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信息科技教学

2023-03-03李照

中小学班主任 2023年4期
关键词:信息科技核心素养教学方法

李照

[摘要] 更新教育理念,优化课堂教学,提升学科核心素养是新课标提出的要求。本研究分析了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面临的问题,吸取原有教学中的精华,采用联系生活,唤醒学习思维;利用问题链,建立知识地图;设计大单元,实现过程评价的策略,以此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 核心素养;信息科技;教学方法

《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不仅将信息科技课程独立成为一门学科,还规定了课程总目标和学段目标。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信息科技课程建设还有很长的路需要探索。在课时有限、教学内容容量及课堂知识点密度增加的前提下,如何保证教学质量并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已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笔者从当下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出发,结合新课标教学理念,探索如何优化小学信息科技课的教学方法。

一、信息科技教学面临问题分析

不同学生的学习兴趣点不同。学什么?为什么要学?这是教师备课必须思考的关键问题,也是核心素养的落地支点。在课堂上,学生不理解为何做和如何做,单纯记忆和模仿教师的操作流程,很容易让课堂流于形式。有的教师在教学幻灯片版面制作时,创设了入场券门票的教学情境。教师精心设计了教学内容,可是学生感兴趣的点不在门票上,而在于入场之后可以玩什么项目上。虽然学生跟着教师的节奏也设计了入场券,掌握了技能,但他们不知道要进行这样的操作的原因,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学生学习周期长。学生一般不会主动理解新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他们很少把新学知识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形成相应的知识框架。当学新课时,学生之前所学知识也就难以被调用。如“让小车动起来”共分两课时,第一课时让学生把车搭建起来,第二课时让车和主控板连接,通过命令让其跑起来。然而第二节课堂上学生连接马达时左右不分,车体散架后不知所措,这意味着他们已经忘记了第一节课所学的知识。

教学评价有延后。在四十分钟内,学生学完基本知识和技能,操作练习完成后就下课了。在时间有节余的前提下,教师会带学生进行归纳总结。但学生的作业是否保质保量地完成,是否达到了学业要求,需要教师课下查阅后才能知晓。这就使学生无法知晓自己达到了什么水平,更无法去反思自己思考问题的方式。

分析以上现象,我们可以发现,当前的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导致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效果不尽如人意。新课标提出“倡导真实性学习,构建逻辑关联的课程结构,强化素养导向的多元评价”的课程理念,教师在教学时要将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采用切实可行的方法来实现信息科技课程改革的落地。

二、信息科技教学实施方法

立足于核心素养,重塑课堂教学,让学生的思维得到真正的发展。基于上述问题分析,笔者结合教学中积累的经验,将教学联系生活以激活经验。借助问题链以完善认知地图。基于单元式教学,通过学生结对评价和作品呈现方式进行反馈,以期更好地完成教学。

1.联系生活,唤醒学习思维

恰当地调用情绪,有助于增进大脑的学习机制。学习的兴趣和动机直接关系到学习的方法和成效,找到学生的兴趣点,让学生从心理上愿意学和喜欢学是课程教学的必要条件。随着技术的发展和信息科技自身的工具性特点,信息技术已渗入生活的每个角落,这就启发我们在教学中要多涉及学生感兴趣的、有内在学习需求的、生活中能用到的知识。

在苏科版三年级信息技术教材美图秀秀模块“美化图形”一课中,教师呈现了几组未调整和已调整效果的师生校园生活精彩瞬间图片,有的还配上了简洁、幽默的文字,学生欣赏后纷纷询问这些都是如何做的,凡是看过或试过编辑图片的学生,这时会主动联系生活经验,思考并说出想法,当学生纷纷跃跃欲试的时候,课堂情绪就被调动起来了。学生通过直接和间接经验对学习内容产生了联结,学习动力得到增强,经过长时间潜移默化的影响,将课堂所学与生活中的实践联系起来,信息加工意识也得到了提升。

2.利用问题链,建立知识地图

依据加涅的信息加工理论,学习结果是对知识的表征。奥苏伯尔指出,新知识内容与已有的知识固着点相联结,可促进有效学习。那么如何建立清晰的知识地图,以便让学生在遇到不同情景时都能有效提取信息?筆者尝试在教学中使用问题链式教学。问题链是将教学中的知识点按照学生学习需要呈现给学生的一系列问题,学生学完之后,能够借助问题链将知识串联起来,从而形成知识地图。在上课之前,教师应先梳理所学内容的知识点及与前后知识的关联性,根据情境需要,设计问题链。

以五年级教材“赛车游戏”一课为例,教师结合当下比较前沿的技术“无人驾驶”来创设情境,并设计了如下问题链:

学生先利用之前所学知识独立完成了直道无人驾驶的程序,接着根据线路图明确汽车在直道和弯道无人驾驶的区别,根据生活经验意识到传感器的作用,再加入模拟传感器的判断程序来实现无人驾驶转弯。这个重难点的突破,需要学生学习新知识以扩充自己的知识体系。所以,我们要让学生原有的知识更科学、更丰富,帮助他们创造更多的知识地图,供其后期解决问题时调用。如果学生的知识地图丰富了,在识别不同情境时反应速度就会更快,抽象思维也能得到提升。

3.设计大单元,实现过程评价

课后练习、阶段性测试都是知识输出的过程。大部分家长不支持学生在家使用电脑进行练习,那么练习和评价需要集中在课堂上完成。首先,可将学习转换成单元式或主题式教学,通过作品输出来衡量知识的掌握情况。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半成品支架,减少前期知识对本次学习造成的认知负担。让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练习后,既能掌握知识,又能输出一件完整作品。其次,互为“小老师”。这指的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两人结对成为师生。互相评价、互相指导、互相促进,保障每节课的学习进度和效果。

在四年级教材“WPS文字模块”一课中,笔者设计了“编辑我的语文书”单元式教学,让学生观察与归纳语文课本的版面特点,做编辑小能手,为自己喜爱的小练笔进行版式设计。学生在编辑标题和正文、插入图片、插入生字表格、美化版面的过程中,一步步靠近学习目标。在每一节课中都可让学生两两结对,一方面,能评价对方是否达到学习要求;另一方面,如果对方不能完成,可帮助对方进行学习,互帮互助。学生在完成学习后,依据任务作品的评价量表,对达成的结果进行打分。在此过程中,学生不断感受到知识创造的乐趣,自我效能感得到加强,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也会显著提升。

李 照   江苏省南京市金陵汇文学校小学部。

猜你喜欢

信息科技核心素养教学方法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智慧旅游景区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关于新时期博物馆的陈列思考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