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尼斯油气工业的发展历程
2023-03-02刘亚萍
刘亚萍
(西北大学 中东研究所,陕西 西安 710069)
0 引 言
突尼斯位于非洲大陆最北端,国土面积为162 155平方公里,北部和东部与地中海相连,拥有长达1 300公里的海岸线,隔突尼斯海峡与意大利的西西里岛相望,东南与利比亚为邻,西与阿尔及利亚接壤。就地理位置而言,突尼斯扼地中海东西航运的要冲,这条航线是向西欧、美国输送中东石油的重要通道。突尼斯自然资源相对匮乏,矿产资源主要以磷酸盐、石油、天然气为主,农业产品以橄榄油最为著名,是世界上最大的橄榄油产地和出口国之一。
突尼斯的油田主要包括博尔马油田、阿斯塔特油田和西迪基拉尼油田等,其中博尔马油田和阿斯塔特油田的产量占该国石油产量的85%;天然气田主要包括米斯卡尔气田、哈德鲁巴气田、巴克勒气田、塔尔发气田等。突尼斯境内从事油气业务的外国公司包括意大利埃尼公司以及其下属的阿吉普国家石油公司、皇家壳牌集团,英国天然气公司、萨米丹石油公司、马拉松石油公司、科威特外国石油勘探公司、道达尔石油、秘鲁国家石油公司等,其本国最活跃的公司是突尼斯国家石油公司。
相较于邻国阿尔及利亚和利比亚,突尼斯的石油资源虽并不丰富,却也曾是石油出口大国。但由于原油储量少、国内消费需求逐渐增大以及精炼设施技术不足等因素,突尼斯的石油生产在20世纪90年代后进入减缓期,到21世纪已成为石油净进口国。基于此,天然气和新能源在突尼斯能源结构组成中越来越重要,前景更为广阔。为缓解石油供应紧张的局面,突尼斯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大规模开采天然气,天然气产量占油气总产量的比重迅速上升,到2004年底已达47.7%。[1]近十年,突尼斯为缓解国内油气能源紧张问题,加快向太阳能、风能等绿色新能源转型。
1 突尼斯油气工业的发展阶段
1.1 突尼斯油气资源生产的拓荒阶段(1894年到1947年)
突尼斯石油工业的拓荒阶段始于1894年,这一阶段分为两个时期:一是1894年到1930年期间未成系统的开采时期,二是从1931年到1947年期间有组织的开采时期。然而,突尼斯石油勘探活动在这两个时期均未取得积极成果。
1894年,突尼斯颁布了第一个石油勘探许可证,标志着其石油开采活动的开始。这一阶段主要进行了零星的勘探活动,包括在该国北部进行地质测绘和钻探一些浅井。其中最重要的活动是1926年在卡本半岛地区的Abdel Rahmane背斜顶部钻井,但在钻至距地表几米深度时勘探活动被停止,而该井在23年后被证实含有天然气。
不同于第一时期,第二个时期是由法国和突尼斯当局共同主导推进的开采活动。这一时期,法国石油公司、突尼斯地质局和突尼斯石油研究联合会进行了一系列的勘探活动,主要在迈杰尔达地区、阿特拉斯省和东部的Mio-Pliocene盆地,但仍然没有发现油气资源。
1.2 突尼斯油气工业的起步阶段(1948年到1963年)
突尼斯石油工业的起步始于1949年,并一直持续到1963年。在此期间,突尼斯进一步加强了石油勘探工作,尤其是加大了在撒哈拉沙漠的勘探力度。这一阶段的石油勘探、开采工作主要由突尼斯石油研究联合会、突尼斯石油公司、北非石油开采公司在政府授权的基础上进行。突尼斯政府于1948年12月13日和1953年1月1日分别出台法令对矿产资源的勘探和开采进行了新的规定。根据这些规定,外国公司在获得勘探许可证、开采许可证和特许权后可以在突尼斯境内开展相关活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勘探许可证由突尼斯部长会议和突尼斯石油研究联合会颁发,后者于1931年成立,成为突尼斯石油勘探活动的主要机构。二战后,突尼斯石油研究联合会更名为突尼斯石油勘探开采公司,并于1949年底成为突尼斯石油勘探的官方机构。同年,法国突尼斯石油公司成立,并获得了在突尼斯南部萨勒赫、凯鲁万低地和东部阿特拉斯省中部的勘探许可。这一阶段,突尼斯油气资源勘探开采工作的另一主体是北非石油开采公司。1949年,该公司获得了包括斯法克斯、西迪布兹德、马科纳西、加夫萨、吉尔巴岛和克肯纳群岛在内的勘探许可。1952年,北非石油开采公司扩大了勘探范围,开始勘探突尼斯东北部塔莱、卡夫、泰布尔苏克区、赫迪尔、努米迪亚、泰利安地区的油气资源。
相较于拓荒阶段,突尼斯的石油勘探工作在起步阶段取得了些许成果,发现了油气痕迹。1953年,突尼斯石油勘探开采公司在费贾德盐沼发现了少量天然气,还在the Bahloul-l号井和Sahloul-2号井中发现了原油存在的迹象。1958年,达哈尔地区的Sahrar-l号井中发现了原油痕迹。1962年,突尼斯的Makrerouga-l号井也发现了原油浸渍。虽然这一时期突尼斯勘探的油井大部分是干井,但也开启了油气工业的起步阶段。
1.3 突尼斯油气工业的快速发展阶段(1964年到1993年)
1964到1993这30年是突尼斯油气工业快速发展的阶段,尤其是70、80年代。邻国阿尔及利亚发现石油后,突尼斯政府颁发了大量勘探许可证,在陆上和海上进行密集勘探研究,并增加了在油气工业领域的参与程度。1964年,意大利石油公司在靠近阿尔及利亚边境的南部地区勘探出突尼斯的第一个油田——博尔马油田。该油田在两年后开始产油,起初年产量约为60万吨。博尔马油田的发现开启了突尼斯石油工业快速发展的阶段,也开始了突尼斯石油从自给自足到生产过剩的阶段。
在石油商业价值的刺激下,外国石油公司在突尼斯政府给予的开采特许权保证下,将撒哈拉地区的大片土地变为了石油勘探和生产基地。1972年4月,政府授权了14家石油公司共19个石油开采许可证,以及5个突尼斯油气田的开采权。[2]22突尼斯石油勘探开发公司在1966年和1967年分别发现了杜拉卜和中西部卡塞林的两个油田,1971年又发现了位于斯法克斯西北部的西迪伊塔伊姆油田。该油田在1977年达到日产量峰值8 000桶,但在1984年下降到不足2 500桶。1971年,突尼斯石油勘探开采公司在斯法克斯东南地区、加贝斯湾近海处又发现了阿斯塔特油田。该油田于1973年开始产油,到1980年达到年产量峰值,约为4万桶的原油和凝析油。[3]随着境内油田的进一步开采,突尼斯原油产量在80年代中期达到峰值,年产油量在590万吨上下浮动。[4]1042这一阶段,突尼斯石油出口额持续稳步增长,石油成为主要的出口商品。
1956年突尼斯独立后,政府积极参与石油生产领域。首先,突尼斯政府与各石油开采公司达成协议,拥有原油开采许可地区一半的权益或选择持有50%股份,这也就保证了政府的石油收益。其次,为了提炼原油以满足全国市场对石油产品的需求,突尼斯政府与意大利埃尼集团于1961年达成协议,成立了突尼斯炼油工业公司,并于1963年投入生产。1975年,突尼斯政府回购石油公司中的外资股份,其中突尼斯炼油工业公司成为国有炼油公司。最后,突尼斯政府于1972年成立突尼斯国家石油公司,隶属突尼斯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和生产部。该公司主要负责石油勘探和生产的监测、原油和石油的进出口,以及对石油工业各部门管理人员的培训等。这一阶段,突尼斯政府在支持外国石油公司进入本国油气工业发展的同时,也不断强化政府在该领域的主导作用,在油气工业的部分领域推进国有化进程。
石油工业的繁荣推动了突尼斯经济的发展。一方面,政府通过出口原油赚取了大量外汇收入,尤其是在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引发的石油危机期间。1977年,突尼斯石油贸易的收入占政府年收入的六分之一,1982年达到4.4亿美元,对国家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2%。[5]25相较于国内石油消费的收益,突尼斯原油因为质量较高在国际原油市场上价格更高。在70、80年代,突尼斯政府为了获得石油差价,将本国原油大量出口,国内消费则以进口便宜的阿拉伯轻质原油代替。另一方面,突尼斯油气工业的发展也刺激了国内石油的消费能力,带动国内经济增长。相较于缓慢的油气勘探活动,其国内石油和天然气消费量自1970年以来迅速增长,70年代的年均增长率为11%。值得注意的是,消费量的快速增长也受到了国内定价政策的刺激。从1964到1981年,除汽油外,突尼斯的国内定价政策一直将石油和天然气的价格保持在低于国际价格的水平,价格几乎没有上涨。1981年,突尼斯政府连续提高油价,除燃料油和煤油外,成品油价格逐渐接近国际油价。此外,突尼斯油气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而且中东阿拉伯产油国人口短缺,需要大量劳动力来从事相关产业,大量突尼斯人开始前往这些国家就业。到70年代末,有大约100万人在国外工作,他们寄回国内的汇款占突尼斯国内生产总值的四分之一。
1.4 突尼斯油气工业发展的减缓阶段(1993年至今)
突尼斯原油产量在1992年达到峰值后,开始进入产量增长减缓阶段。1993年,突尼斯从原油净出口国转变为原油净进口国。次年,首次出现能源赤字。事实上,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虽然仍继续开发新的油田,但是由于国内油气能源产量下降、消费需求持续增加和精炼设施的不足,突尼斯石油部门一直在试图改善能源供求不平衡问题。
进入21世纪,突尼斯继续勘探新的油田,以增加石油和天然气产量。2002年成功钻采海上巴拉卡东南1号井、Adaml号油井、海上Hasdrubal西南1号井,2006年发现Nawara油田,该油田可采储量为12.25亿立方米石油和102.25亿立方米天然气。2011年,Sidi Dhaher-l井探明可采天然气储量为1 750亿立方英尺,石油储量为4 400万桶,在该油井更深的Douleb和Bireno储层也发现了原油和天然气显示。此外,Oudna油田、Adaml油田和Didon油田在这一阶段也开始投产,但油气产量依然难以满足国内的消费需求。为加大油气勘探开发力度,突尼斯于2003年颁布新的采矿法,该法制定了一系列的税收优惠政策以吸引外资参与,包括免征前5年的福利税和对在突尼斯实施的业务免征附加价值税等。[6]尽管突尼斯有新的油田可供开采,但原油产量总体呈下降趋势,难以满足国内石油的消费需求。从1971年到2004年间,突尼斯的能源消耗增长了326%,而同期的能源产量仅增长了38%。[7]1522006年,突尼斯石油日产量下降到平均6.9万桶,仅略高于1992年11.4万桶峰值的一半。根据BP能源统计数据,自2010年到2020年,突尼斯石油日产量大幅下降,从8.3万桶减少到4.2万桶,在非洲地区排名12,年均增长量为-16.2%。[8]18
为了弥补能源消费的缺口,突尼斯加快开采天然气和建设国家天然气管网,使天然气产量占油气总产量的比重迅速上升,同时还鼓励外国能源公司在天然气领域加大投资。20世纪90年代中期,英国能源公司获得天然气储量约为1.5万亿立方英尺的Al-Miskar油田的所有权后,不仅加快了突尼斯天然气产量的增长速度,而且释放了国内天然气的消费潜力。2014年,天然气占一次能源总消耗量的53%。2009年突尼斯有53万户居民用上了天然气,而1987年时仅有4万户居民能够使用天然气。[9]目前,除本国生产的天然气外,突尼斯不仅直接进口阿尔及利亚的天然气,还从阿尔及利亚与意大利的天然气过境管道获取5.25%的天然气作为输送费用。除了提高天然气产量以弥补石油产量不足的缺口,突尼斯还致力于推进能源结构的转型,而这也成为突尼斯能源发展战略的重点。
2 突尼斯能源转型的提出与发展
突尼斯开启能源转型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以油气为主导的一次能源的可开采量逐年减少。二是由经济和社会发展引起的能源需求,特别是电力需求的急剧增加。自2000年以来,突尼斯油气能源需求增速加快。2013年,突尼斯生产的石油和天然气能满足国内市场76%的需求,石油缺口为200万吨,到2014年就只能满足60%的国内市场,石油缺口增至300万吨。[10]三是突尼斯位于地中海南部,有着良好的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质能发展潜力,其中北部地区风能潜力总容量约为8吉瓦,平均日照时间可达10小时。然而,突尼斯尚未能充分利用良好的自然条件,能源消费结构也不合理,严重依赖一次能源。2004年,突尼斯的一次能源消费量为850万桶油当量,其中石油占48.7%,天然气占37.6%,可再生能源(水力发电、风能和太阳能水加热)仅占0.6%。[7]152在突尼斯这样一个能源消费需求不断增长的国家,为了应对能源的供求差额,在继续勘探、开采新油田的同时,通过推进能源的转型,尤其是发展新能源产业改善能源结构单一状况、实现能源结构多样化才是解决国家能源赤字的长期性战略。
基于对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关切,突尼斯于2000年设立了国家能源效率和可再生能源委员会,旨在制定使能源消费合理化和开发可再生能源的发展计划。该计划包括发展太阳能和风能发电,实现基于光伏发电的农村电气化和抽水领域开发,以及为家庭和私营企业使用可再生能源发电提供资助。为更好地统筹可再生能源发展战略,突尼斯于2004年颁布新的能源管理法(第2004-72号)来更新监管和制度框架,并于2009年2月9日进行修订。此外,又依据2005年颁布的第2005-82号法律建立了一个能源管理系统,旨在实现能源消费合理化,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和开发可替代能源。在新能源项目建设中,2009年12月,突尼斯政府制定了《2010年至2016年太阳能发展规划》,计划启动涵盖40个项目的太阳能项目(TSP)。该计划旨在到2016年为突尼斯提供约1 000MW的可再生能源生产能力,到2030年则达到3 800MW。2020年,突尼斯政府计划在南部建设4.5吉瓦太阳能发电站项目。2023年1月,突尼斯能源部公布了2023—2025年可再生能源招标计划,启动了1GW太阳能发电招标,预计耗资16亿美元建设8座太阳能光伏电站项目,累计装机容量约为1.4GW,以进一步提高国内太阳能的利用率。
然而,为了实现这些目标,突尼斯也面临转型带来的政治、社会和经济挑战,包括如何引进和充分利用外国资本及技术、实现地方能源政策的一体化、改善能源治理和监管框架、简化税收和行政程序等。但总体来看,在突尼斯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背景下,能源管理被视为国家优先事项是推进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与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环境保护密切相关,是具有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前瞻性的战略。突尼斯的这场能源转型不仅是国家和工业部门的转型,更是企业和民众的转型,需要加强企业和民众在能源转型中的参与度。
3 突尼斯油气工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及其前景
21世纪以来,突尼斯油气工业的发展进入平缓期,尽管石油和天然气依然占据国内能源消费的大部分份额,但其面临着多重挑战。首先,油气储量下降,截至2016年,突尼斯已探明石油储量为4.25亿桶,排名世界第49位,是其当年消费量的12倍。这意味着如果没有进口(按2016年的消费水平且不包括未探明储量),突尼斯将只剩下大约12年的石油储量。[11]2020年,突尼斯原油生产增长量已成负值。有限的油气资源和不断扩大的消费需求意味着油气供需缺口扩大,也代表着突尼斯的能源转型已成必然趋势。为了提高油气能源的利用率进而延长使用年限和开采条件复杂的油气田,突尼斯能源部门和石油公司需要更新陈旧设施、改善油气开采技术、放宽油气协议条件以吸引外国石油公司的投资。
其次,环境问题也是影响突尼斯油气工业发展的一个因素。突尼斯的目标是在2030年将该国的碳强度相对于2010年降低41%,这需要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作为中东和北非地区高增长的经济体之一,突尼斯缺乏足够的能源供应来满足其日益增长的需求,因此需要积极开发可再生能源以平衡经济发展、能源利用与环境的问题。近年来,突尼斯政府高度重视能源结构转型,大力开发清洁能源。2022年,突尼斯工业、能源和矿产部制定了到2030年生产3 800兆瓦太阳能的国家战略,该计划将使2030年一次能源消耗减少30%,可再生能源生产电力占总电力的30%,以此实现减碳目标。
最后,在突尼斯近十几年的能源发展进程中,国内社会的稳定状况也影响着油气工业的发展环境。自2011年“阿拉伯之春”爆发以来,突尼斯政府一直在致力于维护南部和中部省份的社会稳定。在这些省份,有组织的群众抗议活动频繁,抗议者将目标对准了能源产出,指责政府窃取他们的自然资源却没有给予补偿,要求公平分享该地区的石油和天然气收入。此外,抗议者怀疑石油和天然气公司受到政府偏袒隐藏了资源的真实价值,希望对现有的石油和天然气开采合同进行审查。抗议活动严重影响了油气工业的生产。2016年9月,英国石油工程公司Petrofac因突尼斯南部克肯纳群岛上发生的抗议活动停止了其在突尼斯的天然气生产。2017年3月,突尼斯南部和中部数百名抗议者占领了南部卡穆尔的石油和天然气设施,在政府和塔陶因省的私营石油和天然气公司接受了抗议者的大部分要求并达成“Kamur协议”后,抗议活动才得以结束。这场抗议活动导致部分油田被迫关闭,相关油气生产公司停产。加拿大Serinus Energy公司表示,由于劳工和社会动荡原因,该公司位于突尼斯南部吉比利省的Chouech Essaida油田在抗议期间一直处于关闭状态。在抗议活动集中的南部塔陶因省,奥地利OMV公司遣散了约700名员工。2020年,在“阿拉伯之春”革命9周年纪念期间,突尼斯总工会在Nawara油田附近发起静坐示威抗议活动,要求切实落实2017年达成的“Kamur协议”,确保当地石油生产收益用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就业机会。自2008年加夫萨发生针对磷酸盐产业的严重骚乱以来,突尼斯的能源生产基地经历了数十次静坐、抗议和罢工活动,这无疑给能源公司的生产和投资营造了不稳定的环境,也是主要石油公司撤出突尼斯油气资源生产领域的因素之一。
4 我国与突尼斯油气工业的合作
我国在突尼斯能源业务的开展始于2002年中石油下属的长城钻井公司进入突尼斯石油钻井工程承包市场。2004年,中油国际收购了科威特海外石油公司突尼斯分公司在突尼斯50%的资产权益,这一协议开启了中突科三方在突尼斯石油领域的合作。20年来,中国石油公司在突尼斯的油气合作已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2006年,中国中化集团公司与伦丁石油公司共同开发的突尼斯Oudna油田成功投产。虽然突尼斯油气资源储量减少,可供开采的余量有限,但中油国际(突尼斯)公司依然积极争取获得有价值的勘探区块,发现新的油田,中突两国在油气资源领域依然存在一定的合作前景。
近年来,在突尼斯为实现能源自主和可持续发展积极推进能源结构转型的战略背景下,可再生能源成为中突两国目前的合作重点,而且受到突尼斯政府的欢迎和支持。2009年,中国国家能源局与突尼斯工业、能源和矿产部签署了加强新能源合作的谅解备忘录。2022年8月,中国能建天津电建与西北院联合中标突尼斯凯鲁万100MW光伏电站项目,旨在为当地工农业生产及民众生活用电提供充足的清洁、绿色可再生能源,助推突尼斯能源结构多样化,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增添动力。同年9月,中国电建海投公司与突尼斯GFR公司签署了200MW光伏项目投资合作协议。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突两国的能源合作,尤其是绿色能源合作前景广阔。
5 结 语
从传统意义而言,突尼斯并不在世界原油生产大国之列,却在20世纪后30年成为原油出口大国,创造了大量的油气收益,为国家的经济建设提供资金支持。21世纪以来,由于突尼斯油气能源的产量下降,以及因经济发展强劲、人口增长和燃油经济性等客观因素导致油气消费量的持续增加,突尼斯生产的油气能源已不足以满足其国内消费需求,呈现供不应求的负油状况,已变成原油的净进口国。面对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突尼斯需要考量在能源短缺的情况下如何有效供应维持经济增长所需的能源。为此,突尼斯选择发展新型能源,大力投资太阳能、风能产业,以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从目前发展状况和市场需求来看,其国内新能源发展的前景广阔。突尼斯能源的发展历程在中东、北非石油国家中具有共性,即从单一转变为多样化的能源结构,这不仅需要国家层面的战略规划,也需要整个社会的积极回应和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