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船精神”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2023-03-04郑琦李杰贾丽娜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3年7期
关键词:奋斗精神红船精神创新精神

郑琦 李杰 贾丽娜

摘要:为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与发展,该文围绕红船精神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展开分析。首先,介绍红船精神,了解其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联系;其次,介绍红船精神的精神渊源与精神内涵,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着手,在其中提炼出与红船精神相契合的文化内容与精神;最后,通过红船精神感悟家国情怀、该文从红船精神实践“以人民为本”的原则、通过红船精神传承奋斗精神、通过红船精神宣传创新观念4个维度,总结出以红船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路径,深入探索与分析两者之间的联系,结合现代社会环境,促使红船精神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全方位渗透到现代社会发展中,夯实文化基础的同时,以期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船精神的传承。

关键词:红船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精神;中华文明;家国情怀;奋斗精神

中图分类号:D642;D2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110(2023)03(a)-0082-05

The Inheritance of the "Red Boat Spirit" to th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ZHENG Qi1, LI Jie2, JIA Lina1

(1.Jinzhong College of Information, Jinzhong Shanxi, 030800, China;2.Shanx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Yangquan Shanxi , 045000,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excellent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in modern society,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inheritance of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around the Red Boat Spirit. Firstly, introduce Red Boat Spirit and understand its connection with th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Secondly, it introduces the spiritual origin and connotation of the Red Boat Spirit, starting with th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and extracts the cultural content and spirit consistent with the Red Boat Spirit. Finally, through the four dimensions of understanding the feelings of family and country through the Red Boat Spirit, practicing the principle of "people oriented" through the Red Boat Spirit, inheriting the spirit of struggle through the Red Boat Spirit, and promoting innovative ideas through the Red Boat Spirit, this paper summarizes and proposes the path of inheriting excellent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through the Red Boat Spirit, deeply exploring and analyz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and combining the modern social environment. Promote the Red Boat Spirit and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to fully permeate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society, consolidate the cultural foundation, and at the same time, achieve the inheritance of excellent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and Red Boat Spirit.

Key words: Red Boat Spirit; Excellent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Innovative spirit; Chinese civilization; Feelings of family and country; Spirit of struggle

紅船精神属于红色革命精神的一部分,即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红船精神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等时期展现出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实际上,不管是以前、现在还是未来,红船精神均是党领导人民群众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的精神来源,能够履行好其所承担的历史使命。红船精神作为党与中华民族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与财富,在现代社会传承红船精神,有利于坚定不移地全面从严治党。红船精神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基于传统文化层面,红船精神集中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建党精神,整合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内容,为革命精神提供了精神来源。为此,本文针对红船精神展开分析,阐述红船精神的精神渊源和精神内涵,针对红船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路径提出建议,使红船精神能够和中华传统文化实现整合,并在现代社会中加以弘扬,指引人们深入运用到社会发展与实践中,充分发挥红船精神的导向作用。

1 红船精神简介

红船精神传承至今,其本身也是党的精神源头,彰显了党的基本品质和党员的初心,涵盖所有党员的理想信念[1]。传承与弘扬红船精神,清晰地认识其发展历程与发展目标,坚持初心,为人民群众谋福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助力。

学术界一直以来对红船精神文化都有所研究,发现红船精神和文化宣传、教育的关系非常密切,而且有非常高的研究价值,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具有推动作用,还能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助力。那么在红船精神基础上,挖掘其包含的时代价值,并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紧密结合,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能够为广大人民群众的成长与成才提供指导作用,夯实社会、国家建设的精神基础与文化基础。

2 “红船精神”精神渊源与内涵

2.1 精神渊源

历经数千年历史的演进,才形成了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彰显出独属于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与智慧,从而体现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其实红船精神便是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历史源头而形成,也是红船精神非常重要的形成条件和精神养分[2]。一直以来红船精神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了汲取与传承,更是实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升华[3]。

无论是先秦时期的百家争鸣,赵武灵王提倡的胡服骑射,还是秦孝公与商鞅变法主张的求新策略,抑或是唐宋时期盛行的诗词歌赋,均为红船精神赋予了深刻的思想文化底蕴。红船精神主张的“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其实是对郑板桥《赠君谋父子》中“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和《礼记·大学》中“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传承;“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是以神农舍身尝百草所表現出来的大无畏精神、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无私精神、岳飞精忠报国的壮烈之情为核心[4]。通过上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列举,能够感受到红船精神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升华与传承,在中华文明中得以体现[5]。

2.2 精神内涵

红船精神集中展现了所有党员优秀的思想品格、积极向上的价值取向、道德规范,激励着所有共产党人不忘初心、坚守使命,面对困难依然能够勇敢坚持,是党的立党之本与发展的基础,也是革命精神的源头。为此,总结红船精神内涵,分别从“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这3个方面分别论述[6]。

2.2.1 “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

红船精神始终走在时代的前端,而且“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对于红船精神而言,也占据着核心的位置,为党、人民群众发展事业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首创精神”彰显出革命活动中党积极创新、勇于担当的态度。根据党的发展历程,所有党的缔造者在建党实践及参与革命活动过程中始终在创造奇迹,更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获得胜利,从而在结合本国国情基础上开辟了社会主义道路[7]。其间中国共产党凭借发展目标与意识、创新性思维,全面投身于伟大革命事业中。所以,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至今,首创精神始终激励着党大力发展自身事业,而且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进程中,首创精神也彰显出导向性价值。

基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重要阶段,首创精神按照时代特征向国家经济政治建设意志不断转变,并且在工作范畴中得到落实。现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对于首创精神而言,是其历史性表达。基于40年的改革实践经验,党带领人民群众大力践行改革开放,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队伍中,这对于人类社会发展史是不可忽略的重要壮举。目前结合我国国情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方向,加快完善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对我国政治、经济及文化形态,均表现出强烈的影响,也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及思想存在潜移默化的影响[8]。

2.2.2 “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

中国共产党面对革命事业,始终表现出坚定的理想信念与坚持不懈的精神。党的发展离不开共产党人对革命事业的坚定理想。中国共产党建党初期共产党员仅有50名左右,直至今日党员人数已经达到9 671.2万名[9]。随着党员队伍的壮大,离不开那些拥有坚定信念、百折不挠奋斗精神的共产党人的支持,这些党员始终拥有崇高的信仰及不畏艰难险阻的意志,为革命理想能够不懈奋斗。正是因奋斗精神的指引,才能够在复杂形势下依然可以坚定信念,推动党与国家事业的发展[10]。

正所谓“行百里者半九十”,要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会经历复杂的过程,中国共产党人在此期间也需要为之付出更多的努力。党一直以来所坚守的精神品格中包括坚定理想信念和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在国内外环境下,为了加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目标,必然要面临诸多困境。纵观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与发展进程,不仅是无数共产党人为之付出的过程,还是人民群众为之努力的过程[11]。所以,艰苦奋斗便始终是我党所坚持的政治本色与传统,也是所有共产党人在发展中能够安身立命的基础。这就对共产党人提出要求,需要始终与时俱进,发扬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进程中,贡献出自己的智慧、力量。

2.2.3 “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在实践中获得伟大成就的保障与本质。这里提到的“奉献精神”,可以从中感受到党一直以来坚持的革命事业的价值,将“为公”、“为民”作为革命实践活动的目标。在中共二大会议中,已经明确提出“坚持‘党的一切运动都必须深入到广大的群众里面去”这一群众路线[12]。在此路线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人确定了人民群众的中心地位,始终为人民而服务。

目前我国开展的脱贫攻坚工作已经获得了全面胜利,这离不开那些勇于奉献、为民服务的优秀共产党员的支持,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先,全身心投入事业中,用自己的行动获得了人民群众的支持。人民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基础,所以无论是党的性质还是宗旨,均彰显出人民性,以为人民服务为准则[13]。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员干部体现出模范作用,积极参与经济发展与社会建设中,也体现出党员无论何时都将无私奉献作为基本的行为准则。党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与奉献,是历史与时代统一的体现,也体现出红船精神在其中的作用。

3 “红船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路径

3.1 通过红船精神感悟家国情怀

一直以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非常重视国家、民族的发展,以及个人在其中承担的责任,鼓励人们能够为国家、民族的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那么在红船精神基础上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深入感悟家国情怀。为此提出3点建议。首先,在我国古代典籍当中,便有非常多和“忠”相关的内容,遇事应秉持忠诚无私的态度。比如《左传·昭公·昭公元年》中的“临患不忘国,忠也”和《左传·襄公十四年》中的“将死,不忘卫社稷,可不谓忠乎”,这里提到的“忠”,是指为国家竭诚所能、尽职尽责的一种行为。再如《论语·八佾》中有“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的内容,认为君子必须尽力处理君主所安排的国事,这也是对“忠”的看法。其次,在我国很多古代文学作品当中,均涉及“公忠体国”精神,例如:“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苟利国家,不求富贵”“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等。最后,无论是苏武牧羊,还是岳飞精忠报国,通过这些具体的行动,也可从中感受到古代的人们为国家尽忠、为人民奉献的崇高精神。

近代无产阶级在救亡图存的探索中,为了改变长期被奴役与被压迫,成立了中国共产党。组织召开的中共一大会议上,正式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纲领》,并在其中指出:“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产阶级的政权,必须援助工人阶级,直到社会阶级区分消除的时候……[14]”从中也能够体会到,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便承担起救亡图存的责任,由此也形成了为人民群众谋福祉的宗旨。直至今日,中国共产党依然能够保持先进性,以国家、民族及广大人民群众为对象而服务,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一目标。所以以中国共产党为依托的“红船精神”,其中也包含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和传统文化中的家国情怀,始终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群众表现出忠诚与敢担当的责任感,在一直以来的实践中真正做到“立党为公,忠诚为民”。

3.2 通过红船精神实践以人民为本的原则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始终践行“以民为本”,而且该思想也在古代治国理政当中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上古时期,以民为本的思想就已经形成,从当时的一些文学著作中得以证明。如《尚书·五子之歌》中的“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后期成为治理国家所遵循的方略与思想。延续至诸子百家时期,对上古时期提倡的民本思想加以继承和发展,以百姓利益为重。如《礼记·缁衣》中的“民以君为心,君以民为体,心庄则体舒,心肃则容敬”,是指君主对于百姓要仁爱,尤其要做到“以民为体”。《孟子·尽心章句下》中也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认为君主需要以百姓的安乐为重。古代的一些封建统治者,所采取的保民策略本质也是为了巩固统治,譬如“文景之治”“贞观之治”,都是坚持“以民为本”。由此可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含的“以民为本”,是君主对于百姓的民众的关心,采取政治策略也是以百姓的意愿为先,从而维护政权。

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立足于人民的立场,是中国共产党所坚持的根本政治立场。从成立中国共产党开始,在解决各个时期社会问题的同时,也关注到人民群众的需求。尤其是中共一大的成功召开,即便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党面对人民群众依然能够保持纯洁性和先进性,始终以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己任,从中也展现出中国共产党无私奉献精神。也正是因为这种精神,方能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这也是红船精神在现代社会依然能够得到传承与发展的原因,并且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以民为本”原则加以传承。

3.3 通过红船精神传承奋斗精神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奋斗精神,可以总结为“自强不息”,出自《周易》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鼓励人们应该不断进取,这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代表性的精神。古代先贤为代表的“自强不息”,正如《论语·阳货》中“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及《论语·述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这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可以从中体会到传统文化中对于奋斗精神的解读,孟子以为人历经苦难,也是对自己的一种磨炼,即《孟子·告子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這也是“奋斗精神”的重要体现。古代的文学作品中,也立足于各个维度阐述了奋斗精神。如《诸葛亮集》中的“夫志当存高远”,提出人应当树立远大的理想;再如李白在《行路难·其一》中提出“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也描写了苦尽甘来的展望;郑燮在《竹石》中的诗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同样也鼓励人们在困难与挫折面前,应当乐观面对,凭借奋斗精神践行人生之理想。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各个时期的实践与探索中,不同的文化载体,如瓷器、建筑物、园林等,均被赋予了自强不息奋斗精神,迄今为止也依然向人们展示着传统文化中对于奋斗精神的追求。

基于此,红船精神对于“坚定理想、百折不挠”奋斗精神的传承,在一直以来的奋斗与实践中均有所体现。纵观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也是党领导各族人民实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奋斗史。从1921 年组织召开中共一大开始,当时存在一些影响因素,所以召开的过程相对困难。尽管如此,所有参会人员依然成功制定了党的纲领,奠定了革命的重要基础,从中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自此之后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着这种精神状态,持续进行理论与实践方面的探索,将现实问题解决。红船精神凝聚了坚定理想、百折不挠,面对困难迎难而上的奋斗精神,也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奋斗精神,是现代人需要予以重视的精神财富。

3.4 通过红船精神宣传创新观念

历经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形成了深厚的中华文明,其间中华文明与传统文化更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精神,融合、吸收了各类文明,总体表现了兼收并蓄的文化发展与融合态度,也正是如此,才使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依然在现代社会得以传承、发展。首先,传统文化与中华文明不断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彰显出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的观念,正如在《礼记·大学》中“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观点,认为人们应该不断创新、反省。其次,很多古代先贤更是用“革故鼎新”这一创新理念,作为制度创新与改革、解决社会问题的核心理念。例如:秦国的商鞅变法、宋神宗时期的王安石变法,均表现出当时人们对于转变旧思想与旧事物,建立新思想的勇气。最后,可以从古代的一些发明来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创新精神,如古代四大发明、武术、农学理论及一些传统技艺,其中均凝聚了中华民族不断创新、积极进取的创新精神,这也为红船精神得以长期发展奠定了精神基础。

红船精神中的“创新”,主要是通过“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加以体现。正如1921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当时在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上召开,这是“红船精神”的由来。自此开始中国共产党始终立足于历史、时代发展前列,并且可以保持先进性,这也是“红船精神”中“创新”的重要体现[15]。

4 结语

综上所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经数千年的发展与传承,其本身也具有支撑作用。红船精神便是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逐渐形成。基于现代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其实很多社会精神现象都是在社会实践中存在,红船精神也是如此。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促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逐渐实现了现代性转化,并且在转化过程中得到创新,红船精神的核心理论来源即马克思主义,党在社会历史条件基础上,从中深入探索中国革命正确道路。自从建立中国共产党至今,马克思主义理论始终作为党的根本指导思想,从中也体现出中国共产党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变化过程,从最初的接受、选择,直至转变为信仰。红船精神在实践中表现的无畏困难、勇往直前的奋斗精神,更是激励党不断前进的伟大精神,从而推动中国工人运动、马克思主义理论深入融合,这也是红船精神始终得到关注与实践的重要精神渊源。中国共产党在共产主义道路的探索与实践中,红船精神始终占据重要的地位,其中也彰显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1] 冯红,高雅.高校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工作的路径探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23(2):117-119.

[2] 王文军.从中华传统文化的角度看红船精神与伟大建党精神[J].浙江档案,2022(11):12-14.

[3] 贾文胜.红船精神蕴含着党卓越领导力的基因密码[J].中国领导科学,2022(6):16-22.

[4] 金更兴.论红船精神在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中的价值定位[J].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2(3):66-71.

[5] 彭冰冰.论红船精神与伟大建党精神的逻辑关系——兼论红船精神在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中的地位[J].嘉兴学院学报,2022,34(5):62-70.

[6] 李娟.以红船精神为引领构建艺术院校“三维一体”实践育人新模式[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2,35(17):21-22,31.

[7] 王琦.基于乡村振兴视角红色文化与高校思政教育融合方式探究——以"红船精神"为例[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22,39(9):112-116.

[8] 居珈璇.“红船精神”在高职院校育人中的实践研究——以黄冈职业技术學院为例[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24(4):61-64.

[9] 史云虹.“红船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路径探究[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4):37-40.

[10]卞辉,包家官.新时代“红船精神”融入高校班集体建设路径探析[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22(4):67-71.

[11]吕靖.“互联网+”视域下“红船精神”融入高校课堂研究[J].公关世界,2022(14):40-42.

[12]王雅萌.红船精神引领下的革命文化育人探索与实践[J].品位·经典,2022(14):87-89.

[13]何超.“红船精神”融入公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22,42(7):46-48.

[14]杨孝燕.播种·成长·开花:“红船精神”在中药专业学生培养中的渗透[J].卫生职业教育,2022,40(15):38-40.

[15]莫一斐,余远来.中共历次党代会对外传播的历史经验及启示[J].传媒论坛,2023,6(2):32-34,43.

课题来源:山西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课题“建党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意蕴和实践路径研究”(课题编号:GH-220017)。

作者简介:郑琦(1995,3-),女,山西临汾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奋斗精神红船精神创新精神
新的时代征程中更须激发“新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
不忘初心,永葆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和赤子之心
论《平凡的世界》之奋斗精神
《平凡的世界》中的奋斗精神解读
高校大学生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大创项目对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的作用研究
浅议如何做一名优秀的小学数学教师
浅谈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红色寻宝 感悟“红船精神”
红船精神如何推进文化校园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