“以物观之”两种哲学视角,诞生了齐物论和相对论两种对立统一的重要思想——“以物观之”,万物不同,议论蜂起,形成相对论;“以道观之”,道通为一,齐同物论,形成齐物论[9]。以庄子哲学的这种道心来会通儿童、童心[10],便能说明儿童哲学实践活动背后的理想图景与庄子哲学的道通为一是完美契合的。《秋水》全篇通过海神与河伯的对话,将认识论结合实践论,使得道通为一,同儿童哲学的实践图景相契合,呼吁返璞归真、解放心灵,以此才能激发儿童创造性的灵感和动力。
五、庄子哲学:
打开儿童哲学本土化的“破晓”
基于以上对庄子哲学与儿童哲学的文本分析,本节旨在从“浑沌之死、复归本性、互通交融”三个方面进一步论证庄子哲学是能够打开儿童哲学本土化的“破晓”之路。
(一)浑沌之死:还原儿童的真实空间
“浑沌”一词最初出现在《内篇·应帝王》。庄子用疾速之意的“儵”“忽”二字比喻有为之帝,用纯朴未曾开发之意的“浑沌”一词喻无为之帝,有为之帝为了报恩,让无为之帝与众生一样具有“视听食息”的七窍,结果“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庄子从生死存亡的角度,表明了帝王從政应当以无用为用、无功为功、无为而治。“空间”作为实施儿童哲学的一个重要载体,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时代,空间的概念逐渐被淡化甚至被认为无用。正如杜威曾说:“经验表明,当儿童有机会从事各种调动他们的自然冲动的身体活动时,上学便是一件乐事,儿童管理不再是一种负担,而学习也比较轻松了。”这个时候这种“无用”的空间或许对儿童来说是“有用”的。因此,浑沌之死又何尝不是一种警示,警示归还儿童的真实空间。
(二)复归自性:反对吞噬儿童的时间
“复归自性”追溯至《逍遥游》篇:“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既是庄子哲学的体悟表征,也是儿童哲学反挤压儿童时间的渊源。在功利主义的驱使下,儿童被利益和功利指标物化且异化,成人世界的功利挤压和吞噬了儿童的时间。譬如儿童被迫紧张地穿梭在课后的各种补习班和兴趣班中,父母们不愿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固然能够理解,但大多数时候缺乏沟通与关怀的“为你好”却在悄无声息中束缚了儿童的双脚,蒙蔽了本该属于儿童本身的童年童趣。毋庸置疑,长此以往,这种病态的成人与儿童之间的关系会长出虫洞的:儿童不愿甚至厌恶主动学习,成人为之爱莫能助,直至陷入死循环。而庄子哲学的复归本性又何尝不是解开儿童与成人二者之间那把无形枷锁的秘钥?答案当然是肯定的。庄子哲学呼吁复归儿童的本性,归还儿童的时间。
(三)互通交融:感知儿童的生命在场
“任情率性”就是要从儿童本身出发,关注儿童的自然生成。儿童哲学实践要保证儿童与成人的关系是平等的,是能使儿童的生命在场。除了庄子,海德格尔也认为,栖居就是要在空间中逗留或者持存,“人,诗意地栖居于大地”[11]。这种“诗意的栖居”就是一种回归自然的样态,是人类生存的应然,也是儿童哲学的必然。正如冯建军教授所言:“儿童身心都应当在儿童哲学中寻得栖息地,因为人的存在绝不是生物意义上的生存,更有生命意义上价值发展与生成。”[12]为了使这种“返璞归真的样态”变为现实,让儿童的生命始终在场,可以通过行感知和哲学对话消除成人与儿童的疏离感和边界感,使二者的互通交融成为可能。
六、结语
庄子哲学是一种生命哲学,以“逍遥游”开篇,逍遥本质上在于将每一个生命个体的灵魂都归还给个体本身,意味着“率性”,这与郑玄注解和朱熹章句主张的“循其性之自然”是不谋而合的。或许这种“逍遥”才是儿童哲学研究前辈们一直在追寻的旨归,就是这种可能路径的方向。因此,本文便尝试从庄子哲学本身出发,包括但不限于以《逍遥游》《秋水》为主线,试图寻找庄子哲学在儿童哲学本土化的进程中,二者可能产生的“火花”。事实证明,庄子哲学的终极关怀和儿童哲学所追求的终极根源是契合的,庄子哲学体现出的生命之“真”,是返璞归真,也是天地大道,但归根结底,是赤子之心,是童心,或许童心与道心的交织会开辟出生生不息的儿童哲学本土化之道。
参考文献:
[1]郭庆藩,撰.王孝鱼,点校.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2012:141.
[2]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
[3]白倩,于伟.马修斯儿童哲学的要旨与用境——对儿童哲学“工具主义”的反思[J].全球教育展望,2017,46(12):3-11.
[4]于雪棠.《逍遥游》的主旨与战国公共话语——兼及文本问题[J].求是学刊,2019,46(05):128-138+181.
[5]冀昀.庄子[M].北京:线装书局,2007:7.
[6]马修斯.童年哲学[M].刘晓东,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5:210-211.
[7]郎擎霄.庄子哲学[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20.
[8]刘广涛.外篇不外 道通为一——《秋水》篇哲学思想探析[J].理论学刊,2022(02):152-160.
[9]王安琪.《庄子》与儿童哲学的交互性连接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22.
[10]杜威.民本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207.
[11]马丁·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M].孙周兴,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194.
[12]冯建军.走向道德的生命教育[J].教育研究,2014(06):33-40.
作者简介:
郭文娟(1998-),女,汉族,陕西渭南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教育学原理。
魏凤云(1981-),通讯作者,女,汉族,河北人,博士,研究方向:教育学原理、教育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