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哲学意蕴与时代价值

2023-03-04黄延敏李晨阳

关键词:共同体中华民族意识

黄延敏,李晨阳

(首都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48)

党的二十大报告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出发科学谋划民族进步事业,指出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1]39,为推进民族进步事业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总结我国民族工作发展趋势、遵循民族发展演进规律、针对民族工作需要做出的重大政治论断,集中反映了各族人民的美好愿望与迫切要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原创性贡献。新时代新征程上,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研究和阐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努力掌握并运用其中蕴含的科学立场观点方法,深刻体会并探索其生成逻辑、实践路径与价值立场,对进一步认识和领悟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推动各族人民牢牢把握新时代的使命任务与时代要求,引导各民族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辩证唯物论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成的哲学基础

辩证唯物论坚持从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出发,阐明了物质世界的本质和规律,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筑了科学的出场逻辑。

(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对中华民族演进规律的科学总结

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是解释一切社会现象的钥匙。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来源于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生动实践,是各民族在共同的生产、生活和斗争实践中不断交融汇聚产生的,是对我们各民族历史演进规律的充分表达。一方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刻阐明了中华民族历史发展是各民族“意志合力”的结果。恩格斯认为,历史发展不是单个意志作用的结果,而“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2],多个意志在力的交互作用中形成了一种合力,每个人的意志都对合力产生了作用,合力作用下的产物即是历史的最终结果。因此,我们伟大民族所开创的辽阔疆域、悠久历史、灿烂文化、伟大精神其实就是各民族历史合力的产物,与各个民族的活动和意志密不可分,每个民族都在其中贡献了力量。另一方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华民族自我意识成熟的标志。世界上没有无民族意识的民族,民族意识随民族的形成而产生,体现了人们对自己本民族共同体的归属感。中华民族的漫长历史也就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发展的历史,是一个从自在、自觉到自为的历史过程。“自在”民族意识涵盖了自古至近代以来的历史时期,表现为一种朴素民族意识或原生态民族意识,人们只是对共同的地域、语言、文化、生活习俗、宗教信仰等有着感性认识,是一种朦胧、潜在状态的民族意识。“自觉”民族意识是在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内忧外患中产生了“自觉为我”之意识,既所谓“凡遇一他族而立刻有‘我中国人’之一观念浮于其脑际者,此人即中华民族之一员”[3]。“自为”民族意识是对民族共同体的认知由感性发展到理性、从低级发展到高级的自觉表现,各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从而拥有了力求掌握自己命运、实现民族复兴的觉悟,中华民族共同体中的成员清楚地认识到自我的存在与自身使命。“自为”民族意识的形成与成熟不仅意味着民族素质的提高,而且具有强大的凝聚力与原动力,可以发挥精神对物质的积极能动作用,促使民族成员更为积极和主动地参与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对新时代民族关系的主观映像

意识始终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是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马克思指出:“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4]93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关系这一客观存在于头脑中的主观反映,深刻反映了新时代条件下的民族共同体内涵。其一,新时代是各民族共同繁荣的经济共同体。随着各族间交往的日益密切,彼此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互补共进,充分利用东部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优势和少数民族地区的自然资源优势建立了一种经济互惠体系,各族人民可以共享发展成果,在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取得了显著成就。其二,新时代是各民族高度团结统一的政治共同体。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维护团结统一是各族人民共同的实践追求。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民族平等凝聚民族团结,以民族团结促进祖国统一,全国各族人民守望相助、共克时艰,既解决了许多过去没有解决的难题,又克服了许多企图破坏和分裂国家的图谋,更增强了全球华人华侨爱国统一战线的凝聚力,凸显了团结统一、高度繁荣的显著优势。其三,新时代是各民族多元共存的文化共同体。多民族国家孕育了多民族文化,多元一体格局形成了牢固的文化认同。“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5]157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统领下,激发了各民族人民血脉中对共同历史记忆和文化符号的高度认可,实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高度认同,为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增添了文化自信的力量。其四,新时代是各民族互相嵌入的命运共同体。56个民族共属中华民族大家庭,在历史发展和互相交流中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实现了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以及心理上的互相嵌入,结成了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

(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蕴藏着实现新时代目标任务的强大力量

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又对物质起着反作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产生于中华民族的生动实践,反映了新时代的民族关系,同时也为新时代全国各民族团结一致奋力实现党和国家的目标任务提供了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其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鲜明的目的性,寄托着全国各族人民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这一伟大梦想凝聚着中华民族共有的目标追求,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而是需要强大的力量,这个力量就是民族大团结的力量。牢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可以凝聚强大的精神合力,增强对于整个民族的认同感和奋斗目标的向心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不竭动力,为可能出现的风险挑战提供重要的思想保证。其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价值引领性,有助于在民族团结的旗帜下巩固和发展新型民族关系。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是实现国家兴旺、社会安定和人民幸福的根本保证。牢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可以拉近各族群众对中华民族的亲近感和归属感,增进自觉认同、引导互帮互助,而且可以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构筑起坚固的思想堡垒,有效应对各种极端、分裂势力的干扰和渗透。其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现实指导性,是开创民族工作新局面、助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新发展的重要抓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民族工作的“纲”,是新时代党和国家推进民族事业的主题主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建构可以有效顺应时代变化,准确把握新时代民族关系的共同性与差异性、民族性与区域性,有效提升民族事务的治理能力,不断完善民族事务治理体系,促进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紧跟时代的步伐共同繁荣发展。

二、唯物辩证法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本方法

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揭示了自然、社会和思维的一般规律,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掌握和运用好唯物辩证法,善于认识和分析我国民族工作发展的客观实际,找准着力点、营造关键线、扩大覆盖面,形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强大合力。

(一)围绕主要矛盾,找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着力点

主要矛盾在复杂的矛盾群体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抓住主要矛盾就抓住了事物的牛鼻子,就找到了破解难题的关键。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6]因此,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既是我们党制定一切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着力点。第一,要以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为目标着力点。美好生活的向往寄托着人民对追求公平正义、实现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我国虽然经过长期努力在生产力水平上有了总体性提高,从根本上改变了短缺经济和供给不足的情况,但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由于历史和客观原因导致经济发展水平、生活水平等与东部和沿海地区有着明显差距。因此,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而言,要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富集区、水系源头区、生态屏障区的优势,提高将“绿水青山”转变为“金山银山”的能力,不断增强各族人民的满足感、幸福感、安全感,只有切实保障各族群众基本的物质生活条件,才能为实现美好生活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第二,要以推动各民族共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发展着力点。中国式现代化不同于以往西方国家的现代化道路,追求的是以包括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在内一道过上好日子的现代化,虽然面临人口规模巨大的艰巨性和复杂性挑战,但是任何一个民族和地区都不能落下。要正确认识民族之间和区域之间的发展差距,不断完善具有差异化的不同地区扶持政策,不断加强对民族地区的产业支持和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民族地区的资源优势和比较优势,引导各民族共创、共享美好未来,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方向指引。第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为价值着力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强大力量。”[1]44我国是多民族的国家,也是文化多样性的国家,需要共同的价值观来增强文化上的认同。充分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功能,推动各民族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互相尊重与欣赏、学习与借鉴,共享共进、共谋发展,进而树立牢固的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历史观,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最大的精神增量。

(二)坚持对立统一,营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线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它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掌握了对立统一规律也就抓住了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因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充分把握共性与个性、整体与部分、多元与一体、物质与精神等辩证关系,在彼此联系中架起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各要素的关键线。第一,要把握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共同性体现了我国在长期历史积淀中各民族共同的历史记忆、利益诉求和价值观念,差异性体现了56个民族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优势,共同性与差异性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作用、辩证统一,使各民族成为和而不同又和合共生的不可分割的整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坚持以共同性为主导,将其作为各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充分认识其作为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客观历史现象,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特色,在增进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异性中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第二,要正确处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各民族意识的辩证关系。民族意识是民族社会存在和民族社会实践的主观反映,有民族的地方就有民族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则是国家层面和世界层面的更高层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既来源于各民族意识,又不是各民族意识的简单相加,而是各民族利益、文化、命运等的有机结合。正确对待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各民族意识既要克服“狭隘民族主义”和“大汉族主义”的错误倾向,正确尊重有着各民族利益诉求的民族意识,更要正视各民族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联合体现实,充分认识到各民族利益在本质上是一致的,要从根本上服从和服务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第三,要正确处理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辩证关系。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纽带。中华文化来源于各民族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者,其繁荣发展离不开各民族文化,否则就是无本之木,各民族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离不开中华文化,否则就失去了依托、迷失了方向。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一方面要把握好主次,中华文化是主干,只有主干健硕才能枝繁叶茂,要强化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另一方面要充分尊重和包容各民族文化,努力推动各民族文化传承发展,实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第四,要正确处理物质和精神的辩证关系。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而言,要依靠两种力量,物质力量与精神力量。这就要求我们,既要把发展作为解决一切问题的钥匙,千方百计地促进发展,始终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放在首位,为构建共有精神家园提供坚实物质基础,又要把增进认同作为关键,以民族平等维护民族团结,以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维护国家统一,凝聚人心、争取民心,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精神保障。

(三)贯彻系统观念,扩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覆盖面

坚持系统观念,就是把事物放在普遍联系、全面系统、发展变化的系统中来把握,在相互联系和作用的动态中对事物进行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从而获得最优解。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系统观念,将其作为“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7]运用到改革发展的各个进程中。坚持系统观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要在尊重共同体内部各要素之间普遍联系的基础上,从发展的全局性、整体性角度统筹考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相互联系的各个方面,从整体上、战略上覆盖涉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各个领域。第一,以增强政治意识引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坚持党的领导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干部头脑、团结教育广大群众,努力构建新时代民族工作格局、培养新时代民族工作人才,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根本保证。第二,以完善教育体系厚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在国民教育、干部教育、社会教育的全方位教育体系中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用生动的教材、丰富的案例、鲜活的故事引导广大群众正确认识“一个共同体”“两个愿景”“三个离不开”“四个共同”“四个与共”以及“五个认同”的重要内容及价值所在。第三,以增进文化认同涵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化认同是“五个认同”中最深层次的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最根本、最长远的就是增强文化认同,努力打造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围绕突出中华文化内涵创作一批文艺作品、开展一批文化活动、打造一批特定媒介物,不断凝聚对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与身份标识,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强化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归属感。第四,以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凝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中的各个民族是互惠互利、互补共生的一个整体,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在全体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经济变革实践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解决了几千年来一直困扰的贫困问题,极大地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向人民交出了一份满意答卷,得到了各族群众的衷心拥护,真正实现了中华民族好,自己才能好。第五,以促进交流交融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交流交融是历史发展的大势,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成的基础,尤其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各民族间交流交往的广度和深度都前所未有。我们要顺应历史形势,高举民族团结的旗帜,一方面要完善互嵌式社会结构的政策和机制,另一方面要统筹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规划布局和资源配置,逐步营造出各民族在社会心理及时空条件下的全方位嵌入环境,增进各民族情感认同,促进各民族共创美好未来。第六,以完善法治体系维护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只有不断提升依法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确保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才能保障各族群众的切身利益,维护民族平等的大好局面。要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一视同仁,保证各民族既能依法享有权利,又能依法履行义务,在法治轨道上为民族平等保驾护航。第七,以博大胸怀向世界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积极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中华民族的故事,向世界展示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丰富文化、精神传承,积极拥抱世界、参与国际交流与对话,让世界看到一个开放的中国、团结的中国,更加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亲和力与独特魅力。第八,以牢固意识形态捍卫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1]43涉及民族的意识形态问题是影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牢固程度的关键,是造成国家分裂、宗教极端的思想毒瘤。坚决守住意识形态主阵地,要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断增强“四个认同”,把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摆在突出位置,牢牢把握住主流舆论的话语权、主导权和主动权,坚决打击各种破坏活动、恐怖活动、分裂活动、极端活动。

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贯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本价值立场

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人民性是无产阶级政党最鲜明的品格,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进一步明确了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奋斗目标,充分肯定了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顺应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诉求,贯穿着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

(一)目标旨归是为了人民,努力实现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马克思主义是造福人民的理论,所追求的是全人类的自由而幸福。马克思曾经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8]411百年来,我们党始终致力于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各族人民守望相助、共同繁荣,铸就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凝聚着各族人民的共识,以满足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为奋斗目标,是对以人民为中心重要思想的最好回应。首先,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现实的人为立论基础,把各族群众的需要作为出发点和最终目的,追求全体人民的幸福而美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是站在少数人的立场上谋求发展,也不是以牺牲绝大多数人的利益谋求进步,而是把中华儿女的个体幸福作为全体幸福的前提,富有浓厚的人民情怀。其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持以民族的平等与团结为基本要求,为各族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提供了基本保障。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尊重各民族的民族特性,并没有以牺牲某一个民族或地区为代价谋求发展,而是强调各民族一律平等,保证各民族共同享有发展的空间、拥有出彩的机会,力求各民族共同发展、共享机遇,积极发挥民族大团结的力量战胜一切困难,开辟更加美好的未来。再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将各族人民置于共同体的视野中,体现出对人民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终极关怀。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个人的发展和自由离不开一定关系的共同体,“社会不是由个人构成,而是表示这些个人彼此发生的那些联系和关系的总和”[9]。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由人联合体”思想,强调只有各种社会关系中、在“真正的共同体”中的人才能真正实现充分的发展,只有在中华民族共同体中的各民族才能达到实现美好生活的愿望。

(二)依靠力量来自人民,紧密团结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历史从何而来?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历史不是产生于天上的云雾,而是来源于现实的人的物质生产活动,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正如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中指出:“创造这一切、拥有这一切并为这一切而斗争的,不是‘历史’,而正是人,现实的、活生生的人。”[10]从现实的人出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以各族人民为主体,由各族群众共同创造。首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每一个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华民族意识发展到“自为”阶段的产物,人们在达到基本生活需要的基础上不断地追求更高层次的生活,也就是美好生活,向美好生活的追求意味着人们开始摆脱“必然王国”的束缚,自觉地朝着自由的方向追求真正的人的状态。从个人角度上讲,美好生活是个体“自为”意识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体现,从整体角度上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自为”意识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深刻体现,美好生活与民族复兴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8]422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得到了有效的融合,在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中凝结为共识。其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民族大团结的力量。当前,我们实现民族复兴正处在滚石上山的关键时期,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前进道路上面临日益复杂的风险考验,甚至面临难以想象的惊涛骇浪。对此,习近平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11],只有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凝聚各方共识、实现各族群众大联合,团结一致、努力奋斗,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抓住当下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这个目标的历史机遇,同心协力、众志成城,画出最大同心圆,才能汇聚起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再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各族群众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人民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原动力,既是物质生产活动的主体,又是精神生产活动的主体。各族群众在追求美好生活需要、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中既实现了物质生产资料的自我满足,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高了生活水平,又为精神财富的生产准备了充足的物质保障,产生了丰富多彩的多元文化。各族群众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同时进一步增强了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了更为自信的力量。

(三)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在推进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一个也不能少

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是共同富裕的鲜明特征。马克思主义认为,实现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形态,而共产主义社会的所有生产力发展都“将以所有的人富裕为目的”[4]787。新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12]9,创造美好生活需要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实现共同富裕也少不了每一个民族、每一个群众,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凝聚着全体人民的共同意志,集中体现了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鲜明特征。一方面,实现共同富裕面向的主体是全体各族群众,体现的是各族群众都要过上好日子的美好愿望。我国是多元一体的民族格局,多元与一体两者辩证统一,将中华民族和各民族之间凝结为大家庭和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12]66;“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个民族也不能少”[13];“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一个民族也不能落下”[14]。“一个也不能少”“一个也不能掉队”“一个民族也不能落下”深刻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性,虽然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各异,但中华民族早已融为不可分割的整体,“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5]152,在实现发展的过程中不能片面的发展,而是要确保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同全国一道实现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单纯少数人的富裕不是真正的共同富裕,平均主义的富裕也只是不切实际的理想,只有全体人民的富裕才是真正的富裕。另一方面,实现共同富裕的判断主体也是广大人民群众,以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最高标准。人民作为发展的贡献者,也应当成为发展的受益者,实现共同富裕要把全体人民纳入进来,把全体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使各族群众获得实实在在的收益,真真切切地享受美好生活。实现共同富裕只有抓住最需要关心的关键人群,抓住各族群众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从各族群众的急难愁盼着手,让各族群众努力享有均等的公共服务,享受更加便民、利民、惠民的政策举措,才能从根本上不断改善各族群众生活、增进各族群众福祉,才能使各族群众共创美好未来、共享发展成果、共建伟大祖国。

四、科学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价值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与时俱进,有利于维护民族平等,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展现出既能保持团结奋斗、又能实现共同繁荣的“中国样本”,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显著优势和世界意义。

(一)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共同体重要论述的组成部分,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原创性贡献,赋予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以崭新形象和内涵特征。任何真理都是其时代精神的精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共同体理论和民族思想,结合时代要求,着眼于新时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具体实际,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一则,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五个认同”为核心,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民族概念的内涵。在以往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民族概念更多的是一种“族属”认同,认为“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15]。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则以国家、民族、文化、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五个认同”为核心进一步丰富了单一“族属”认同,呈现出多维度多层次的价值认同,具有多重的价值指向性,更具凝聚力和引领力。二则,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赋予了民族理论以更高的价值追求和崭新形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代表了民族共同体“自为”意识的觉醒,其以“实现美好生活”为个体需要、以“民族复兴”为整体追求,实现了个体与整体的统一、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指引中华民族朝着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联合体的目标迈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体现的是命运与共、荣辱相依、利益相关的共同体,呈现出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生动样态。

(二)彰显了中华民族共同团结奋斗、繁荣发展的显著优势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多元共生中留存着先人们的宝贵遗产,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面贯彻党的民族理论和政策,有助于把党的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抓紧抓好,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现代化建设和民族伟大复兴事业。一则,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持以民族平等为原则,有助于夯实各民族团结统一的大好局面。“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16]面对国内外敌对势力针对民族问题的长期干扰,以及在社会发展中不断涌现的矛盾、难题,只有民族团结才是最根本的破敌良方。通过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族群众“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5]173,坚决抵制国内外敌对势力利用民族问题、打着宗教旗号进行的渗透、破坏和颠覆活动,我国才取得了安定团结、国家统一的良好局面,才能团结一致、凝心聚力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二则,通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取得了各族蒸蒸日上、繁荣发展的大好局势。民族团结与民族繁荣相辅相成,通过坚持民族平等维护民族团结,各民族越团结就越能取得高水平的发展,反之亦然。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精准扶贫实现了小康社会这个千年梦想,“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近一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960多万贫困人口实现易地搬迁,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1]7-8,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取得了明显成效。

(三)贡献了解决其他国家民族问题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中华民族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辩证统一、相辅相成,体现的都是对全人类共同问题的关注与关怀。因此,基于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诞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必然体现出维护全人类共同利益的价值导向,有着达则兼济天下的宽广胸怀,为回应各国人民普遍关切、解决人类共同问题作出了贡献。一则,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体现出对多元一体格局的包容性。中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大家庭,在多元一体格局中形成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持维护各民族利益,坚持各民族“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与风俗,体现出强大的包容性。对世界上许多多民族国家而言,民族问题始终是不得不面对的共同问题。因此,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体现的对各民族极大的包容性对其他多民族国家维护民族关系、促进民族和谐有着重要借鉴意义。二则,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体现出对共同目标团结奋进的坚定性。只有围绕明确目标凝聚的团结才是最牢固的团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持以全体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为奋斗目标,积聚起最有力的奋斗,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有效应对前进道路上一切挑战、克服发展过程中的一切难题,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中国各族人民积聚力量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给予世界各族人民以强大的震撼和完美的示范,鼓励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人民团结奋斗努力实现自己的伟大目标。三则,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体现出各族人民共同发展的整体性。发展问题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难题,民族关系的处理程度直接影响到发展的协调性和整体性。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下促成的发展是各族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发展,使得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增强了整个社会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在世界上树起了既能保持团结奋斗又能实现共同繁荣的“中国样本”。

猜你喜欢

共同体中华民族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爱的共同体
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共同体的战斗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