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鉴别诊断肝脏血管瘤和肝脏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
2023-03-02郭凤霞
郭凤霞
(梁山县人民医院CT室 山东 济宁 272600)
肝脏血管瘤和肝脏肿瘤均为肝脏肿瘤疾病,但肝脏血管瘤是一种良性肿瘤,而肝脏肿瘤可包括良性及恶性肿瘤,其临床治疗手段有所不同[1]。由于人体肝脏组织结构较为复杂,肝脏血管瘤和肝脏肿瘤症状表现具有一致性,两种疾病在发病后都可出现乏力、恶心呕吐、疼痛以及消瘦等症状,仅凭临床症状难以对两种疾病进行区分,故造成其诊断难度升高问题,容易引发误诊或漏诊等情况,延误患者的治疗时机[2-4]。目前临床针对该疾病的诊断主要是通过影像学技术,随着医学技术水平的提升,可选择的影像学技术手段增多,不同的技术其诊断准确性也有所不同。对于肝脏肿瘤疾病常使用的诊断技术为CT,通过CT检查能够观察肿瘤内的血流情况,并根据不同区域所反馈的密度获得相应的信息,实现对疾病的诊断[5]。从临床实际使用情况来看,在肝脏肿瘤疾病的诊断中,利用CT进行检查,可获得较高的使用价值[6]。对此,本研究针对肝脏血管瘤和肝脏肿瘤鉴别手段予以分析,实施CT检查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10月梁山县人民医院确诊为肝脏血管瘤、肝脏转移瘤、原发性肝癌患者51例,2020年10月~2021年10月,男性37例、女性14例。年龄29~70岁,平均年龄(49.58±11.03)岁。患者病灶直径32~77 mm,平均病灶直径(54.19±10.66) mm。纳入标准:①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② 患者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精神类疾病患者;②妊娠期或哺乳期;③依从性差患者。
1.2 方法
全部肝脏血管瘤、肝脏转移瘤、原发性肝癌患者均予以CT检查,应用64排螺旋CT扫描仪器实施检查(型号:Light Speed VCT),选取全肝区域灌注模式予以扫描,给予患者对比剂,剂量为50 mL,速率为5 mL/s,完成后给予患者氯化钠注射剂,剂量为20 mL,速率为5 mL/s[7]。注射结束后8 s后予以扫描。检查参数调节:电压为120 kV,电流为100 mAs,层厚为5 mm,层间距为5 mm,螺距为1.15,全角旋转为0.5 s,时间间隔为5 s,旋转次数为13次,检查时间共计90 s。
1.3 观察指标
统计肝脏血管瘤、肝脏转移瘤、原发性肝癌患者CT检查结果,包括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观察肝脏血管瘤、肝脏转移瘤、原发性肝癌患者病灶实质区域以及正常肝脏区域参数指标,包括毛细血管表面通透性、肝血流量、平均通过时间、肝动脉灌注分数、肝血容量[8]。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采用Kappa检验一致性。
2 结果
2.1 CT检查结果
患者确诊结果肝脏肿瘤29例,占比56.86%;肝脏血管瘤22例,占比43.14%。CT检查肝脏肿瘤27例,占比52.94%;肝脏血管瘤24例,占比47.06%。肝脏血管瘤、肝脏转移瘤、原发性肝癌患者CT检查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分别为93.10%(27/29)、100.00%(22/22)、96.08%(49/51),诊断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00.00%(27/27)、91.67%(22/24),Kappa=0.921,具有高度一致性。见表1。
表1 CT检查结果 单位:例
2.2 病灶实质指标
肝脏血管瘤、肝脏转移瘤患者病灶实质区域毛细血管表面通透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原发性肝癌患者病灶实质区域毛细血管表面通透性、肝血流量、肝动脉灌注分数、肝血容量较之于肝脏血管瘤、肝脏转移瘤患者得以提升,肝脏转移瘤患者病灶实质区域平均通过时间长于肝脏血管瘤、原发性肝癌患者,组间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 病灶实质指标
2.3 正常肝脏区域指标
正常肝脏区域毛细血管表面通透性、肝血流量、肝血容量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脏转移瘤患者正常肝脏区域平均通过时间长于肝脏血管瘤、原发性肝癌患者,原发性肝癌患者正常肝脏区域肝动脉灌注分数较之于肝脏血管瘤、肝脏转移瘤患者得以升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见表3。
表3 正常肝脏区域指标
3 讨论
肝占位疾病临床发生比例相对较高,肝血管瘤与肝脏肿瘤是临床中最为常见的肝脏占位疾病,上述两种疾病临床表现类似,对其实施早期诊断十分重要,是抑制疾病发展的关键措施[9]。引起肝脏肿瘤的原因较多,主要包含化学因素、病毒型肝炎以及寄生虫感染等,从患病情况来看,多数患者的肝脏肿瘤是由病毒性肝炎所导致的。肝脏作为人体的主要器官,若生理功能出现异常,可导致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受到严重影响,需在临床上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防止疾病恶化。进行有效治疗的前提是明确疾病的具体情况,以此为基础展开相应的治疗。为提升疾病诊断的准确性,可使用影像学技术进行干预,通过CT技术的使用,医生能够对患者肝脏进行全面且系统的观察,掌握肿瘤的具体情况[10]。而CT的增强和延迟扫描可观察到病变的具体位置,病变的具体特征等,进一步提升肝脏病变诊断的准确性[11]。对此,本研究给予肝血管瘤与肝脏肿瘤患者实施CT检查,结果显示,肝脏血管瘤、肝脏转移瘤患者病灶实质区域毛细血管表面通透性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原发性肝癌患者病灶实质区域毛细血管表面通透性、肝血流量、肝动脉灌注分数、肝血容量高于肝脏血管瘤、肝脏转移瘤患者,肝脏转移瘤患者病灶实质区域平均通过时间长于肝脏血管瘤、原发性肝癌患者,正常肝脏区域毛细血管表面通透性、肝血流量、肝血容量指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肝脏转移瘤患者正常肝脏区域平均通过时间长于肝脏血管瘤、原发性肝癌患者,原发性肝癌患者正常肝脏区域肝动脉灌注分数高于肝脏血管瘤、肝脏转移瘤患者。通过CT检查形式对全肝进行灌注扫描,能够起到良好的影像学展现作用,由于肿瘤内部新生血管形态相对不固定,故在对比剂的显现下,能够发现其肿瘤病灶内部血管中对比剂剂量更多,从而为临床诊断提供更为有效的提示[12]。即在肝脏疾病中,利用CT实施扫描,能够明确整体肝脏的情况,包含肿瘤、胆管等结构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由此医生能够更为全面地掌握患者的实际情况。在人体的肝脏部位较为高发的疾病类型如肝血管瘤、转移瘤或囊肿,利用CT实施诊断时,病变的具体位置、位置变化的情况加上疾病的特点均能得到清晰显示。对肝血管瘤患者来说,在其CT检查结果中,能够在病变位置的动脉边缘区域发现相应的特点,如结节状或云絮状出现强化,该疾病随着时间的推进,病变区域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通过CT扫描后进行重建可对其病变区域的变化进行观察,进而提升疾病诊断的准确性。对于肝脏肿瘤来说,CT检查最终所获得的结果能够在动脉期图像中呈现出相应的特殊强化特征,在延时期原发性肝癌所呈现的状态为低密度,肝转移瘤在强化中具有环状的特点,根据图像的展示,可显著提升对疾病的诊断。因为疾病治疗最为重要的前提在于有效的诊断,所以在临床实施干预的过程中,需要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为其选择最佳的诊断方式,以提升诊断检出率,提升治疗效果。CT检查在鉴别肝脏肿瘤与肝血管瘤方面具有明显效果,通过对于患者占位病灶、正常肝脏肝血流、通过时间、肝动脉灌注分数、肝血容量、毛细血管表面通透性等参数进行检查,能够明确患者病灶位置、疾病类型,对于提升肝脏肿瘤、肝血管瘤临床诊断准确率方面起到了显著效果[5]。在肝脏疾病的诊断中,应用CT进行检查,具有检查方式简单、花费的检查时间少、获得的图像清晰、无创等优势,更容易被患者所接受,加上肝血管瘤病灶的具体位置和特征可得到明确显示,有助于鉴别肝脏相关的疾病,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综上所述,CT检查在肝血管瘤与肝脏肿瘤患者鉴别诊断中具备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