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地方音乐的传承研究
——以扬州清曲为例
2023-03-02许晨
许 晨
扬州清曲是以坐唱为主, 该类说唱艺术的传授方式大都是口传心授。 其唱腔悠长、 细腻, 歌曲柔情, 表演优美、有节奏, 完全演唱出了扬州地方的“江南美”, 蕴含着扬州地方的音乐文化特点。 通过学习非遗的清曲艺术, 学生能够体验到本地音乐文化、 家乡的人文精神以及艺术魅力,能够唤醒学生内心对于家乡扬州的热情与自豪感。 在理解家乡扬州清曲艺术的价值后, 增强其民族认同感的同时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 弘扬多元文化的价值观, 达到传承的作用。
一、 扬州清曲的文化价值与艺术价值
(一) 清曲的文化价值
扬州清曲从明清时期流传至今, 包含着扬州地区深厚的文化内涵。 清曲演唱一般使用扬州地区的方言, 其内容的创编灵感来自于扬州地方以及扬州老百姓的特征, 比如扬州独有的特色街道以及建筑、 扬州群众丰富多彩的日常。所以, 清曲表现出扬州人民从古至今的独特文化魅力, 具有时代特性以及丰富的历史文化意义。 清曲是一种民间艺术, 通过对扬州清曲的音乐和曲词及其内在意义的研究, 可以打开一扇通向历史的窗户, 窥见明清城市市民的内心世界、 思想倾向和审美旨趣。 要想了解扬州人的 “群体思维”, 可以从扬州清曲中找到答案。 所以, 扬州中小学音乐教育引荐本地清曲, 不仅可以使学生产生对扬州文化底蕴的兴趣, 也可以认识到扬州群众以及社会的变化。
扬州清曲还是长江流域文化交流的见证, 它见证过长江流域一代传统音乐文化之间的交流以及碰撞。 最初, 扬州清曲借鉴并融合了明清时期的本地或者外地的民间音乐,还吸收了说唱音乐等独特的音乐艺术。 扬州清曲甚至还与江苏昆曲有过交集, 在清代, 昆曲曾在扬州兴盛过一个阶段, 在当时成为苏州昆曲的第二家乡。 随后, 扬州清曲经过方言以及扬州方言等多因素的沉淀, 清曲的热潮渐渐高于昆曲, 清曲秀丽、 动听, 《鲜花调》 和《八段景》 在各地都有所影响。
(二) 清曲的艺术价值
清曲演绎既要有南方的秀美, 也要有才气、 文气、 绅士派, 还要有北方的雄壮气派, 所以对完美的外形挑选也需要重视, 更重要的是嗓音、 耳音(识别标准音的耳朵)。清曲讲究口齿, 注重吐字, 是一种口头文学, 要求表演者德艺双馨。 扬州清曲乐谱记录在20 世纪五六十年代就有清晰的呈现, 比如在1954 年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扬剧曲调介绍》, 此出版社在1957 年又出版《扬州清曲选》。 其能发现清曲曲牌具有个性且数量繁多, 在20 世纪60 年代、 20世纪90 年代、 21 世纪初这三个阶段, 大致收集的清曲曲牌就有873 支。
清曲以唱为主, 词多为扬州本地方言, 表演特征自然、朴实, 人物刻画得惟妙惟肖。 扬州清曲的伴奏乐器有很多种类, 如琵琶、 二胡、 笛子、 瓦碟等。 一般比较特别的伴奏方式是用敲瓦碟或者碰杯来控制节奏, 其音乐特点悦耳、明快。 扬剧的形成也与扬州清曲息息相关, 是在清曲的基础上吸收并创新发展而来的。 扬剧是一种综合艺术很强的音乐表演艺术, 讲究的是人物表演, 多种表演手段相互融合, 刻画了很多特色人物的形象, 描绘出有声有色的故事内容。 但是清曲与之截然不同, 它不如其他曲艺那么轰轰烈烈, 它儒雅且干脆、 细腻且悠长。 清曲不会刻意修饰表演, 只是依靠音乐与唱腔来表现扬州音乐的魅力, 风格简朴、 素雅。
二、 基于扬州清曲的田野调查与思考
(一) 田野调查之清曲表演——芍药园子
笔者通过在扬州本地的田野调查, 查知清曲以演出形式的场所就有6 个, 如下: 扬州运河大剧院(曲艺厅), 具体地址为邗江区国展路108 号; 冬荣园小剧场, 具体地址为广陵区东关街98 号; 仁丰里古城小剧场, 具体地址为仁丰里32、 34 号; 芍药园子曲艺小剧场, 具体地址为广陵区东关街357 号; 馥园千秋粉黛小剧场, 具体地址为广陵区东关街243 号; 小匣子儿童剧场, 具体地址为邗江区蒋王路88号。 笔者拜访了其中一个清曲演出场所: 芍药园子曲艺小剧场。 其中, 有一位是2018 年扬州市广陵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扬州清曲区级传承人戴思源老师。 戴老师小时候先学习的是地方戏曲扬剧, 后来又学习了琵琶, 但是觉得天生的好嗓子不应该浪费, 就又学习了弹唱, 因为扬州清曲是边弹边唱, 所以便以学习演唱清曲为主。 戴老师现在也是扬州清曲的区级传承人, 其因从小时候就开始学习戏曲, 当时有戏曲老师、 琵琶老师也有清曲老师, 三个老师所教授的东西是不同的, 后来大概在12 岁的时候, 戴老师的戏曲老师把其介绍给了扬州清曲的省级传承人厉智娟老师, 厉老师一手把戴老师带到了现在。 由此看来, 学习传统戏曲,一般从小需要耳濡目染, 在有条件的基础上, 跟随恩师学习知识, 通过点滴积累, 便能达到素质与技艺的统一。
扬州清曲更多是一个人坐唱的形式, 不像苏州弹词会有男女搭配演出的形式。 但是戴老师解释道坐唱只是一种形式, 他们正常还有乐队形式, 会有二胡、 扬琴、 琵琶、清曲里专有的瓦碟这些东西, 这些都是伴奏, 但演唱清曲曲的演员是需要边弹奏琵琶的。 所以, 乐队形式也是一些现代艺人为跟进时代而引用的创新形式。 戴老师以及其团队的其他扬州清曲传承人也会被文化馆组织下社区、 进小学。 盐城淮剧所作出的创新——淮剧翻唱, 是用淮剧的语言体系去演唱流行歌曲, 作出创新性创编。 戴老师及其团队也在思考使清曲与流行音乐融合, 比如清曲里有一个曲牌叫做《知心客》, 园主与他们商量帮助他们写词, 他们可以用扬州话把这首清曲唱出来, 这些民间艺人意识到, 传统音乐艺术不进行创新就会跟不上时代的发展。
(二) 田野调查之清曲传承——扬州曲艺研究所
扬州曲艺的渊源, 可追溯至两千年前。 仅扬州评话有文字记载的可考历史, 就有四百余年。 扬州曲艺的曲种主要有清曲、 评话和弹词等。 从明末的柳敬亭到现代的王少堂, 可谓是人才辈出、 流派纷呈。 在原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 著名扬州评话表演艺术大师王少堂的倡议下, 1960年经扬州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了扬州市曲艺团, 于2011 年4 月更名为扬州市曲艺研究所。 笔者参观扬州曲艺研究所,并采访了包伟老师。 包老师是国家一级演员, 现任扬州曲艺研究所副所长、 扬州弹词江苏省“非遗” 传承人。 2010年、 2012 年先后两次荣获中国曲艺牡丹奖。 2003 年在央视《曲苑杂坛》 栏目中全年播出扬州弹词《双珠凤》 50 集。包老师介绍了扬州曲艺研究所研究的内容和任务、 专业人员的培养、 清曲的推广。 其一, 扬州曲艺研究所属于差额拨款的国家事业单位, 直属于宣传部、 扬州市文旅局等。其要求演出场次, 每年需要演出上千场, 还有创作、 改变歌曲的任务。 研究所有三项国家非遗: 扬州评话、 扬州弹词、 扬州清曲。 这三种是其研究所最主要的展演, 其中扬州评话与扬州弹词是主要的展演对象。 扬州清曲最主要的是保护、 传承, 由广陵文化局承办。 扬州曲艺研究所主要是保留以前所里清曲艺人流传下来的清曲瑰宝。 其二, 培养人员要求多方面的素养都要高。 培养条件有四个, 一是天分, 二是勤奋, 三是悟性以及文化修养, 四是节奏。 扬州曲艺研究所与艺术学校联合起来, 培养人员经过三年学习并参加考试后再正式上岗。 其三, 改革开放时期, 扬州曲艺研究所的传承活动都在景区进行展演。 经过社会的发展, 通过文化局与旅游局的合并, 曲艺表演就有了很大的平台, 其经常作为班底参加政府品牌式的活动, 或者参加很多大大小小的活动, 如“扬马” “烟花三月” 等。 现在真正的传承都是一对一进行传承, 会邀请已经退役的清曲艺人。 如果有师生互相看中的, 也会像传统一般拜师学艺。此外, 研究所还会有书目的传承, 整理资料在社会进行发布, 帮助社会上的清曲艺人进行学习。
(三) 基于清曲现状的思考
清曲艺人经常展演展播、 进校园、 进社区。 每年有固定的演出、 讲堂, 各个学校也会轮流请专家级教师进课堂。常态化的传承也是存在的, 比如汶河小学的兴趣班, 包括清曲、 评话、 弹词等。 夷陵小学的每个星期都邀请曲艺研究所的曲艺艺人去授课, 他们高度重视传统音乐、 本土音乐, 并在自己的领域上创新曲目、 参加比赛。 而民间艺人也会关注时代的进步并进行清曲创新。 其一, 清曲本为坐唱形式为主, 现增加了乐队形式; 其二, 为了让现代人更了解扬州清曲, 表演者会将清曲与流行音乐相结合, 达到清曲知名度的提高; 其三, 清曲艺人也会被邀请进校园展演, 使学生真切地感受扬州艺术。
总而言之, 清曲是扬州瑰宝, 扬州本土确实也在保护并传承。 清曲艺人应该打造好的作品, 通过媒体传播, 让更多人喜欢、 学唱。 而在中小学教育中, 清曲艺术本就是耳濡目染的渗透素质以及文化教育的艺术, 更应该着重规划, 促进学生多方面的发展, 引导学生学习传统音乐并传承。
三、 扬州清曲教学的问题与构想
(一) 关于清曲教学的问题
其一, 中小学清曲教材稀缺。 目前, 市面上没有一本完整按照中小学成长阶段学习清曲的书籍。 清曲学习大都是民间艺人口传心授, 以流传下来的谱子为主, 自行选择学习。 在中小学教育中学习清曲的模式多为走马观花似的学习, 并不是有针对性的、 有效果的学习。
其二, 中小学清曲教学没有具体的授课规划, 如授课的教师、 授课的目标、 授课的具体内容与进度等。 笔者采访过现任扬州曲艺研究所副所长, 他们团主要是“评话”和“弹词”, 兼做“清曲”, 也就是说主要是保护前辈留下来的“清曲” 这一瑰宝, 有一些清曲教学。 但是这方面的人才并没有流进中小学学校中, 学校中的是专业的音乐老师, 不是清曲的专业老师, 所以应该制定关于中小学清曲教学的具体规划。
(二) 关于清曲教学的构想
关于清曲教学, 可以请教相应的清曲民间传承人, 可以是学校的老师向扬州清曲艺人请教并学习, 学习演唱清曲、 学习授课规划与内容, 然后加以运用。 或者是直接外聘清曲传承人为学校本地音乐的课程教师, 完整地带领当地学生感受扬州音乐的魅力。 另外, 每学期还要制定清曲课程实践的内容。 戏曲艺术是多方面体现传统音乐魅力的艺术, 包括听觉与视觉的结合。 细腻悠扬的唱腔与色彩缤纷的服饰相融合, 营造传承传统音乐的氛围。 从清曲表演的活动中, 使学生多感官感知扬州清曲的魅力, 发扬传统音乐艺术文化。
四、 基于中小学教学中扬州清曲的传承建议
首先, 音乐的第一步为聆听。 传统音乐相比其他音乐的情感更强烈, 更不用说是本地人民听本土音乐, 这更能产生强烈的共鸣。 教师要改变教学模式, 使学生真切感受不同时间的扬州清曲艺术。 学校要多多开展地方传统音乐的活动, 在课间创造可以聆听传统音乐的情景, 吸引学生了解传统音乐, 身临其境地感受扬州清曲的美。 这一环境下, 学生能够轻松地感受清曲的魅力, 培养学生爱听清曲、爱学清曲的主观能动性。
其次, 在聆听的过程, 学生应该与教师进行互动, 多交流、 多表演, 形体与歌舞同行。 教师要高度明确自己的目标, 不仅仅是灌输扬州清曲的理论知识, 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参与、 实践。 引导学生积极地自主讨论扬州清曲, 清曲课程的讨论与表演都可以纳入课程的总成绩。 教师一定要了解扬州地方音乐的文化特色, 了解清曲的主要特征和经典曲目的表演形式。 在平时演唱环节, 可以适当地请一些地方著名的清曲艺人进入课堂进行教学以及展示, 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清曲之精华, 提升学生对扬州清曲的关注度。
另外, 传统艺术的学习相比于流行市面的歌曲专业性更强、 难度更高, 难免会枯燥。 这就需要教师积极创新,开发出多样的清曲教学方式。 为了更好地发扬扬州清曲,可以改革教学模式, 播放清曲表演视频, 展示清曲演奏的图片。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为清曲创编歌词或者增添动作表演, 可以开展分组比赛活动, 调动学生学唱、 学练清曲的积极性。
结语
扬州清曲的传承现状是不容忽视的,所以应该增强教师自身学习清曲的能力, 创新教学模式。 另外, 要加强多媒体的宣传, 文化人与学校共同努力, 实现扬州清曲的进一步传承。 笔者相信, 扬州清曲跟随时代的步伐, 及时适应并跟进当代的潮流音乐元素, 引导群众互相交流、 学唱,会有更多的人能聆听到扬州清曲, 感受到扬州传统音乐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