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魏晋十六国时期坞堡的多功能化

2023-03-04周丹

新楚文化 2023年35期
关键词:多元功能

【摘要】伴随魏晋十六国时期的政局动荡、战乱频仍,坞堡作为关键的物质及军事设施广而建之、林立各地,在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和演变后,其功能也由单一到多元,即由简单的军事防御功能衍生出农业生产、作品留存与文化交流、基层社会管理与教化等多重功能,坞堡同时具备了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等多元功能。因此本文将对魏晋十六国时期坞堡的起源、发展及其多元化职能进行细致分析,以期对社会发展和基层治理有所启发。

【关键词】魏晋十六国时期;坞堡;功能;多元

【中图分类号】G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261(2023)35-0013-03

【DOI】10.20133/j.cnki.CN42-1932/G1.2023.35.004

魏晋十六国时期,在社会脱序的背景下,坞堡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并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和演变。起初,它作为战时防御建筑而存在,但因形勢变化需要,逐渐转变为一种独特的组织机构,用于组织人民从事生产劳动和经济活动,并在基层社会组织与文化传承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此间坞堡组织的功能在发展中逐渐完善,同时具备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功能,具有多元趋势。本文将立足于这一观点,借助前人经验进行探讨。

一、坞堡的起源与发展

坞之名最初起源于汉代西北边塞,本做邬。起初是一种边郡地区屯兵防御敌寇的工事。《后汉书·马援传》的描述是:缮城郭,起坞候。唐李贤注引《字林》曰:“坞,小障也。一曰小城。”[1]836在《汉书》卷8的《帝纪》唐颜师古注:“汉制,每塞要处别筑为城,置人镇守,谓之候城,此即障也。”[2]202后汉末年,军阀都将这种带有军性质的“坞”作为据守之地,可见坞最初的形态是一种防御建筑结构,并有着悠久的历史。堡,又名葆与保。《周礼·檀弓》言:“遇负杖汝保者息。”以及《史记·匈奴列传》中的“盗侵上郡葆塞”,其注都为堡障小城、军事要塞。两者合二为一,必然与军事保据有密切联系。以字源考证的话,坞堡、坞壁、壁垒、营坞、营垒等都指的是公元3到6世纪中国出现的特殊社会集团,因此在文中暂且称其为坞堡。

坞堡的发展可以被大致划分为三大阶段,第一阶段是为两汉之际政权变动及羌乱带来的初步发展阶段,即王莽篡汉托古改制之时,王田制与私属制的实行打击了豪强地主的势力,反对王莽的各地豪强屯聚营壁。譬如第五伦在京兆“依险故筑营壁”,冯鲂、樊宏在南阳“作营堑”;另有东汉和帝时的羌乱,据《西羌传》记载:“永元五年,羌入寇河东,至河内……诏魏郡、赵国、常山、中山缮作坞候六百一十六所。”第二阶段是为永嘉之乱后的高度发展阶段,即八王之乱爆发五胡入华的十六国时期,政治上再次出现分裂局面。五胡入扰中原带来的是少数民族政权的压迫,因而这一时期的坞堡具有极强的民族对抗色彩,汉族百姓为自保纷纷结坞,比如张平晋中垒壁三百余处、冀州堡壁百余,一时间坞堡林立,达到顶峰。第三阶段是为南朝梁陈之际的末期发展阶段,即侯景之乱时,南方地区的宗豪坞堡势力崛起。比如浙江东阳的留异、四川充国的侯瑱、广东曲江的侯安都、江西临川的周续及周敷等。

由以上坞堡发展的三大阶段可见其能够扩大延续有赖于分裂的政治土壤,其与中央集权的发展此消彼长。在这一过程中,坞堡职能也会随形势变化而逐渐多元,尤其在魏晋之际,坞堡的职能被极大的丰富。

二、坞堡职能的多元化

(一)军事防御职能

最早的坞堡作用单一,只是为了抵御边疆少数民族侵略或是外来侵略而建造的,其主要目的是为保护民众和军队而修建的军事防御场所。从坞堡的字源上看,“堡”指的县邑小城,而早期的县邑都具有军事性质;“壁”军垒也;“垒”也多指军事墙壁或防守工事;“营”指军营,是军队的驻扎之地,故坞、堡、垒、壁、营都是密切相关的军事组织[3]5。早期的坞堡通常由土石等材料构建而成,主要是用以确保其牢固性与防御性。但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坞堡不再是只属于政府特有的机构,而是逐渐移植民间,坞堡的结构和设计也逐渐得到改善。在魏晋十六国时期,坞堡的建造转变为更加精细的砖石结构,这种转变提高了坞堡的稳固性和耐久性,体现了坞堡的发展与演变,进一步加强了其军事功能。由于战争的频繁发生,坞堡已逐渐成为军事行动的坚守阵地,在短时间内牵制一部分兵力,保护家园,如《太平预览》中记载郗鉴保据峄山时“外寇虽多,无所施害”,另外还有对少数民族侵扰时的有利阻遏,十六国时期石勒曾想挥师南渡,直捣江东地区,但是遍布南北的坞堡壁垒,却牵制了石勒的军事行动。譬如,李矩面对石勒大军来袭,采用权宜之计,安顿堡中老弱者,四散马牛,靠着马牛设置埋伏,等待其进入圈套后“伏发,齐呼,声动山谷”震慑敌人,大破石勒军队。坞堡组织像这样智取牵制敌人的例子不胜枚举,如庾衮靠着“整行伍,皆持满而勿发”,当敌人来时,晏然不动,敌人面对如此纪律严明的队伍和慎重的军事行为而畏惧撤兵,如此方法克敌制胜。可见坞堡的军事功能逐渐深化,但是其一切的军事行为都必须有相应的物资供应,这也就使得坞堡的经济功能尤为重要。

(二)经济文化职能

坞堡除了有牵制兵力、抵抗防御的军事功能外,在生产生活方面也起到巨大作用。不同于政府支持的边防驻地之坞侯,纷乱时的坞堡作为军事组织的最大困难在于粮食的供应。靠抢劫获得的粮食不具备稳定性,因而农业生产也是坞堡职能多元的一大体现,在这一方面南北方坞堡大有不同,南方的社会环境相对安定,而北方各种政权间的角逐不断,人口大量死亡散佚,生产力大幅下降,耕地也随之荒芜,市场萎缩商业交换停滞,因此北方坞堡多为封闭且独立性极强的坞堡。其生活上多为自给自足,不假外求,比如徐无山中的田畴坞堡竟能与世隔绝70年之久。

持续的战乱导致北方坞堡逐渐壮大,为确保坞主阶级与依附人口的长期依附关系,保证坞堡内部持续运转,就必须有坚实的物质依托,故坞堡是一种且耕且战的特殊组织。这一点可以从一些出土的明器中得到验证,如《和林格尔汉墓壁画》中有坞堡及廊舍、厩棚、马、牛、猪、鸡等,也有农民扶犁耕地、采桑、沤麻的场面[4]21。魏晋之际河西地区的壁画也有关于农耕生活为主题的,嘉峪关壁画就计有农桑、畜牧、酿造、庖厨、生活用具、兵屯等,《晋书·李矩传》记载:“矩乃表郭诵为扬武将军……阻水筑垒,且耕且守,为灭贼之计。”[5]1712-1713此外还有“东屯荥阳,后移新政”,通过史料以及出土壁画可说明坞堡为长期维持而进行农业生产活动,一面屯田,一面防御。当北方战乱,生产急剧萎缩时,坞堡俨然成为维护生产的社会组织,坞堡相对安全的环境为社会生产提供重要保障。十六国时期,关东、关中大乱,而冀州、关中、中山的坞堡都有大量的粮食提供,甚至成为军粮的主要来源,比如刘曜打败郭默的坞堡后就没收了大量的粮食大约八十万斛,其数量可观,而后刘曜将没收的粮食用于守卫三屯之地。石勒的部下在攻打冀州郡县时,地域内多处坞堡壁垒降服归附,并向石勒输送粮食支撑石勒麾下的军事行动。可见坞堡内部的农耕经营是维持坞堡活动的重要方式,在这一过程中坞堡便成为军事与经济功能并存的重要组织了。

此外,坞堡的文化职能在此间也越来越丰富。十六国时期,政局动荡之际,无数文人流亡隐匿,作品未能得到国家的保护,入馆阁而存,致使北方文学衰落,相对稳定的坞堡在这一背景下衍生出新的职能即文化的留存、传播与交流的职能。故而十六国时期北方坞堡内部的文学创作得到了较大程度发展,内容题材形式多样,有统治者阶层主导的高雅文学创作,如王度的《扇上铭》:“朱明赫离光,启窗来清风。”[6]51也有取材于坞堡生产、农耕经营的生活作品,如刘琨的《扶风歌》:“朝发广莫门,暮宿丹水山……资粮既乏尽,薇蕨安可食。”[7]408也有胡汉杂居带来的兼具民族特色风格粗犷、语言质朴的民歌,如建康百姓描述张轨在凉州的统治“凉州大马,横行天下”等[5]2223。诸如此类的作品不可胜数,可见坞堡在文学创作与文化交流中作用巨大。

随着时代演进,坞堡从最初的单一形态逐渐多元化,其职能也不断丰富,已经由最初的军事防御功能逐渐发展为军事重要阵地、文化交流中心和农业生产的重要依托。因而在魏晋十六国时期,坞堡在历史的发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三)坞堡的基层治理与教化职能

魏晋时期,封建政治秩序遭到极大的破坏,原先的社会组织难以起到实质性的作用,而此时坞堡内部有众多人口依附。除坞主外,坞民的人口组成极为复杂,因而其社会组织、基层治理方面的作用便尤为突出了,坞堡因其地域产生的背景以及坞堡主自身能力等多种复杂因素的影响下,其类型及规模大小也存在一定差异。不少学者对坞堡有非常细致的划分,按照功能性大致为军事坞堡、宗族坞堡、流民坞堡等。笔者认为除了从功能角度外,单从社会关系来看可分为大致两类,即依靠宗亲血缘建立起的宗亲乡党坞堡,另一类则是利益或生存关系的乞活坞堡。前者的坞主是家庭族长的象征,在中国的宗亲社会影响下,坞主必然拥有号召宗亲并在人们内心约定俗成的权力。平阳人李矩建立的坞堡就是依靠乡里的力量,平阳被攻破后,李矩因素为乡人所爱,于是将其推为坞主,后建立起万人坞堡;后者多为战乱之下百姓流离失所同逃亡后为求生存与当地势力结合,依附于些乡里豪强结坞自保,比如东郡人魏浚就曾居关中,是雍州的小吏,在河间王顒败乱之际担任武威将军,后又担任度支校尉;永嘉末年与流人数百家在东保河阴之硖石,在洛阳被攻陷后,又屯于洛北石梁坞,以抚养遗众,渐修军器[5]1712-1713。《晋书·张昌传》:“张昌,原是义阳蛮人。于太安二年,在安陆县石岩山进行屯聚,去郡八十里,很多流人及避戍者都往从之。张昌于是易姓名为李辰,太守弓钦遣军就讨,辄为所破。”这点在《读史方舆纪要》中与“石岩山,府(德安府)西八十里,山有石岩耸立”可以相互验证。乞活坞堡中为了维持坞堡内部的生产生活,坞堡主往往通过采取严格的法律法规制度,如“毋持险,毋怙乱,毋暴邻,毋抽屋,毋樵采人所值,毋谋非德,毋犯非心,戮力一心,同恤危难”[8]304来维持坞堡内部经济的正常运转以及坞堡内部的凝聚力。

从规模上看,祖逖保据之地“乡党数百家”,郗鉴保据之地大概“千余家”,苏峻“纠合得数千家,结垒于本县”,涪陵人范长生“率千余家依青城山”,还有一些更具规模的坞堡聚集人数甚至达万人之多,游纶、张豺二人“拥众数万……保据苑乡”,邵续最初只是“纠合亡命得数百人”,后来“绥怀流散”而“多归附之”,故民众达到数万以上。

以上列举只是其中代表,不过总体来看,大小坞堡多则数万,少则数百,极具社会号召力。千家百家屯聚的坞堡自然也就成了基层团体,在北方大乱、地方政权崩溃失序的情况下,坞堡作为有统一调度能力的组织,成了实际上的地方政权组织,晋室南迁后,统治者也经常利用这些坞堡和坞主,在北方实施间接统治,并东晋政府经常授予这些坞主“太守”“刺史”“都督”等封号。可见在晋室南迁后,地方政权真空状态下,坞堡取代地方政权成为基层治理单位,起着对地方的基本管理作用。此外一些坞堡中还有明确的户籍信息,比如在敦煌挖掘出的十六国时期的文书,《西凉户籍残卷》的记载资料中,就有多处谈及“居赵羽坞”之字样,如“金妻张年卅六,女口三。隆妻苏年廿二,凡口七。金息男养年二,居赵羽坞”[9]等六家的户籍信息,通过对坞堡内人口信息的记录,是坞堡从汉代的军事驻兵机构向地方行政组织转变的重要痕迹。坞堡伴有地方基层治理职能的表现,在《三国志·田畴传》有“乃为约束相杀伤、犯盗、诤讼之法,法重者至死,其次抵罪,二十余条”中可以明显看出,坞堡内在组织生产劳动、抵御外部侵略的同时还兼有法律条文,用以保证组织内部的正常运行。

坞堡于战乱时期安置人口,并通过宗法权力或乡约民规对坞民进行一定的管理,此外坞堡还在组织民众中发挥了敦儒重教的教化功能。“自永嘉之乱,庠序无闻”可见十六国时期,上下失序,各州郡的地方教育很难正常施行,而坞堡的存在,一定程度上维系了地方文化教育。比如“畴乃……又制为婚姻嫁娶之礼,兴举学校讲授之业,班行其众,众皆便之”以至“道不拾遗”[10],坞堡内和諧而稳定。因此,在五胡入华的历史进程中,坞堡发挥了号召基层、存续汉文化与尊儒重教的作用。可见坞堡在历史的演进中已不再是单一的军事组织了,而是多重功能交叉的特殊时代下的必然产物。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魏晋十六国时期坞堡的职能转化进行深入研究,可以发现坞堡在这一时期的重要性和多功能性。在魏晋十六国之际,由于当时的地缘政治斗争此起彼伏、政权错综复杂人口流亡散佚的缘由,致使了坞堡的产生,坞堡是当时社会形态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社会经济发展、地方社会和谐共同的基础。一方面坞堡起到了保护乡里或流民的生命安全,在相对安稳的环境有序生产,不致社会严重倒退;一方面暂代地方政府对一众人口起到了管理与教化的作用,在纷乱的社会中弘扬了敦儒重教的理念。因此坞堡的产生、发展壮大到最后的衰落,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意义,对社会的发展和基层治理具有极大的启发作用。

参考文献:

[1]范晔.后汉书:卷54[M].北京:中华书局,1965.

[2]班固.汉书:卷8[M].北京:中华书局,1962.

[3]夏毅辉.汉末魏晋南北朝坞壁考论[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4.

[4]内蒙古自治区博物馆文物工作队,编.和林格尔汉墓壁画[M].北京: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

[5]房玄龄,等编.晋书:卷63[M].北京:中华书局,1794.

[6]徐坚,等撰.初学记[M].北京:中华书局,2020.

[7]萧统,编.文选[M].李善,注.北京:中华书局,1977.

[8]张启成,徐达.文选[M].北京:中华书局,2019.

[9]劳幹.居延汉简考证[M].台北: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0.

[10]陈寿,撰.三国志[M].裴松之,注.北京:中华书局,1959.

作者简介:

周丹(1997.6-),女,汉族,黑龙江齐齐哈尔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魏晋南北朝史。

猜你喜欢

多元功能
也谈诗的“功能”
关于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几点思考
怀孕了,凝血功能怎么变?
“简直”和“几乎”的表达功能
破旧立新,设计小学语文多元化作业
春风化雨,“化”身多维评价
数学作业多元评价促学生发展
当代语境下中国画的创新与发展探寻
基于多元与开放的同课异构教研模式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3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