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线上教学方式推动警务急救课程教学改革

2023-03-03贵州警察学院贵州贵阳550005

贵州警察学院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警务教学方式院校

万 伟(贵州警察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5)

以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信息化浪潮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社会的交流方式,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学校教育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这股浪潮的影响,线上教学模式应运而生。与此同时,我国警务现场急救教学的发展也越来越让人感觉到接近了一个节点,面临着从小规模、试验性教学转为大规模、实用性教学的转变,在进行警务现场急救教学迫切感觉到课程需要一个重大转变,以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切实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的新时代公安工作职责使命。在这种情况下,线上教学以其固有的优势,为警务现场急救教学的改革发展带来了新的可能性,为下一步的深入改革提供一些新思路。

一、线上教学方式的固有特性

线上教学有几个固有特性,一是硬件方面要依靠多媒体设备和信息通讯网络制作和传播,二是软件方面要依靠预先制作的视频、演示文稿填充主要内容。同时,由这两个固有特性又衍生一些特征,即广泛的传播性给教学活动带来了巨大的覆盖面,而课程中可预先制作并重复播放的内容带来制作上精益求精的可能性。

(一)集约化制作降低了制作精品课程的成本

从警务现场急救的主要课程内容来看,包括医学基础知识、基础生命支持、机械性损伤等实用性操作技能,这些内容均能以图片或视频等方式,直观明确地表达出来,尤其是损伤急救这类技能型教学,视频演示的直观辅之以教师有针对性地讲解说明,能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预先制作的用于教学的图片和视频的质量,是决定课程质量的关键,而预先制作的优势就在于,可以用较为充分的时间,集中教学单位的人力物力投入,尽可能提高这些图片和视频的制作水平,让课程质量减少对教师本人教学能力的依赖。换言之,在制作端实现集约化,能够有效降低制作成本、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二)大范围传播降低了接受教育的成本

线上教学模式由于是数字化制作,其内容天然带有可重复性和可传播性,借助我国完善强大的通信基础设施,有利于迅速扩大传播范围,覆盖数量巨大的目标人群,低成本提高课程覆盖率。对受教育者而言,足不出户就能接收到教学单位集中优势师资、技术制作的精品课程,也大大降低了他们接受教育需要付出的时间、金钱等方面的成本。对教师而言,线上教学模式中大量预先制作的内容减轻了讲解一般性、普适性知识内容的负担,可以集中注意力在学员的特殊性问题和个性化需求,同样有助于提高整体教学质量。对教学单位而言,原本需要优秀教师才能提供的优质课程,在线上教学模式中,通过预先制作的高质量内容,可以普及到更大范围的教学对象中,有利于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二、当前警务现场急救课程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目前公安院校警务现场急救课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1.警务现场急救课程教学内容方面存在的问题

当前各院校警务现场急救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实战化要求结合不够紧密,造成课程实用性不强,而在课程内容的编排方面,则仍然依据传统的目的在于研究的学科编排方式,对目的在于实用的警校课程而言,这样的编排同样不利于提高教学对象的经验积累和技能提高[1],展示出当前的警务现场急救课程的内容设置普遍存在不足[2]。

2.警务现场急救课程教学实际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警校的教学实施中缺乏实践课程,而仅仅依赖课堂教学,教学对象对相关技能知识的实际应用场景缺少感性认知,难以迅速提高他们的技能经验积累。目前警务现场急救教学的课程评价标准和手段均较为单一,评价结果与教学目标相去甚远,应基于实用化标准进行调整[1]。

同时,当前警务现场急救课程在教学实际中公安部门和院校缺乏对该课程的足够重视,教学师资力量不足,警务现场急救的课程设置不合理、课程重要程度不足。警务现场急救课程教学中,有院校对相应课程重视程度有所欠缺,师资力量存在滞后性,学生重视程度不足,教师重视程度不够的问题[3],这些问题都是警务现场急救教学工作面临的问题。

(二)警务现场急救课程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1.从内容设置和教学实际两个角度来看

警务现场急救课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大致归纳为两类。一类即内容设置上,一方面对教学内容的选择与警务工作实践联系不够紧密,无法帮助学生迅速掌握实用性知识、提高实际能力;另一方面对教学内容的体系编排主要还是习惯性地从学术研究的角度出发进行,而不是从警务工作实际应用的角度出发进行编排,同样导致学生出现强于理论知识而弱于实际能力的情况。一类在教学实际方面,一是从公安部门到院校、教师和学生,普遍存在对课程重视程度不够的问题;二是课程设置不合理,未将课程放在重要位置,也缺乏实践课程,难以迅速提高学生的技能经验积累;三是普遍存在师资力量不足的情况;四是教学评价体系没有基于实用化标准,评价结果与教学目标相去甚远。

2.从与线上教学方式有无联系的角度出发

即需要通过传统方式解决的问题和可通过线上教学方式部分解决的问题,前一类问题包括院校对教学内容的体系编排不尽合理,教学主体对课程重视程度不够,课程设置、教学评价体系这些问题,主要还是通过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提高知识层次和更新速度,甚至推动国家和社会重视、修改相关法规条例等传统手段来解决。而后一类问题主要包括师资力量不足、课程内容质量不高,基于本文第一部分对线上教学模式固有特点的分析,笔者认为,通过引入线上教学模式,可以为解决这类教学问题提供一定的新思路、新办法。

(1)师资力量不足

这是公安类院校普遍存在的问题,使得适应课程要求方面存在滞后性。警察院校具有开设警务现场急救课程相应教师资格的人才数量却有所不足,尤其是针对和警察相关的现场急救知识,在教学内容与临床实际工作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多数教师在担任核心课程教学后已经力不从心,更无法建立其他课程辅助工作,导致相应课程无法满足教学需要,进而影响到警察院校对公安实际工作中的支持力度。人才培养已经成为警务现场急救课程发挥作用的瓶颈。

(2)急救课程内容质量不高,影响到教学效果

多数警察院校警务现场急救课程教学工作中仅仅是对一些急救知识进行表面化讲解,缺乏对人体结构和常用急救器械的认知,这就使得教学效果不够理想,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实操技能达不到应有的水平,导致参加实际工作后无法迅速满足工作要求,拉长了适应期。同时警务现场急救课程的教学重点依旧存在落脚点不明确的问题,多数课程内容仅是对紧急救助的技能进行一般性泛化讲解,却没有对实际操作至关重要的知识点如地理位置差异,技能训练如对现场环境和急救对象不同具体情况的临时应对等进行重点讲解和训练,使得学习课程的学生即使在理论知识和基础操作能力上合格,却没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和技能训练,无法有效应对一些临时性问题。

三、线上教学方式的探索为警务急救课程改革带来的契机

目前学界对现场急救课程的教学实际中引入线上教学方式开展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并将线上教学作为整体课程设计的一部分进行探讨,这些探讨对线上教学的一般性原则和一些特殊性手段均有所涉及。

(一)警务现场急救课程教学面临的状况

1.我国目前有现场急救能力的第一目击者的人口比率还很低

这一普遍性问题客观反映出,强化预备警员对现场急救知识的掌握是更为急迫的需求,原因在于警务部门人员相较于普通人,有更大可能成为“第一目击者”,提高他们的现场急救能力,既是办好案件的题中应有之义,同样也是设置警务现场急救课程的主要教学目的。

2.当前警务现场急救课程的指导思想

基于该课程的设计教学目的,课程的指导思想应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作指导,以建立科学的现场急救理念为切入点,以弘扬公德为先导,以培养能力为重心,突出非医学生的现场急救意识和能力的培养[4]。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围绕树立正确理念、提升课程目标、改善对相关课程的教学环境、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进一步创新课程特色内容进行。

3.当前警务现场急救课程的主流教学方式

一是采用多媒体方式开展线上教学,教学骨干通过线上平台进行教学(教学环境部分);二是提出线上重构教学,线上平台为包括课程考核和课后随访的成绩全流程考核提供支撑(教学方法部分);三是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创新特色部分);四是通过线上方式对教学效果进行评分(教学效果部分)。

4.当前学界对警务现场急救课程中与线上教学方式有关内容的分析

当前学界相关研究文章中,有关于线上教学方式的论述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散见于各类不同论文中的不同部分,且各篇论文都主要是将这些内容作为整体教学课程设计的一部分来探讨,线上教学方式仅是达到其课程设计目的的一种手段,所以都没有对线上教学方式本身的固有特点,及其对当前教学活动的影响进行深入探索,只是提示了一些可能性。

一是部分论文提到的实例,即教学骨干通过线上平台进行教学,以及一个学期有6000 多名学生参加学习。这一点充分体现了线上教学方式具有的传播效率高、门槛低,易于提高教学覆盖面的特点,对解决警务现场急救课程师资不足问题具有启发意义。

二是通过线上手段重构教学模式。重构教学模式将固定章节内容节分成数个知识点制作成微视频放在线上,以便于学生利用碎片时间灵活安排学习,每个知识点和每个章节有测试题,同时,线上和学习QQ 群师生提出问题,开展讨论,并记录在平台,进行学习过程测评。即核心在于应对信息化时代学习时间“碎片化”的趋势,将教学内容细分后分别制作成微视频,以“碎片化”教学对应“碎片化”学习,见缝插针地帮助学生吸收学习内容,同时线上平台为师生交流、教学互动乃至教学效果评估都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产生了一个新的视角,对今后的教学活动都将产生深远影响。

三是调动学生自主学习。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的手段,除了和线上重构教学一样将教学内容“碎片化”,便于学生自主利用小块时间学习外,还有部分引入互动式教学方法,增加教学过程的趣味性,同时线上平台为师生交流讨论提供了条件,也能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积极性。

四是通过线上方式对教学效果进行评分。通过线上平台进行教学评估,可以让教学具备实时互动的特性,有利于院校随时向学生开展评测,通过学生的评价和建议,了解教学效果并及时向教师反馈,灵活调整教学策略、教学内容等,强化教学效果。有文章介绍,引入线上教学方式的混合式教学,学生评教评分在90%以上,好评率在95%以上,显然,线上平台带来的实时评测、实时互动功能,一定程度上正在发展出一种极其灵活且随时能够调整的教学方式,对教学工作具有较为深刻的影响。

四、对运用线上教学方式解决警务现场急救课程教学领域部分问题的建议

(一)解决师资力量不足

1.从制作方式来看

通用内容事先制作,意味着教学院校可以集中最优秀的师资力量,配合投入的更多资源,选取教师教学优势内容,让每位教师因地制宜有针对地制作出精品课程板块,大大提高优秀师资的利用效率,更好地发挥优秀教师的作用。

2.从传播方式来看

院校通过通信网络,能够即时、大范围传输线上教学课程的模板内容,不仅能够将优质教学内容及时传递给本院学生,也可以同时把该内容推送至网络覆盖范围内的所有相关院校学生、在职民警以及其他有培训需求的相关人员。即通过引入线上教学模式,有利于在短时间内以较低成本覆盖范围更加广大的教学对象,同时满足教学和实战双需求。同时,平台的实时互动性,也能够大大提高院校教学的反应速度,可以及时接收院校学生、在职干警反馈,从教学、工作现实出发,迅速在教学内部板块更新调整课程内容。

3.从提高整体教学水平来看

一方面,优秀教师以预制作方式生产高质量通用内容模板供全体教师使用,提高了他们发挥作用的范围;另一方面,普通教师从讲解通用知识性内容的负担中解脱出来,也有利于他们从自身负责的教学对象的特点出发,有针对性地开展特定内容的讲解,同样提升了他们的教学活动质量。

综上所述,这种“预制化”教学方式,意味着院校能够将有限的师资力量、设施设备等人力物力集中起来,制作出品质较高的内容,而这些内容又能够大批量复制和大范围传播,从而解决因院校警务现场急救课程师资力量较少导致精品课程数量不足、对教学对象的覆盖率不高的矛盾,同时,其他教师也可以相当程度上免去讲授一般通用知识性内容的负担,提高教学针对性,进而让院校整体教学水平、教学效率得到大幅度提升。

(二)解决课程内容质量不高

警务现场急救课程质量不高,一方面表现为课程质量不高,教学工作中仅仅是对一些急救知识进行系统化讲解,缺乏对人体结构和常用急救器械的认知;另一方面表现为教学重点不明确,多数仅是对紧急救助的技能进行一般性泛化讲解,却没有对实际操作至关重要的知识点,如地理位置差异,技能训练如对现场环境、急救对象以及不同具体情况的临时应对等进行重点讲解和训练。

一是线上教学模式解决课程质量问题,仍然可以从通用内容的“预制化”入手。预先制作教学内容,意味着教学院校可以有更充裕的准备时间,调动更充分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甚至可以考虑以院校名义出面协调,引入外部人力、物力资源,以影视化的方式制作这些内容,从而生产出更加高质量的课程。

二是针对教学重点不明确的问题,在线上教学模式中通用内容事先制作的情况下,意味着教学院校可以在事先做好调研的基础上,在更新通用内容模板的同时,灵活调整教学重点,根据教学对象的特征和当下的教学要求,有针对性地生产教学内容。例如,在预制教学模板中将教学内容模块化,打破临床教学中按系统分类讲授模式。从现场突发场景的视角重构教学内容,把教学内容再划分成5 类27 个场景模块,学习其中之一就能直达相应现场,尽快进入角色。培养非医学背景的学生能随时随地在伤病突发现场正确判断病情,并能迅速、正确采取相应救护措施。

五、线上教学方式在警务急救课程改革中的拓展思路

20 世纪后半叶,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的极大发展促进了互联网出现,而互联网又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的相互交流方式,进而深刻改变了人类社会的组织结构方式,以至于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通信技术大发展被称为信息革命。线上教学,就是伴随着信息革命的发展而出现在教育领域的新生事物,它将网络平台的基因带入了传统的教学活动当中,为教育领域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力量和变数。对于教学工作而言,应用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是作为信息资源的网络,二是作为互动通读平台的网络。

(一)作为信息资源的网络

计算机网络发展到现在,以其廉价和高速的信息交换方式,促进了人们交流方式和学习方式出现重大变革,在某种程度上,极大地促进了人与人的交流,这也进一步推动了信息的形成,网络不再仅仅是信息的交换方式,更是信息的生产基地。基于这一认识,对警务急救课程的教学工作而言,运用网络信息资源,至少有以下两个层次的考虑。

一是直接运用网络上已经存在的成熟教学资源,即前文所述制作课件的预制部分(视频、图片等)时,教学主体可以通过网络开展合作、加强交流,直接运用同行制作好的预制课件,提高课件的质量,同时大大节省教学院校本身制作预制课件的精力和时间。

二是将网络上与教学相关的视频、图片、讲座等视听资料,作为制作教学内容的“原料”进行二次加工,相对前一个层次,这一层次对教学主体使用网络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能力较强的教师、院校而言,就如同将网络当作一座信息“矿山”,而将自身作为开发“矿山”的“矿工”,充分运用国内外网络上已有的视频、图片以及名师讲座录像等进行深度加工后,制作出的高质量教学资源就是用这座“矿山”里产出的“矿石”原料制作成的产品,这一方式,不仅有助于大大提高优秀师资的使用效率,同样有助于提高优秀教学产品的利用率,进而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二)作为互动平台的网络

网络本身的通讯工具属性,带有强大的互动性,这种互动性引入教学之后,在“教”与“学”这两大主体之间,至少可以形成“教与教”“教与学”“学与学”这三对互动关系。

一是“教与教”之间,通过联网通信,一方面国内院校的警务急救课程教师可以加强联系,甚至通过网络协调合作,共同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例如,通过网络平台,各大院校师生可以实时观摩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或者优秀教师网络平台开展指导授课等等;另一方面国内院校也可以与国外相关院校开展联系,随时跟踪本学科最新发展动态、了解最新案例,及时将相关内容融入自身课程当中。

二是“教与学”之间,在师生互动方面,线上教学模式的即时性、全面性略逊于线下的课堂教学,但胜在覆盖面够大,能够让更多学生参与进教学活动中来,通过网络与教师互动交流,教师亦能够在这种大范围的交流下,启发引导更多学生,让优秀的学生得到更多脱颖而出的机会。而即时性、全面性不足的短板,在线上线下混合的教学模式中,亦可以通过线下的在场教师提供即时辅导予以弥补。在更高的层次上,线上教学模式的便利性、灵活性,也有利于让一部分主动性强的学生有机会与本专业权威专家、优秀模范人物实现直接交流,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三是“学与学”之间,一部分优秀学生思维活跃,常有发散性想法,线上教学模式中,通过网络通讯,也能够加强这部分学生之间的交流,帮助他们跳脱常规思路束缚,产生创造性的灵感。同时,这种交流也有助于同一行业的学生之间建立人际关系,为工作之后建立同行联系、加强交流合作、提高行业效率提供先行铺垫。

(三)以移动互联网为基础的线上教学带来的拓展思路

值得注意的是,进入新世纪第二个十年以后,网络通信的主体从基于台式计算机的传统互联网渐渐转变为基于智能手机的移动互联网,通信技术又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由此带来的对线上教学模式的新的影响,也值得进行探讨。

一是移动互联网作为信息来源时,给线上教学模式带来的新可能。随着智能手机的发展,“人人都是摄像师”的时代来临,人们可以在生产生活中随时随地记录各式各样的新鲜事物,信息的生产,尤其是图片和视频内容的生产出现了巨大的增加,这显然极大拓宽了教学课程素材选择的范围,有利于提高生产出高质量课程的概率。

这里需要提出一个重要问题,之所以本文只说网络资源的极大丰富有利于提高生产出高质量课程的概率,是因为互联网生产的大量信息①关于互联网产生的信息数量,目前并没有专门的针对性研究,读者可参照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21 年2 月3 日发布的第47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部分内容,对我国互联网规模形成一个大致概念:截至2020 年12 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89 亿,较2020 年3 月增长8540 万;手机网民规模达9.86 亿,较2020 年3 月增长8885 万,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99.7%;2020 年1 至12 月,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消费达1656 亿GB;截至2020年12 月,我国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9.27 亿,较2020 年3 月增长 7633 万,占网民整体的93.7%。其中,短视频用户规模为8.73 亿,较2020 年3 月增长1 亿,占网民整体的88.3%。,对于内容生产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机遇在于,互联网的大量信息大大丰富了生产优质内容所需“原料”的数量;而挑战则在于,互联网时时刻刻都在飞速增长的海量信息,质量良莠不齐,要及时从中挑选出有用的那一部分,进而以此为“原料”生产出高质量的内容,是信息爆炸时代对所有内容生产者提出的共同挑战。从发展的眼光来看,技术进步带来的挑战只有通过进一步的技术进步来解决,近期出现的以ChatGPT②ChatGPT 是一个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聊天机器人,可以自动生成自然语言的响应,与用户进行语音或文字交互。它是由OpenAI 开发的一种语言模型,采用了GPT-3.5 的架构,具有强大的自然语言处理能力。ChatGPT 可以学习人类的语言表达方式,理解和生成复杂的自然语言,从而实现与用户进行高质量的对话。为代表的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就为解决这种挑战带来了希望。当然这是另外一个领域的课题。

二是移动互联网作为互动平台时,给线上教学模式带来的新可能。移动互联网最大的特性就是“移动”,每个人都可以通过随身携带的智能手机接入网络,与平台上的其他人实时互动,这为教学活动带来了极大的想象空间,比如教师可能会通过手机直播,向学生实时介绍相关案例的进展,用鲜活生动的实例讲解课程相关知识,而学生也可以在课程实习当中,通过手机实时得到教师的指导和协助等等。总之,普及到个人的智能手机,实际上实现了打破传统课堂空间,把无形的“课堂”无限拓展到每个学生身边的梦想,为教学活动带来了更多时间、空间、题材、方式上的可能。

综上所述,在网络通信技术不断发展迭代的大背景下,本文结合当前警务急救课程改革面临的一些问题,尝试探讨如何运用线上教学模式基于网络平台、移动互联而来的一些特有属性,对解决改革中的问题提供一些新的思路、拓展一些新的可能。在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仍然处于高速发展阶段的现在,相信这样的探讨对于院校教学活动的改革和发展,能够产生一些积极的意义。

猜你喜欢

警务教学方式院校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高中数学高效教学方式与方法优选例谈
高中化学教学方式探析
HIV感染的警务预防与处置
探索不同教学方式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警务实战训练教学中开设
警用直升机的作用及在我国警务实战中的应用
警务专用手机ZD-P1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