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音乐美学视域下的“筝” 与“诗”

2023-03-02

轻音乐 2023年12期
关键词:元曲古筝诗词

李 霞 甘 露

本文通过对中国古代诗词与古筝艺术审美特色的分析,对筝乐文化中有关音乐美学的相关因素进行探索与研究,践行以中国古筝音乐与诗词相结合的传统文化。 诗词与筝乐结合的方式、 侧重点及美感与表达还是有所不同的。 对诗词与筝乐的关系脉络梳理, 能够将文学与音乐紧密联系起来, 也就有了“筝” 与“诗” 音乐美学的存在性。 我国是诗歌的国度, 几千年来, 无数文人墨客创作了浩瀚如烟的诗歌作品, 这些诗歌和音乐不断交融, 共同发展。 本文将以我国古筝音乐的历史发展脉络为线索, 研究与我国文学的三大瑰宝: 唐诗、 宋词、 元曲相交融的筝曲作品, 以《春江花月夜》 《枫桥夜泊》 《渔舟唱晚》 为典型。 古筝经典乐曲结合伟大诗人张若虚、 张继、 王勃等诗意而绚烂的文笔, 共同领略大唐诗歌的辉煌和诗乐之国的不朽。 宋词则是中国文化的又一巅峰, 苏轼、 陆游等词人。 以宋词的雅致, 彰显着文人、 士大夫生活美学的诗意, 还涌现了热血沸腾的岳飞将军之作。 随之创作而成的筝曲《满江红》《钗头凤》 《定风波》 也广为流传。 来源于元曲的古筝曲记载并不是很多。 元曲作曲家马致远的散曲小令《天净沙·秋思》 算是其中比较有名的一首。 沉浸于亡国之痛的文人寄情山水, 对筝乐文化的多元发展有一定影响, 其最突出的特点就是通俗与活泼。 总之, 要了解筝与诗之间的关系,就要从几个重要的历史时期展开研究。 由于历史的脉络极其丰富又十分庞大复杂, 从唐诗、 宋词、 元曲中追溯与古筝同源共生的文化内涵, 可以更贴切地认识文化背景带给人的无限深思和遐想。

一、 “筝” “诗” 同源之美

首先, 我们选择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古筝曲目, 这些曲目大多是从诗歌中得到启发, 用音乐来表现诗歌的乐曲。古筝曲有些来源于历史文化, 有些来源于经典的诗词内容,有些取材于民间故事。 古典诗词给予筝乐艺术以丰富的文化观照, 其与诗词之间的互鉴互融也呈现了曲中有诗的艺术面貌。

其次, 古筝发展至唐代, 随着乐器的充分发展, 其形制与种类、 弹奏技法、 制造工艺都有很大的发展。 在唐代文人的诗集中,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 以孤篇压倒全唐, 催生了大量诗歌的辉煌; 张继的《枫桥夜泊》 沉醉了千年的时光, 火了千年的光阴, 成为唐诗名篇而传诵千古。唐代的文化艺术在我国封建社会发展进程中, 一度到达了时代的巅峰。 筝乐文化与其诗歌艺术都有着空前的繁荣。

到了宋代, 由于音乐从宫廷音乐向民间音乐过渡, 音乐的社会属性有了重大的改变, 因此筝曲的发展也有了很大的改变。 从中国传统音乐的历史记载来看, 在宋代宫廷里, 筝被大量使用。 在乾德中期乐悬的编制中“编磐之下列偶歌、 琴、 瑟、 筝、 筑分别歌工之左右”, 即筝在歌者左右演奏, 在编排位置上发生了改变, 将筝与歌者位置持平,证明了筝乐在宋代的重要历史地位。 宋词, 也造就了我国文化的又一巅峰。 在豪放派词里, 一阙《满江红》, 英雄岳飞仰天长啸; 在婉约派词中, 两首《钗头凤》, 陆游与唐婉咽泪装欢; 苏轼的《定风波》 最高境界包含着无尽的人生哲理。 向我们展示元代, 古筝在教坊、 梨园、 勾栏、 瓦舍和行院中广为盛行, 成为一种常用的弹拨类乐器。 《白翎雀》 作为代表作品, 其艺术效果极佳, 有极高的欣赏价值,被称之为国乐、 大乐。 元曲为中国古代文化最接地气的艺术, 与唐诗宋词并举, 是我国文学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元曲的出现使诗歌进一步口语化、 鲜活化、 普遍化。 《天净沙·秋思》 是元代马致远创作的一首著名的散曲, 更是元曲名篇, 是比较成熟的一部作品, 在诸多方面体现着中国古诗词的特色也对筝乐的标题性创作提供了层层递进的乐思。

上述几首代表性筝曲都与诗歌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也论证了筝乐的发展与诗词的同源之美。 不论在历史内容还是艺术追求方面, 古筝与诗词都有着很大相似之处, 其之间的深层联系、 内含意蕴、 文化底蕴都需要再深入剖析。之所以我们要从筝与诗的历史中找寻答案, 是因为在历史的长河中, 这一切都是在不断变化着, 发展着。 我们当下所弹奏的每一首由诗词改编而来的古筝作品都来自历史,也都是特定历史背景下的产物, 筝与诗必然有千丝万缕的前世今生。

二、 “筝” “诗” 共生之美

首先, 谈到筝与诗共生之美不妨继续从中国古典美学鼎盛时期唐代进行探索。 在唐代, 诗歌的古文改革运动和古筝兴起的美学思潮有着密切的关联, 这里谈到的各种不同的意境、 情感、 文化, 均可成为古筝创作的动因, 不少古筝曲的创作都来源于文人墨客, 诗词意境, 其情感和韵味也通过古筝的演奏方式展现, 诗词为筝乐提供了文体美学, 而筝乐在诗歌的基础上注重情致的表达, 两者相互交融。

从筝乐与唐诗画意之美来看, 《春江花月夜》 是中国古筝十大名曲之一, 也是一首收录于《全唐诗》 的著名诗作,其在诗歌中创设的春江月夜图至今为人感慨。 古筝曲与诗歌中折韵的写作手法相结合, 以音乐旋律和诗歌韵律为基础, 创作出了旋律节奏、 调式调性、 织体等与诗词相呼应的乐曲。 此曲遵循了中国古典音乐的传统特色, 并且依托于自身的诗意性, 巧妙地运用配器, 将全曲划分为江楼钟鼓、 月上东山、 花影层叠、 水深云边等10 个富有诗意的段落, 通过四大结构立体表现了幽婉深邃的审美效果。 体现了音乐与文学、 古筝与诗歌紧密而协调的交织, 可称之为“筝中之诗”。 提起钟声, 一种静谧、 朦胧的意境美缓缓而来。 由作曲家王建民依据唐代诗人张继著名诗篇《枫桥夜泊》 所作, 这是一首具有意向性的作品, 浓缩了中国传统音乐的精髓, 用音乐的语言将古诗词《枫桥夜泊》 中所描写的景色更加具象化, 在调式上也有一定考究, 融合了大量的雅乐音阶元素, 堪称独具特色。 这首曲子带有较强的和声色彩, 充分地展现了苏州水乡的风情。 看似风平浪静,实则体现了东方美学的韵律之美。

从筝乐与宋词的情愫之美来看, 《满江红》 是宋朝民族英雄岳飞的传世不朽词作, 1992 年被何占豪改编为古筝与钢琴的协奏曲《临安遗恨》, 乐曲取材于传统乐曲《满江红》, 全曲分为7 段, 此曲引子到华彩部分体现了岳飞身处牢狱之中却仍然忧国忧民悲愤的感情基调, 刻画了一个鲜活的英雄形象, 再现部分的主题旋律材料, 以一种哀婉平缓的曲调, 寄托着后人对英雄无尽的追思和深深的缅怀。当聆听如锥泣血的《钗头凤》, 这首乐曲是融合筝、 乐、 诗三位一体的音乐作品, 也同样是何占豪创作的古筝协奏曲,将古诗词通过古筝的表现力进行了直接明了的展现, 在钢琴的协奏下演绎悲惨的爱情故事。

从筝乐与元曲的生活之美来看, 《秋思曲》 是一首精致的古筝传统乐曲, 发挥了古筝自身在音色和韵味上的特点,融合了秦腔, 并使用现代手法表达了秋天的哀伤和午夜的沉思, 构成一种音乐上的“古典美” 与“现代美” 的结合。此曲乐思层层递进发展, 音乐极其细腻。 《浣溪沙》 这首筝曲是描写了一位女主人公百无聊赖却又心事重重的感情,继承了传统诗词写作的一大风格, 情感的女性化, 词曲委婉含蓄, 情味深长而又真挚感人。

除了以上三种类型外, 筝与诗的共生共存还存在着其他一些情况, 比如受到艺术流派的影响, 在同一区域内,由于某一地区有了一批艺术风格相近的艺术作品。 比如:潮州筝派, 陕西筝派。 古典诗词的美学思想也同样影响着古筝音乐的发展。

三“筝” “诗” 精神之美

首先, 筝乐与诗歌自古被视为同脉相承, 无论在创作技巧上还是感情上, 都有着许多的共同点, 都是为了追求一种宁静、 淡雅、 含蓄的美感, 这也能体现两者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中国这个古老的国度, 筝与诗的融合经过长期的历史实践, 人们已经具备了感受和发现音乐美的一种本质力量, 各种艺术都具有一定的文化传承和精神载体, 大大推动了传统文化的发展。

同时, 谈及筝与诗歌的艺术精神, 应当指出它们既有共同之处, 又有相通之处, 自古以来, 筝与诗都受到儒教和道教的深刻影响, 而文人墨客又一向注重修身养性。 两千多年的艺术长廊, 不论是诗词书卷, 还是中国特有的古筝艺术, 都具有脱凡尘俗的抽象艺术的路径。 于是一些文人墨客寓情于诗文、 筝乐, 在尘世以外的自然中, 寻求“超脱” 以求人生的自由。 而关于古筝精神的来源要追溯到其历史内涵, 相关资料证明, 筝始于民间, 筝乐不仅表现最初民间自然风光, 还能够把生活中的乐趣和烦恼以音乐的形式表达出来, 有着文人墨客笔下与诗词相通相近的审美特点。 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张岱年先生认为: 中国古代哲学的最高范畴是“道”, 显然, 天、 人统一于“道”,这个“道” 也就是“天人合一” 之“道”。 决定了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精神是追求人与人, 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中国诗词的留白美作为最高审美境界, 属于中华文化之精髓, 而中国古典美学包含着“虚实相生” 的深刻哲理, 深深地影响了中国诗歌的发展。 传统音乐是中国艺术区别于西方艺术的一个标志, 在欧洲, 音乐艺术运用节奏、 音量、形体等多种要素, 努力挖掘出音乐的多种表现形式, 而中国音乐利用音乐艺术的抽象性, 含蓄的表达美的特点, 开辟出一条“曲径” 和“幽处”。

古筝在演奏过程中, 也诠释了“道” 的至高境界和哲理, 常用“以韵补声” 与诗词留白之美相对应, 例如《春江花月夜》 是一首中国著名的中国古筝名曲, 将古诗词与筝乐的结合, 在演奏过程中“以韵补声” 与诗词留白之美相交呼应, 形象地展现了月夜春江的迷人景色。 对中国古典音乐有着特殊意义。 春江花月夜可以说是唐代诗词的典范, 另一方面, 古筝曲演奏丝丝入扣, 充分体现了中国古典音乐意境美的特点。 在意境范畴中, 通过左手做韵去体认“道”, 从象中求意, 从意象到意境的追求, 可见筝与诗在精神方面有了共同极致的追求。

古筝和诗歌的另外一个共同特征就是“气”, 特别是在中国传统的“气韵” 范畴里, 它有着鲜明的民族性特征,在形式上也表现了蓬勃的生机。 “气韵” 要求以生动的形象充分表现人物内在的生命和精神, 在筝与诗的作品中常常含着道的自然、 儒的真性, 达到了“道中有气” 的审美境界。 与《春江花月夜》 有异曲同工之作的是《渔舟唱晚》,乐句表现了极具歌唱性的主题, 将夕阳斜照、 远山碧水、渔舟轻泛的意境表现出来, 在演奏过程中应平稳呼吸, 放缓速度, 注意乐音和旋律的流动性, 音色要坚实中升起缥缈的雾之韵, 弹奏之前屏住呼吸, 揉弦后吐气且均匀下沉,回音才会在空气中流转, 突显了诗词气韵中舟行水面, 泛起阵阵涟漪……余意无穷, 响穷彭蠡之滨。 于细微间体现中国民乐之精妙, 暗含了中国诗词之经典。

再者, 中国的古筝艺术和中国古典诗词历来就注重主体与客体的结合, 也就是说, 在中国传统艺术精神中, 即艺为心之表。 从两者在“心” 的主体性方面来看, 古筝艺术之美, 在于人与琴的交融合一; 诗词之美, 在于情与景的交融合一, 两者都具有精神性、 生命性、 主体性、 表现性的传统艺术特点。 琴诗合一的意境, 一方面提倡“以理节情” 在追求真善美的同时, 也倡导“以情融理”。 正如钱钟书先生在《谈艺录》 中所讲: “理之于诗, 如盐溶于水,有味无痕”。 钱钟书先生认为: “悟” 是一种最自由的精神活动状态, 虽然人人都具有悟性, 但要真正达到悟的境界,未必一蹴而就, 还需要艰苦探索与艰辛实践才能达到。 传递了心与物、 手与心的消解, 做到了可以抛开技术层面谈道。 筝与诗所呈现出的艺术精神追求在“悟” 这个层面可以说是最高艺术精神了。

结语

中国的古典诗词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而中国的古筝艺术也同样具有相同的特点, 筝与诗都是传统文化重要的载体, 同时反映了音乐与文学的至高追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 文化传播方式也呈现出多元变化, 中国诗歌的历史, 可以说是国人审美的发展史, 更是国人心灵的成长史。作为中华民族悠久的传统民族乐器——古筝, 无数筝乐的灵感、 题材源自古诗词, 其音乐艺术是中国传统艺术之精粹。 在它的乐曲中, 处处渗透着中国传统音乐美学的灵气,诠释着中国古筝美学的深远意蕴。 所谓古筝的音乐美学,是指古筝所表现的音乐美感, 它是一种抽象的东西, 是对中国音乐审美共性的总结, 也代表着中国传统音乐艺术表现力的最高欣赏境界。 诗歌——作为中国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语言艺术之一, 在浩瀚千年的文明历史进程中, 涌现出灿若星河的艺术作品, 其中又以唐诗、 宋词、 元曲为代表。 诗词创作同样也蕴含着对美的发现, 唐诗之美, 是一种理性的美; 宋词之美是一种感性的美; 元曲之美, 是一种本色之美。 筝与诗交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在诗词里感受古筝魅力, 在音乐中理解文化内涵。 “筝诗共鸣” 不仅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 更是一种文化的交流和分享。

猜你喜欢

元曲古筝诗词
品读元曲
品读元曲
第一次上台表演古筝
品读元曲
品读元曲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第一次弹古筝
古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