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方位、重大意义及现代化指向
2023-03-03鲍金
鲍 金
(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0240)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1)习近平: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21年7月2日,第2版。经过多年的持续奋斗,我国已经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任务,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获得了这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脱贫攻坚战的伟大胜利,从而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2)《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人民日报》2012年11月16日,第1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是人民群众走向共同富裕、实现美好生活的里程碑,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崭新起点,更是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迈进的坚实基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它的来龙与去脉、来历与本质,因此需要深入理解的是: 小康社会的价值目标在人民群众追求自由解放过程中的历史方位是怎样的?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对于中国式现代化有着怎样的重大意义?小康社会在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指向是怎样的?
一、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方位
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是中国广大人民群众为求得自身解放而设定的、富有中国特色表达方式的历史性目标,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的一个标志性的大事件。如果说小康社会的长时期建设是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的组成部分,那么小康社会这一目标的设定就需要从人类社会的古今中外四个角度来理解。从人类社会的古代角度来看,人们长期处于物质绝对匮乏的时代,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极端稀缺,生存问题始终是人民群众的头等大事。满足生存需要是任何日常生活都包含的一个要素,这一点不仅适合古代生活,而且适合现代生活。不过与现代生活注重发展需要和享受需要不同的是,古代生活以满足生存需要为主。多数人能够生产的消费品十分有限,加之产品供给主要来自自己和家庭,没有市场提供的多样化选择,因此消费品非常单调。“由于平均消费水平十分接近于维持生活的最低限度的水平,因而这种不稳定的状况可以说是悲剧的周期出现。”(3)卡洛·M·奇波拉主编: 《欧洲经济史第一卷: 中世纪时期》,徐璇译,吴良健校,北京: 商务印书馆,1988年,第87—88页。由于无法通过市场方式获取多样化的消费资料和消费信息,再加上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低下,因此古代生活下的生存模式是生存型和匮乏型的。“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式,在这种形式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小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2页。基于“狭小范围”和“孤立地点”的物质匮乏时代,人们去想象未来的美好生活时往往都会把生活安定、衣食无忧、经济宽裕作为一种比较理想的生活状态。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中国人把这样的一种生活状态表达为“小康”。可以说,小康是人们物质匮乏时代的观念应对产物,是人们期望超越温饱而力求实现的一种相对满意的生活状态。
从人类社会的现代角度来看,现代化已经成为各个国家和民族的普遍选择,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都注定以这种或那种的方式拥抱现代化的潮流。而在现代化的潮流之中,小康正是无数正在摆脱绝对匮乏和刚刚摆脱生存之虞的人们的真实渴望,是无数想要过上理想生活的人们的第一个生活目标。以马斯洛所提出的人类需求五层次理论来看,小康已经超过了生理需要满足的层次,达到了安全需要满足的层次,而小康与归属需要及以上层次需要的满足尚有一定的距离。正是在这种意义上,小康是比上(富裕)不足、比下(温饱)有余的生活状态。
从古代中国与当代中国的角度来看,“小康”一词最早出自《诗经·大雅·民劳》:“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千百年来,“小康”既是中国老百姓对殷实生活的表达,也蕴含着中国政治家所期望达致的社会治理境界。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引用这一极具中华传统智慧的“小康”概念,来表述我国“四个现代化”(农业、工业、国防和科技的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和理想图景。邓小平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说:“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到本世纪末,中国的四个现代化即使达到了某种目标,我们的国民生产总值人均水平也还是很低的……所以,我只能说,中国到那时也还是一个小康的状态。”(5)邓小平: 《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37页。不难看出,小康是人民生活和国家发展的阶段性目标,这个目标是以中国的实际国情为前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定位相适应的。
从当代世界的角度来看,伴随着资本的力量遍及全球,资本所导致的贫富差距和两极分化正以远比马克思时代更加严重的程度出现在全球范围内,这就导致追求生活的安定与物质的富足即小康状态,成为无数地球村居民的实际渴望。中心区的资本扩张过程将世界范围内的一切——包括中心区、半边缘区、边缘区,乃至自然界——统统纳入自身范围内的交换体系,所有这一切,不过是为了资本的增殖而已。从现实层面来看,资本主义中心区不仅在早期将统治和剥削的主要对象定位在“无产阶级”和“东方民族”身上,而且在现代当这种统治和剥削遭遇到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的双重反抗时,它开始变换手法除了继续在资本聚集区赚取高额利润之外,还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广阔的边缘区、半边缘区和大自然身上。而反抗能力更弱、反抗意识更差、权利意识薄弱的无产阶级、半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和底层民众所组成的庞大弱势群体,只要还能为自己挣得一份类似于小康生活的物质富足,那么他们就更渴望进入到资本主义主导的经济体系中去拼命争取相当于资本家利润零头的生活待遇,这是当代世界中小康追求的历史处境,更是小康生活的时代脆弱性。与之相比,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无疑“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6)习近平: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北京: 外文出版社,2020年,第9页。
从古今中外的多重视角来观照小康社会成为中国人民的价值目标,我们能够强烈地感受到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中国的阶段性的价值目标,对于人民群众实现自己的自由解放具有何等重要的标志性意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意味着中国人民长久以来可望而不可即的生活目标已经历史性地初步达成,这是人民群众实现自由解放的基础性条件。按照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逻辑,理想生活的重要特征是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成为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而要实现这一点何其艰难!从某种意义上来看,自从原始社会解体以来的整个人类社会历史就是一部生产力低下导致人与人之间产生无数纷争的历史,其中的功利、算计、血泪、悔恨、快感、征服、无奈等诸多因素已经成为人类历史进程中最刻骨铭心、最值得反思的部分。“生产力的这种发展之所以是绝对必需的实际前提,还因为如果没有这种发展,那就只会有贫穷、极端贫困的普遍化;而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必须重新开始争取必需品的斗争,全部陈腐污浊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38页。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醒人们,作为未来理想社会的共产主义“对我们来说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39页。同样的道理完全适用于小康社会: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一种价值目标,对中国人民来说“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这样说绝不意味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是中国人民的价值目标,而是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价值目标,需要依靠连续不断的物质生产力的发展、依靠人们之间利益相互交换所催生的共同利益的强大和稳固。质言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一个在生产力相对发展、社会关系相对和谐的条件下才能发生的结果。
正是在这一过程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价值目标能够在人民群众实现自由解放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的历史方位并且发挥应有的作用: 它不仅能够确认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关系和谐是人们美好生活的客观基础,而且能够揭示出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是中国人民千百年来历史性实践的阶段性产物,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步;它不仅能够减少人民群众内部基于利益分离而产生的不必要的利益内耗,从而减少特殊利益与共同利益的矛盾冲突,而且有助于构建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维护共同利益的平台,从而增加特殊利益与共同利益的融合。一言以蔽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始终壮大着人民群众实现自由解放所必需的生产力基础和“集体财富”,始终推动着“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的过程。
二、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意义
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推动着人民群众迎来了从较低层次的物质文化需要满足向着较为高级的美好生活需要满足的层次跃迁,从而证实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于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真实推动作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小康状态、总体小康,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历了由提出、完善直至深化并且实现的日益丰富、日益提升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民群众也从最初的摆脱贫困、达到温饱等单纯物质需要满足,跃升到不仅要求物质和精神需要得到满足,而且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同样日益增长的境界,跃升到要求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生态环境更加美好的境界。正如马克思所言:“现在的社会不是坚实的结晶体,而是一个能够变化并且经常处于变化过程中的有机体。”(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0—13页。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过程中,随着人们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深化,随着人们“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10)《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31页。小康早已从一种日常生活状态的描述成为一种社会生活状态的界定,由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为历史与时代的内在声音,并且展示出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全方位意义。
第一,物质贫困的彻底消除奠定了人民群众生活改善的客观基础。脱贫攻坚的胜利是中国人民摆脱物质贫困、彻底消除生存威胁的标志性事件,这一事件在中国人民克服绝对贫困、追求美好生活的漫长历史上,无论怎样评价其积极意义都不为过。这不仅是因为物质贫困的彻底消除在中国历史上是史无前例的,而且因为如此巨量规模人口的消除贫困在世界历史上也同样是史无前例的,由此为中国式现代化创设了坚实的前提。
经过多年的持续奋斗,我国已经如期完成了彻底消除物质贫困的目标任务,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近1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取得了令全世界刮目相看的重大胜利。物质贫困的彻底消除,极大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彻底改变了贫困地区的面貌,改善了生产生活条件,提高了群众生活质量,为实现人民群众的生活改善打下了坚实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经过接续奋斗,实现了小康这个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我国发展站在了更高历史起点上。”(11)习近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 人民出版社,2022年,第7页。以中国人民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进程来看,物质贫困的彻底消除进一步夯实了中国人民生活改善的实质性内容,使得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更加具有稳定性和内涵。众所周知,在物质贫困问题上经常会出现因病返贫、因伤返贫的现象,这一现象的存在使得脱贫攻坚事业面临着极大的压力。实际上,因病返贫、因伤返贫的现象表明人生存的脆弱性,而生存的脆弱性又根源于人们在社会关系中的脆弱性。正是基于对返贫问题的自觉认知和高度重视,中国的脱贫攻坚事业坚定地实施“两不愁三保障”。“两不愁”是指不愁吃、不愁穿,“三保障”是指义务教育有保障、基本医疗有保障、住房安全有保障。“两不愁三保障”的实施,消除了脱贫人口因病返贫、因伤返贫的体制根源,使得脱贫攻坚事业具有更强的制度韧性。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01页。消除物质贫困,不仅仅是消除肉眼可见的物质生活困窘和经济收入低下,而且是消除导致物质生活贫困的关系性根源和体制性根源,这就需要从社会关系的视角中去巩固、提升和增强贫困人口的社会关系体系,从而彻底消除物质贫困的深层社会土壤。
第二,制度文明的持续建设为人民群众更高层次社会互动提供了根本保障。小康社会全面建成的历史,也是我国制度建设不断演进、制度文明持续跃升的历史。制度文明的持续建设为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关系及其有效互动提供了基本的、稳定的保障。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价值目标,更重要的是它指向了一种综合性、立体性的制度文明体系。俗话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礼节”和“荣辱”表征的正是人与人之间社会互动的制度文明体系,“礼节”和“荣辱”的制度安排确保着“仓廪”和“衣食”等物质生产力能够源源不断地创造出来,如果没有相应的制度文明体系作为支撑和保证,那么小康社会终究是不稳固的、不可持续的。人类社会发展史也表明,一种社会形态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成果,总是鲜明地体现为一定的制度文明体系。正是在这种意义上,制度文明的造就确保着人民群众之间的社会关系走向较高层次的互动,从而产生出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有序和谐。早在1940年1月,毛泽东同志就庄严提出,我们共产党人,“不但要把一个政治上受压迫、经济上受剥削的中国,变为一个政治上自由和经济上繁荣的中国,而且要把一个被旧文化统治因而愚昧落后的中国,变为一个被新文化统治因而文明先进的中国”。(13)毛泽东: 《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663页。在历经了几十年的曲折探索之后,邓小平同志站在全新的时代高度指出:“无论如何,社会主义制度总比弱肉强食、损人利己的资本主义制度好得多。我们的制度将一天天完善起来,它将吸收我们可以从世界各国吸收的进步因素,成为世界上最好的制度。”(14)邓小平: 《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37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为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向更高水平,为更加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我们不断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加强人民当家作主制度建设,通过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深化司法体制综合改革、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使得中国式现代化的制度文明体系日趋成熟定型,这些为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和保障功能。时代实践表明,我们全面建成的小康社会不仅是物质文化需要得到满足的社会,而且是社会关系得到提升的社会;不仅是民生改善不断飞跃的社会,而且是制度文明走向完善有序的社会,这些证明了建设与小康社会相适应的制度文明体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更证明了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走向深入的制度文明实践的基础性和保障性。一个有着14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通过自己的小康实践探索出来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意味着人类发展进程中社会形态的重要升华,从而昭示了向着更高层次人类文明形态跃进的可能方向。
第三,精神文化需要的满足拓展了人民群众精神境界的多维视野。“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1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91页。随着物质贫困消除过程的深入,小康性质的精神生活不断涌现。无论是资本生产方式所推动的精神文化商品,还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公共文化产品创作,都为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的满足提供了多元渠道和可能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16)习近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 人民出版社,2022年,第22页。缺乏精神富有的现代化,是不完整的、单向度的现代化,这就提出现代化的精神文明的要求。作为精神文明的重要体现,精神文化产品是以多元化形态存在的,它们作用于人的视觉系统、听觉系统、符号识别系统等综合系统,渗透并作用于人的情感、思想和灵魂,人民群众就能够生发出迥然不同的精神性世界。任何精神文化产品都蕴含着对人生、对世界、对自然的看法、观点和愿望,都以一定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作为精神性前提,人们在消费特定的精神文化产品时,必然会受到该产品释放出来的精神性信息影响,对产品进行多种形式的情感共鸣、认同体验、心灵对话和批判思考,使得主体的精神文化构成发生某种程度的改变。从表层的感官愉悦、心情放松到深层的心灵震撼、醍醐灌顶,精神文化产品以精神内容唤起人民群众自身的文化波动,从而使人民群众体验到各种精神文化价值。
恩格斯曾在一般意义上论说了人的存在的本质性与有限性之间的矛盾,即人性与兽性的张力:“人来源于动物界这一事实已经决定人永远不能完全摆脱兽性,所以问题永远只能在于摆脱得多些或少些,在于兽性或人性的程度上的差异。”(1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442页。如果认可人性—兽性之分析框架,那么人们的精神文化世界正是人性—兽性体现得最丰富、最剧烈、最突出的领地。小说的婉转细腻与荡气回肠、电影的百转千折与惊心动魄、音乐的舒缓流畅与奔涌勃发,这些都是精神文化产品精神性价值的复杂内容,当然很多精神文化产品都以普通平庸、世俗享乐、戏谑调侃作为存在之根基,这同样是文化产品精神性存在的表达方式。人们进入到这样一种复杂奇特的精神王国时,会采取不同的消费方式。有的人会着迷于故事情节,有的人会看重其思想内涵,还有的人会沉浸在感性娱乐中,各种低级的或高级的、感性的或理性的消费方式带给人们不同的精神感受和意义世界。尽管如此,从最一般意义而言,精神文化消费的不同方式都是人们寻求自己本质性存在的具体表现,如果人的本质性存在注定要通过有限性存在的方式得以表达,那么这些方式不一的精神文化消费就与人的本性相关联,并在矛盾冲突中表现出特有的价值。不难看出,精神文化需要的满足是提升人的存在方式的不可取代的重要方面,在物质贫困消除之后的生存方式中,精神文化需要及其满足是人民群众实现美好生活的重要推动力。
第四,良好完善的利益协调机制为人民群众实现美好生活创造了社会关系条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人民群众美好生活奠定了现实基础,而美好生活得以实现的前提是公平、合理、高效的社会利益协调机制。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建设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离不开社会建设层面行之有效的改革实践。
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01页。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民群众所处的社会关系,而社会关系又是由人民群众所处的社会利益关系所决定的。正是在这种意义上,社会利益关系所蕴含的民生工作、社会治理、法治保障等要素成为实现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内在支撑。“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19)习近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 人民出版社,2022年,第46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便是我国在教育、医疗、就业、养老等与人民生活紧密相关的社会问题上切实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取得了全方位的积极成果,这些不仅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而且是我国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进发的重要基石。与此同时,新时代社会建设的显著特征是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新型社会治理格局,促进人民群众真正成为社会建设的主体。坚定不移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就要将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体现在社会建设的过程中,提高人民群众参与社会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方位下,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仅要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且要发挥人民群众的创造性,从而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多的获得感、参与感、成就感,这些也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五,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推进为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创造了良好的生存环境。“我们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20)习近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 人民出版社,2022年,第23页。绿色发展理念指导下的全面小康不仅有利于创造当代人和子孙后代的美好环境,更有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向着生态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顺利推进。
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马克思指出:“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2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61页。自然的发展与人的发展紧密相关,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在实质上就是保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无机”的身体。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显著成就的同时,却以重视经济增长而忽视生态保护为代价而造成了诸多的生态环境问题,这正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矛盾的重要表现。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不仅包括对物质生活水平的追求,也包括对美丽生活家园的向往。正是认识到了人与自然的内在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方面,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发展理念,坚决摒弃以前那种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的发展方式,代之以美好生态环境就是重要财富的绿色发展方式。“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无止境地向自然索取甚至破坏自然必然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22)习近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 人民出版社,2022年,第23页。只有遵循自然规律、科学开发利用自然,才能以对自然的合理开发利用带动人的发展,并以人的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需要注意的是,生态文明建设绝不是为了保护生态环境而放弃经济发展,而是从根本上改变人凌驾于自然的传统观念,树立人与自然命运与共、祸福相依的新型发展理念,从而在推进绿色发展的过程中带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步增长,让人民群众在享受经济成果的同时享受绿色健康的生活环境。
三、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现代化指向
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是一个全新的历史起点,其内在蕴含着社会形态发展的未来可能性,内在蕴含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未竟之梦想,这就意味着小康社会需要从自身的历史进程生发出通向未来美好生活的现实路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标志着我们党实现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目标,踏上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历史指向的实际展开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对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道路必然性,凸显了实现人民美好生活对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内在规定性,展示了中国式现代化对于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可能性和现实性。
首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性,亦表明中国式现代化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由之路。从“解决温饱”到实现“总体小康”,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式现代化以经济社会发展的显著成就表明,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必须走自己的路,而不能照搬其他国家的道路。中国共产党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为前提,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指导思想,以社会主义现代化为现实路径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正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的里程碑式的重大成果。
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过程,在本质上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展开过程,更是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当代中国相互结合、相互融合的过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以实现的原因当然在于,我国现代化进程必然伴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升,经济社会的发展相应地带动着政治、文化、生态等方面的进步。其中尤为重要的是,我国在积极占有现代化成果的同时也在走出一条扬弃和超越西方现代化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展现了现代化的另一幅图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选择,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23)《正确理解和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光明日报》2022年2月8日,第1版。人类社会早期的现代化与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过程相伴而生,从而必然带有资本逻辑的特征,因此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现代化过程是建立在以资本为中心和少数资本家占有大量社会财富的基础上的。然而,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式的现代化清晰地划分出本质的界限,走出一条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新道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顺利实现证明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科学性,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延伸至远期目标的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因为坚定地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从而具备了实现的现实可能性。正是在这种意义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于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生成了通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现实路径。
其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凸显了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标志是全方位的幸福生活,这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得以实现的题中应有之义。作为社会形态发展的深层动力和人民群众的自然愿望,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如此清晰、如此强烈地展现出来,这不仅是因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经为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追求奠定了坚实基础,而且是因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更深层面上反映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深切愿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党。”(24)习近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 人民出版社,2022年,第21页。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在归根结底的意义上,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的梦想都是人民的梦想,其最终落脚点都是人民的幸福。正是在此意义上,不仅可以说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历史性地定向于幸福生活的维度,而且可以说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通向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因契合了中国共产党的使命驱动而具备了强劲的推进动力。
伴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人们越来越将物质丰裕和生活幸福作为生活的主要目标,对很多人来说,越是想实现自己的幸福目标,就越是要充分地运用物质财富所构成的物化中介,就越是把物质财富当作自己的生活尺度和行动目标。结果,本是追求幸福的人们却被导向了幸福的手段——物质财富的追逐之路,这是我们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所面临的重大挑战。这一挑战是我们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条件下需要重点破解的关键矛盾,而这一矛盾也预示着人民群众走向美好生活之现实路径的崭新理解。我们知道,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指向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同推进、全面提升的文明样态,美好生活就是建立在五个文明全方位发展之上的新的幸福样态。在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过程中,我们所追求的人民美好生活不仅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美好生活,而且是物质富裕和精神富裕相协调的美好生活。党的二十大报告从五个方面概括了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和中国特色,即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25)习近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 人民出版社,2022年,第22—23页。不难看出,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特色,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人民美好生活的特征特色,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经过长期的小康社会建设历程,我们“不断厚植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不断夯实人民幸福生活的物质条件”。(26)习近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 人民出版社,2022年,第23页。如果说物质富足是人民幸福生活得以实现的必要条件,那么精神富足往往意味着幸福的直接实现。今天,很多人已经通过物质崇拜、环境恶化和人际紧张等现象认识到物质幸福观的局限性,开始更多地追求无法用货币数量计算的舒适感、简生活以及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这些精神文明成果将会越来越成为人们幸福感受的重要维度,从而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
最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蕴含着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的继续展开贯穿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现代化进程的深刻融合所产生的历史性成果,其积极意义不仅在于全方位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而且在于蕴含着一种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的继续展开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本质地结合在一起。可以说,现代化从诞生开始就是由西方的资本逻辑所主导的,因此现代化往往被不言自明地看成是西方式的现代化。它虽然取得了大量的历史成果,但始终无法摆脱资本对劳动的剥削和人的异化。与之具有本质差异的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其初始和过程的规定性,便始终采取了社会主义的根本性质和历史定向,始终坚持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使命,因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规避了现代化与资本逻辑联合所导致的负面后果,从而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开创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选择,由此显示出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现实性。
历史地来看,西方式现代化为人类文明之间的相互借鉴、相互交流提供了最为广阔的场所,但是现代社会中人类不同文明形态间的真正意义上的互鉴互通,却可以说是极少的,这已经被文明不和和文明冲突所导致的无数纷争、战乱所证明。就此而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及由以展开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正在系统地展现出超越西方式现代化的实践要求和实践主张,而这些要求和主张充分地体现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这一百年奋斗目标上。这一目标既要求高度的现代化,又是以社会主义为指向的。具体来说,在发展理念层面,它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超越了资本主导劳动的现代性逻辑,把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作为文明发展的主线;在发展价值观层面,全体人民群众共同富裕的价值目标超越了资本主义两极分化的分配逻辑,也超越了社会主义传统模式的平均主义分配逻辑,它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更高质量的需求中推动共同富裕的实现;在国与国关系层面,“新型大国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均超越了西方现代化所奉行的“国强必霸”、对外掠夺的霸权逻辑,秉持着“和为贵”“和而不同”“内圣外王”“睦邻友邦”“天下大同”等和平主义理念。上述这些实践要求和实践主张无非意味着: 作为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之价值追求和社会主义最厚重之历史成就的标志性成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正在通过超越西方式现代化,而现实地创造出一种人类文明的新形态,这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为解决人类问题所贡献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