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带着地球去流浪》民族化创作特征分析①

2023-03-04南京艺术学院流行音乐学院江苏南京210013

关键词:小调和弦动机

陈 治 (南京艺术学院 流行音乐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3)

1978年后,随着对外开放的逐步深入,欧美流行音乐一经传入国内即席卷全国。然而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悠久的历史,业已形成自己独特的音乐语汇和审美标准,流行音乐要真正在中国扎根立足,全盘照搬国外的创作思路和方式是行不通的,必须要在音乐中体现本民族的“基因”,才能引起本国听众更多共鸣。因此,“民族化”成为中国当代流行音乐创作最重要的关键词之一。

《带着地球去流浪》是2019年中国科幻电影《流浪地球》的主题曲,由刘欢作词作曲,赵兆编曲。电影讲述的是为了应对太阳急速衰老膨胀自爆的危险,人类提出“流浪地球”的自救计划,即在全球表面建造发动机推动地球离开太阳系,寻找人类新家园的故事。影片在全球取得44亿票房,成为中国科幻电影里程碑式的作品。作为电影主题曲,《带着地球去流浪》不但体现了电影的主题,更难得的是,其中既没有出现完整的五声调式音阶,也没有使用一件民族乐器,却融贯中西、古今等多元音乐及文化元素,极具民族化创作特征。

一、《带着地球去流浪》创作手法分析

整首歌曲结构为三段体,A、B、C段均为平行乐段并在变化重复时省略C段。A段以曹操《观沧海》为词,清亮高远的童声以若隐若现的电子音色为背景,如圣歌般从天际“飘”来,调式通过“旋宫”进行碎片式游移,营造出千年时光流逝,宇宙星河中的一切犹如沧海一粟的时空悬置感。B段歌词以回忆为基点,描写在太空流浪的地球人对往昔的怀念和对美好“蓝天”的向往,逐步将歌曲推向高潮。C段为歌曲的高潮部分,配器上低音和弦乐的使用加强了音乐的纵深感,旋律在高音区不断螺旋上升推动情绪持续上扬,表达了漫长时空旅途中人们的祈盼。

表1.《带着地球去流浪》曲式结构(三段体)

最后的补充以C段材料作为动机,虽然只有一句歌词,但是通过领唱与合唱一领众和的形式加强音乐气势,使歌声由单线条变为多线条,增强了歌曲的立体感,将地球人带着家园去流浪,终将到达梦想的“净土”信念表达得淋漓尽致。

歌曲的总体风格为流行,在创作中既使用西方创作技法又将中国古代传统音乐理论与文化元素融入其中,体现出极高的艺术性。歌曲的民族化创作手法主要体现在旋律、和声、配置、歌词四个方面。

(一)旋律构成方式

歌曲旋律采取动机发展的方式进行铺陈和发展,关键节拍处的音符形成隐伏的五声性音调。在动机衍展时借鉴中国古代“旋宫”的转调方式对乐句间旋律的走向设计“意外进行”,在乐句续接时采用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常用的“顶真”手法,使得旋律线条的流转更加自然。

1.动机型主题

歌曲的主题句为前四小节,包含三个动机。这三个动机基本贯穿了整首歌曲,成为全曲旋律的“种子”。

如谱例1所示,动机A为连续的大二度下行级进,其外部音程为大三度。动机B为纯五度音程,动机C为大二度下辅助音,这三个动机通过倒影、重组嫁接逐步发展为主题句。

此外,歌曲B、C段的主题均派生自A段主题动机。谱例2中B段首句对主题进行节奏变型,将以平均为主的节奏变为弱位切分,增强流行风格的口语化节奏处理。C段首句紧扣动机B的纯五度音程,A段第三小节的三音组音序变化以及动机A的移位,在音调上与主题进行呼应,在节奏上进一步拉宽时值,沿用B段小附点及同音反复的方式制造重音转移,加强旋律的流畅及抒情性。

2.骨干音的五声性设计

歌曲B、C段主要使用大小调为其调式基础,然而从听觉上总觉得含有“中国味”。深究旋律“中景”构成,才能发现其“中国味”的音调来源——骨干音的五声性设计。

谱例3旋律中虽然构成音为大小调七声自然调式,但其骨干音之间却构成五声性的旋律线条,出现小三度、大二度、纯四度、纯五度等极具中国民族特色的音程。这些五声性音调隐藏在大小调旋律中成为隐伏的“第二条”旋律,使听者感受到若有若无的“中国味”。

3.“旋宫”式的旋律展开方式

“旋宫”为中国古代乐律术语,以七音“宫、商、角、变徵、徵、羽、变宫”配十二律,每律均可作为宫音,因此商、角等音也会随之出现相应的位置变化。《礼运》中称“还相为宫”。[1]①此处,“还”(xuán)通“旋”(xuán),故现称“旋宫”。运用“旋宫”可极为方便地在旋律中进行调式转换,从而达到引入新调,拓展乐意的目的。歌曲引入“旋宫”理念,结合当代动机展开法进行旋律铺陈。

谱例4中A段主题动机为D宫系统角音向宫音方向的连续下行大二度级进,随后旋律向上五度跳进,以徵音为下一个乐节的开始对动机进行移位,并将曲调以下辅助音的方式进行延伸。此时旋律以徵(D宫系统)为角(F宫系统),两个调式自然转换。第3小节又以前一乐句的落音商(F宫系统)为徵(C宫系统)抓住前面两个乐节中出现的二度及五度音程,运用节奏紧缩、分裂动机、同音反复、音程逆转等方式进行旋律的衍展。

通过以上方式,歌曲A段旋律体现出多种调式的续接、转换,使得音乐的流动充满意外,营造出神秘、奇幻、古韵的氛围。

此外,在乐句及乐节连接时还运用了“顶真”②顶真原指古诗词中上句末与下句首同字的递传相承的修辞手法,在我国民族民间音乐中亦常见,又称“顶真格”。的乐意续接手法。谱例5中,歌曲C段第1小节的E与第3小节的♭B,既为前一乐节的落音又为后一乐节的起音;第2—3小节连接时前后两个音组核心相似,在乐汇变形的基础上进行续接。这些顶真手法使得乐意的生发环环紧扣,层层推进,流畅自然。

(二)色彩性的和声手法①

与旋律上的诸多五声性设计不同,《带着地球去流浪》采取了同主音大小调交替的方式进行和声设计,和弦结构为三度叠置的三和弦与七和弦。利用D大调与d小调同级和弦性质的不同制造色彩上的反差。此外在终止时不使用和声小调属主进行,而是弱化导音,运用自然小调ⅴ-#3I的进行;或使用自然小调ⅵ-ⅶ-#3I进行终止的和弦配置等。这些和声手法使歌曲旋律与和声音响体现出小调与大调“异质共生”的效果,加强了音乐的色彩性表达。

1.同主音大小调交替

歌曲B、C两段旋律均为d小调,但所有与主音、主和弦相关的和弦配置上,均使用D大调主和弦代替d小调主和弦。Ⅱ级、Ⅵ级和弦也使用了大小调交替的和声手法。这种手法在音响上体现为两种特点:其一为和弦与旋律都体现相同性质色彩,突出特征音的效果,与前后音响形成色彩意外;其二为旋律上延续小调特质,而和声上为大调和弦,制造明亮温暖的色彩,形成听觉反差。

谱例6中D、Em7和弦为D大调的Ⅰ、Ⅱ7,而歌曲旋律除了出现D大调Ⅰ级和弦音#F以外,始终强调d小调主和弦的分解及音阶式的音调进行,体现出明显的d小调特征,因此虽然主和弦始终是大三和弦,但是歌曲的调式仍是d小调,造成强烈的色彩反差。

使用#3Ⅰ级和弦时,旋律为大三度,和弦为大三和弦,都突出了大调的特性,然而紧随之后的旋律音为d小调下行音阶,对应的和弦也为d小调Ⅵ7和弦。此处大调及小调进行交替时在旋律上体现为#F与F先后出现时的色彩对比;而和声的色彩性则体现在对小调性质的反差处理上,D与♭BM7虽前一和弦为大调Ⅰ级,后一和弦为小调ⅵ级,但两和弦都为大三性质,这与旋律中的小调性质造成反差,在音响上体现为委婉中蕴含明亮、温暖的色彩。

Em7为D大调Ⅱ7和弦,此时与和弦对应的乐音是E,整体旋律为d小调。没有为E配置小调和弦的原因是小调Ⅱ7为减小七和弦,而大调Ⅱ7为小七和弦,使用大调和弦音响效果减弱了小调和弦的刺激性,与和弦色彩的心理预期形成反差,增加了温柔的感觉,这一设计与歌词及电影中漫长岁月中信念的坚守、人性中温情的表达也十分契合。

2.终止时非功能性和声序进的运用

《带着地球去流浪》的整体音响效果体现出一种瑰丽、神秘的气氛,这与和声的色彩性设计是分不开的,其中终止时非功能性和声序进的运用是歌曲情境营造的有力手段。

终止时属主和弦的使用是最具功能性的和声连接,可突出导音到主音的半音倾向,增强调式归属感,因此在小调中常使用和声小调的Ⅴ-Ⅰ级和弦达成这一效果。然而为了突出民族性的表达,此曲终止时没有采取这一和声设计。

谱例7中A段终止为D大调Ⅱ-Ⅰ,由于没有出现导音到主音的半音,所以在音响上体现出一种松弛感,漂浮感。B段终止则运用自然小调ⅵ-ⅶ-#3Ⅰ,这三个和弦都是大三和弦,根音为连续的大二度进行,减弱了属主五度下行的强进行倾向,大三和弦的性质亦弱化了小调暗淡的色彩,增添了温暖感。C段终止为自然小调ⅴ-#3Ⅰ,这里的#3Ⅰ同时为补充句的开始,ⅴ级小三和弦与Ⅰ级大三和弦,恰恰与和声小调Ⅴ与Ⅰ的性质完全相反,减弱了收束感,增强了开放感,同时在和声色彩上制造出与小调旋律的反差。

①此部分由于和声配置方式为同主音大小调交替,故在进行罗马级数标记时采取大写级数意指大调,小写级数意指小调的方式。

(三)简洁、精致的配器及音色设计

歌曲的配器采取电子音色、电声乐器加弦乐的配置。在音响及声场设计上抓住宇宙的漂浮感、时空感,与影片科幻题材相契合。

歌曲A段高音区用电子合成器音色以四分音符等时值音流的形式分解和弦,在低音区则采取柱式和弦的织体形式以模拟回声震荡的方式进行音响呈现。低音区的音色与高音区不同,出现类似簧类乐器的共鸣感特点,与童声演唱配合制造出“天际回声”“亘古沧桑”的感觉。B、C段以A段为基础,逐步加入电声乐器,弦乐队及混声合唱,不但在高、中、低频错落有致地设计相应音色的加入,还在音响上逐步加宽加厚。在织体上,也从等时值音流到长音衬腔、节奏对位、声部呼应,音响效果由空旷逐渐丰满,制造宇宙永恒,地球从生机焕然到荒芜的百年时空转换感。

此外,B段反复时男声独唱使用原声乐器(一把木吉他)进行伴奏的设计增添了歌曲音色的“温度”,与之前以电子音色为主的冰冷、距离感产生对比,突出了影片对人性美好的憧憬和追求。

(四)古今对照的歌词,同源派生的词曲设计

在歌词的设计上采用了引用古诗词的做法。A段歌词为曹操的《观沧海》,这是一首四言诗,诗词勾勒出曹操在碣石山登山望海时大海的壮丽景象,整首诗用语质朴,想象丰富,寓情于景,以景托志,表现出曹操豪迈的气魄与胸怀天下的志向。将这首诗作为歌曲第一段的歌词,以其浓重的历史感隐喻影片中关于地球去往新的星际途中所需漫长的时间,同时诗词中体现出的磅礴气势与进取精神又暗合了影片中对于这一行动坚定的信心和对未来美好生活无限向往的情感设定。B、C两段歌词则为白话文,B段歌词中以“坐在海边看天”引出回忆、思念,展望、向往的情绪,加深了影片沧海桑田、矢志不移、坚定信念、深情憧憬等多重意象与情感表达。A、B段歌词虽然一古一今,但古有登山望海,今为海边看天。A段《观沧海》中曹操由大海联想至日月星辰,是空间的转移;B、C段则由“记得、千年、万年、那天、今天、明天”等词语勾勒出漫长时间的意象,在众多细节上体现出两段歌词的对照与联系。

在词曲设计上歌曲对应不同的歌词采取不同的音调及调式设计,A段对应《观沧海》的乐府诗,曲调采用更多的五声性因素并出现宫、羽等民族调式,乐句续接时采取“旋宫”“顶真”等手法,节奏节拍采取一字一顿的方式,暗合风雅颂中雅乐的音乐特点。B、C段对应现代白话歌词则采取大小调式,音调多使用音阶铺陈、音程扩大等动机展开方式,节奏上运用附点、重音转移、弱位切分等方式使曲调更口语化,流行化。歌曲最大的特点是采用了同样的主题动机,B、C段曲调与A段形成派生关系,歌曲前后段虽然节奏不同,音调不同,风格不同,但完美融合为一个整体。

二、多元与互融

《带着地球去流浪》虽然时长只有4分30秒,但无论是创作技法,还是音乐风格都饱含多方元素的集合,古今、中西元素在同一首歌曲中碰撞与交融。这使之在契合电影主题的基础上,既具有国际化的音响,又透露出东方情韵,耐人寻味。

(一)多元

1.中西创作技法多元

歌曲没有采取歌谣体的方式进行旋律创作,而是采用动机展开的方式进行旋律铺陈及发展,既使用了西方主题动机的展开方式,也运用了中国古代“旋宫”“顶真”等旋律展开及续接方法。在调式的运用上,根据歌词及歌曲风格的变化,灵活地运用五声调式及大小调式。A段中五声调式的碎片化处理与B段中的骨干音五声化将中西调式元素完美融合。

2.音乐风格多元

歌曲总体是流行风格,但全曲糅合了多种音乐风格的代表元素,A段将中国古代雅乐一字一顿的节奏特征作为整段音乐的节奏核心,配器上使用电子及合成器音色,带有强烈的电子音乐风格。高频中使用的金属感使人联想到金石之声,低频中的音色震荡又与簧类乐器——笙的演奏方式不谋而合。这些声音特点都是雅乐中的代表元素,音乐中神秘、古老与现代、科技多元呈现,丝毫没有违和之感。

B、C两段采取抒情流行风格,尤其C段一领众和,在混声合唱基础上领唱进行自由即兴的方式又是灵魂乐(Soul)的典型呈现方式,在配器上吉他、弦乐等原声乐器的加入增添了情绪的人性化表达,多种风格元素的集合使得整首歌曲音乐内涵丰富。

(二)互融

1.中西创作技法互融,“隐藏式”的民族化

歌曲中运用的各种中西方音乐元素,没有用简单的拼贴,而是采取了“互融”的方式。

在旋律发展上,将动机的贯穿与“旋宫”“顶真”等中国传统旋律展开技法相结合,并设计了两类旋律音调。其一为碎片化的五声性音调续接,旋律的民族性在音高不断游移、调式不断转换的“旋宫”过程中体现出一种“似与不似”的听觉印象,将西方旋律离调转调的特点融入五声性旋律表达中。其二为骨干音的五声性设计,将民族化的旋律内核“隐入”以大小调为调式依托的旋律中。在和声设计上,运用调式和声及色彩性和声。同主音大小调交替和弦及非功能性和声的运用,淡化了向主音的小二度倾向,使音响呈现出松弛感、漂浮感,同时大小调异质共生的设计使得全曲的音响色彩表达充满不确定性的意外感。这一特质暗合了中国民族传统的意在言外的审美心理。配器更是采取了无民族音色的设计,但其音色的联想性,织体音型的构思无一不和民族乐器与中华传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并不是某一音乐风格单方向地加入另一风格,而是中西文化相互融合的共同表达。

2.对比中体现影片主题,深化歌曲内涵

此首歌曲的融合性不仅体现在技法运用方面,在创作理念及整体基调设计上也有自己的思考。影片讲述的是科幻电影的永恒主题——拯救地球、拯救人类。流浪地球计划横跨两千多年,这个目标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才有可能达成。这俨然是现代版“愚公移山”的故事。然而这一故事又有着与同类型电影不同的精神内核,它不是个人英雄式的,不将希望建筑在寻找新星球上,而是带着地球一起联合全世界的力量共同寻找生命、文明延续的希望。这一概念的提出是家国情怀的延伸,饱含中华传统文化内核。电影以宇宙的视角展开故事的叙述,以特写的方式描写小人物的活动,与电影的框架形成强烈对比。在影片中理智与情感、牺牲与希望等一系列关系既矛盾却又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相互转化的因素。

《带着地球去流浪》是影片主题歌,因而在歌曲创作上需要达到两个目的,其一为呈现电影的主题思想,契合影片整体气质与氛围。其二为对影片在全世界范围的传播助力,推动中国科幻电影在国际的认同。

为此,歌曲的风格定位及音乐语言的运用需充分考虑与电影的契合度及受众人群的接受度。歌曲的创作重点集中在古今、中外元素的对比、融合。

科幻题材电影的受众人群以青年为主①2019年6月17日,猫眼研究院院长刘鹏在第22届上海国际电影节论坛公布部分国内科幻电影市场数据。其中科幻电影受众核心观众年龄段为25岁—34岁。,从音响上不难听出这首歌曲的风格定位是在流行基础上加入电子元素。但歌曲创作者对于中国传统音乐及文化元素如何体现这一问题有着独到的处理。

承载这样主题的音乐必然应该包含中华民族文化的表达,选择何种方式进行是关键。纵观流行音乐在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四十余年的发展,其民族性的表达虽逐步多元,但从民族元素的可认知性角度来看可分为显性和隐性两类。本首歌曲采用将中国元素以隐性的方式进行处理,然而此“隐性”又不同于一般的“隐性”涵义。其中各元素异质共生,饱含冲突与对比,增加了整曲的性格层次。

歌词A段引用曹操乐府诗《观沧海》,B、C部分则以白话文进行创作,文言文与白话文的两种表达,从直观上给人以“古”“今”对置的联想。《观沧海》句句写景,由近及远,由实到虚,以景喻情。以“碣石”“沧海”“树木”“百草”“秋风”“洪波”起,“日月”“星汉”紧接其后,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从而引出在时间及空间上的意象联想。之后的白话歌词以回忆引出第一人称视角的独白,以“记得”“今天”“明天”指代过去、现在、未来的不同时间状态,以“海边”“看天”“思念”“家园”表达空间转换,并以此与《观沧海》形成对照与联系。

旋律设计中A段与B、C两段五声性音调在表层与核心的对比与交换,对照影片2500年里时间、空间的变迁;旋律上小调特质隐喻人物的牺牲情节,和声中大调色彩又暗合影片对希望的憧憬;主唱童声与男声音色,伴奏中原声、电声、电子音色的对比丰富了歌曲瑰丽、神秘、科幻的氛围。这些元素既有对比又相互渗透,在整体听觉上体现出现代、流行之感,又将中华气韵内藏其中,既有科幻片的恢宏气势,又兼顾人性的细腻刻画,通过音乐触发观众对于生命、永恒的思考。音乐在契合影片主题的同时深化了歌曲的内涵。

结 语

纵观人类文明史,不同文明的对话、互鉴、融合往往与其发展相生相随、相互影响。新时代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必然与古今、中外音乐及文化元素的对话相伴随。

当代世界日益全球化、多元化,中国的流行音乐创作者一方面应与时俱进,不断尝试民族化创作的多种途径,研究其多元化、个性化表达;另一方面,无论表现形式如何纷繁,其创作核心应始终坚定且唯一:为了完善、加深、传承中华民族的生命力量。

猜你喜欢

小调和弦动机
Zimbabwean students chase their dreams by learning Chinese
属七和弦解决在配和声中的应用研究
常用的六种九和弦
现代音乐中常用的吉他和弦及图表
二语动机自我系统对动机调控策略及动机行为的影响研究
苦练和弦勇闯难关
四 季 相 思
思 夫
五河小调
动机不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