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目见耳闻”导写
2023-03-01米学良
米学良
文 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材料一: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苏轼《石钟山记》
材料二: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导 写
两则材料都出自苏轼的诗文,思辨性强,为人们提供了认识世界的正确途径。第一则材料出自《石钟山记》中的议论语段,告诉人们“目见耳闻”才能认识事物的真相,缺少调查研究,观察体认,而做出的主观臆断往往与事物的真相相背离。第二则材料出资七言绝句《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写观景体验,立足点不同,看到的景物也不相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两句是宋代诗人把议论这种表达方式融入诗歌的典范,比唐代诗歌托物明理来得更直接,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原因是身在庐山之中,视野受到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局部,无法形成整体印象。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提示写作时应该首先整合材料,然后展开联想,最后表达看法。材料有两则,需要整合。从观察体认的角度来看,第二则材料的前两句与第一则材料关联度更高一些,两者形成递进关系,“目见耳闻”是基础,但不一定可靠,因为“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观察的角度不同,看到的景物也不相同,所以不但要“目见耳闻”,而且还要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去观察,这样才能认识事物的真相。
游山所见如此,观察其他事物也应这样。材料揭示了人们认识世界的一个普遍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位置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对事物的认识难免失之公允,失之偏颇;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跳出狭小的圈子,宽视域、全方位体认,这样才能摆脱主观臆断。两则材料,体现递进关系,指出获得正确认知的途径,揭示丰富的哲理,如“突破‘眼见局限,窥见真实世界”,“认识事物,应注意观察的视角”等,均符合题意。
参考立意:1.识全貌,践真知;2.探,多角度;知,需实践;3.用实践检验,换角度思考。
佳作展示
“目见耳闻”探其路,
“出山观察”致真知
一考生
作为生命个体,我们总在探索与认识事物的过程之中。苏轼认为:“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即要通过实践来认识事物。然而“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有时目见耳闻却也未必能识得事物真面目,只因我们身在“庐山”中,便难免片面地看待问题。我认为在探索与认知事物的过程中应以“目见耳闻”探其路,“出山观察”致真知。
目见耳闻,格物致知,实践乃探索事物之法。对事物的认识,对客观规律的总结,几乎都是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观古,苏子乘小舟夜探绝壁之下,方得石钟山命名之奥秘,庖丁反复实践,终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游刃有余之境界;览今,“东方魔稻”的面世、“青蒿素”的研发、“嫦娥”奔月、“祝融”探火、“天问”问天,哪一个又不是以实践为基础呢?由此观之,要认识事物,就一定要投入实践中去,“目见”方能探其路。
然而,不是所有的“目见耳闻”都能探索到事物的本质。李渤得双石于潭上,击之,自以为得其实,他没有目见耳闻吗?我想不是。他得其实了吗?大抵也不是。这是因为,事物的形成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从不同角度看到的事物也会有所不同。正如《题西林壁》中:“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客观事物的观测会因角度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效果,于事亦然。正是因能全面地看待事物,二战中统计学家沃德才能走出“幸存者偏差”,成功地提高了战机的安全性能。而与之相反,“键盘侠”们仅因一头粉发,便断定女孩在“消费老人”,仅因货车司机的长相便断言其一看就不是好人,以自己片面的观测角度,刻板的评判标准,将他人推向了深渊。所以,我们要实践、要探索、要认识,更要全面、理性、辩证地看待,多角度认识,从而发现事物的本质,“出山观察”,方获真知。
透过现象看本质,拨开云雾见月明,“出山观察”乃为获得真知之要。“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正是因身处“山”中,往往看不清“山”的本质。这时,跳出认知的“包围圈”,便成了致真知的必由之路。跳出“大而无用”的思维定式,便获得了五石之瓠“浮于江湖”的真正价值;“跳”出“独善其身”的错误想法,人类世界方能在携手中前进。“出山”,则能走出“山重水复疑无路”,终将寻得“柳暗花明又一村”。正因跳出局限的视角、片面的看法,终探出事物的本质,行于正道。
身处网络世界蓬勃发展之时,信息传递更加快速,实践而致知的途径更加多样,吾辈青年更应勤于探索,勇于实践,“目见耳闻”以探其路;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出山观察”而致真知。
点 评
审题精准,拟题精巧。以“‘目见耳闻探其路,‘出山观察致真知”为标题,立意准确,题目精巧,也是本文的中心论点。文章紧扣材料展开论述,材料丰富,而且恰当运用了课本中的素材,读来有亲切感;能联系现实辩证思考,分析透彻,论述层层深入,首尾呼应。
亲历辨真伪,全面知全貌
一考生
正如苏轼所言“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我们不能盲目相信外来信息,唯有自己求证过的,方有可信度。但如若所得信息过少,容易形成片面的观点,也似“庐山之人”不识庐山真面目了。所以,亲历辨真伪,全面方知全貌。
实践可将抽象的概念变为具体,可由表中深入内核,使人不沉于臆想,使思想有据可依。当实践的作用被淡化,我们的思想就如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纵使实践并非获取真知的充分条件,但其必要性是不可否认的。古有司马迁网罗天下旧闻著《史记》,郦道元踏访沟壑小川注《水经》,今有钟扬穿行祖国大江南北、探寻种子的秘密,毛姆到处收集素材,著成《月亮与六便士》……“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抛却“走马观花”式的浅尝辄止,以脚踏实地的姿态去亲力亲为,参悟生命的奥妙。
我们的认知具有局限性,即便亲身实践,也难免落入“身在此山中”的境况。就如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所说的“洞穴之喻”,正所谓“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实践者,当保持突破之势,跳出认知局限的束缚,走出洞穴,看清全貌。
因此,我们不但要“目见耳闻”,而且要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全面观察,这样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向外探索,向内发掘,消除认知局限的厚障壁,走出“眼见”的洞穴。霍金曾说:“知识的最大敌人不是无知,而是对知识的幻觉。”在我看来,我们未能获得真知,并非目不见耳不聞,而是被虚假的“眼见”束缚,在追求真知的路上越走越偏。正所谓:“常人安于故俗,学者溺于所闻。”所以历史长河中留下了孔子韦编三绝、车胤囊萤映雪、宋濂冒雪求师的佳话,他们上下求索,拓宽了知识的“界”,突破了“眼见”的“见”。
亲身求证,全面了解,方能不惑、不错。亲身考证所得的信息只是一把钥匙,只能打开事件的大门,若想知其全貌,便少不了多方面的探索,亦如拼图,只有将所有碎片归位,方能看到图画整体。亲身求证与多方了解,二者缺一不可,若缺少第一步,那么信息就是不实的,所构成的事情又怎会正确;如若缺少第二步,则易成片面之见,不能窥其全貌,便与盲人摸象,管中窥豹之举无异了。所以,若要明真相,必须谨遵此两法。
亲身求索拨谬言之雾,多方求证知全局之貌,如此,又有何事不明,何事不解?我辈当如此,破谬论,寻真理。
点 评
此文主题明确,紧扣材料立意,又落实了两则材料的递进关系:“我们不但要‘目见耳闻,而且要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全面观察,这样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审题非常精准。开头紧扣材料,亮出观点。主体部分先论述“亲历辨真伪”,再谈“全面知全貌”,接着论述两者结合“方能不惑、不错”。结尾再次点题,突出了观点。全文论述思路清晰,旁征博引,恰当使用例证和引证,充分证明了自己的观点,是难得的佳作。